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了敌人的心思,也知道了他们想要的,我们咋搞?这就是选优法,也就是古人说的,上中下三策,按顺序吧,不叫上中下三策,应该叫“一二三”三策,第一策,就是硬扛。显然是不行的,为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我们中计了,这就是敌人想要的,也是敌人追求的目的,也是他们最好打的一种,因为我们的实力跟他们相比,那就是鸡蛋碰石头,不管是人数还是武器配备,都处在绝对劣势,你咋办?
这一条不行,那么就是第二个计谋——放弃根据地,詹谷堂说,红三十二师逃到外面,躲藏起来。说实话,要是这么搞,敌人还真的很害怕,说个老实话,敌人连我们影子都摸不到。但是,此计谋看起来顶呱呱,实际上就是豆腐渣,是我们自断财路,这是生意人说的,就是能保存下来红三十二师,那么我们的部队,也不能再叫红三十二师了,应该叫逃跑的三十二师,失去根据地,再回来,还回得来吗?失去的民心,还能再找回来吗?肯定不行,所以说,这一条,不说大家也知道,绝对不能采纳。
这样一来,只有最后一策,那就是刚才肖方和郑彦青商量的“拖”,詹谷堂说,但是,我们应该好好研究研究这个“拖”。第一,我们的红军主力和赤卫队,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撤出根据地,但是,又不能跟他们硬扛,咋办?我们可以跟他们藏猫猫,钻圈圈。在我们这个地方,山连山,不说十万大山吧,最起码,在山里随便是找不到我们人马的。
我在这里着重说一下,我觉得他们来这里,是来剿灭我们的,他们主要是搞突然袭击,讲究的是快,所以呀,我认为,他们的后勤一定有问题。再说了,李可帮部有个习惯,就是走哪吃哪,从来都是依靠当地党部供给,可是,商城民团也参战了,他们的后勤补给只能依靠抢我们这一块百姓了,这就是他们的软内。
我们要在这方面做做文章,詹谷堂继续说,我们可以搞坚壁清野,他们来之前,我们动员百姓,让他们躲藏起来,把能吃的东西埋藏好,让他们来了,找不到吃的,有道是,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上次,我们打王继亚民团,就是趁着他们在埋锅造饭时,维炯师长率众突袭,打垮王继亚的。这个办法是个好办法,值得总结。我认为可以继续用,就是把他们饿得没劲儿时候,撤兵时给他们迎头痛击,如果抓住了这个时机,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谷堂老师说得好,十分好,肖方说,哎,说这个是专家,那个是专家,我看呀,咱们詹谷堂老师就是专家。哎,时间不等人呀,只有两天半时间,我们咋做工作?
这个问题,只要定下来,做百姓工作是我这个苏维埃主席的事情,但是,也需要你们红军支持,大力支持,詹谷堂说,让你们支持,主要是还住在当地的土豪劣绅,他们亡我之心不死,我们一定要高度警惕。对这一部分人,我还真的没有好办法。维炯师长一定有好的办法,一会儿他总结时再说。
我要说的,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充分估计我们这次要遭受的损失,詹谷堂说,他们找不到东西吃,会兽性大发,中国古代史表明,历史上就有人把百姓杀了当军粮的,万一他们兽性爆发,在根据地胡乱屠戮我们的百姓,我们的红军赤卫队摸瓜队,一定要奋勇反抗,拼死保护我们根据地的老百姓,但是,也不能不自量力,要冷静,且不能上了敌人的当,对此,一定要研究出一个好的办法。
姜还是老的辣呀,漆德宗感慨地说,这次反围剿,也是我这个书记所担心的,但是,刚才听了谷堂老师的分析,感到信心百倍,一扫我一贯的担忧,我的毛病就是患得患失,总感到损失过大,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自己这个责任担不起,谷堂老师说了,我要立即召开我们中共商城县委委员会议,全力以赴,配合苏维埃政府做好百姓工作,让英子的宣传系统抓紧做好宣传,立即行动,再也不能拖了。
哈哈哈,再也不能拖了,八哥,我们的詹主席要实行“拖”,可你呢,说再也不能“拖了”,有点意思哟,漆德坤说,一个叫拖,一个叫再也不能拖,我们就得立即行动,在拖与不拖当中排兵布阵,严阵以待,痛打落水狗,给敌人迎头痛击,争取取得第二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
几位讲得很好,时间不等人,周维炯见时机成熟,大家都讲了,也都统一了思想,于是,看看天气说,时间不早了,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咋办,我们算是统一了思想,第一,我们坚决要打赢第二次反围剿这一仗,我们有信心有决心还有这个能力,把这一思想迅速传导下去,让根据地老百姓家喻户晓,彻底铲除害怕思想,同时,也让他们知道敌人的强大,做好应对准备。这一块,詹老师,就交给你和八哥的来落实,行吗?
两个人同时答应好,一定能完成。
接下来,就是我们的队伍,采取的策略就是“拖”,但是,我们的军队要正确理解这个字,这个字不是让我们一枪不放就逃跑,也不是让我们跟他们硬扛,是让我们在迎头痛击敌人,占据有利地势狙击敌人,延缓敌人进村入户的速度和时间,让我们根据地的百姓做好准备躲藏起来,即使他们进村入户,也找不到一个百姓,找不到一粒粮食,根据地咋办?彦青,肖方,云山,你们几个团,按照分工,各尽其责,进行落实。守土有责,这四个字要牢记心中。顺子,你们警卫连也派下去,跟着詹谷堂老师。
那可不行,詹谷堂说,我那儿有赤卫队,你放心,我知道,你是担心我的安全,这个,你放心,维炯,我担心的,在这儿没有讲出来,既然你说了,我也讲出来。
你说,周维炯说。
就是我们内部。
吴云山说,我一直没发言,我是从旧军队里过来的,刚才听了谷堂老师讲,我算放心了,确实,有好多问题处在内部,鸡蛋都是从里面坏起的,譬如那些地主老财,现在显得温文尔雅,要是李可帮部来了,他们一定会投靠李,残害我们的人,你说咋办?
那也只能防着,除此之外,真的没有别的好办法,周维炯说,我们也想到了,但是,因为时间紧,又没有好的措施规避,我也就没有说,咋办?你提得好,我认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通过这次反围剿,我们能彻底看清一些人的嘴脸,这也是好事。
也只能如此,詹谷堂说,但是,也让我们根据地的人们,要防着,别做无谓的牺牲。
太阳从东边喷薄而出,把寂静而又神秘的横溪山揭去了蒙上数月的面纱。
周维炯几乎一夜没睡,偶尔打个盹,也被远去的枪声惊醒。
想当初,从娘娘庙下来,收编散兵,接受吴云山投诚,那只是在武装力量上增强了,最宝贵的是从吴云山、肖乃茹和牛玉梅口中探细,GM党军队将要联合民团,大举围剿红三十二师,虽说不知道是谁,来多少人,但判断还是很准确的。
敌人会下血本,与第一次围剿,有质的区别。因为第一次围剿纯粹是民团武装,可这次,以正规军为主,民团扶助;且,不管是人数,还是装备,都是史无前例的。据初步估计,敌人投入的兵力将会是红军的十倍还多,不仅有连发泡,还有攻城器械,车马不计其数,浩浩荡荡,十分恐怖。对于这点,根据地和红三十二师已积极准备,但是,始料未及,这一天来得这么迅速。
周维炯走出山洞,来到一块岩石上,坐在那里,打量着四周。
顺子跟在身后说,师长,实在找不到粮食了,只有“这个”,你吃一点吧。
还好,提筐里放了不少蒲公英、桔梗、野菜,还有野蘑菇和地菜皮,周维炯看看,抓了一把,又放下了,对顺子说,你吃了没有?
顺子笑了笑说,师长,我吃了。
周维炯看到顺子嘴唇翕动,又把野菜放下,骂道:你他妈的越来越不像话了,对我也说假话。我问你,这都是你早上挖的?
顺子眼皮眨动,不自然地把头扭了过去,强调说,不是,还有英子姐,还有……
好了,我知道了,别说了,你把这些提给漆副师长和肖团长他们,我不饿。
顺子嗯,还是走了。
刚走,周维炯又喊:回来。
什么事,师长?
你通知在山上的师委委员都过来。
好咧,顺子答应一声,转身走了。
一轮缓缓升起的太阳,似乎就是一个火球。
是呀,从五月六日夜晚起义之后,真的还没有这几天在深山老林中想得多呀。那时候,就像现在,就是清晨的一轮太阳,火红而热烈。在商罗麻特委领导下,要说拿下丁家埠民团纯属巧合,那么竹叶庵报捷就不是巧合了。
这一条不行,那么就是第二个计谋——放弃根据地,詹谷堂说,红三十二师逃到外面,躲藏起来。说实话,要是这么搞,敌人还真的很害怕,说个老实话,敌人连我们影子都摸不到。但是,此计谋看起来顶呱呱,实际上就是豆腐渣,是我们自断财路,这是生意人说的,就是能保存下来红三十二师,那么我们的部队,也不能再叫红三十二师了,应该叫逃跑的三十二师,失去根据地,再回来,还回得来吗?失去的民心,还能再找回来吗?肯定不行,所以说,这一条,不说大家也知道,绝对不能采纳。
这样一来,只有最后一策,那就是刚才肖方和郑彦青商量的“拖”,詹谷堂说,但是,我们应该好好研究研究这个“拖”。第一,我们的红军主力和赤卫队,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撤出根据地,但是,又不能跟他们硬扛,咋办?我们可以跟他们藏猫猫,钻圈圈。在我们这个地方,山连山,不说十万大山吧,最起码,在山里随便是找不到我们人马的。
我在这里着重说一下,我觉得他们来这里,是来剿灭我们的,他们主要是搞突然袭击,讲究的是快,所以呀,我认为,他们的后勤一定有问题。再说了,李可帮部有个习惯,就是走哪吃哪,从来都是依靠当地党部供给,可是,商城民团也参战了,他们的后勤补给只能依靠抢我们这一块百姓了,这就是他们的软内。
我们要在这方面做做文章,詹谷堂继续说,我们可以搞坚壁清野,他们来之前,我们动员百姓,让他们躲藏起来,把能吃的东西埋藏好,让他们来了,找不到吃的,有道是,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上次,我们打王继亚民团,就是趁着他们在埋锅造饭时,维炯师长率众突袭,打垮王继亚的。这个办法是个好办法,值得总结。我认为可以继续用,就是把他们饿得没劲儿时候,撤兵时给他们迎头痛击,如果抓住了这个时机,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谷堂老师说得好,十分好,肖方说,哎,说这个是专家,那个是专家,我看呀,咱们詹谷堂老师就是专家。哎,时间不等人呀,只有两天半时间,我们咋做工作?
这个问题,只要定下来,做百姓工作是我这个苏维埃主席的事情,但是,也需要你们红军支持,大力支持,詹谷堂说,让你们支持,主要是还住在当地的土豪劣绅,他们亡我之心不死,我们一定要高度警惕。对这一部分人,我还真的没有好办法。维炯师长一定有好的办法,一会儿他总结时再说。
我要说的,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充分估计我们这次要遭受的损失,詹谷堂说,他们找不到东西吃,会兽性大发,中国古代史表明,历史上就有人把百姓杀了当军粮的,万一他们兽性爆发,在根据地胡乱屠戮我们的百姓,我们的红军赤卫队摸瓜队,一定要奋勇反抗,拼死保护我们根据地的老百姓,但是,也不能不自量力,要冷静,且不能上了敌人的当,对此,一定要研究出一个好的办法。
姜还是老的辣呀,漆德宗感慨地说,这次反围剿,也是我这个书记所担心的,但是,刚才听了谷堂老师的分析,感到信心百倍,一扫我一贯的担忧,我的毛病就是患得患失,总感到损失过大,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自己这个责任担不起,谷堂老师说了,我要立即召开我们中共商城县委委员会议,全力以赴,配合苏维埃政府做好百姓工作,让英子的宣传系统抓紧做好宣传,立即行动,再也不能拖了。
哈哈哈,再也不能拖了,八哥,我们的詹主席要实行“拖”,可你呢,说再也不能“拖了”,有点意思哟,漆德坤说,一个叫拖,一个叫再也不能拖,我们就得立即行动,在拖与不拖当中排兵布阵,严阵以待,痛打落水狗,给敌人迎头痛击,争取取得第二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
几位讲得很好,时间不等人,周维炯见时机成熟,大家都讲了,也都统一了思想,于是,看看天气说,时间不早了,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咋办,我们算是统一了思想,第一,我们坚决要打赢第二次反围剿这一仗,我们有信心有决心还有这个能力,把这一思想迅速传导下去,让根据地老百姓家喻户晓,彻底铲除害怕思想,同时,也让他们知道敌人的强大,做好应对准备。这一块,詹老师,就交给你和八哥的来落实,行吗?
两个人同时答应好,一定能完成。
接下来,就是我们的队伍,采取的策略就是“拖”,但是,我们的军队要正确理解这个字,这个字不是让我们一枪不放就逃跑,也不是让我们跟他们硬扛,是让我们在迎头痛击敌人,占据有利地势狙击敌人,延缓敌人进村入户的速度和时间,让我们根据地的百姓做好准备躲藏起来,即使他们进村入户,也找不到一个百姓,找不到一粒粮食,根据地咋办?彦青,肖方,云山,你们几个团,按照分工,各尽其责,进行落实。守土有责,这四个字要牢记心中。顺子,你们警卫连也派下去,跟着詹谷堂老师。
那可不行,詹谷堂说,我那儿有赤卫队,你放心,我知道,你是担心我的安全,这个,你放心,维炯,我担心的,在这儿没有讲出来,既然你说了,我也讲出来。
你说,周维炯说。
就是我们内部。
吴云山说,我一直没发言,我是从旧军队里过来的,刚才听了谷堂老师讲,我算放心了,确实,有好多问题处在内部,鸡蛋都是从里面坏起的,譬如那些地主老财,现在显得温文尔雅,要是李可帮部来了,他们一定会投靠李,残害我们的人,你说咋办?
那也只能防着,除此之外,真的没有别的好办法,周维炯说,我们也想到了,但是,因为时间紧,又没有好的措施规避,我也就没有说,咋办?你提得好,我认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通过这次反围剿,我们能彻底看清一些人的嘴脸,这也是好事。
也只能如此,詹谷堂说,但是,也让我们根据地的人们,要防着,别做无谓的牺牲。
太阳从东边喷薄而出,把寂静而又神秘的横溪山揭去了蒙上数月的面纱。
周维炯几乎一夜没睡,偶尔打个盹,也被远去的枪声惊醒。
想当初,从娘娘庙下来,收编散兵,接受吴云山投诚,那只是在武装力量上增强了,最宝贵的是从吴云山、肖乃茹和牛玉梅口中探细,GM党军队将要联合民团,大举围剿红三十二师,虽说不知道是谁,来多少人,但判断还是很准确的。
敌人会下血本,与第一次围剿,有质的区别。因为第一次围剿纯粹是民团武装,可这次,以正规军为主,民团扶助;且,不管是人数,还是装备,都是史无前例的。据初步估计,敌人投入的兵力将会是红军的十倍还多,不仅有连发泡,还有攻城器械,车马不计其数,浩浩荡荡,十分恐怖。对于这点,根据地和红三十二师已积极准备,但是,始料未及,这一天来得这么迅速。
周维炯走出山洞,来到一块岩石上,坐在那里,打量着四周。
顺子跟在身后说,师长,实在找不到粮食了,只有“这个”,你吃一点吧。
还好,提筐里放了不少蒲公英、桔梗、野菜,还有野蘑菇和地菜皮,周维炯看看,抓了一把,又放下了,对顺子说,你吃了没有?
顺子笑了笑说,师长,我吃了。
周维炯看到顺子嘴唇翕动,又把野菜放下,骂道:你他妈的越来越不像话了,对我也说假话。我问你,这都是你早上挖的?
顺子眼皮眨动,不自然地把头扭了过去,强调说,不是,还有英子姐,还有……
好了,我知道了,别说了,你把这些提给漆副师长和肖团长他们,我不饿。
顺子嗯,还是走了。
刚走,周维炯又喊:回来。
什么事,师长?
你通知在山上的师委委员都过来。
好咧,顺子答应一声,转身走了。
一轮缓缓升起的太阳,似乎就是一个火球。
是呀,从五月六日夜晚起义之后,真的还没有这几天在深山老林中想得多呀。那时候,就像现在,就是清晨的一轮太阳,火红而热烈。在商罗麻特委领导下,要说拿下丁家埠民团纯属巧合,那么竹叶庵报捷就不是巧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