第13章 顺利起步-《偷窥之蝴蝶效应》

  这一晚,我在叶黎夕住处附近新开一间房,去办事处接来叶黎夕,她在宾馆陪我过了夜。

  第二天一早,我开车去新公司报到。

  杨总公司在青浦区的一处创业园内,园区很整洁,矗立着五六幢二十几层高的商务楼,公司在十楼,面积大约两百多平米,整体装修简洁,线下部门一共十来个人,电商部目前就我一个光杆司令。

  在我来之前,电商部门也有五位员工,负责人是位女将,在她手里,一年时间,天猫店铺的年销售突破三百万,也算小有成就。但她们并不在这里办公,而是在离这儿不远的一幢民建房里。

  她与杨总签署的是代运营的合同,并非是杨总公司的全职员工,合作到期后,续约没有谈成,原因也很简单,主要是利益分配没有谈拢,杨总觉得对方提成涨幅太多。

  谈过几次,双方都不愿意让步,杨总索性不再续约,决定自己招人干,店铺随之进入停摆状态。

  杨总要招聘的还不是单纯的电商运营,他需要的是会运营的项目负责人。

  恰好我美化过的创业经历让他觉得我很合适,在简历里,我创业的时候是有团队的,有美工,有客服——实际都是我一个人在干。

  六月不是一个招聘的好月份,但是对于应聘者而言,却是竞争小的时候。这也是我能得到这个工作机会的很大原因。

  诚如殷姐所料,我面试结束,他出来送我,看到我开来的suv,他问我这车花多少钱买的。

  “我买的二手车,十多万。”

  我撒个谎。

  “这是辆好车。”

  报到完毕,杨总马上下达工作命令,现在首要任务是让店铺恢复运转,虽然天猫店铺的后台我还从来没有登陆过,但是在论坛里我早已观摩讲解后台功能的帖子无数遍,再者与我自己创办的网站后台功能也有诸多相似之处,所以恢复运转对我来说没啥难度。

  在杨总的注视下,我坐到电脑前登录天猫的后台,开始各种后台的操作,先将产品链接恢复上架,优化标题,检查推广工具-账户已经欠费,需要充值。

  一顿操作之后,杨总脸上露出笑容。

  我从微微手抖也变得镇定下来。

  电商办公室就在杨总隔壁,离他第二近,离得最近的是财务办公室。

  店铺恢复运转的同时,给到我的第二项任务是马上招聘团队人员。

  好在招人的流程我非常之熟悉,我快速拟好招聘要求给杨总审核,接着找到人事专员让她帮忙发布出去,上海公司没有人事经理,只有人事专员,一位短发很干练的女孩子,跟我差不多年纪,人事经理则由杨总自兼。

  三天后,一名美工,两位客服,一位发货人员到岗,四位女将,都是外地来上海的打工人,发货人员已婚,她和老公一起住,美工跟男友一起租房子住,两位客服都是刚毕业的大专生,和我一样需要住宿。

  我曾经考虑过租个房子和叶黎夕一起住,但是上海房租不便宜,二来姚总监对叶黎夕的要求就是要跟她一起住,她也并没有要和我合住的意思。如此一来,我索性也就选择宿舍。

  我住宿的地方就在园区里的宿舍楼,和杨总的司机一间房,他是湖州人,年长我几岁,一直跟着杨总,从湖州跟到上海,长的挺帅,性格外向,公司里的人都叫他小苏。

  他很少在宿舍住,杨总回湖州的时候,他跟去湖州,杨总在上海的时候-他住在自己上海的房子里,也没见他回宿舍。

  我问他晚上睡哪里,他朝我神秘的笑笑说:“我才不睡宿舍,哥哥我有得是地方睡。”

  宿舍楼在园区的最后面位置,一共十层,通体白色,租给园区内的大大小小的公司使用,有统一的物业进行管理,其实宿舍的条件不差,有厨房,有独立卫生间,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微波炉一应俱全。

  小苏不来住,倒是让我享了独住的清静。

  我将宿舍仔细打扫一遍,又买回些绿植,有发财树,仙人球等等,并没什么讲究,只是闲逛附近的一个花鸟市场时顺便买了些。

  除了叶黎夕,我没有和任何一位前同事联系,没有联系的欲望,也没有联系的必要。

  他们成为我生命里的过客,我之于他们也是,哪怕是萍萍。

  就这样,我在上海的闯荡生涯开始了。

  工作开展得比我自己想象中要顺利,我一边加补美妆护肤知识,一边找各种运营课程,除了学习最新技能,还有照镜子的作用——验证自己的的操作是否合理,同时继续在论坛里请教大神,热心分享和免费指导是当时论坛的主旋律,究其背后的原因是电商发展速度太快,每一天都有业绩奇迹诞生,分享指导的同时也是带着炫耀的成分,人性使然。

  店铺基础本身也不错,有一款产品已经进入首页的位置,还未到旺季,每天已经能够卖出几十单,店铺的销售很快提升。7月份的销售额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一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杨总对我的工作很满意,对他自己终止代运营的决定更得意,现在这个电商团队的成本仅仅只是之前的1/2还不到,在财务给他月度报表之后心情大好,宣布给我增加两项福利,每月可报销800元油费和200元通讯费。

  等于我的月薪又加上一千。

  “上一次老板对他这么好的人是宋总。”

  小苏告诉我,他从十八岁就跟着老板,到现在已经是第十五年。

  杨总是官二代,父亲曾经是工商局的副局长,九十年代后期,他放弃钢铁厂的工作下海经商,一路走来颇为顺利,如今印染厂有200多人,年销售规模在两个亿左右,不大不小。

  宋总是印染公司的总经理,杨总很器重他,他从车间基层干起,一直升到印染总经理。

  上海这家美妆公司是他的第二产业。从韩国引进的一个三线品牌,由于知名度小,线下业务开展的不太理想,因此开始尝试发力线上店铺。

  杨总给人一种亲切感,寸头短发,爱穿西装,说话慢条斯理,做事风格果断,面试那天他问我月薪要求,我告诉他我要八千,他很爽快的告诉我,如果录用,就按我要求的给,没有含糊其词。

  当然这不仅仅是因为杨总果断,而是要胜任这个岗位的人员必须得给到的正常价码。

  我强烈的产生出一种自己在走上升运的感觉。

  喜欢偷窥之蝴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