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兵临汴京城-《水浒:开局西门庆,杀贼就变强》

  西门庆并未急于将李清照纳入房中,倒不是在意那些世俗聘娶的规矩。

  只是近日他的精力,都放在了应对即将兵临城下的童贯大军上。

  童贯的大军,他并无太多忧虑。

  真正的难题在于,此战之后,便彻底与宋徽宗决裂,再无转圜余地。

  如何顺势而为,平稳乃至名正言顺地将九五至尊之位夺取到手,才是核心问题。

  目前,经过商议,一个周密的计划已在他心中成形。

  ……

  几日之后,汴京城外的大地终于传来了沉闷的雷鸣。

  烟尘滚滚,遮天蔽日。

  童贯亲率二十余万历经战火洗礼的西军精锐,终于抵达了汴京城外。

  大军盔甲鲜明,刀枪如林。

  尽管带着长途奔袭的疲惫,但毕竟是常年征战的百战之师,一股凶悍杀气扑面而来,令人胆寒。

  童贯勒马于军前,望着近在咫尺、熟悉的汴京城墙,脸上露出了一抹兴奋的笑容。

  “西门庆!你的死期到了!”

  城楼之上的守军看着突然出现的大军,全都懵了,完全不知所措。

  他们根本没有接到任何关于大军回京的通知!

  这种行为,可是等同于叛乱!

  就在这时,宦官李彦急匆匆地出现在城头,手举着明黄圣旨,尖着嗓子大喊:

  “开门!快开城门!是童枢密奉旨回京!”

  守军见状,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们敏锐的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不过,这都与他们无关,按令开了城门。

  城门开启后,李彦迅速出城,奔至军中,与童贯汇合。

  童贯立即召集所有高级将领,面色凝重地宣布了此次紧急回师的真正目的。

  “镇北王西门庆,挟持天子,把持朝政,意图不轨!官家密旨,令我率军回京,清君侧,诛杀此獠!”

  此言一出,众将哗然,无不面露震惊与难以置信之色!

  镇北王西门庆的威名,他们早已如雷贯耳。

  收复燕云,北破辽寇,武功赫赫,其传奇战绩在军中广为流传,甚至被许多军士视为偶像般崇拜。

  如今突然被告知要诛杀这位功勋卓着的王爷,而且理由竟是骇人听闻的“叛乱”,这让许多将领一时难以接受。

  当下便有人忍不住提出质疑:

  “大帅!此事是否核实?镇北王……他又没带北疆边军入京,如何叛乱?其中是否会有什么误会?”

  童贯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厉声道:

  “此乃官家亲口所述,并有密旨与虎符为证!难道尔等要质疑圣意,抗命不遵吗?!”

  一旁的李彦也立刻上前,打开那卷明黄色的圣旨,宣读旨意。

  看到圣旨与虎符,众将即便心中再有疑虑,也只能将话咽回肚子里。

  军令如山,更何况是天子密旨。

  只是每个人心中都如同压了一块巨石,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当然,不论他们作何想法,都没用。

  因为大宋重文轻武,真正掌控这支军队的,从来不是这些武将。

  童贯不再多言,猛地拔出佩剑,直指汴京城内,嘶声怒吼:

  “众将士听令!进军!目标——镇北王府!诛杀逆臣西门庆!挡路者,格杀勿论!”

  “轰——!”

  西军前锋,如同决堤的钢铁洪流,汹涌冲入汴京城门!

  沉重的铁蹄踏在宽阔的御街之上,发出沉闷的轰鸣,战马的嘶鸣与兵甲的碰撞声瞬间撕裂了京师的宁静。

  街道两旁,接应的御林军早已提前净街,所有百姓门窗紧闭,沿途空无一人。

  整座城一片死寂,只有冰冷的兵刃反射着寒光。

  战争的阴云,彻底笼罩了这座繁华帝都。

  ……

  镇北王府,深院之内。

  李清照正于窗前提笔,却忽觉心神不宁。

  她侧耳倾听,窗外竟是一片死寂。

  往日汴京城中无处不在的市井喧嚣此刻竟全然消失,甚至连周围的虫鸣鸟叫都诡异地息声了。

  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无声地弥漫在空气之中。

  她放下笔,纤指微微收紧,眸中不禁掠过一丝担忧。

  就在这时,院门被推开,西门庆携着李师师走了进来。

  李清照见状,连忙迎了上去,询问:“王爷,城中可是发生什么事了?”

  西门庆神色依旧平静,淡然一笑:“没什么事。”

  李师师上前一步,挽住李清照的胳膊,语气轻松道:

  “清照妹妹,你多虑了,这里可是汴京,能有什么事?”

  李清照这才逐渐安心。

  西门庆交待两人:

  “清照,师师。”

  “今日你二人便安心待在这院内,不要外出。”

  “放心,等到明日,汴京城,还是那个繁华太平的汴京城。”

  说罢,他给两人递去一个安抚的眼神,随即转身离去。

  李清照看着西门庆的背影,猜到了一些事,心中仍有些忧虑。

  但西门庆自信的话语,却像一颗定心丸,让她焦躁的心绪渐渐平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