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啊?我死了?-《手握日月摘星辰你管这叫御兽师?!》

  也正是想到了这些,才让李鸣敢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仍然楞头前进。

  穿过了某个凶杀案的现场。

  李鸣眼前的一切,再次发生了变化。

  看着自己面前再次出现的大门,以及门上挂着的牌子。

  李鸣不由得叹了一口气道。

  “哎,怎么还是一点新意都没有啊?”

  “你不会真以为,你挂上个阎罗殿的牌子,这里就真的变成阎罗殿了吧?”

  李鸣再次走向前去,伸手摸向了门口摆放着的石狮子。

  然而,这次李鸣眼前的场景并没有再度变换,手上传来的触感也告诉了李鸣,这是真实的事物。

  甚至还有那么些冻手。

  “哟!可以啊,还会练假成真,真假结合,脑子变聪明了啊!”

  “之前的都是铺垫,正戏才刚刚开始是吧?”

  “行,咱接着耗!”

  说罢,李鸣便大步朝着门内走去。

  而在李鸣进门之后,门口处的两只石狮子,则是对视了一样,看向了李鸣的方向。

  那智慧的眼神中,透露出了看傻子一样的目光。

  但随着一声清脆的敲桌声,从门内传来,门口的两只石狮子,又立马摆正姿态,做回了看门守院的样子,动作与之前分毫不差。

  这次从大门走进去之后,李鸣眼前的场景倒是没有变换。

  门内的建筑结构,看起来依旧跟门外往内看到的样子一样。

  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李鸣东摸摸西看看,并没有丝毫急切的意思,短短的一段路,愣是走了许久,才步入正殿。

  正殿之内的装修风格,看起来有些像是古装剧里的衙门。

  高台一张桌,桌上放着文房摆件,架着只毛笔。

  桌下几阶台阶,一条直面高台的大道,大道两旁皆是房屋立柱。

  倘若是再有那么几个,拿着杀威棍的官人,站在大道的两旁,那么看起来就对味了。

  反复打量了正殿的环境之后,李鸣便将自己的目光,放向了桌上架着的那杆子毛笔。

  毕竟,自己穿过了那么多的场景,这还是自己见到的第一杆笔。

  要是没点说法,李鸣是不信的。

  跨步走上高台阶,李鸣并没有第一时间上手,而是背着手观察起了桌面上的文房摆件。

  笔墨纸砚,官印醒木,除了那杆笔之外。

  就只剩下了纸与墨。

  而摊在桌上的纸张之上,赫然写着那么一段字。

  李鸣于何月何日,死于何物的余波之下,享年多少多少岁。

  平生如何如何,怎样怎样,待父母如何如何。

  最终评为怎么样的人,该入轮回什么道之类的。

  李鸣也没细看,大约写的就是这么些事。

  瞅了瞅桌上的纸,又看了眼一旁笔架之上的毛笔。

  李鸣呵呵一笑,就准备伸手去抓笔杆。

  但那杆子毛笔,在李鸣碰到之前,便活了过来。

  笔杆像是被什么东西抓了起来,轻轻的敲击了一下桌面。

  一道肉眼可见的冲击将伸手抓笔的李鸣,给震退了一步。

  敲击的响声则是让李鸣,整个人的思维一顿。

  待李鸣回过神来之后,发现笔依旧架在笔架之上。

  除了之前的震动将自己震退了一步之外,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

  李鸣摩挲着自己的下巴,又瞅了眼笔架之上的毛笔,自顾自的念叨了起来。

  “嘶,这是嘛子意思捏?”

  “让我走到你面前,又不让我碰,就让我干看着,这是跟谁学的御人之道啊?”

  “怎么看怎么像肥皂剧里的茶艺技巧。”

  “有嘛子事情明说不就完了?”

  “非要让人去悟,想到的跟你不一样,还说咱不懂你,净搁着吊人胃口。”

  “你这到底是想干嘛捏?”

  李鸣的心里自然是清楚的,对方一开始弄出来看门的玩意,都能够通过各种buff影响自己的思维。

  能够让自己这么轻松的走到对方面前,必然是对方故意放水的结果。

  至于为什么还要有那一番折腾人的流程嘛......

  李鸣估计应该是对方身上的限制。

  就跟某条白蛇怕雄黄酒一样,拥有超乎寻常的力量,就必然有那些限制。

  而自己在进这阎王殿时,摸到的之所以是实体,这也必然是对方想要告诉自己的信息。

  李鸣本以为是什么故事情节里的宝物择主,人看上自己了,让自己走过来的。

  但从对方不让自己去触碰这一点来看,似乎并不是如此。

  关键反倒是在这白纸之上。

  难不成真如这白纸之上所写的一样,自己真的死了?这里就是这阎王殿?

  但按理来说,这些个信息不是应该写在生死簿上的吗?

  咋就写白纸上了?

  这么敷衍真的合适吗?

  有着这一肚子的疑问,李鸣也并没有催促,就这样立在桌边,双眼盯着这一杆子看起来普普通通,外表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毛笔。

  而对方接下来的行动,亦是证实了李鸣的猜想。

  对方似乎并不会说话,只能够通过写字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

  此刻,这一杆子毛笔,又像是被谁提了起来一般,在那剩下的半张白纸之上,书写了起来。

  这毛笔写字的速度嘛,到也不能说不快。

  只是怎么说呢,古时候那未曾简化过的文字。

  你就算是想写得快一些,也难。

  李鸣本着有边读边,没边读中间的理念,倒是能够认出来一些,但是你要真指望李鸣能够识别得分毫不差,那显然是不大现实的,毕竟又不是人均考古学家,有年代差距摆在这,沟通交流便是一大难题。

  之后这一人一笔,又交流了数张纸,李鸣才算是明白了个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