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联系一下市府办,让他们连夜整理几份关于我们临海市在‘放管服’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难题案例。”
“记住,要具体,要细节!”
“比如,哪个企业因为审批流程繁琐,导致项目晚开工了多久,造成了多少经济损失。”
“比如,哪个部门因为数据壁垒,让老百姓办一件事需要跑七八个窗口,盖十几个章。”
“问题越具体越好,细节越详实越好,最好是那种牵扯到三四个部门以上,协调起来极其困难的硬骨头!”
“整理好之后,立刻发到我的加密邮箱。”
林小雨虽然还是不太明白市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她对周阳有着近乎盲目的信任。
既然市长说没问题,那就一定没问题!
她当场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中的慌乱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贯的干练和果决。
“是!市长!我马上去办!”
看着林小雨风风火火离去的背影,周阳嘴角的笑意愈发浓郁。
他端起那杯大红袍,一饮而尽。
茶水虽凉,但胸中的一股热气,却正在缓缓升腾。
赵公子?希望你的理论水平,能跟得上你的脾气。千万别让我失望啊。
明天的开班典礼,似乎要比想象中,有趣得多了。
第二天,江岚省委党校,大礼堂。
气氛庄重而热烈。
鲜红的巨幅会标悬挂在主席台正上方——“江岚省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开班典礼”,金色的字体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台下,近百名来自全省各地的年轻干部们,身着统一的深色正装,按照席卡坐得笔直,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激动和肃穆。
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三十五岁,却已经是各自单位和地区的中坚力量,是江岚省官场的未来和希望。
能坐在这里,本身就是一种资历和荣耀的象征。
上午九点整,伴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省委书记陈建华,在省委组织部部长王秀芳等一众省委领导的陪同下,步入会场,在主席台中央就座。
陈建华的出现,让整个会场的气氛瞬间达到了顶峰。
作为江岚省的一号人物,他亲自出席一个处级干部培训班的开班典礼,这种重视程度,堪称前所未有。
所有人都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培训,更是省委向外界释放的一个强烈信号——江岚省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大胆启用和培养年轻干部!
周阳坐在主席台的末席。
他的位置虽然不靠前,但作为全场最年轻的副厅级领导,他的存在本身,就足以吸引无数目光。
尤其是台下那些同样心高气傲的年轻干部们,看向周阳的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有敬畏,有羡慕,更有不加掩饰的追赶目标。
周阳对这些目光恍若未觉,他的视线,越过人群,落在了第一排正中央的位置。
高启坐在那里,腰杆挺得像一杆标枪。
他的坐姿,比身边所有人都更标准,更一丝不苟。
但周阳能看到,他放在膝盖上的那双手,正因为过度的用力而指节泛白。
他在紧张。
周阳微微一笑,收回了目光。
开班典礼由组织部长王秀芳主持。
在一番简洁明了的开场白后,她用一种带着期许的目光看向了主位。
“动员讲话!”
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陈建华抬手向下压了压,掌声渐止。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庞,最后,在周阳和高启的身上,分别多停留了一秒。
“同志们,”
陈建华的声音洪亮而沉稳,自带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
“今天看到大家,我很高兴。你们是江岚的未来,是江岚的希望。”
他的讲话没有长篇大论的官样文章,而是充满了对年轻干部的殷切期望和深刻洞见。
他谈到了当前江岚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谈到了年轻干部应该具备的“七种能力”,言语之间,充满了对实干精神的推崇和对形式主义的鞭挞。
“我希望你们,不要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要争当起而行之的实干家!”
“组织把你们放到这个位置上,不是让你们来镀金的,是让你们来解决问题的!”
“群众的口碑,才是你们最好的勋章!”
一番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台下的大部分学员,尤其是那些和高启一样从基层一步步打拼上来的干部,听得是热血沸腾,感同身受。
掌声一次比一次热烈。
讲话结束,陈建华的目光再次落到高启身上,眼中带着一丝鼓励。
王秀芳适时地接过话筒,微笑着宣布:“感谢陈书记的精彩讲话!
“让我们掌声欢迎本期培训班班长,来自平阳县的高启同志!”
话音刚落,全场的目光,“唰”的一下,全部聚焦到了高启身上。
在一片复杂的目光和掌声中,高启站了起来。
他先是向主席台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才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了发言席。
他从口袋里掏出几页稿纸,双手扶着讲台的两侧,深吸了一口气。
周阳注意到,他的手,还在微微颤抖。
但当他抬起头,面向台下所有学员时,眼神却变得异常坚定。
那是一种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面对过无数复杂局面后,才能磨砺出的眼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学,大家好。”
他的声音,带着一点乡音,不标准,但却异常洪亮、质朴。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高深的理论。
高启的发言稿,就像他的人一样,充满了泥土的气息。
他讲了自已刚参加工作时,为了给一个偏远山村修路,如何带着村民们一寸一寸地测量土地,如何磨破嘴皮子去跟上级部门要指标。
他讲了为了推广一项农业技术,如何顶着村民们的质疑和不解,自已开辟了一块试验田,用实打实的收成,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记住,要具体,要细节!”
“比如,哪个企业因为审批流程繁琐,导致项目晚开工了多久,造成了多少经济损失。”
“比如,哪个部门因为数据壁垒,让老百姓办一件事需要跑七八个窗口,盖十几个章。”
“问题越具体越好,细节越详实越好,最好是那种牵扯到三四个部门以上,协调起来极其困难的硬骨头!”
“整理好之后,立刻发到我的加密邮箱。”
林小雨虽然还是不太明白市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她对周阳有着近乎盲目的信任。
既然市长说没问题,那就一定没问题!
她当场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中的慌乱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贯的干练和果决。
“是!市长!我马上去办!”
看着林小雨风风火火离去的背影,周阳嘴角的笑意愈发浓郁。
他端起那杯大红袍,一饮而尽。
茶水虽凉,但胸中的一股热气,却正在缓缓升腾。
赵公子?希望你的理论水平,能跟得上你的脾气。千万别让我失望啊。
明天的开班典礼,似乎要比想象中,有趣得多了。
第二天,江岚省委党校,大礼堂。
气氛庄重而热烈。
鲜红的巨幅会标悬挂在主席台正上方——“江岚省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开班典礼”,金色的字体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台下,近百名来自全省各地的年轻干部们,身着统一的深色正装,按照席卡坐得笔直,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激动和肃穆。
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三十五岁,却已经是各自单位和地区的中坚力量,是江岚省官场的未来和希望。
能坐在这里,本身就是一种资历和荣耀的象征。
上午九点整,伴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省委书记陈建华,在省委组织部部长王秀芳等一众省委领导的陪同下,步入会场,在主席台中央就座。
陈建华的出现,让整个会场的气氛瞬间达到了顶峰。
作为江岚省的一号人物,他亲自出席一个处级干部培训班的开班典礼,这种重视程度,堪称前所未有。
所有人都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培训,更是省委向外界释放的一个强烈信号——江岚省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大胆启用和培养年轻干部!
周阳坐在主席台的末席。
他的位置虽然不靠前,但作为全场最年轻的副厅级领导,他的存在本身,就足以吸引无数目光。
尤其是台下那些同样心高气傲的年轻干部们,看向周阳的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有敬畏,有羡慕,更有不加掩饰的追赶目标。
周阳对这些目光恍若未觉,他的视线,越过人群,落在了第一排正中央的位置。
高启坐在那里,腰杆挺得像一杆标枪。
他的坐姿,比身边所有人都更标准,更一丝不苟。
但周阳能看到,他放在膝盖上的那双手,正因为过度的用力而指节泛白。
他在紧张。
周阳微微一笑,收回了目光。
开班典礼由组织部长王秀芳主持。
在一番简洁明了的开场白后,她用一种带着期许的目光看向了主位。
“动员讲话!”
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陈建华抬手向下压了压,掌声渐止。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庞,最后,在周阳和高启的身上,分别多停留了一秒。
“同志们,”
陈建华的声音洪亮而沉稳,自带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
“今天看到大家,我很高兴。你们是江岚的未来,是江岚的希望。”
他的讲话没有长篇大论的官样文章,而是充满了对年轻干部的殷切期望和深刻洞见。
他谈到了当前江岚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谈到了年轻干部应该具备的“七种能力”,言语之间,充满了对实干精神的推崇和对形式主义的鞭挞。
“我希望你们,不要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要争当起而行之的实干家!”
“组织把你们放到这个位置上,不是让你们来镀金的,是让你们来解决问题的!”
“群众的口碑,才是你们最好的勋章!”
一番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台下的大部分学员,尤其是那些和高启一样从基层一步步打拼上来的干部,听得是热血沸腾,感同身受。
掌声一次比一次热烈。
讲话结束,陈建华的目光再次落到高启身上,眼中带着一丝鼓励。
王秀芳适时地接过话筒,微笑着宣布:“感谢陈书记的精彩讲话!
“让我们掌声欢迎本期培训班班长,来自平阳县的高启同志!”
话音刚落,全场的目光,“唰”的一下,全部聚焦到了高启身上。
在一片复杂的目光和掌声中,高启站了起来。
他先是向主席台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才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了发言席。
他从口袋里掏出几页稿纸,双手扶着讲台的两侧,深吸了一口气。
周阳注意到,他的手,还在微微颤抖。
但当他抬起头,面向台下所有学员时,眼神却变得异常坚定。
那是一种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面对过无数复杂局面后,才能磨砺出的眼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学,大家好。”
他的声音,带着一点乡音,不标准,但却异常洪亮、质朴。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高深的理论。
高启的发言稿,就像他的人一样,充满了泥土的气息。
他讲了自已刚参加工作时,为了给一个偏远山村修路,如何带着村民们一寸一寸地测量土地,如何磨破嘴皮子去跟上级部门要指标。
他讲了为了推广一项农业技术,如何顶着村民们的质疑和不解,自已开辟了一块试验田,用实打实的收成,赢得了大家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