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似乎觉察到了她的尴尬,于是道:“本宫要去天禄阁,姑娘是否一起?”
风希宁微微一怔,天禄阁她是知道是,是皇家的藏书阁,显然现在她去藏书阁是比再御花园里等着好,毕竟这太子殿下看上去还是很温和的,她点点头“那么民女恭敬不如从命了。”
太子殿下点点头,对着身旁的小太监道:“去天禄阁。”
小太监似乎一怔,低声道:“太子殿下,您不是要去给皇……”
“去天禄阁。”太子殿下打断了小太监的话。
小太监见此,道:“去天禄阁。”
跟随再太子殿下的后面,风希宁才敢缓缓抬起头,只见那明黄的身影颀长而又挺拔,温润尔雅,她想到了这句话来。
大约一炷香的时间,来到了天禄阁,太监早已经上前将天禄阁的门打开。
里面的女官走了出来,看到太子殿下也是颇有些惊讶“参见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点点头,然后道:“你们各司其职,本宫需要什么吩咐你们即可。”
“是,太子殿下。”女官带着天禄阁的宫女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了。
太子殿下看着还在门外站着的风希宁道:“姑娘随意看吧!”
“谢,太子殿下!”风希宁行礼之后,走了进来,天禄阁很大,里面藏书应有尽有,她已经顾不得太子殿下在这里了,随意拿下一本书,就让她惊喜不已,这都是些失传已久的藏书了。
她找了一个距离太子殿下稍远的距离,这才坐在椅子上,她手里拿的书是凤国传,她没有想到终有一天会在银国看到自己国家的列传。
里面描写的中规中矩,只是再发动宫变的那一年,似乎被人人为的撕毁了好几页,她有些蹙眉,显然这是故意为之,只是到底是谁?
能入了这天禄阁的,她知道除了皇子和皇上再无其他人,甚至是公主殿下要入天禄阁也是要禀告皇上的,更何况随意撕毁之人?
显然做着事的人必是皇子,因为皇上犯不着为了这种列传去专门撕毁,而且还是宫变的那一段。
除去宫变被撕毁,剩下的就是剑南箫的治理,不得不说,自从剑南箫上位之后,国家确实是往富饶的道路上行走,看完列传之后,她的心情是复杂的。
在其位谋其政,对于剑南箫来说,他做的是一个明君所作的事情,而对于她来说,他是杀害父皇母后的凶手,对于百姓来说,只要能对他们的生活有帮助的,就是好的君主。
所以她很复杂,或许从一开始,她就想过这个问题,若是知道剑南箫入政以来兢兢业业,那么她该如何?是继续报仇?还是放弃?
继续报仇,她全了父皇母后的血海深仇。
放弃,全了是百姓想要明君之想法。
她该如何去做?
何况,皇兄没有死,那么他再中间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
不知不觉间,她觉得有些累了,乏了,手里的书的字体也变得模糊了起来。
她做了一个梦,她梦到父皇将她抱到腿上的那个时候,她记得父皇说过“宁儿,凤国看似平静,其实已经是风雨飘摇,若是有一人能扛得起这大任,让父皇做什么都愿意。”
她醒来的时候,天已经有些了黑意,她抬起头来,媚儿就站在她的对面,她笑着道:“媚儿,我睡了多久了?”
媚儿站在那里,没有说话,她起身,身后似乎有什么东西落在了地上,她回头,只见是一件紫色的披风,她将披风捡起来,淡淡的药汁味传了进来,她蹙起眉头来,来到媚儿的面前,手指再媚儿的锁骨两个点处轻点了一下,媚儿的身体终于动了。
“这是怎么回事?”风希宁问。
媚儿道:“我也不知道,就在姑娘要睡着的时候,我看到了人影,只是还未动那人就被那人点了穴道,不过那人什么也没做,只是看了姑娘一眼然后将披风披在了姑娘的身上,离开了。”
风希宁点头,此披风不是太子殿下的,以为她知道太子殿下没有这么浓重的药汁味,这显然是吃药的人才会有的味道。
而此人能再媚儿行动之前点了穴道,功夫深不可测。
“太子殿下呢?”风希宁问,天禄阁来了陌生人太子殿下不会不知道吧?
媚儿道:“太子殿下似乎是被人叫走了,我只听到了什么淑贵妃娘娘。”
风希宁点头,淑贵妃娘娘是太子殿下的生母,当年淑妃还是四妃之一,也仅仅只有三皇子一个皇子,而皇后娘娘生下七皇子之后,就知道,太子殿下不会是有三皇子的一份了,所以当知道七皇子不幸被烧死再寝宫的时候,想必最高兴的人莫过于淑妃了。
因为皇后娘娘当年生七皇子的时候,身体已经是损坏了,以后也不可能再生育皇子了,所以淑妃才子凭母贵,三皇子被封为太子之后,淑妃就被赐封为淑贵妃。
这点野史,野史风希宁再重生之后,命人去查探的。
不过想到那个惊才艳绝的七皇子,总觉得那般通透之人怎么会允许自己落到那般田地?
不过据闻,当时是找到了七皇子的尸身,虽然烧的面目全非,但是皇后娘娘亲自取辨认过的,就是七皇子,毕竟自己的母亲是不会认错自己的儿子的。
可怜皇后娘娘年过三十才有的皇子,就这么死去了。
据闻从那以后,皇后娘娘就深居简出,除非有重大的场合,否则绝对不会出寝宫的。
她很同情皇后娘娘的,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就那么的被夺走了生命,任谁都是无法释怀的,而且想来七皇子的寝宫会无故起火,想来是有人做了手脚。
“姑娘,您怎么了?”媚儿看着风希宁出神,不由得问。
风希宁摇头“无事,我们……”
她的话,还未说完,就听到外面有脚步声响起。
“请问风姑娘可还在?”外面响起了太监的声音。
风希宁走了出来,看到门外为首的站着一名太监,身着与身后的太监穿着有些不同,显然是那位宫中主子面前的大太监,她走上前,福身问“民女正是,不知公公有何事找民女?”
风希宁微微一怔,天禄阁她是知道是,是皇家的藏书阁,显然现在她去藏书阁是比再御花园里等着好,毕竟这太子殿下看上去还是很温和的,她点点头“那么民女恭敬不如从命了。”
太子殿下点点头,对着身旁的小太监道:“去天禄阁。”
小太监似乎一怔,低声道:“太子殿下,您不是要去给皇……”
“去天禄阁。”太子殿下打断了小太监的话。
小太监见此,道:“去天禄阁。”
跟随再太子殿下的后面,风希宁才敢缓缓抬起头,只见那明黄的身影颀长而又挺拔,温润尔雅,她想到了这句话来。
大约一炷香的时间,来到了天禄阁,太监早已经上前将天禄阁的门打开。
里面的女官走了出来,看到太子殿下也是颇有些惊讶“参见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点点头,然后道:“你们各司其职,本宫需要什么吩咐你们即可。”
“是,太子殿下。”女官带着天禄阁的宫女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了。
太子殿下看着还在门外站着的风希宁道:“姑娘随意看吧!”
“谢,太子殿下!”风希宁行礼之后,走了进来,天禄阁很大,里面藏书应有尽有,她已经顾不得太子殿下在这里了,随意拿下一本书,就让她惊喜不已,这都是些失传已久的藏书了。
她找了一个距离太子殿下稍远的距离,这才坐在椅子上,她手里拿的书是凤国传,她没有想到终有一天会在银国看到自己国家的列传。
里面描写的中规中矩,只是再发动宫变的那一年,似乎被人人为的撕毁了好几页,她有些蹙眉,显然这是故意为之,只是到底是谁?
能入了这天禄阁的,她知道除了皇子和皇上再无其他人,甚至是公主殿下要入天禄阁也是要禀告皇上的,更何况随意撕毁之人?
显然做着事的人必是皇子,因为皇上犯不着为了这种列传去专门撕毁,而且还是宫变的那一段。
除去宫变被撕毁,剩下的就是剑南箫的治理,不得不说,自从剑南箫上位之后,国家确实是往富饶的道路上行走,看完列传之后,她的心情是复杂的。
在其位谋其政,对于剑南箫来说,他做的是一个明君所作的事情,而对于她来说,他是杀害父皇母后的凶手,对于百姓来说,只要能对他们的生活有帮助的,就是好的君主。
所以她很复杂,或许从一开始,她就想过这个问题,若是知道剑南箫入政以来兢兢业业,那么她该如何?是继续报仇?还是放弃?
继续报仇,她全了父皇母后的血海深仇。
放弃,全了是百姓想要明君之想法。
她该如何去做?
何况,皇兄没有死,那么他再中间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
不知不觉间,她觉得有些累了,乏了,手里的书的字体也变得模糊了起来。
她做了一个梦,她梦到父皇将她抱到腿上的那个时候,她记得父皇说过“宁儿,凤国看似平静,其实已经是风雨飘摇,若是有一人能扛得起这大任,让父皇做什么都愿意。”
她醒来的时候,天已经有些了黑意,她抬起头来,媚儿就站在她的对面,她笑着道:“媚儿,我睡了多久了?”
媚儿站在那里,没有说话,她起身,身后似乎有什么东西落在了地上,她回头,只见是一件紫色的披风,她将披风捡起来,淡淡的药汁味传了进来,她蹙起眉头来,来到媚儿的面前,手指再媚儿的锁骨两个点处轻点了一下,媚儿的身体终于动了。
“这是怎么回事?”风希宁问。
媚儿道:“我也不知道,就在姑娘要睡着的时候,我看到了人影,只是还未动那人就被那人点了穴道,不过那人什么也没做,只是看了姑娘一眼然后将披风披在了姑娘的身上,离开了。”
风希宁点头,此披风不是太子殿下的,以为她知道太子殿下没有这么浓重的药汁味,这显然是吃药的人才会有的味道。
而此人能再媚儿行动之前点了穴道,功夫深不可测。
“太子殿下呢?”风希宁问,天禄阁来了陌生人太子殿下不会不知道吧?
媚儿道:“太子殿下似乎是被人叫走了,我只听到了什么淑贵妃娘娘。”
风希宁点头,淑贵妃娘娘是太子殿下的生母,当年淑妃还是四妃之一,也仅仅只有三皇子一个皇子,而皇后娘娘生下七皇子之后,就知道,太子殿下不会是有三皇子的一份了,所以当知道七皇子不幸被烧死再寝宫的时候,想必最高兴的人莫过于淑妃了。
因为皇后娘娘当年生七皇子的时候,身体已经是损坏了,以后也不可能再生育皇子了,所以淑妃才子凭母贵,三皇子被封为太子之后,淑妃就被赐封为淑贵妃。
这点野史,野史风希宁再重生之后,命人去查探的。
不过想到那个惊才艳绝的七皇子,总觉得那般通透之人怎么会允许自己落到那般田地?
不过据闻,当时是找到了七皇子的尸身,虽然烧的面目全非,但是皇后娘娘亲自取辨认过的,就是七皇子,毕竟自己的母亲是不会认错自己的儿子的。
可怜皇后娘娘年过三十才有的皇子,就这么死去了。
据闻从那以后,皇后娘娘就深居简出,除非有重大的场合,否则绝对不会出寝宫的。
她很同情皇后娘娘的,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就那么的被夺走了生命,任谁都是无法释怀的,而且想来七皇子的寝宫会无故起火,想来是有人做了手脚。
“姑娘,您怎么了?”媚儿看着风希宁出神,不由得问。
风希宁摇头“无事,我们……”
她的话,还未说完,就听到外面有脚步声响起。
“请问风姑娘可还在?”外面响起了太监的声音。
风希宁走了出来,看到门外为首的站着一名太监,身着与身后的太监穿着有些不同,显然是那位宫中主子面前的大太监,她走上前,福身问“民女正是,不知公公有何事找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