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挡过一箭-《陛下等了千年,她却拒绝入宫》

  那个说话的女子逃了,却留下一把箭弓。

  那箭弓和普通不一样,看起来小巧精致,弓身还缠了一圈金线。

  姜云烟拿在手上细细看了又看。

  半夏在一旁道:“这把弓很新,若是常用的话,说明这把弓的主人一直在很好地养护。”

  姜云烟笑道:“说不定这是陛下送给这人的呢。”

  这话半夏可不敢接。

  这谁知道呢。

  不过姜云烟这态度太大度了些,完全跟和她自己无关似的。

  马车继续往皇宫走,姜云烟问了半夏,知道这次只有两个暗卫受了点轻伤,没有重伤和死亡,稍稍放了心。

  身为皇后,马车可以一路直达内宫。

  姜云烟下了马车后,拿着那只弓一路去了太极宫。

  赵怀瑾早就得了消息,此时也正往外面赶,俩人就这么在宫道上遇上。

  赵怀瑾拉着她上下左右看,没看见有什么血迹受伤,还是觉得心有余悸。

  他在烟儿身边安排了众多高手,哪怕是一般的高手也无法近她身。

  但这种事一出,还是被吓得不行。

  姜云烟跟着他回到太极宫,在赵怀瑾啰啰嗦嗦地说着让她以后还是待在宫里,别轻易出去时,她稍稍挑眉,把小巧的弓按在他胸前。

  “这是陛下的红颜知己让我转交给您的。”

  那女子受伤逃走,却特地将这只弓扔下,可不就是为了让陛下知道么。

  赵怀瑾一路上一直在注意她,倒是没去关注她手上拿着什么东西。

  这会儿接到手,才觉着这弓看起来有些眼熟。

  “陛下是觉得眼熟?”

  姜云烟的神色和平常无异,赵怀瑾却无端地觉得后背发冷。

  仿佛他说一句这把弓跟他确实有关,烟儿就会不理他了一样。

  “没觉得熟。”他赶紧否认。

  “只是这弓玄极为难得,若是让蒋丰查一查,很快便能知道这把弓的主人是谁。”

  姜云烟道:“陛下也许不必如此麻烦,那女子说您曾跟她在北境一个什么山谷一起被困了一个月。”

  她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凉凉,赵怀瑾一边想着这话的意思,一边去拉她手。

  他十七岁那年确实在北境的衡谷山被困过一个月,和身边的几名亲兵一起。

  但那里荒无人烟,哪儿来的女子?

  他将那时的情景都和姜云烟说了,希望她能相信他。

  结果烟儿惊讶地看他:“陛下这是怎么说的?我哪里不相信您了。我只是将那女子的话转述给您听。”

  赵怀瑾:……

  他分明觉得她在吃醋和生气,表面越是表现得平静越是说明她气得越狠。

  “我这就让人去查,早日将人捉拿归案给你个交代。”

  姜云烟无所谓道:“随您吧,我有些累了,回去歇息。”

  说没吓到完全不可能。

  她只是觉得自己如今是皇后,不可以再像从前那样胆怯,就算真的怕也不能过多表现出来,否则有失威严。

  现在缓过神来,回到安全的地方后,精神一下子瘫下去,累得想睡觉。

  她本想回长秋宫,但赵怀瑾把她带去太极宫寝殿,让她就在这儿休息。

  将她安顿好后,赵怀瑾沉着脸回到御书房。

  蒋丰已经等在了那里。

  赵怀瑾将那把小巧的弓扔给蒋丰。

  蒋丰才接到手,伸手摸着那弓弦,便觉出了不一样。

  “陛下,这把弓,好似是您当年在北境时,曾让人锻造的。”

  赵怀瑾闻言沉思,他不记得自己有送过什么东西给女子。

  蒋丰道:“当年您被困衡谷山,除了微臣和几个亲卫在旁,还有个小兵您可还记得?”

  小兵?

  时间过得太久,对于赵怀瑾来说,隔了一辈子,并不只是几年那么简单。

  而前世在烟儿离开后,那些日子,他的心里全都是她,哪里还有神思去想别的什么人。

  蒋丰知道陛下这是忘记了。

  不过也是,陛下每日事情那么多,怎么可能会记得一个举足轻重的小兵呢。

  他解释道:“当初那个小兵约摸十六七岁,性子活泛,经常上下跑跳找吃的。”

  回忆起那时候的事,蒋丰对那名小兵印象极深。

  那小兵当时被困峡谷也是阴差阳错。

  当时还是容王的赵怀瑾带着一队亲兵追杀北狄二皇子为首的一队残兵,结果误入衡谷山。

  那小兵当时穿着大楚的兵服,说他是行军途中误入这山谷。

  蒋丰还记得,那小兵的名字好像是叫李烬。

  之所以说是小兵,是因为李烬年纪不大,而且个子也不怎么高大,看起来瘦瘦小小。

  若不是她是大楚人的长相和口音,在那种地方遇到,第一时间是当成奸细处理。

  后来他们被困的那段日子,李烬和他们同吃同住,还经常仗着自己身子矮小灵活,捕猎一些兔子野味什么的当粮食。

  “那时候北狄的残兵曾在峡谷里和您打了一场,李烬帮您挡了一箭,他自己的弓箭也丢在那里,说是他兄长送给他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蒋丰说到这里,赵怀瑾脑海里渐渐有了一些零散的片段。

  好像确实有过这么一个人存在过。

  蒋丰看皇帝似乎想起来,便继续道:“后来您答应了他,等出去后让人打造一把融入玄铁的弓弦的箭送他。”

  当时出峡谷后,皇帝确实信守承诺让人锻造,只不过后来没多久,李烬在班师回朝前遇到几个北狄散兵,被杀害了。

  赵怀瑾全部想起来。

  当初他交代了陆钊让人打造的这把弓,过后他忙于回朝的事,并未过多去注意。

  李烬已死,他让人给他家人多发些抚恤金,也让人寻他家人好生安置。

  后来的事他便不记得了。

  蒋丰却知道,当时李烬的家人都已经死了,连带着这把弓都失踪,大家以为是因为这把弓所用的材料稀有,被北狄人捡走。

  骁骑卫的人已经把皇后遇刺的事情和他说过,也知道拿着这把弓的人是个女子。

  蒋丰道:“莫非这女子是李烬的姐妹?”

  赵怀瑾目光放在蒋丰手里的弓上,神色不明。

  “李烬的籍贯,以及他一家老小情况,还有关于他这个人,重新去查一遍。”

  毕竟是曾经为陛下挡过一箭的人,李烬死后,在找寻他家人时便已经查过一遍。

  如今陛下难道不应该只查拿着这把弓的女子吗?

  为何还要去查一个已经死了七八年的人?

  喜欢陛下等了千年,她却拒绝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