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章 良性循环-《从1987开始》

  名气越大越能吸引人才,很快就能进入良性循环。

  这个是不用怀疑的。

  那些外资企业为何在华夏为所欲为二三十年?

  就是因为他人有强大的资金,完善的研发中心,大批的华夏技术人才进入他们公司。

  同样的工资待遇,大部分会选择他们,而不国内企业。

  尤其是在九十年代中期以后的十多年。

  很多人都以在外企上班为荣,连合资企业的身价也跟着上升。

  国外的月亮都是圆的,其实是一种文化侵略。

  华夏人的韧性和才智是不可低估的。

  三十年后,各行各业的华夏品牌奋起直追,那些不可一世的外企也就那么回事。

  在这点上。

  丽飞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已经受益。

  不说周教授和艾教授,他们能来,也是因为周安一部分原因。

  儿子不回了。

  他们只能过来。

  毕竟几年见不到儿子对两位老人也是一种煎熬。

  看中丽飞的发展前景也只是一部分原因。

  反正要退休了,在哪呆着不是呆着。

  就在易飞同周教授、张老师等人商谈研发中心扩建、研发方向时,有人打电话找方凡。

  打电话的人是方凡的师兄,和方凡同一个指导老师,不过人家是研究生。

  他和方凡、孙普辉同年毕业。

  留在省农业署。

  这时候的研究生绝对是各单位重视的人才。

  可这个叫金向学的家伙性格和方凡差不多。

  逮谁怼谁。

  两三年的时间,就把农业署的人上上下下得罪了个遍。

  他不让人家好过,人家当然也不会让他好过。

  别说是研究生,就是博士生,事业单位的人也没人惯着他。

  如果是在企业,你能给单位创造财富,碰到一个明事理的领导,还能迁就你。

  事业单位的领导一般不会这么想。

  大家和和气气的,多好啊,你偏偏让大部分人难受,那你受排挤,也怨不得别人。

  农业署也没开除他。

  国营企事业单位开除一个人真的不容易。

  牵涉的东西太多,金向学还没有到为了开除他需要牺牲某种利益的地步。

  但农业署连食堂都不让他进了,人家厨师不卖给他饭。

  易飞觉得。

  就算这家伙情商再低,也不至于混到这种地步,肯定是被人针对了。

  没法开除你,逼得你自己混不下去。

  这种事在国营企事业单位不少见,几乎每个单位都有。

  想起来。

  方凡要辞职时,食用菌推广站的老邱冒着得罪赵丽丽的风险阻拦方凡,这老邱算是好人了。

  并没有想把方凡逼上绝路。

  金向学从电视上看到方凡在丽飞生物技术研发中心,还搞出了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技术,就想来研发中心上班。

  能搞出羊肚菌的研发中心,实力应该错。

  再者,他实在在省农业署呆不下去了。

  郑韵有点担心,这样的人来了丽飞,会不会破坏丽飞公司的安定团结。

  丽飞公司别的不说。

  不管是在大学生,还是普通工人,关系都非常融洽。

  就是怼天怼地的方凡,其实也很有分寸。

  尤其是过了年后。

  他决定要娶毛晓秋后,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最重要的,丽飞公司的人,都非常尊重小易总。

  金向学研究生毕业,混到如此地步,估计不是个好相与的。

  方凡却说,金向学那人,其实人挺好的,只要让他服气了,他比一只绵羊都温顺,那家伙最大的毛病就是对谁都不服气。

  他坚信,小易总绝对能折服他。

  易飞就让他来了,有本事的人总是有个性的。

  但有个性的人不一定有本事。

  希望金向学是个有本事、有个性的人。

  没想到,那家伙第二天就来了,还不是一个人来的,老婆也带了。

  他老婆叫常欣欣,温温婉婉的,有点像毛晓秋。

  易飞就在想,是不是这些温婉的女生都喜欢找坏坏的男生。

  常欣欣也在农业署上班,人缘很好,署里针对金向学,也没有针对常欣欣。

  因为常欣欣的父亲就是方凡和金向学的指导老师,省农业大学的常莫辉教授,农业大学和农业署总是有些牵连的。

  再说,人家姑娘谁也没得罪。

  就因为金向学,针对人家老婆就不对了。

  金向学决定来丽飞。

  就把老婆也拉来了,说是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常欣欣尽管有点不乐意。

  还是跟着他来了。

  她也是农业大学毕业,来这倒也有用武之地。

  金教授倒是很鼓励他们二人来丽飞公司,农业署那种地方不适合金向学。

  他其实非常喜欢他这个学生兼女婿。

  易飞和金向学交流了一会,发现他真像方凡所说的,其实挺好的。

  性格也不孤僻,就是有点愤青。

  对一些人,一些事看不惯。

  那就没问题了。

  丽飞公司没有不要的理由。

  易飞也看惯很多人,很多事。

  但他的心理年龄都五十了,自然不像金向学把什么都挂在脸上。

  易飞就把夫妻二人安排在原来毛晓秋的宿舍。

  毛晓秋结婚了,自然是搬走了的。

  金向学问,丽飞公司分不分房。

  易飞摇摇头,说道:“如果你在丽飞干三年还买不起房的话,那我劝你还是从哪来到哪去,我找找关系,在农业署给你办个停薪停职,你还是能回去的。”

  现在房价又不贵,就算再过三年。

  买一套八十米平的两居室也就三四万块钱。

  如果他夫妻两个在丽飞公司这点钱都挣不了,那真的不适合呆下去。

  其实易飞一直在想,要不要也盖些家属楼,分给丽飞公司的员工。

  现在盖楼,真的花不了多少钱的。

  金向学夫妻的加入,让易飞充满了信心。

  只要做得好,还是能只引人才的。

  如果不是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技术的发布,金向学就算在农业署呆不下去了,他十有八九也不会考虑丽飞公司。

  这些天,也有很多单位打电话来,希望合作。

  甚至还有国家级的研究院、研究所之类的。

  当然,他们表达的意思大多是把方凡、孙普辉和技术打包带走。

  认为刚成立半年的丽飞生物研发中心不值一提。

  甚至方凡和孙普辉都不值一提。

  他们看中的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研发中心踩了狗屎运才得到的这项技术。

  也有国外的相关公司、机构委托人来问询合作的可能性。

  当然。

  娄松江把这么多技术人才调到电子管厂也是有条件的。

  易飞和他签署了大批电热油汀的加工订单,包括准备推出的小太阳电暖器,还有全自动伸缩门,一批新电热水器。

  顾万钧那里大约八月份就能生产出第一批搪瓷内胆。

  这对丽飞的电热水器来说,一是一次大的革命。

  娄松江美得屁颠屁颠的。

  易飞还承诺他,即使丽飞公司的生产线建好,有些产品的机加工还是在他这里加工。

  机械厂、食品厂和日化厂就不用说了。

  刑志东、曹正国和董文昌都有股份。

  当然,人力物力都会向这边倾斜。

  尤其是机械厂。

  丽飞搪瓷公司,本来都经过一次设备、人员的调整。

  刑志东听了易飞上次需要人的话,对四分厂又进行一次整改。

  保证四分厂的工人至少高中毕业,年龄基本不超过三十五岁,个别年龄大的都是一些技术工人。

  还调去二十来个大学中专毕业生。

  林良也组织了四十多名技术骨干,大部分是近些年毕业的大学生,大专生,随时跳槽到三方集团。

  这些人有一半来自一分厂。

  一半来自于其它分厂和总厂研究所。

  易飞觉得机械厂本来可能有机会活下去,这下子大约也完蛋了。

  他几乎掏空了他们的人才。

  连他们财务都挖走了三个人。

  经过十来天的时间,易飞该见的人也都见了,整个丽飞公司算是理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