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章 第十一章:这是一个团?-《抗战:从炮灰团开始崛起》

  禪达人的热情,让独立团的官兵们经歷了一次蜕变。

  这支80%全都溃兵组成的部队,绝大多数人当兵都是被动的,是被拉壮丁来的。

  就算是那些主动当兵的人,也没有经歷过开战之初人们欢送部队上前线的那种热闹,有的只是打败仗、饿肚子、饿肚子、打败仗交织的惨痛的、不堪回首的记忆。

  他们从来都没有被这样对待过,他们也从来都不知道,当兵打仗也会是一件被老百姓尊重的事情。

  队伍在欢送的人群中走过,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种灵魂上的洗礼,有一种无以言说的东西在他们胸中生出,並逐渐变大,几乎要破胸而出!

  这一刻,他们感觉到自己无比的强大!

  今天的这一切,很多人到了生命的尽头,也依然记忆犹新。

  如果说,王凌让他们的肉体和精神变得强大,那么,这一次的感受则让他们整个灵魂都为之颤抖。

  或许他们现在还没有诞生出“卫国为家”的想法、明白自己到底是为谁而战,可“保卫禪达、保卫禪达的老百姓不受鬼子的欺凌”却深深的根植在了他们的心里。

  毫不夸张的说,就算现在禪达城外出现了一整个鬼子师团,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扑上去,露出自己锋利的獠牙,將他们彻底撕碎。

  ……

  对於王凌这样的高级军官来说,送行的方式就又要好的多了。

  县长带著以关老爷子为首的一干禪达乡绅和滇西高等学校的老师,抬著大洋、风乾的猪肉、包好的大肉包子等物资直接就到了团部的门口,亲自上门送行。

  县长代表官府说了几句场面之后就离开了,把场子扔给了关老爷子,自己两手一背,慢悠悠的离开了。

  王凌的心里一乐:嘿,这老头子,这是气自己把他刚拉起来的保安团又给收编了呢。

  哦,他的教育局长也被自己收编了。

  然而,等看到那只熟悉的比人脸还大的大海碗的时候,笑容就从王凌的脸上消失了,並且以极快的速度变青。

  救救我,救救我,救救我……

  王凌不停的向关兴使眼色,让他阻止自家老爹的行为,別在出征的第一天就把一个堂堂团长给灌倒了!

  但是关兴並没有理会王凌,因为他此刻正抬头望天,研究著今天的气象变化是否会耽误了部队的行军,嘴里还嘀咕著什么“为將者必知天文、晓地理”这些让人听不懂的话语。

  因为彼此之间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在简单的说了几句壮行的话之后,关老爷子直接就把倒满了酒的大海碗递到了王凌的面前:“干了这碗壮行酒,祝王团长旗开得胜。”

  王凌艰难的咽了一口唾沫:“关伯,我……”

  “王团长,壮行的酒就是胜利的酒!”关老爷子直接就把王凌要说的话给堵了回去:“不能不喝噻!”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此时,关兴也研究完气象了,赶紧跟著劝道:“是啊!是啊!团座,这虽然是家父珍藏的酒,但也是禪达的父老乡亲的一片心意啊!”

  那些一个个留著山羊鬍子的小老头们也跟著劝了起来:“是啊,是啊,王团长,壮行酒不能不喝啊!”

  “喝了酒,旗开得胜噻!”

  王凌的大脑飞速的运转,想学龙文章的那番做派,又觉得要是被人拆穿了会很尷尬,最终决定拿出自己偷酒的绝技。

  接过大海碗,王凌大声道:“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一首诗!”

  “王团长请讲!”关老爷子笑眯眯的道。

  王凌把碗往胸前一顿,一些酒在惯性的动作下洒了出来,而他没有管这些,而是抑扬顿挫的朗诵道:“男儿立志出乡关,不破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到最后一个字,王凌仿佛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了一般,整个身子都跟著一震,又一些酒洒了出来。

  “好!”乡绅们纷纷鼓掌。

  王凌又道:“关老爷子说,这壮行的酒也是胜利的酒,那我就借关老爷子的这碗酒,祝我远征军大胜而还,早日马踏东京!”

  说完,身体又是一震。

  “好!”乡绅们继续纷纷鼓掌。

  王凌把碗往前一举,十分豪迈的大声道:“干!”

  此时,碗里的酒只剩下三分之二了!

  王凌动作十分豪迈的喝了起来,酒水顺著他的嘴角洒落在衣服上,喝完了之后还瀟洒的把嘴一抹,就跟古装电视剧里那些名震江湖的大侠一样,看上去十分的豪迈、瀟洒,让人一点都看不出他偷酒了。

  “王团长,海量!海量啊!”关老爷子神色莫名的感嘆道:“有王团长这样的將领在,我军必定能够大胜而还!”

  王凌此时也顾不得关老爷子话里的暗讽了,他现在是真的怕了这个老头子了,动不动就拿比头还大的大海碗给人敬酒,这特么谁能受得了啊。

  迟则生变,先走为上——这要是再来一遍,王凌就是再能偷酒,也得被灌趴下!

  动作利索的翻身上马,王凌对著关老爷子和乡绅们一抱拳:“关伯,诸位乡亲,禪达城就交给诸位了,王某在团部那里还留了一个留守处和两个营的兵力,如果有事,诸位可与留守处王主任商议。”

  “王主任也是咱们禪达人,想来不会为难诸位,另外,留守处还会继续招兵和训练,负责向d输送物资,这事,还要请诸位多多帮助。”

  关老爷子应道:“王团长放心,老朽一定尽力配合!”

  “诸位,我们胜利日见!”王凌再次一抱拳,说完,就打马向前,匯入了队伍当中,。

  “父亲,孩儿去了!”关兴也匆忙跟父亲告別,跟上了队伍。

  行军队列里响起了嘹亮的歌声:“风云起,山河动,黄埔建军声势雄……”

  ……

  团部很快就到达了澜沧江边,此刻澜沧江上的桥还没有被摧毁,侦察连和一营已经到了江对岸,炮营的炮也过去了一半。

  勒马站在桥上,能感受著桥下澜沧江的汹涌,王凌对著行军的队伍,大声喊道:“走,过江,打鬼子!”

  “过江,杀鬼子。”

  “过江,杀鬼子。”

  嘹亮的声音响彻整个澜沧江,伴隨著澜沧江滔天的江水,更显得无比雄壮。

  ……

  禪达到畹町,全程约200公里,王凌计划用四天的时间走完这段路程,平均每天行军50公里。

  这个速度已经达到了急行军的標准,对於其他部队来说可能有不少的苦难,但对於独立团来说却不算多么高强度的行军標准——每天大鱼大肉的吃著,还有数量眾多的马匹车辆帮助运输,再走不完可就说不过去了。

  更何况,这还是在国內行军,一路上还能得到地方官府送过来的补给。

  当然,这肯定是比不上第五军的,因为第五军的大队长亲自发令,全军由汽车运输,紧急入缅的,而且到了缅甸之后还有不列顛军的接应,速度比靠铁脚板走路的独立团快多了。

  而且等进入d,这个行军速度就將不可避免的降下来,王凌也不会再强制要求部队保持这样的速度,要保持相当的体力以应付突发情况。

  2月22日傍晚,独立团全军进入畹町。

  留守在这里接应后续部队和物资的后勤中校,看著连绵不绝的长长的队伍,和队伍中那怎么也藏不住的几十根炮管,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

  这特么是一个团

  作为畹町城里负责留守和接应的最高长官,中校自然知道第五军最后面的部队是军部直属队的一个独立团。

  但是,你特么管这叫一个团

  你看那身材壮硕、精神饱满的士兵,你看那肩扛手提的长枪短炮,你看那数量多到够一个军用的马匹和自己从未见过的汽车……

  你说这是一个团

  这特么说是一个旅,不,说是一个师都不过分啊!

  中校也是吃过见过的人,像晋绥军那些小师也不是没见过,论装备、论素质、论精神面貌,那些师还不如眼前的这个团吶!

  王凌很想告诉他,这还不是独立团的全部,还有一部分部队是驻扎在城外的,压根就没有进城。

  “长官好!”看到骑著白色大马的王凌,中校赶紧上前敬礼:“我部奉命在此接应贵部,並奉命移交部分物资!”

  王凌没有下马,直接问道:“有给我们安排营房吗”

  “之前部队驻扎时的营房还在,长官可以去那里休整!”中校道:“我会將应该移交给贵部的物资也送到那里!”

  “谢谢,另外还要麻烦你派个人带路!”

  中校笑道:“应该的,这本就是我职责所在!”

  ……

  在畹町的旧营房里,王凌接受了拨付给自己的物资,总计有二十万法幣、一门37战防炮、三门82迫击炮、十挺捷克式轻机枪、四百支七九步枪、二十万发子弹和一万枚手榴弹,另有两千个罐头和三万斤粮食。

  拋开法幣不谈,其他东西都还挺实惠的。

  这也看出大队长这次是真的发狠了,要集全国的精锐在英米盟友面前打一个漂亮的打胜仗来撑门面,好伸手要援助。

  为了打胜仗,就连独立团这种刚成立不久的部队都能拿到难得一见的中央军补给——虽然这些东西,王凌有些看不上眼,但白拿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但是,按那位中校的说法,这是杜军长亲自下令拨付给独立团的,一直存放在畹町的仓库里。

  王凌知道,这是自己那位便宜舅舅起的作用,自己这下子也算是中央军当中最嫡系的那一部分了。

  想到这里,在刘海荣的伺候下吃完晚饭的王凌有些迷茫:自己现在这个身份,就算以后带部队去投靠红党那边,又能得到怎样的待遇呢会不会看在自己年轻的份上,让自己成为运动员

  挠了挠头,王凌决定不再考虑这个问题。

  车到山前必有路,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就在这时,孟凡了敲门走了进来,递上一份文件夹:“团座,军部电报!”

  王凌打开一看,是很长的一封电报,通篇都是训斥语言的电报里,核心就只有一句话:瞒报作假是要上军事法庭的,念你是初犯,这一次就算了,下一次再这样就绝不轻饶。

  王凌知道这是见过的那位中校给杜军长做了匯报,把独立团的底子给漏了,把杜军长给惹生气了。

  王凌都能想到杜军长的想法:嘿,你小子,亏老子还想著分你一点好处,武器装备都给补充了不少,结果没想到你小子居然跟老子玩“富家子装叫子”这一套!

  好!好!好!这么玩是吧,下次我再信你我就姓朱不姓杜!

  然后,在生气之后,杜军长就给自己发来了这么一封电报。

  王凌合上文件夹,也没给提杜军长回电的事情,而是说道:“烦啦,电报员还是要多培训一些,没有电台,传达命令十分不方便,尤其是山地行军,很容易就出问题。”

  闻言,孟凡了苦涩的说道:“团座,电报员不是大头兵,发一支枪,给点子弹就行了,训练不是那么简单的啊,至少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能认识绝大多数的常用字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