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废物主帅-《大明:穿成李景隆,开局北伐朱棣》

  李景隆抿嘴一笑,转头望向朱权,眼底满是感激。

  “别这么看我,”朱权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打趣,“再怎么说,我也是当朝亲王。”

  “父皇当年派我就藩大宁,本就是为了戍卫北境。如今朝廷有难,我岂能一直袖手旁观?”

  “说到底,这本是我们朱家的家事,哪能只让你一个外人将生死置之度外?”

  李景隆神色一正,目光灼灼地看着他,“可此战无论胜败,陛下的削藩之策绝不会停。”

  “而且你三番五次帮我,定会被人扣上‘结党’的罪名。”

  “殿下真的考虑清楚了?”

  他希望把丑话说在前面,省得到时候麻烦缠身的时候朱权反过来埋怨。

  “废话少说!”朱权佯装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催促道:“需要我做什么就赶紧说,趁我还没改变主意。”

  “好!”李景隆声音里透着难掩的激动,“那就烦请殿下先帮我拖住城内潜藏的羽林卫,撑上几日便可。”

  “待我回到南军说服吕文兴后,届时还需殿下率领大宁守军北上支援,一举剿灭燕逆!”

  “若是将来陛下因为这些事有意为难你,我李景隆绝不会袖手旁观!”

  “一言为定!”朱权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仿佛早有决断。

  话音落时,二人对视一眼,各自露出笑意,随即互相拱手行礼。

  李景隆不再迟疑,转身离开宁王府,即刻启程赶赴真定。

  朱权望着他那道坚定的背影,不由得肃然起敬,喃喃自语:“如今我总算明白,为何有人会这般忌惮你了。”

  ...

  涿州。

  李景隆身形笔直地站在南军大营外,原本炽热的心,正一点点沉向冰冷。

  漫天雪花窸窸窣窣落下,沾了他满身寒意。

  三日前,吕文兴战败,丢了雄县与永宁,随后便率军撤到涿州扎营,美其名曰“养精蓄锐”。

  李景隆从大宁一路赶来,本想向吕文兴献策,夺回失地,却遭冷遇。

  吕文兴不仅拒不接见,甚至连大营的门都不让他进。

  自从吕文兴抵达北境,军中那些亲近朝廷的人纷纷向他表忠心,南军内部很快分成了两派。

  如今战神归来,可是连有些从前效力于李景隆麾下的将士,也早已将他视作路人。

  但李景隆并没有怪这些人,良禽择木而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他无权干涉。

  可他心底的失望却越来越重,身为军人,首要之事应是守卫边疆,而非计较立功嘉奖、升官发财。

  或许,吕文兴的到来也不全是坏事,至少让他看清了许多人。

  “少主,我们走吧。”福生眉头紧锁,心中只为少主感到不值,“吕文兴看样子是不会见您了...”

  “再等等。”李景隆轻声说了一句,依旧稳稳地立在营门前。

  他已经再次连续等了两个时辰,可是吕文兴依旧迟迟不肯露面。

  哪怕他主动提出,愿意全力辅佐吕文兴平定燕乱,对方依旧避而不见。

  派去打探的人早已传回消息,燕军势如破竹,已经打到了居庸关,眼看就要把他年前好不容易夺回的失地,一座座重新占领。

  时间不等人,他多希望吕文兴能和他暂时放下成见,一致对外。

  可显然,吕文兴并不这么想。

  寒风卷着雪沫打在脸上,李景隆望着远处那座营帐紧闭的大门,只觉得那扇门后,隔着的不只是皇命,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人心鸿沟。

  “劳烦几位再去通报一声,”李景隆看向营门内并肩而立的几位将领,语气中满是诚恳,“我可以保证,此战所有功劳,全都归他!”

  “景帅,您就别再为难我们了。”其中一名将领敷衍地抱了抱拳,眉宇间掠过一丝不耐。

  “吕帅正在处理军务,实在没空见您,还请您早些离开吧。”

  “若是延误了军情,真闹出什么事,到时候谁都没法收场。”

  李景隆眯了眯眼,嘴角牵起一抹苦涩的笑。

  他扫过门内几人躲闪的目光,又驻足凝望着营中那座大帐。

  许久之后,当最后一点耐心终于被磨光,他终于不再迟疑,转身径直离去。

  他竟险些忘了,吕文兴说到底是太后的人,又怎么可能真心与他联手?

  是他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也低估了太后想要打压他的决心。

  ...

  三日后,涿州城内一家客栈。

  李景隆拉着一把椅子,坐在了门口。

  街面上,百姓们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行色匆匆地向南逃离,每个人脸上都写满慌乱。

  他望着这一幕,眉宇间的凝重几乎要溢出来。

  不过三日时间,在吕文兴的指挥下,居庸关再次失守。

  燕军铁骑长驱直入,正朝着涿州杀来。

  百姓们得了消息,没人想再经历一次家园被占的苦难,纷纷拖家带口地逃命。

  “少主,吕文兴已经带着部下逃了!”福生站在一旁,声音里满是焦急,“我们再不走,就真的来不及了!”

  此刻的涿州,早已是一座弃城。

  燕军一来,不费吹灰之力便能拿下。

  “还有好多百姓留在城内,我怎能弃他们而去?”李景隆嘴角勾出一抹苦笑,语气却无比坚定。

  自从得知吕文兴撤兵的消息,他便下定了留在涿州的决心。

  涿州是底线。一旦涿州失守,燕军就能直逼紫荆关,过了紫荆关,便是真定。

  他绝不能让历史重演!无论如何,涿州必须守住!

  可怎么守?他身边只有数十名死忠护卫,凭这点人手,又怎能挡得住燕军的铁骑?

  就在他心绪沉重之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突然响彻长街。

  紧接着,一队人马从南门涌入,飞快地向客栈方向疾驰而来。

  街上撤离的百姓见骑兵入城,顿时慌了神,纷纷四散逃窜,场面瞬间乱作一团。

  “少主!是耿老将军!”福生抬眼望去,脸上骤然露出喜色,又指着队伍中另一人,“还有平安将军!”

  李景隆从椅背上直起身,看着迅速来到近前翻身下马的耿炳文与平安,嘴角不自觉地牵起一丝久违的温和笑意。

  老朋友相见,总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参见景帅!”二人快步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脸上同样满是激动。

  “我早就不是什么主帅了。”李景隆笑着起身,伸手将二人扶起,语气里带着几分疑惑,“你们怎么会来这里?”

  他们的突然出现,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早就听闻景帅来了北境,我们一直在打探您的行踪,没想到您早就到了涿州。”耿炳文笑得眼角皱起,难掩欣喜。

  “确认消息后,我便和平安将军立刻赶来探望您。本来军中不少人都想来,可眼下强敌在前,老夫便没有答应,只带了他一人前来。”

  “你们擅离值守,万一被吕文兴知晓,他定会按军法处置你们!”李景隆皱起眉头,语气里满是担忧。

  “提到他,我就气不打一处来!”平安猛地冷哼一声,眉宇间迸出怒意。

  “若不是他无能,雄县、永宁怎会丢得那么容易?”

  “眼下燕军都破了居庸关,直逼涿州了,他倒好,跑得比百姓还快!”

  “简直就是个怂货!这样的主帅,末将实在难以服从!”

  “慎言!”李景隆面色一沉,佯装不满地看了平安一眼,“再怎么说,他也是陛下钦定的南军主帅。”

  “如此非议主帅,成何体统?”

  平安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无奈地低下了头,腮帮子却依旧鼓着,显然还在气头上。

  “景帅莫要怪他,他也是有苦难言。”耿炳文拍了拍平安的肩膀,笑着打圆场。

  “不瞒景帅,自吕文兴到了北境,铁铉、盛庸、平安,还有老夫我,就没一个人受到重用。”

  “如今连丢数城,平安将军心里有气,也是情有可原。”

  他顿了顿,语气里也不由添了几分愤懑:“若不是吕文兴任人唯亲,只重用自己人,把我们这些老将晾在一边,燕军这第二次进犯,也不会打得这么轻松,简直势如破竹。”

  听闻这话,李景隆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连耿炳文这样资历深厚的老将都没躲过,可见吕文兴的动作并非偶然。

  他一定是受人之命。

  看来,有人不仅要削去他的兵权,还要趁机打压之前在平乱中立过功的将领。

  这么做,无非是想彻底清理他在军中的势力,让他再也没有翻身的可能。

  想到这里,李景隆只觉得心头一阵发沉。

  北境战局本就危急,内部又如此倾轧,这仗还怎么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