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一鸣惊人!优化方案!-《官场:白球掉袋,告别编外!》

  一声响,短暂压住了争吵声,但空气里的火药味更浓了。

  主任揉着太阳穴,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脸上写着“我太难了”。

  【好家伙,这哪是协调,这是大型撕逼现场啊!】

  【主任:我在哪里?我是谁?我为什么要在这里受这份罪?】

  周阳坐在会议桌最不起眼的角落,手里拿着笔,眼神却像扫描仪一样,快速掠过会议室里的每一个人,以及投影幕布上的图纸。

  【叮!【记忆宫殿】启动!接收信息模式:全开!】

  嘈杂的争吵声、主任无奈的叹息、各部门代表的诉求、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标注……所有信息像数据流一样涌入周阳的脑海。

  参会嘉宾名单、重要性排序、行程安排、各部门提交的需求报告、场地本身的结构、柱子位置、消防通道、甚至连每个区域的采光和噪音情况……

  这些之前看过的、听过的、甚至只是扫过一眼的信息,此刻都在他的脑海里迅速关联、重组。

  他看到宣传部想要的“显眼”,商务局想要的“安静舒适”,接待办想要的“私密顺畅”。

  他也看到了图纸上被忽略的一些细节:一个不常用的侧门,一段看似多余的走廊,几个被柱子挡住、但面积不小的角落。

  【等等……这个地方……】

  周周阳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笔记本上轻点。脑海里的信息流突然汇聚到一个点上。

  【如果把主会场入口旁边的A区,和那个相对安静的B区功能互换呢?】

  【利用这段被忽略的通道,稍微改造一下,能不能做出一个既私密又便捷的临时休息点?】

  【这样一来……】

  他的思路像野马一样狂奔起来。

  争吵声还在继续。

  “我们的方案才是最合理的!”

  “你们根本没考虑实际情况!”

  主任疲惫地靠在椅背上,闭了闭眼。会议再次陷入僵局。所有人都沉默下来,大眼瞪小眼,等着主任发话,或者等着谁先服软。

  没人服软。

  空气凝固了,像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所有人胸口。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打破了沉默。

  “主任,我……我有个想法,不知道可不可行。”

  所有人的目光刷地一下,投向了声音的来源——坐在角落里的周阳。

  【卧槽,是我在说话吗?】

  【这就像玩游戏,队里大神吵架,辅助突然说“我来C”?】

  【压力瞬间拉满!】

  主任睁开眼,看到是周阳,眼神里闪过一丝意外。他知道这是科长推荐过来的新人,这段时间干活确实麻利,材料整理得尤其好。

  “小周?你说说看。”主任示意。

  周阳顶着所有人的目光,站起身。那感觉,就像在万众瞩目下,走上了舞台中央。

  他走到投影幕布前,手里拿着一支激光笔,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已的声音听起来平静而有条理。

  “各位领导,各位前辈。”他先礼貌地打了声招呼,然后指向图纸上被争抢得最厉害的几个区域。

  “我理解宣传部希望最大化展示形象的诉求,也理解商务局需要安静洽谈环境的需求,更理解接待办对重要嘉宾服务规格的重视。”

  他先肯定了各方的合理性,场面上稍微缓和了一点。

  “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场地本身的空间是有限的,而且存在一些客观限制,比如柱子、消防通道等。”他指了指图纸上的限制区域,“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争抢现有最‘好’的位置,很难同时满足所有人的核心需求,而且可能会造成动线混乱,甚至影响论坛整体效率。”

  这话一出,几个部门的代表眼神闪烁了一下,但都没吱声。他们知道周阳说的是事实。

  “我刚才看了一下图纸,结合各位领导的需求,有一个新的思路。”周阳用激光笔指向主会场入口旁的A区,和相对靠里一点的B区。

  “我们可以尝试把A区和B区的功能互换一下。”

  “什么?互换?”宣传部的人皱起了眉。

  “A区虽然离入口近,但人流最杂,噪音也最大,其实并不利于商务洽谈和重要嘉宾休息。”周阳解释,“而B区相对安静,空间也比较规整。”

  他将激光笔移到图纸上一个不显眼的通道区域:“同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连接主会场和B区之间的通道,进行一些改造。比如,设置一个临时隔断,搭建几个小型、私密的休息点。”

  “这样一来,”周阳的语速加快,逻辑清晰地阐述起来,“把商务洽谈区和重要嘉宾休息区放在B区和改造后的通道区域,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安静和私密性,满足商务局和接待办的核心需求。而且,这个区域离主会场不远,嘉宾和客商进出都很方便,流线反而更顺畅了。”

  他看向宣传部:“而将宣传展示区放在原先的A区,虽然人流杂,但这恰恰是最大的优势!人流量大,曝光度高,这不正是宣传部最想要的‘显眼’吗?而且A区空间更开阔,也更适合布展,甚至可以适当扩大展示面积。”

  周阳顿了顿,扫视了一圈:“这个方案,不仅兼顾了大家的诉求,还巧妙地避开了场地的一些硬性限制。甚至从搭建成本上看,因为充分利用了现有通道结构,还能略微节约一部分费用。”

  他放下激光笔,站直身体,语气诚恳:“这只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请各位领导和前辈指正。”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刚才还吵得面红耳赤的几个部门代表,此刻都盯着周阳,又看看图纸,陷入了沉思。

  宣传部的人似乎在脑子里模拟了一下人流如织的画面,眼神亮了一下。

  商务局的人则在想象安静独立的洽谈空间,脸上紧绷的线条缓和了一些。

  接待办的主任则在评估嘉宾流线的顺畅度和私密休息点的可行性,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他们的表情,从一开始的意外和不屑(一个新人?),变成了认真倾听,再到此刻的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