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百姓惊怒,宋徽宗欲灭口-《水浒:开局西门庆,杀贼就变强》

  清晨,汴京城。

  百姓们还未从李师师被迎入镇北王府的消息中走出,又一则石破天惊的消息迅速席卷了汴京的大街小巷。

  “听说了吗?高太尉!高太尉昨夜竟然派人去暗杀镇北王了!”

  “什么?!暗杀镇北王?他怎么敢?!”

  “千真万确!据说派出去的高手全军覆没,一个都没回来!”

  “你们知道高太尉请了谁吗?十几个宗师高手,七八个先天高手,据说还有传说中的天人境高手!”

  “嘶——竟然有这么多顶尖高手,还有天人境,那可是神仙一般的人物!”

  “不过还好,镇北王殿下神通广大,不仅反杀了所有贼人,还生擒了高俅!”

  “我的天爷啊……这可是泼天的大案!”

  消息如同在滚油中泼入了一瓢冷水,整个汴京城瞬间炸开了锅。

  茶楼酒肆、街边巷尾,所有百姓、士子、商贾都在激动地议论着。

  所有人的心情都是又惊又怒。

  高俅实在太胆大包天,身为当朝太尉,竟敢暗杀刚为大宋立下赫赫战功的镇北王!

  镇北王万一有个闪失,北疆刚稳定的局面会如何?大宋的江山社稷岂不危矣?

  然而,最让所有人感到震撼的,是这场暗杀的结果。

  镇北王西门庆面对一众顶尖高手埋伏,竟然成功反杀!

  “镇北王……他究竟是何等修为?太恐怖了!”

  “王爷真乃神人也!有王爷在,实乃我大宋之福啊!”

  “怪不得能剿灭梁山,收复燕云,灭辽国……王爷的实力,恐怕早已超凡入圣!”

  舆论的风向几乎是一边倒。

  西门庆本就因赫赫战功积累了巨大声望,在此刻更是被推向了另一个顶峰。

  他的强大实力,通过这一场反杀,以一种最直接、最震撼的方式,深深烙印在了汴京乃至天下人的心中。

  敬畏、崇拜、狂热……种种情绪在民间蔓延。

  对于高俅为何要暗杀镇北王,大部分人都觉得是因为之前在朝堂外被羞辱,以及义子之死,是一场因私怨而起的报复。

  然而,在一些老谋深算的朝臣看来,此事并不简单。

  他们可不会天真地认为,这仅仅是一场因私怨引发的刺杀。

  高俅是谁?是官家最宠信的近臣之一,掌管大宋军事多年,党羽众多。

  他即便再恨西门庆,若无某种默许或暗示,他真敢动用如此力量、勾结这等钦犯,去刺杀一位手握重兵、刚刚受封的藩王?

  这背后,难道就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想到这里,那些老狐狸们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椎骨窜起。

  这绝非简单的案件,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博弈!

  而这场博弈的结果,似乎……某一方已经一败涂地了。

  ……

  皇宫。

  宋徽宗赵佶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脸焦躁,在殿内来回踱步。

  “不行!绝不能让高俅开口!绝不能让他将朕牵连出来!”

  赵佶猛地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寒意,询问身边的心腹太监:“高俅现在何处?!”

  太监回答:“高太尉……此刻正被扣押在刑部大牢之中,据说是由刑部侍郎亲自带人讯问……”

  “刑部?!”

  赵佶眉头微蹙。

  刑部大半都是蔡京的人,蔡京那个见风使舵的老狐狸,如今站在了西门庆一方,万一让他查出蛛丝马迹……

  想到这里,赵佶急忙下令:“你立刻去刑部!带着朕的口谕,此案关系重大,需严加审查,将高俅从刑部提出,转入由朕直接掌控的天牢!”

  说着,他声音变得阴沉,带着森冷杀机,一字一顿:“转入天牢后,朕要高俅……永远闭嘴。做得干净利落一点,明白朕的意思吗?”

  老太监感受到官家语气中的杀意,心头一凛,躬身领命:

  “奴婢明白!官家放心,此事定然办得天衣无缝,绝不会留下丝毫痕迹!”

  ……

  奉了密旨的老太监,手持一面代表着皇权的金牌,一路毫无阻碍地直入刑部大牢最深处。

  面对皇城司突然前来提人,并且有皇帝口谕和金牌为证,值守的刑部官员虽觉诧异,却无人敢阻拦分毫。

  只能眼睁睁看着一群御林军,将奄奄一息的高俅押上了一辆遮得严严实实的黑色马车,飞快地驶离刑部。

  几乎就在马车离开的同时,刑部侍郎便已得到了消息。

  他脸色一变,深知此事非同小可,立刻命人备轿,火速赶往太师府。

  “恩相!恩相!”

  刑部侍郎几乎是小跑着进入书房,也顾不得礼仪,急声道:

  “出事了!方才宫内的人持官家金牌,将重犯高俅从刑部大牢提走了!说是要转入天牢严加看管!下官……下官阻拦不及!”

  蔡京闻言,脸上却没有丝毫焦急,反而露出一丝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淡淡笑意。

  “动作倒是快。”

  “知道了,下去吧。此事,你无需再管,就当从未发生过。”

  刑部侍郎愣住了,一时没反应过来:“恩相?这……高俅至关重要,官家此时将他提走,恐怕是要……”

  “灭口。”蔡京替他说出了那两个字,语气依旧波澜不惊,甚至带着一丝嘲弄,

  “咱们这位官家啊,实在是不擅长权谋心计啊,老夫还以为他能多沉得住气一会儿呢。”

  侍郎看着蔡京智珠在握的神情,恍然大悟:“恩相……您…您早就料到了?”

  蔡京呵呵一笑:“不错,我不仅料到了,甚至……这就是我计划中的一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