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然,这个竞赛有没有兴趣呀”
电话那边,何平大大咧咧的声音响起。
苏然歪著头,想了想:“都行,何老师想参加”
“那必须的,一直待在医院多腻啊!这种好机会,不出去走走就可惜了。
还能见到其他医院的队伍,大家可以交流学习,这多好!
怎么说来不来这个竞赛时间也就半天多一点,不耽误。”
何平循循善诱,他的语气充满摸鱼的气息。
苏然没有立刻回復,而是点开文件看了下时间。
六月中旬底才开始。
而且那个时候,临安医科大学新的一批实习生应该也快来了。
“行,那就一起吧!”
“ok,我再找一个人,到时候通知你。”
“好。”
掛断电话,苏然认真看完了文件。
总共有十个队伍来参加,考核內容也很多,野外单兵徒步行进、外伤技能操作、动物咬伤处理、烧伤处理、心肺復甦、理论考核、装备检查和驾驶技术考核。
说实话,苏然还挺感兴趣的,到时也能了解其他医院的情况。
……
苏然继续回归工作。
这几天签到奖励也给了化疗定位经验包、烧伤处理经验包、大师级达文西手术等等。
下午。
忙碌的急诊科,突然响起了急促的急救警笛声。
苏然跟著其他人来到大厅。
救护车上,一个担架抬了下来。
上面留有大量血跡,一眼看过去,血肉模糊。
病人叫得很悽厉,大腿可见森森白骨,黑色、黄色组织和暗红色的血凝块混杂在一起。
还有一股奇怪的气味,令人感到噁心、渗人。
大厅里有些来看病的人,第一次看到这一幕,脸色发白。
有甚者直接忍不住,跑去卫生间呕吐起来。
相比之下,苏然在內的许多医生,都没什么表情。
很平淡,甚至看上去无比冷漠。
事实上,医院里,尤其是急诊科,每天见到的惨剧太多了。
眼珠掉了、肠子流出来的算是小伤。
还有人尝到自己的脑浆,弥留之际:“怎么这么腥,我最討厌吃鱼了,医生你们能不能,不要给我吃鱼……”
而苏然之前抢救的一个病人,也因后续感染太严重,无力回天。
这一桩桩惨剧实在是太多了,如果每一个都要流泪。
那最先需要看医生的就是,医生、护士本人。
“交给我吧。”
苏然上前,接过刘萌萌的推车,往抢救室的方向过去。
后面还跟著一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一路上哭哭啼啼,一会儿扇自己耳光,口中咒骂不断,一会儿又哭诉自家的不幸。
许秋默默听了个大概。
老太太有两个孩子,一个大儿子,一个二儿子。
几年前,老伴儿和大儿子开车时脑出血,发生车祸,父子当场就没了。
此事之后,大儿媳直接就跑了。
而二儿子现在就躺在推车上。
二儿媳在今天出事的前几天,就带著孩子回了娘家,到现在音讯全无。
联繫方式全是拉黑。
伴著老人的哭啼声中,病人很快就被转运到抢救室。
刘萌萌有些不忍地將老太太拦在了门口:“奶奶,我们会尽力抢救的,请您在门外等候。”
……
抢救室內。
苏然问起病人的信息。
“沈万一,今年四十岁。”
隨车医生看著年轻,但经验颇为丰富。
在救护车上的时候,就通过老太太,询问到了一些信息。
“半个小时前,病人突发昏迷,车辆失控,由此引发了车祸。
现场查体,也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指征,各项都很正常!
病人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不过,病人母亲说病人有高血压史,其长兄曾因高血压发生脑出血,也是车祸致死……”
苏然点点头。
这病情他明白了。
不出意外,就是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或者脑梗死。
苏然心中有了判断,口中则下达指令。
“通知影像科,安排个头颅ct。
你去跟家属沟通,签字,下达病危通知书,一会儿拉去影像科。”苏然示意隨车医生。
“另外,赶紧再多开通一条静脉通道、上心电监护、测血!”
一条条抢救的措施,有条不紊地发出。
现场急救已经进行了简单的处理,但现在苏然保险起见,决定再完善一下。
刘萌萌几名护士连忙动起来,根据指令分工进行。
不一会儿,血报告出来:血5.5。
苏然点头。
血正常,不清楚病人有没有尿病史,但肯定不是低血昏迷。
“血压,170/94hg。”一名护士匯报。
“这是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意外!”有医生立刻说道。
正常人的理想血压在90~120/60~80之间。
但实际上,现在的社会,又有多少人能达到理想状態。
更多的都是处於正常高值:120-140/80-90之间。
病人收缩压超过170,已经属於二级高血压的程度,危险程度很高。
可苏然却是眉头紧锁。
本来他最开始也是脑血管意外的判断。
但是在进行查体的时候,却有些不对。
病人呼之不应。
但用力按压手指等关节时,有疼痛的表情,这是浅昏迷的表现。
沈万一双侧额纹、鼻唇沟等、两侧脸颊对称。
舌头居中,两侧的肢体,也均对疼痛刺激有反应。
而脑出血、脑梗死等,绝大部分都是引起单侧面瘫。
一定会有额纹、鼻唇沟的歪斜,口角和舌头也会偏向一侧。
这种属於中枢性面瘫,对侧大脑半球的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引起。
可沈万一却没有这样的症状。
苏然想了想:“血常规,查肝肾功。”
就目前来看,抢救是没有问题的,就是判断病人昏迷的真正病因有点困难。
此时,苏然又掰开病人的眼皮,观察瞳孔变化。
也不是药物中毒……
常见的昏迷中,有一项是镇静药中毒。
病人的瞳孔会呈针尖样改变。
然而病人瞳孔等圆,不支持药物中毒的判断。
“转送影像科吧。”
目前病人所表现出来的症状,苏然想到的病因没一个对得上。
现在只能看看影像科那边能不能查出点什么了。
电话那边,何平大大咧咧的声音响起。
苏然歪著头,想了想:“都行,何老师想参加”
“那必须的,一直待在医院多腻啊!这种好机会,不出去走走就可惜了。
还能见到其他医院的队伍,大家可以交流学习,这多好!
怎么说来不来这个竞赛时间也就半天多一点,不耽误。”
何平循循善诱,他的语气充满摸鱼的气息。
苏然没有立刻回復,而是点开文件看了下时间。
六月中旬底才开始。
而且那个时候,临安医科大学新的一批实习生应该也快来了。
“行,那就一起吧!”
“ok,我再找一个人,到时候通知你。”
“好。”
掛断电话,苏然认真看完了文件。
总共有十个队伍来参加,考核內容也很多,野外单兵徒步行进、外伤技能操作、动物咬伤处理、烧伤处理、心肺復甦、理论考核、装备检查和驾驶技术考核。
说实话,苏然还挺感兴趣的,到时也能了解其他医院的情况。
……
苏然继续回归工作。
这几天签到奖励也给了化疗定位经验包、烧伤处理经验包、大师级达文西手术等等。
下午。
忙碌的急诊科,突然响起了急促的急救警笛声。
苏然跟著其他人来到大厅。
救护车上,一个担架抬了下来。
上面留有大量血跡,一眼看过去,血肉模糊。
病人叫得很悽厉,大腿可见森森白骨,黑色、黄色组织和暗红色的血凝块混杂在一起。
还有一股奇怪的气味,令人感到噁心、渗人。
大厅里有些来看病的人,第一次看到这一幕,脸色发白。
有甚者直接忍不住,跑去卫生间呕吐起来。
相比之下,苏然在內的许多医生,都没什么表情。
很平淡,甚至看上去无比冷漠。
事实上,医院里,尤其是急诊科,每天见到的惨剧太多了。
眼珠掉了、肠子流出来的算是小伤。
还有人尝到自己的脑浆,弥留之际:“怎么这么腥,我最討厌吃鱼了,医生你们能不能,不要给我吃鱼……”
而苏然之前抢救的一个病人,也因后续感染太严重,无力回天。
这一桩桩惨剧实在是太多了,如果每一个都要流泪。
那最先需要看医生的就是,医生、护士本人。
“交给我吧。”
苏然上前,接过刘萌萌的推车,往抢救室的方向过去。
后面还跟著一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一路上哭哭啼啼,一会儿扇自己耳光,口中咒骂不断,一会儿又哭诉自家的不幸。
许秋默默听了个大概。
老太太有两个孩子,一个大儿子,一个二儿子。
几年前,老伴儿和大儿子开车时脑出血,发生车祸,父子当场就没了。
此事之后,大儿媳直接就跑了。
而二儿子现在就躺在推车上。
二儿媳在今天出事的前几天,就带著孩子回了娘家,到现在音讯全无。
联繫方式全是拉黑。
伴著老人的哭啼声中,病人很快就被转运到抢救室。
刘萌萌有些不忍地將老太太拦在了门口:“奶奶,我们会尽力抢救的,请您在门外等候。”
……
抢救室內。
苏然问起病人的信息。
“沈万一,今年四十岁。”
隨车医生看著年轻,但经验颇为丰富。
在救护车上的时候,就通过老太太,询问到了一些信息。
“半个小时前,病人突发昏迷,车辆失控,由此引发了车祸。
现场查体,也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指征,各项都很正常!
病人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不过,病人母亲说病人有高血压史,其长兄曾因高血压发生脑出血,也是车祸致死……”
苏然点点头。
这病情他明白了。
不出意外,就是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或者脑梗死。
苏然心中有了判断,口中则下达指令。
“通知影像科,安排个头颅ct。
你去跟家属沟通,签字,下达病危通知书,一会儿拉去影像科。”苏然示意隨车医生。
“另外,赶紧再多开通一条静脉通道、上心电监护、测血!”
一条条抢救的措施,有条不紊地发出。
现场急救已经进行了简单的处理,但现在苏然保险起见,决定再完善一下。
刘萌萌几名护士连忙动起来,根据指令分工进行。
不一会儿,血报告出来:血5.5。
苏然点头。
血正常,不清楚病人有没有尿病史,但肯定不是低血昏迷。
“血压,170/94hg。”一名护士匯报。
“这是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意外!”有医生立刻说道。
正常人的理想血压在90~120/60~80之间。
但实际上,现在的社会,又有多少人能达到理想状態。
更多的都是处於正常高值:120-140/80-90之间。
病人收缩压超过170,已经属於二级高血压的程度,危险程度很高。
可苏然却是眉头紧锁。
本来他最开始也是脑血管意外的判断。
但是在进行查体的时候,却有些不对。
病人呼之不应。
但用力按压手指等关节时,有疼痛的表情,这是浅昏迷的表现。
沈万一双侧额纹、鼻唇沟等、两侧脸颊对称。
舌头居中,两侧的肢体,也均对疼痛刺激有反应。
而脑出血、脑梗死等,绝大部分都是引起单侧面瘫。
一定会有额纹、鼻唇沟的歪斜,口角和舌头也会偏向一侧。
这种属於中枢性面瘫,对侧大脑半球的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引起。
可沈万一却没有这样的症状。
苏然想了想:“血常规,查肝肾功。”
就目前来看,抢救是没有问题的,就是判断病人昏迷的真正病因有点困难。
此时,苏然又掰开病人的眼皮,观察瞳孔变化。
也不是药物中毒……
常见的昏迷中,有一项是镇静药中毒。
病人的瞳孔会呈针尖样改变。
然而病人瞳孔等圆,不支持药物中毒的判断。
“转送影像科吧。”
目前病人所表现出来的症状,苏然想到的病因没一个对得上。
现在只能看看影像科那边能不能查出点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