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纸上谈兵?我教你做事!(上)-《官场:白球掉袋,告别编外!》

  一瞬间,全场的目光,再一次,齐刷刷地集中到了高启的身上。

  这一次,不再是看他如何出丑。

  而是看他,如何一鸣惊人!

  高启站在发言台上,感受着这上百道目光的聚焦。

  有鼓励,有期待,有好奇,也有少数依旧不服的审视。

  他紧紧攥着的拳头,缓缓松开了。

  之前那种被羞辱的无力感和愤怒,在周阳市长开口之后,已经荡然无存。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专注。

  他深吸了一口气,胸膛里那股来自田间地头的质朴力量,重新充盈了起来。

  他没有去看台下的赵凯。

  也没有去看主席台上的各位领导。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这富丽堂皇的大礼堂,看到了临海港那个焦急得快要跳楼的企业负责人,看到了那个被卡在流程里,动弹不得的集装箱。

  周阳市长问他,他会怎么办?

  他不知道什么叫宏观经济,也不懂什么叫顶层设计。

  但他知道,遇到这种事,老百姓会怎么办,企业会怎么办。

  他们会跑。

  跑完海关跑商检,跑完商检跑税务。

  最后发现,三个衙门的门都朝南开,但就是谁也说了不算。

  他以前在乡里,就见过类似的事。

  为了一个养殖场的补贴,农技站、畜牧站、财政所,三个部门三个说法,把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折腾得差点上吊。

  他当时是怎么解决的?

  高启的脑海里,瞬间就有了答案。

  那是一个最笨,但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他握住话筒,那只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的手,此刻已经稳如磐石。

  他的声音,依旧带着那股无法抹去的乡音,但却无比清晰,无比坚定。

  高启缓缓地说道:“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学。”

  “周市长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尖锐,也很现实。”

  “如果我是临海市分管这个工作的副市长,我不会先打电话,也不会先开会。”

  这句话一出口,全场都愣了一下。

  不开会?不打电话?那要干什么?

  赵凯的嘴角,下意识地又浮现出一丝讥讽。

  果然是泥腿子,连基本的流程都不懂。

  高启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继续用他那不疾不徐的语调说道:“我会立刻带上我的秘书,开车去港口。”

  “去那个被扣了一个星期的集装箱旁边。”

  “然后,我再给海关、商检、税务这三个部门的一把手,挨个打电话。”

  “我的电话内容会很简单。”

  高启顿了顿,语气变得异常严肃。

  “我会告诉他们,临海市分管副市长高启,现在就在港区XX号泊位的集装箱旁边。”

  “这个集装箱里,装着价值三千万的货物,装着上百个工人的饭碗,也装着我们临海市的营商环境和政府信誉。”

  “现在,我要求你们,带着你们单位里,具体负责这项业务审批,最懂行、最能拍板的那个科长,半个小时之内,到我这里来。”

  “现场办公。”

  “现场解决!”

  “现场办公”四个字,从高启的嘴里说出来,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嗡!

  台下瞬间响起了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叹声!

  这个办法……好家伙!

  太直接了!

  太粗暴了!

  也太有效了!

  把务虚的会议,变成务实的现场办公!

  把皮球,从电话里、文件里,直接摆到了所有人的面前!

  主席台上,陈建华书记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他赞许地看了一眼周阳,仿佛在说,你果然没看错人。

  周阳则回以一个平静的微笑,一切尽在掌握。

  赵凯脸上的讥讽,僵住了。

  他发现,自已那套“召集会议、建立机制、明确权责”的理论,在高启这套简单粗暴的组合拳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高启的声音还在继续。

  “等三个部门的负责人和业务科长都到了。”

  “我就站在那个集装箱前面,当着企业负责人的面,问他们。”

  “海关的同志,你告诉我,按照你们的标准,这批货的数据哪里不合格?需要企业提供什么材料?”

  “商检的同志,你告诉我,按照你们的标准,问题又出在哪里?解决的依据是什么?”

  “税务的同志,你们的文件又是什么规定?”

  “大家不要打官腔,不要说空话,把文件、规定、标准,都摆在台面上。”

  “我们不争论谁对谁错,我们只讨论,今天,现在,如何让这个集装箱,合法合规地离开港口。”

  “如果是因为我们政府部门内部系统不统一,信息不共享造成的,那这个责任,我们政府来背,这个损失,我们政府来想办法弥补。”

  “但绝不能让一个合法经营、为临海发展做出贡献的企业,来为我们的内部扯皮买单!”

  “我相信,当着市领导的面,当着哭天喊地的企业家的面,没有哪个部门的干部,还敢打太极,还敢踢皮球。”

  “24小时?用不了!”

  高启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强大的自信。

  “三个小时,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解决不了,谁也别想离开这个码头!”

  “我这个副市长,就陪着大家,在这里吹海风!”

  “什么时候企业家的眉头舒展了,我们什么时候收工!”

  掷地有声!

  铿锵有力!

  这一刻的高启,身上哪里还有半点拘谨和朴实?

  他就像一个久经沙场、杀伐果断的大将军!

  那股从基层千锤百炼出来的魄力和担当,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会场里,先是死一般的寂静。

  随即,不知是谁第一个带头,掌声如潮水般汹涌而起!

  “啪!啪!啪!啪!”

  这一次的掌声,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猛烈,都要发自内心!

  那些同样从基层摸爬滚打上来的干部,一个个激动得满脸通红,用尽全身的力气在鼓掌。

  太对了!

  说得太对了!

  就该这么干!

  这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样子!

  那些机关里坐久了的干部,也听得是心头巨震,冷汗直流。

  他们扪心自问,如果自已是那三个部门的负责人之一,被市长用这种方式叫到码头去,他们敢不解决问题吗?

  不敢!

  绝对不敢!

  而赵凯和金丝眼镜男那几个人,已经彻底傻眼了。

  他们呆呆地看着台上那个光芒万丈的高启,感觉自已的脸,火辣辣地疼。

  他们抛出的那个自以为精妙绝伦的“博士论文题”,被人家用一个“小学生”都能听懂的土办法,给轻松破解了。

  而且,破解得如此漂亮,如此令人信服!

  这已经不是打脸了。

  这是降维打击!

  是用实践的巨石,把他们理论的鸡蛋,砸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