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白骨如山忘姓氏-《修真,从合欢宗开始》

  “你是鬼?”

  和尚笑起来,问道:“你可是扬州十日屠的鬼,地狱是什么?这个世界真的有地狱吗?”

  “我是鬼,可这个世界真的没有地狱。如果有的一满清,努尔哈赤,多尔衮遭,早上他妈下18层地狱抽筋扒皮了。”

  “可实际的情况是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骸骨。”

  “好人没有好报,坏人活得很猖狂。”

  宁凡唏嘘起来。

  “大明亡了,我这个明遗,只能苟延残喘活着。我不愿意剃发留辫子,所以干脆割掉头发当和尚。”

  和尚笑起来:“我姓朱,名为……算了,我现在叫张恒。”

  “我原来的姓氏早就忘记了,因为满清在追杀老朱家的人,很多老朱家的人都被杀了。”

  “白骨如山忘姓氏,莫过于此?”

  和尚呜呜的哭起来,眼中有泪水,前所未有的悲伤。

  很多时候心中再多的苦,再多的累,也不敢说。

  因为祸从口出,如果说出来真的会死人的,真的有汉奸会举报的。

  他现在胆子特别小,连主动的姓都改了,顺便伪装当和尚,为的不就是苟活性命吗?

  见到人什么都不敢说,可见到一个鬼什么都敢说,因为这个鬼不会出卖他,也不会去举报他。

  而且,这个鬼可能是扬州十字的那个鬼。

  宁凡想要安慰什么,说也安慰不出来。

  满清入关,这是对中华文明而言巨大的灾难。

  中华5000年的历史,分为上下两册,近代百年的屈辱就占了一个小册子。

  和尚笑着,开始到了桌子上开始书写的稿子。

  宁凡也是拿起一个稿子开始翻阅起来。

  第1页写了三,石头记。

  然后继续翻下一页,重点介绍这是一部野史,里面的事情不要太当真。

  就简述一个补天石,被丢弃的大荒变得无用。

  然后渐渐速这块石头变为一块美玉,在房间经历各种生活。

  这就是讲述神瑛侍者的故事,曾经赤霞宫神瑛侍者每日以甘露灌溉绛珠草,使得绛珠草脱胎换骨修得女儿身。绛珠草为了报答赤霞宫神瑛侍者的甘露灌溉之恩,追随神瑛侍者下凡,用一生所有的眼泪报答他的灌溉之恩。绛珠草的化身就是黛玉,赤霞宫神瑛侍者的化身即是宝玉。

  这里的泪水不只是普通的泪,而是血泪。

  然后,就是开始以下的篇章和内容。

  因为这是初稿,在里面有很多的错别字有语句不通顺的地方,还有些内容写得很粗糙。很多语言写的直白,也没有太过的修饰和文采。

  就是一个特别粗糙的草皮房子,没有经过装修。

  宁凡在翻阅着,很快到了第八回,便写了一首诗,【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本来真面目,幻来新就臭皮囊。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你这首诗写得很古怪,很显莫名其妙来的突兀,尤其是最后两句。”

  宁凡看着某一个思考开始说起来。

  和尚笑起来:“我写小说,写诗歌,从来不是打谜语,不是悬疑推理。”

  “很多话语都很直白,都明明白白的简述出来。”

  “写小说就是为了让读者看懂的,所以不会故弄玄虚道理很明白。”

  “白骨如山,赵州之屠、畿南之屠、潼关之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江阴八十一日、常熟之屠、四川大屠杀、金华之屠、南昌之屠、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汾州之屠、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潮州之屠、潮州之屠。

  在这一次次屠杀当中,死亡百姓的尸体堆积起来,就是白骨如山。

  这里的白骨如山,不是比喻词,也不是夸张词,而是白描直接描写。

  忘姓氏,是忘记了自已的姓氏,像我现在不叫朱了,给儿子们起名字也不能五行轮回了。”

  宁凡点头,然后继续翻阅这些书稿,偶尔询问这个和尚,和尚也是热情的回答。

  曾经很多的话不能对人说,都可以对鬼说。

  书记的初稿已经成型了,一本书稿名为石头记。

  前面是八十回,可以看成一个大型的西厢记,后面的40回可以看成一个水浒传。

  后面80回写的是风花雪月,写的是男女爱情的故事。可后面的40回,写的是山河破碎返清复明。

  很多的内容都特别直白,一点也不深奥,也不会让读者去猜谜语。

  很多问题只要有基本的历史常识,还有基本的政治敏锐度都能看出来。

  “你这也太直白了,一点隐晦都没。”

  “陈也俊,给妙玉的求爱诗,这哪里是求爱呀?就是直接说咱俩搞在一起反清复明,干他满清。”

  宁凡叹息道:“还有你这里三处都写到了袁崇焕。第一处,甄宝玉堂兄受了冤枉,被凌迟处死。”

  “在第2处,元春受到了冤枉,中了敌人的反间,被皇帝计直接被处死。”

  “第三出,直接写林黛玉心眼小中了反间计,冤枉小红,直接处死小红。”

  “你这是耿耿于怀呀,连续写了三次袁崇焕。”

  “还有你写到乌进孝,我还真的联想不到太多的东西。后面写了,他有三个养子,然后当了流寇,你这不是明明白白告诉这是张献忠吗?”

  “很多地方都是比喻暗语,很多都是直接说的很透彻了,害怕大家不知道。”

  “写的太过分了,写的太过反动了。”

  和尚笑道:“石头记,记录在石头上的文字。”

  “石头上刻字的只有墓碑,在石头上写的文字就是墓志铭。”

  “在通灵宝玉上,刻的文字记录的家族信息,就是大明王朝的历史。”

  “让我的猜测满清入关后,必然会修改明朝的历史,污蔑明朝的历史,很多历史会被改的面目全非。”

  “欲亡其果,必灭其史。”

  “我要借助的这本石头记,以小说的名义写一部野史,用这部小说衬托真实的历史。”

  “如满清编写了明史,我就写这部小说与明史大擂台。”

  “如果这部小说,侥幸能流传到了后世,早至少后世的人记住明末的悲惨,明末的血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