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周维炯皱眉,点头,又摇头说,彦青呀,你在笔架山上过学,又在老师的摸瓜队当过队长,还是老师推荐你当团长的,也算我师哥,你想得对呀,我咋没有想到黄玉山,而是想到他女儿黄三姑呢?既然黄三姑是蓝衣社的,那么黄玉山,不是更危险吗?
嗯,周师长,你是这样想的?郑彦青大吃一惊说,还是跟你汇报效果大呀,我们俩想得都有些不全面,按说,还是师长想得正确,要是黄玉山,他是通过谁?还不是黄三姑?这说明,还是黄三姑的可能性大。
只是可能性而已,周维炯说,你们去准备吧,让我想一想,要是他们,滑得跟泥鳅样,看怎么才能活捉或击毙。
按照周维炯安排,郑彦青派四个组,自己带四名机动人员在半山腰,坐镇指挥。
因为大庙后面是直插云霄的大山,三面三组,有一组深入大庙盘查。
正面,必经之路设一个组,五人,四人装卖东西,担着挑子,坐树下凉风;第二组也是四人,两男两女,怀揣短枪。周月琳也在其中,扮太太,坐滑竿,俩男抬着,上山敬香。后跟丫鬟;第三组是砍柴的,拿刀,扛锄,顺右侧爬山,东望望西瞧瞧,寻找目标;第四组顺左侧,是另一座山,与这座山隔条深沟,在大庙侧背,可以居高临下,扮成捡蘑菇的。前两组主要是看庙里虚实,后两组寻找后山出口,防止敌人从后山跑了。
到傍晚,第二组出事了。
第二组人员都没出来。
见此,第一组先放了一枪,接着,三四组齐聚大门口。没算到,庙里呼啦涌出四十多人,大部分都是男人,穿戴还都是正规军制服。此时,还能说什么?郑彦青听到枪声,赶紧上去察看,知道形势紧急,急忙派人增援。
九十八团本身距离该地不远,接到命令,除看守团部的,一律都拉了上去。
敌人火力太强,又有隐蔽工事,不知道虚实,靠近不了,也不敢靠近。
攻打一个多小时,怎么也攻不进去,眼看天要黑了,敌人逃跑了咋办?郑彦青焦急,派漆德奎火速报告。
接到报告,周维炯来回在屋里走了两圈,自言自语:肖方不在,这里兵力有限,听你说,他们还有两把机枪,火力猛,又住在大庙里,又有掩体,很难攻进去;若强攻,会有伤亡,不划算。最主要是没搞清这伙人是什么人,来这里,藏在大庙里,搞破坏?周维炯摇摇头,忽又想起什么说,想起来了,特务!但是,这么多特务,都集中到该地儿,为何?
周维炯琢磨不透,于是说,告诉彦青,别跟他们对攻,耗着,等待时机。明天早上我和肖方一起,带九十七团增援。到了,视情况,再制定方案,行吗?
行,我也觉得这样干最划算,漆德奎又说,师长,我们这多次反围剿,最怕就是敌人机枪,那家伙,突突突,前两次,听到了就跑光了,还咋打?为了这事儿,你大会小会讲,还说不久我们也会拥有,但是,别怕,任何利器都是人掌握的,我们有三和,不怕。但是,师长,要是给我们也弄个把这家伙,我敢说,敌人来多少我们杀多少。
德奎,你这种思想要不得。我们的武器可以比敌人落后,但是,我们的思想不能落后;只要我们思想先进,我们就会没有畏惧心。有道是,两军相遇勇者胜,懂吗?
懂了。
到了第二天,周维炯与肖方带二百多名红军,浩浩荡荡开往沙河。
到山前,周维炯放眼望,最高峰没有峰尖,另一座山有九个峰尖,像九把剑直插云霄。周维炯想起有关商城的传说,看了一会儿说,那座高山不是平顶铺吗?
对面有九个山岔,那就是九峰尖,这座山与九峰尖挨着,要是逃跑,钻到九峰尖里,神仙也找不到,肖方说,这帮土匪,不,特务,为非作歹,选这么个地方,还真是戴着眼镜选的,选对了。
开始,我也认为是特务,但是,据郑彦青汇报说,里面有四十多人,都穿着正规军制服,如果是正规军,四十多人,就不是特务。
不是特务,那是啥?难道是敌人渗透到我们根据地来了,要是那样,四十多人,我们现在的力量,害怕吗?肖方说,显然不害怕。
但是,你想过没有,我们在学校里,课堂上,讲过特种兵,是西方世界经常搞的,开始,都是在非洲出现,出现了,作为利器,搞什么斩首行动,最可怕,周维炯说,是不是反动派搞的特种兵?
肖方想了一会儿,摇摇头说,别说大别山,就是反动派内部,也没有这种建制的东西,军阀战争,没有出现过,只是派出去几个人搞什么情报,再者,搞刺杀活动,至于派成建制的特种兵,没听说过。再说了,把这样一支部队派到这里来,干啥?这里面,山大林密,也不适合开展你说的斩首行动,我感觉不太像。
但是,郑彦青派人来说,确实出现四十多人正规军建制的人藏在大庙里,还有机枪,周维炯说,这部分人的身份,到底是干啥的?
按照这般说,我认为,还应该是正规军,肖方说,但是,要是正规军,四十多人,到这里干啥呢?打仗吧,不够看的;刺探情报吧,又很惹眼,不适合搞情报。确实令人费解。
最主要是,在这儿建寺庙,方圆几十里都到这里烧香烧纸,人气不错。但是,如果说是特务,在这儿,那就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不是特务,是正规军,难道是敌人的伤病医院?但是,敌人的伤病医院设在这里,也太不合理。要是的话,只有一种解释,就是敌人的大部队就在附近,难道敌人驻军离这里很近?要是这般推理正确的话,住这么多军队,干啥?毫无疑问,就是来剿灭我们的。可是,这么短时间,敌人就完成了集结,德林他们侦察的情报显示,不可能,也没有。这就说明,他们在这段时间完成集结是不太可能的,这是咋回事呢?
德林是什么时候向你汇报的?
一天一汇报,我密切注视,这是关键,对我们很重要,是确保我们根据地安全的大事,岂可不重视,周维炯说,就是早上吃饭时德林还说,据派出去的六个小组汇报说,敌人的正规军,没有集结的征兆,他们内部好像,不是好像,是确定,在打内战,驻守在我们周围的人马,都在警戒着,保护着各自的县城,至于我们这边的山区,没有人马开来的迹象。
民团呢?
县民团被打得五零四散,正在筹集资金招兵买马,购买枪支,就目前来说,还没有能力来打我们,至于周边民团,各守一方,特别是六霍起义成功之后,等于把大别山割据了,这几个县民团,都在自保,在自保的同时,又在防备其他地方农民起义,比如商城民团,还要防备商城西北方的农民起义,已经没有力量管我们了,我们此时,是发展的最好机会,要抓住,绝对不可放松或丢失。
这么说,师长,对这伙人,咋办?肖方说,彦青他们可能认为力量不够。
肖方,你一方面制定攻打计划,另一方面利用政治攻势,问他们是哪部分的,若把我们的人放了,可既往不咎。
真要是把我们的人放了,还真的既往不咎?
那当然,GCD说话算数。
肖方点点头。
周维炯又嗨嗨笑说,这么说,主要是搞清他们是干啥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话说回来,如果杀了我们的人,那就另当别论。再说了,我说的既往不咎,不是立即放他们,至于以后,可以改造。
肖方带着红九十七团,对着大门工事猛攻,但效果不佳。
周维炯站在一块大石旁侧身看了看,说,别急躁,珍惜子弹,又扭头,直指侧面。
肖方会意,带人从侧面穿过,到大庙右边一座小山去了。
右边那座小山与大庙紧密相连,但是,中间有一条深沟,两边如刀削,走近,都是悬崖。
周维炯见肖方没动静,绕过大石,带顺子也到了这边。到这边一看,知道是咋回事了,瞅了瞅,又用手比画了一下说,队伍里我知道,还有几个练家子,跟着我,绑绳索,看我的。
于是,从顺子手里拿过一卷绳子,掂着抓钩,使劲儿一甩。抓钩抓到对面一棵松树根部。周维炯又使劲儿拽了拽。这时,旁边的顺子赶紧说,师父,我来。
周维炯自己想过去,肖方说,你作为师长,过去了,遇险咋办?
周维炯呵呵笑了一下,看了看说,行,我相信你,我行,你也行。
顺子一使劲儿拉着绳子就荡悠了过去。
过去了,瞅准机会,一把抓住绳子,使劲儿往上爬,几下就爬到上面。拽着绳子上了岸,又把绳子抛了过来。这边会功夫的四个,三个是周维炯的老表,主动站了出来。都按这个办法,不到一盏茶工夫,过去了。
嗯,周师长,你是这样想的?郑彦青大吃一惊说,还是跟你汇报效果大呀,我们俩想得都有些不全面,按说,还是师长想得正确,要是黄玉山,他是通过谁?还不是黄三姑?这说明,还是黄三姑的可能性大。
只是可能性而已,周维炯说,你们去准备吧,让我想一想,要是他们,滑得跟泥鳅样,看怎么才能活捉或击毙。
按照周维炯安排,郑彦青派四个组,自己带四名机动人员在半山腰,坐镇指挥。
因为大庙后面是直插云霄的大山,三面三组,有一组深入大庙盘查。
正面,必经之路设一个组,五人,四人装卖东西,担着挑子,坐树下凉风;第二组也是四人,两男两女,怀揣短枪。周月琳也在其中,扮太太,坐滑竿,俩男抬着,上山敬香。后跟丫鬟;第三组是砍柴的,拿刀,扛锄,顺右侧爬山,东望望西瞧瞧,寻找目标;第四组顺左侧,是另一座山,与这座山隔条深沟,在大庙侧背,可以居高临下,扮成捡蘑菇的。前两组主要是看庙里虚实,后两组寻找后山出口,防止敌人从后山跑了。
到傍晚,第二组出事了。
第二组人员都没出来。
见此,第一组先放了一枪,接着,三四组齐聚大门口。没算到,庙里呼啦涌出四十多人,大部分都是男人,穿戴还都是正规军制服。此时,还能说什么?郑彦青听到枪声,赶紧上去察看,知道形势紧急,急忙派人增援。
九十八团本身距离该地不远,接到命令,除看守团部的,一律都拉了上去。
敌人火力太强,又有隐蔽工事,不知道虚实,靠近不了,也不敢靠近。
攻打一个多小时,怎么也攻不进去,眼看天要黑了,敌人逃跑了咋办?郑彦青焦急,派漆德奎火速报告。
接到报告,周维炯来回在屋里走了两圈,自言自语:肖方不在,这里兵力有限,听你说,他们还有两把机枪,火力猛,又住在大庙里,又有掩体,很难攻进去;若强攻,会有伤亡,不划算。最主要是没搞清这伙人是什么人,来这里,藏在大庙里,搞破坏?周维炯摇摇头,忽又想起什么说,想起来了,特务!但是,这么多特务,都集中到该地儿,为何?
周维炯琢磨不透,于是说,告诉彦青,别跟他们对攻,耗着,等待时机。明天早上我和肖方一起,带九十七团增援。到了,视情况,再制定方案,行吗?
行,我也觉得这样干最划算,漆德奎又说,师长,我们这多次反围剿,最怕就是敌人机枪,那家伙,突突突,前两次,听到了就跑光了,还咋打?为了这事儿,你大会小会讲,还说不久我们也会拥有,但是,别怕,任何利器都是人掌握的,我们有三和,不怕。但是,师长,要是给我们也弄个把这家伙,我敢说,敌人来多少我们杀多少。
德奎,你这种思想要不得。我们的武器可以比敌人落后,但是,我们的思想不能落后;只要我们思想先进,我们就会没有畏惧心。有道是,两军相遇勇者胜,懂吗?
懂了。
到了第二天,周维炯与肖方带二百多名红军,浩浩荡荡开往沙河。
到山前,周维炯放眼望,最高峰没有峰尖,另一座山有九个峰尖,像九把剑直插云霄。周维炯想起有关商城的传说,看了一会儿说,那座高山不是平顶铺吗?
对面有九个山岔,那就是九峰尖,这座山与九峰尖挨着,要是逃跑,钻到九峰尖里,神仙也找不到,肖方说,这帮土匪,不,特务,为非作歹,选这么个地方,还真是戴着眼镜选的,选对了。
开始,我也认为是特务,但是,据郑彦青汇报说,里面有四十多人,都穿着正规军制服,如果是正规军,四十多人,就不是特务。
不是特务,那是啥?难道是敌人渗透到我们根据地来了,要是那样,四十多人,我们现在的力量,害怕吗?肖方说,显然不害怕。
但是,你想过没有,我们在学校里,课堂上,讲过特种兵,是西方世界经常搞的,开始,都是在非洲出现,出现了,作为利器,搞什么斩首行动,最可怕,周维炯说,是不是反动派搞的特种兵?
肖方想了一会儿,摇摇头说,别说大别山,就是反动派内部,也没有这种建制的东西,军阀战争,没有出现过,只是派出去几个人搞什么情报,再者,搞刺杀活动,至于派成建制的特种兵,没听说过。再说了,把这样一支部队派到这里来,干啥?这里面,山大林密,也不适合开展你说的斩首行动,我感觉不太像。
但是,郑彦青派人来说,确实出现四十多人正规军建制的人藏在大庙里,还有机枪,周维炯说,这部分人的身份,到底是干啥的?
按照这般说,我认为,还应该是正规军,肖方说,但是,要是正规军,四十多人,到这里干啥呢?打仗吧,不够看的;刺探情报吧,又很惹眼,不适合搞情报。确实令人费解。
最主要是,在这儿建寺庙,方圆几十里都到这里烧香烧纸,人气不错。但是,如果说是特务,在这儿,那就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不是特务,是正规军,难道是敌人的伤病医院?但是,敌人的伤病医院设在这里,也太不合理。要是的话,只有一种解释,就是敌人的大部队就在附近,难道敌人驻军离这里很近?要是这般推理正确的话,住这么多军队,干啥?毫无疑问,就是来剿灭我们的。可是,这么短时间,敌人就完成了集结,德林他们侦察的情报显示,不可能,也没有。这就说明,他们在这段时间完成集结是不太可能的,这是咋回事呢?
德林是什么时候向你汇报的?
一天一汇报,我密切注视,这是关键,对我们很重要,是确保我们根据地安全的大事,岂可不重视,周维炯说,就是早上吃饭时德林还说,据派出去的六个小组汇报说,敌人的正规军,没有集结的征兆,他们内部好像,不是好像,是确定,在打内战,驻守在我们周围的人马,都在警戒着,保护着各自的县城,至于我们这边的山区,没有人马开来的迹象。
民团呢?
县民团被打得五零四散,正在筹集资金招兵买马,购买枪支,就目前来说,还没有能力来打我们,至于周边民团,各守一方,特别是六霍起义成功之后,等于把大别山割据了,这几个县民团,都在自保,在自保的同时,又在防备其他地方农民起义,比如商城民团,还要防备商城西北方的农民起义,已经没有力量管我们了,我们此时,是发展的最好机会,要抓住,绝对不可放松或丢失。
这么说,师长,对这伙人,咋办?肖方说,彦青他们可能认为力量不够。
肖方,你一方面制定攻打计划,另一方面利用政治攻势,问他们是哪部分的,若把我们的人放了,可既往不咎。
真要是把我们的人放了,还真的既往不咎?
那当然,GCD说话算数。
肖方点点头。
周维炯又嗨嗨笑说,这么说,主要是搞清他们是干啥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话说回来,如果杀了我们的人,那就另当别论。再说了,我说的既往不咎,不是立即放他们,至于以后,可以改造。
肖方带着红九十七团,对着大门工事猛攻,但效果不佳。
周维炯站在一块大石旁侧身看了看,说,别急躁,珍惜子弹,又扭头,直指侧面。
肖方会意,带人从侧面穿过,到大庙右边一座小山去了。
右边那座小山与大庙紧密相连,但是,中间有一条深沟,两边如刀削,走近,都是悬崖。
周维炯见肖方没动静,绕过大石,带顺子也到了这边。到这边一看,知道是咋回事了,瞅了瞅,又用手比画了一下说,队伍里我知道,还有几个练家子,跟着我,绑绳索,看我的。
于是,从顺子手里拿过一卷绳子,掂着抓钩,使劲儿一甩。抓钩抓到对面一棵松树根部。周维炯又使劲儿拽了拽。这时,旁边的顺子赶紧说,师父,我来。
周维炯自己想过去,肖方说,你作为师长,过去了,遇险咋办?
周维炯呵呵笑了一下,看了看说,行,我相信你,我行,你也行。
顺子一使劲儿拉着绳子就荡悠了过去。
过去了,瞅准机会,一把抓住绳子,使劲儿往上爬,几下就爬到上面。拽着绳子上了岸,又把绳子抛了过来。这边会功夫的四个,三个是周维炯的老表,主动站了出来。都按这个办法,不到一盏茶工夫,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