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长叹一声:
“王爷…当真是人中龙凤!老朽活了这把年纪,阅人无数,却从未见过如王爷这般,短短数载,便从一方豪强跃居裂土封王之尊!覆灭辽国,武功赫赫…真真是非池中之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啊!”
“太师过誉了。”
西门庆端起侍女奉上的香茗,轻轻吹了吹浮沫,神色波澜不惊。
蔡京脸上的笑容收敛,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
“只是王爷!您实在不该亲身犯险,来这汴京城啊!”
“老朽知道王爷武功盖世,神通广大。可这汴京城,是天子脚下,龙潭虎穴!暗藏的高手不知凡几!更重要的是…禁军!”
“八十万禁军,虽然此前折了三十万,但还有五十万!这五十万人马,就拱卫在汴京城内外!”
“王爷纵有通天之能,又如何能敌五十万虎狼之师?这绝非儿戏啊!”
说罢,他紧紧盯着西门庆,试图从他脸上找出一丝动摇或忌惮。
然而,西门庆只是轻轻放下茶盏。
他抬起眼,目光平静无波,嘴角甚至勾起一抹淡淡弧度:
“太师多虑了。”
“本王既然敢来,自然有把握。”
话语中,充满自信。
书房内陷入短暂的死寂。
蔡京和蔡虚心中一震,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茫然与震惊。
他们能清晰的感觉到,西门庆话语中的那份笃定与漠视,绝非虚张声势,而是源于绝对的实力!
可他们实在想不出,西门庆孤身一人来到汴京城,究竟能有什么依仗?
除非他真的如传闻中一样,是天神下凡。
西门庆抛开这个话题,看着蔡京,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太师,当今天下风云变幻,一触即发。本王只想知道,太师,准备支持谁?”
蔡京闻言,心猛地一沉!
来了!
最核心的站队问题!
他心中瞬间翻江倒海,天人交战。
在西门庆未入京前,他确实倾向于支持这位手握重兵、战功赫赫的藩王,所以才不惜代价推动其封王,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但得知西门庆竟敢孤身入京,他立刻动摇了,觉得这简直是自投罗网!
他甚至后悔之前的投资,准备观望甚至…转向。
可当西门庆真真切切坐在他面前,感受到那股深如渊海、睥睨一切的气势,听到那轻描淡写的话语时……蔡京的心思又变了。
老辣的政客直觉告诉他,此人,或许真能创造奇迹!
时间仿佛凝固。
蔡京枯瘦的手指紧紧抓着龙头拐杖,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脑海中拼命计算着,权衡利弊。
蔡虚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
片刻之后。
蔡京深吸一口气,猛地抬起头,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破釜沉舟般的决绝!
他颤巍巍地再次起身,对着西门庆深深一揖:
“王爷明鉴!老朽与蔡氏一门,自然是…全力支持王爷!”
“若非如此,老朽又怎会甘冒奇险,顶着各方压力,竭力促成王爷封王之事?此心此志,天地可鉴!”
“很好。”
西门庆满意的颔首,嘴角的那抹弧度更深了。
只要有蔡京这位掌控朝堂数十年的老狐狸,以及其背后庞大的文官集团势力支持,对于大宋的蚕食,可以加快速度数倍不止。
“有太师这句话,本王就满意了,告辞。”
西门庆起身,不再多留。
蔡京见状,心中急切,连忙追问:“王爷!眼下局势波谲云诡,高俅、童贯一党、还有官家…都对王爷虎视眈眈!不知王爷…可有应对之策?”
西门庆脚步未停,走向门口,只留下一句轻飘飘的话语:
“太师稍安勿躁…到时候,你自然就知道了。”
一旁的蔡虚补充道:“王爷!禁军之中,我们安插的心腹,加上一些可以拉拢的将领,大约能掌握…十万人马!但余下的四十万,尽在高俅和童贯的掌控之中。”
西门庆已经走到门口,闻言连头都未回,只传来一声淡漠的回应:
“本王已知晓,无妨。”
话音落下,他已走了出去。
门外肃立的燕云十八骑如同最忠诚的影子,瞬间跟上。
蔡京和蔡虚看着那道身影渐渐消失在回廊尽头,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书房内,只有凝重的空气,和两人清晰的心跳声。
……
与此同时,
皇宫中。
宋徽宗赵佶斜倚在软榻上,脸色蜡黄,眼下带着浓重的青黑,显然多日未曾安眠。
他手中捏着一份密报,正是西门庆已抵达汴京、正随蔡虚前往太师府的消息。
“来了…他终究还是来了…”
赵佶喃喃自语,眼神凝重,心中的亢奋却抑制不住。
他猛地坐直身体,对侍立在旁的老太监吩咐道:
“立刻去召高俅!让他速来见朕!快!”
“老奴遵旨!”
老太监不敢怠慢,连忙躬身退出。
不多时,高俅脚步匆匆地赶到暖阁,脸上带着一丝惊疑和惶恐。
西门庆进京的消息他也收到了,正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不知该如何应对。
此时突然被官家紧急召见,心中更是七上八下。
“臣高俅,叩见官家!”
高俅跪倒在地,声音带着一丝忐忑。
“起来!”赵佶抬手,“高爱卿!朕需要你帮我做一件事,此事关乎大宋的江山社稷!”
高俅茫然抬头,看着官家异常亢奋的神情:“官家…您的意思是…”
赵佶猛地从软榻上站起,寒声道:“西门庆进京了!身边只有几个亲随!这……可是天赐良机!”
高俅心脏狂跳,似乎明白了什么:“官家…您是想…”
赵佶眼中闪过孤注一掷的狠厉光芒,“明日,朕将在紫宸殿举行大典,正式册封西门庆为镇北王!赐予丹书铁券,世袭罔替!以示皇恩浩荡!”
“但……这只是迷惑。”
“朕要你暗中准备,将西门庆,永远留在卞京!”
经过之前的一番密谋,赵佶得出的最好解决之法,就是彻底除掉西门庆此人。
所以,他还是决定动手。
“禁军、御林军、大内高手,都由你调动!”
赵佶丢出一块令牌。
高俅接过。
他先是一惊,随后狂喜。
太好了!有官家的旨意和支持,何愁西门庆不除!
他强忍激动,猛地跪倒:
“臣领旨!定当周密安排,不惜一切代价,让西门庆永远留在汴京!”
“王爷…当真是人中龙凤!老朽活了这把年纪,阅人无数,却从未见过如王爷这般,短短数载,便从一方豪强跃居裂土封王之尊!覆灭辽国,武功赫赫…真真是非池中之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啊!”
“太师过誉了。”
西门庆端起侍女奉上的香茗,轻轻吹了吹浮沫,神色波澜不惊。
蔡京脸上的笑容收敛,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
“只是王爷!您实在不该亲身犯险,来这汴京城啊!”
“老朽知道王爷武功盖世,神通广大。可这汴京城,是天子脚下,龙潭虎穴!暗藏的高手不知凡几!更重要的是…禁军!”
“八十万禁军,虽然此前折了三十万,但还有五十万!这五十万人马,就拱卫在汴京城内外!”
“王爷纵有通天之能,又如何能敌五十万虎狼之师?这绝非儿戏啊!”
说罢,他紧紧盯着西门庆,试图从他脸上找出一丝动摇或忌惮。
然而,西门庆只是轻轻放下茶盏。
他抬起眼,目光平静无波,嘴角甚至勾起一抹淡淡弧度:
“太师多虑了。”
“本王既然敢来,自然有把握。”
话语中,充满自信。
书房内陷入短暂的死寂。
蔡京和蔡虚心中一震,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茫然与震惊。
他们能清晰的感觉到,西门庆话语中的那份笃定与漠视,绝非虚张声势,而是源于绝对的实力!
可他们实在想不出,西门庆孤身一人来到汴京城,究竟能有什么依仗?
除非他真的如传闻中一样,是天神下凡。
西门庆抛开这个话题,看着蔡京,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太师,当今天下风云变幻,一触即发。本王只想知道,太师,准备支持谁?”
蔡京闻言,心猛地一沉!
来了!
最核心的站队问题!
他心中瞬间翻江倒海,天人交战。
在西门庆未入京前,他确实倾向于支持这位手握重兵、战功赫赫的藩王,所以才不惜代价推动其封王,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但得知西门庆竟敢孤身入京,他立刻动摇了,觉得这简直是自投罗网!
他甚至后悔之前的投资,准备观望甚至…转向。
可当西门庆真真切切坐在他面前,感受到那股深如渊海、睥睨一切的气势,听到那轻描淡写的话语时……蔡京的心思又变了。
老辣的政客直觉告诉他,此人,或许真能创造奇迹!
时间仿佛凝固。
蔡京枯瘦的手指紧紧抓着龙头拐杖,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脑海中拼命计算着,权衡利弊。
蔡虚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
片刻之后。
蔡京深吸一口气,猛地抬起头,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破釜沉舟般的决绝!
他颤巍巍地再次起身,对着西门庆深深一揖:
“王爷明鉴!老朽与蔡氏一门,自然是…全力支持王爷!”
“若非如此,老朽又怎会甘冒奇险,顶着各方压力,竭力促成王爷封王之事?此心此志,天地可鉴!”
“很好。”
西门庆满意的颔首,嘴角的那抹弧度更深了。
只要有蔡京这位掌控朝堂数十年的老狐狸,以及其背后庞大的文官集团势力支持,对于大宋的蚕食,可以加快速度数倍不止。
“有太师这句话,本王就满意了,告辞。”
西门庆起身,不再多留。
蔡京见状,心中急切,连忙追问:“王爷!眼下局势波谲云诡,高俅、童贯一党、还有官家…都对王爷虎视眈眈!不知王爷…可有应对之策?”
西门庆脚步未停,走向门口,只留下一句轻飘飘的话语:
“太师稍安勿躁…到时候,你自然就知道了。”
一旁的蔡虚补充道:“王爷!禁军之中,我们安插的心腹,加上一些可以拉拢的将领,大约能掌握…十万人马!但余下的四十万,尽在高俅和童贯的掌控之中。”
西门庆已经走到门口,闻言连头都未回,只传来一声淡漠的回应:
“本王已知晓,无妨。”
话音落下,他已走了出去。
门外肃立的燕云十八骑如同最忠诚的影子,瞬间跟上。
蔡京和蔡虚看着那道身影渐渐消失在回廊尽头,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书房内,只有凝重的空气,和两人清晰的心跳声。
……
与此同时,
皇宫中。
宋徽宗赵佶斜倚在软榻上,脸色蜡黄,眼下带着浓重的青黑,显然多日未曾安眠。
他手中捏着一份密报,正是西门庆已抵达汴京、正随蔡虚前往太师府的消息。
“来了…他终究还是来了…”
赵佶喃喃自语,眼神凝重,心中的亢奋却抑制不住。
他猛地坐直身体,对侍立在旁的老太监吩咐道:
“立刻去召高俅!让他速来见朕!快!”
“老奴遵旨!”
老太监不敢怠慢,连忙躬身退出。
不多时,高俅脚步匆匆地赶到暖阁,脸上带着一丝惊疑和惶恐。
西门庆进京的消息他也收到了,正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不知该如何应对。
此时突然被官家紧急召见,心中更是七上八下。
“臣高俅,叩见官家!”
高俅跪倒在地,声音带着一丝忐忑。
“起来!”赵佶抬手,“高爱卿!朕需要你帮我做一件事,此事关乎大宋的江山社稷!”
高俅茫然抬头,看着官家异常亢奋的神情:“官家…您的意思是…”
赵佶猛地从软榻上站起,寒声道:“西门庆进京了!身边只有几个亲随!这……可是天赐良机!”
高俅心脏狂跳,似乎明白了什么:“官家…您是想…”
赵佶眼中闪过孤注一掷的狠厉光芒,“明日,朕将在紫宸殿举行大典,正式册封西门庆为镇北王!赐予丹书铁券,世袭罔替!以示皇恩浩荡!”
“但……这只是迷惑。”
“朕要你暗中准备,将西门庆,永远留在卞京!”
经过之前的一番密谋,赵佶得出的最好解决之法,就是彻底除掉西门庆此人。
所以,他还是决定动手。
“禁军、御林军、大内高手,都由你调动!”
赵佶丢出一块令牌。
高俅接过。
他先是一惊,随后狂喜。
太好了!有官家的旨意和支持,何愁西门庆不除!
他强忍激动,猛地跪倒:
“臣领旨!定当周密安排,不惜一切代价,让西门庆永远留在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