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七大世家-《穿书:病娇大佬的娇飒妻》

  阿隐点头,“正是。”

  “这倒是有些意思。”

  殷殊嘴角微微勾起,“六皇子是杨淑妃唯一的儿子,而杨家即便再家大业大,在找人这件事上也比不上朝廷鹰犬管用。杨淑妃不急着把此事告诉皇上,反而是偷偷摸摸地发动娘家人去找,是她不急着找到儿子,还是她清楚儿子的失踪另有隐情?”

  阿隐低吟着道,“淑妃娘娘多半是知道六皇子为什么失踪,这失踪的原因要是让皇上知道了,会对她们母子不利,所以她才命杨家私下找人。”

  殷殊不置可否,又继续看着手里账本,仿佛留皇子失踪一事于他而言没什么大不了的,直到阿隐迟疑着道:

  “属下还听说,安国公府长房的大公子好像也被卷入了进来。”

  殷殊眸光一沉,又看了两页后,忽而把账本合上。

  “他是怎么卷进来的?”

  他印象中的这个大舅哥,就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纨绔子弟,和秦瑟一样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绣花枕头。

  但秦离有一点好处,就是这人有自知之明,要当风流公子就只管风流,从来不管不该管的事,为人处世倒也还知道分寸。

  这样的一个人,是怎么卷入六皇子失踪一事的?

  “据说是六皇子在失踪的前几日经常去一家叫温柔乡的青楼,在那里遇见了秦大公子,两人一拍即合成了酒友。六皇子失踪的那一夜,也去找秦大公子喝酒了,那之后他和随从就不见了,再无人看到他们。”阿隐道。

  殷殊眉头微皱,“杨府是秦世子的外祖家,这杨淑妃还是秦世子的表妹,六皇子亲近秦离倒是说得过去,但他在和秦离喝酒后失踪,这就太巧了。”

  阿隐点头道,“杨家的人也在暗中调查此事,但他们应该并不怎么怀疑秦大公子,而是把精力都放在了温柔乡这家青楼上。”

  闻言,殷殊眼里闪过一抹戏谑的冷光,“这件事更有意思了。”

  温柔乡如今的幕后老板不是别人,正是梅楚夜。

  在整座京城,知道梅楚夜实际控制着温柔乡的人少之又少,就连皇上和杨家都不知情。

  自古以来,风月之地都是最好的情报收集场所。

  人来人往七情六欲,这里是最奢华糜烂的地方,也是最肮脏幽暗的地方,多少人被酒色迷了魂儿,沉溺于情欲中说出了心底最深的秘密,而梅楚夜一直躲在暗中利用人心的弱点,像一头贪婪的蜘蛛,在浮华京城的阴影中编制出自己的情·报网。

  所以,六皇子在温柔乡失踪,以及他会去温柔乡并结识秦离,或许都不是巧合。

  这背后藏着一只手,在隐隐操纵着一切——

  殷殊眸光愈发冷冽,他站起身朝门外走去,石榴连忙拿起狐毛大氅披在他的肩上。

  他站在院子里,在清冷的月色下站了许久,石榴搓着手劝他道,“小侯爷,外面风大,还是回屋里吧。”

  殷殊咳嗽了几声,他还不想回去,因为冷冽的风会让他的头脑更清醒。

  站在寒风中做决定,这是前世时殷家覆灭后他形成的习惯。

  石榴更着急了,“您马上就要成亲了,要真是把自己冻坏了,秦二小姐会心疼的!”

  闻言,殷殊忍不住嗤笑一声。

  秦瑟会担心他?

  她是担心他死不了吧!

  但一想到秦瑟,对于方才让他犹豫了很久的事,他很快就下了决心。

  “明日,我要出门。”

  回房前,他回头对阿隐道,“早做准备。”

  阿隐应声,顿了顿后问,“小侯爷去哪里?”

  殷殊眼角一扬,那颗妖冶的红痣亦随之扬起,把照在上面的月光都暧昧地染红了,“去温柔乡。”

  阿隐没有多问任何,转身去办事,倒是石榴愣在那里,许久回不了神。

  等殷殊都回房了,石榴蹬蹬地追进去,气呼呼道,“小侯爷,您不是开玩笑的,真要去那种地方啊?”

  “我不可以去吗?”

  殷殊回过头,对她微微挑眉,笑得有些邪气。

  石榴被他这一笑晃花了眼,方才那股子要质问他的底气都没有了,气势弱了下来,“可是小侯爷您这么干干净净一个人,怎么能去那种地方呢。再说了,您马上就要娶亲了!”

  殷殊无辜地笑着,一副铁了心的样子,“就是要娶亲了,才要去长长见识啊。”

  石榴实在是想不到说辞,只能道,“那万一让秦二小姐知道了……”

  “你不说我不说,她不会知道的。”殷殊的神色冷了下来。

  石榴见他变了脸也不敢再劝,只能唉声叹气地走了。

  她家洁白无瑕的小侯爷,要被弄脏了!

  ……

  安国公府,明樽苑。

  “杨姑姑,请坐。”

  戚婉凝屏退了下人,亲自给杨姑姑倒了一杯茶,秦淳也在房内,就坐在杨姑姑对面的官帽椅上。

  杨姑姑沉声道,“六皇子失踪一事十分棘手,淑妃娘娘很是着急。若是明日再查不到线索……”

  秦淳满脸忧色,“皇上还不知道此事?”

  杨姑姑摇了摇头,低声道:

  “世子爷您是我们杨家自己人,族兄说这件事让您知道也无妨。就在前几日,皇上打算给六皇子殿下定下婚事,相中的是吴家的姑娘。”

  秦淳听到吴家这两个字,有些错愕,而戚婉凝则是皱着眉直接问出来了,“就是我们府上二夫人娘家的姑娘?”

  杨姑姑点头道,“皇上是相中了吴家长房老爷的嫡次女。”

  戚婉凝听后,一颗心砰砰乱跳。

  众人皆知,京城的名门望族中有七大姓一说,这七大姓便是林吴杨姜秦李殷。

  这七大姓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在康王府带头和林家争锋相对后,更是明争暗斗不断。

  吴家是最先倒向康王府这一边的;

  由何老太太把持着的安国公府二房和三房紧跟其后;

  李家的态度暧昧不明,但私下里更偏向康王府;

  姜家是太后娘家,向来遗世而独立,不介入世家之争;

  殷家和林家是姻亲,自然是明着支持林家;

  而杨家表面上是中立态度,但杨老爷子为人正派,对康王府党羽等人嚣张跋扈急功近利的作风是很看不上的,所以杨家人实际上也是跟林家走得更近。

  皇上对这几家的勾心斗角是心知肚明,却要为杨淑妃所生六皇子婚配吴家的姑娘,撮合杨吴两家结为亲家,这其中的意思就十分耐人寻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