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程的船劈开暮色中的海面,韩孝周目光一直盯著那条刚钓起的石斑鱼,鱼尾还在塑料桶里扑腾。
鱼身上印著斑点,30斤重,腮帮子鼓鼓地喘著气,这是她下午最后一竿,和王维楨耗尽最后力气拽上来的“翻盘王炸”。
“得有三十万韩元吧”韩孝周戳了戳鱼眼,嘴角压不住的得意。旁边的王维楨正欣赏风景,闻言回头瞥了眼:“算你贏。”
王维楨並不遗憾,能钓起这么大一条鱼,让他很有成就感,也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爱上钓鱼。
游艇靠岸时,金寧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已等在码头。
豪华农家乐的独栋木屋亮著暖黄的灯,落地窗外就是黑漆漆的海面,浪声一阵阵地拍著礁石。
船长把两人的鱼获往料理台一放:“王先生,韩小姐,我们这里鱼获,一般你们挑几条做全鱼宴,剩下我们收购,当然价格会比市价低一些。”
“你们也可以带走,或者到市场去卖。”
韩孝周和王维楨都不是很在意,挑了几条肉质鲜美的鱼,加上这条石斑,其他就让俱乐部统一收购了。
厨师是位戴白帽的本地大叔,拎起那条石斑鱼掂量:“好傢伙,野生石斑!今晚有两位口福了。”他熟练地刮鳞开膛,旁边的铁盘里码著王维楨钓的黑鯛、鱈鱼,转眼就变成了刺身拼盘、酱烧鱼段、鱼骨豆腐汤。
入夜,木屋客厅的长桌上已经摆满了菜。石斑鱼被做成清蒸,浇上滚烫的豉油,鱼肉雪白得像蒜瓣;黑鯛刺身切得薄如蝉翼,配著山葵酱和柠檬片;还有用鱼籽炒的蛋,腥气被济州岛的海风醃成了鲜。
韩孝周开了瓶汉拿山米酒,乳白的米酒倒进玻璃杯:“尝尝,本地特產。”
米酒的味道很好,比寡淡难喝的清酒好多了。
韩孝周夹起一块石斑鱼肉,突然想起什么:“贏了的人,可以向输了的人提一个条件对吧”
空气突然静了几秒。王维楨咬著筷子愣住,自己以为必贏,结果输了,愿赌服输,隨即点点头。
“我得好好想想。”
王维楨往她碗里舀了勺鱼骨汤,“你自己说的,只有今天,而且太过分我有权拒绝。”
“不用你提醒,先吃饭吧,等下我想到了再告诉你。”
好的食材,怎么做都好吃。
趁韩孝周吃著生鱼片,王维楨从外套口袋摸出个丝绒盒子,推到她面前:“本来在首尔给你准备了惊喜,没想到被你拽来钓鱼。”
“打开看看吧。”
盒子打开,里面是枚银质吊坠。吊坠雕成梅形状,朵里嵌著颗细碎的红宝石,瓣处刻著极小的韩孝周名字缩写字母。
王维楨呷了口酒:“在首尔一家手工店定做的,”
韩孝周捏著吊坠,银质的凉意在掌心慢慢捂热:“为什么送我梅吊坠。”
两人离得很近,王维楨看著她白到耀眼的肌肤,轻声道:“觉得你和梅一样,远观如雪覆琉璃,近睹似月光凝脂。”
“想著送朵不会谢的梅给你。”
远观如雪覆琉璃,近睹似月光凝脂,这是形容我吗
突然想起他在雪夜脱下外套给自己御寒;想起他牵著自己的手时的温暖;想起自己缩在他怀里的清晨。
“哼,”她突然把吊坠戴在脖子上,梅贴著锁骨,“算你有点诚意。”
王维楨笑了笑,没接话。这时屋外传来工作人员的声音:“先生,准备好了。”
他起身拉开落地窗,外面的庭院不知何时掛起了串灯,暖光映著沙滩上的一圈蜡烛。更远处的海面上,漂著十几个透明的球形灯,像浮在水里的月亮。
“这是什么”韩孝周跟著走到门口。
“海上放灯,”王维楨递给她一个球形灯,“许愿用的。”两人踩著细沙走到海边,蹲下身把灯放进水里。
球形灯里的小蜡烛晃了晃,映出韩孝周微醺的脸。她闭上眼睛许愿,再睁开时,看见王维楨正看著她,眼神比海面的灯还要亮。
“许了什么愿”他问。
“不告诉你。”韩孝周把灯往前一推,球形灯隨著波浪漂远。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回头:“你上午晕船那么惨,下午怎么还钓那么多鱼”
“秘密。”王维楨站起身,伸手帮她拍掉头髮上的沙子。海风把他的话吹得有点散:“不过有件事可以告诉你...”
他顿了顿,指了指远处漂著的灯:“本来给你准备的惊喜在首尔,临时跑到这里来,只能仓促些,那些灯是我让俱乐部临时准备的,怕你输了哭鼻子,好安慰你。”
韩孝周“嗤”地笑出声,踢了他一脚:“谁会哭鼻子!”
“安慰我做什么,我哪有那么软弱。”
王维楨伸手把她散在颊边的头髮別到耳后:“你不是说,今天我能拿到什么奖励,全靠我努力吗”
海风裹著鱼鲜和米酒的甜,吹得庭院的串灯轻轻晃荡。
韩孝周抬眸看著他,看著他越靠越近,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剩下的鱼处理好了,要做成鱼乾吗”农家乐的厨房传来厨师大叔的喊声。
氛围被打断,韩孝周睁开眼,感觉王维楨温热的呼吸就在唇边,回过神,急忙回退,移开目光。
王维楨应了声“好”,转头看见韩孝周正盯著海面发呆,月光把她的侧脸镀上层银边。
“在想什么”
“在想,”韩孝周歪头看他,眼里映著海上的灯,“下次生日,要不要再来钓更大的鱼”
下次
王维楨暗喜,尝试著伸手牵著她的手,韩孝周没有拒绝。
俩人牵著手,走在路上,远处的海浪声里,隱约能听见农家乐里传来的餐具碰撞声,还有那条剩下部分,被做成鱼乾的石斑鱼,正掛在屋檐下,隨著海风微微摇晃。
本来想感受下浪漫,但是这个时期还是有些冷,王维楨並不怕冷,但此时没有能脱下给韩孝周御寒的衣服了,两人只好返回农家乐。
鱼身上印著斑点,30斤重,腮帮子鼓鼓地喘著气,这是她下午最后一竿,和王维楨耗尽最后力气拽上来的“翻盘王炸”。
“得有三十万韩元吧”韩孝周戳了戳鱼眼,嘴角压不住的得意。旁边的王维楨正欣赏风景,闻言回头瞥了眼:“算你贏。”
王维楨並不遗憾,能钓起这么大一条鱼,让他很有成就感,也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爱上钓鱼。
游艇靠岸时,金寧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已等在码头。
豪华农家乐的独栋木屋亮著暖黄的灯,落地窗外就是黑漆漆的海面,浪声一阵阵地拍著礁石。
船长把两人的鱼获往料理台一放:“王先生,韩小姐,我们这里鱼获,一般你们挑几条做全鱼宴,剩下我们收购,当然价格会比市价低一些。”
“你们也可以带走,或者到市场去卖。”
韩孝周和王维楨都不是很在意,挑了几条肉质鲜美的鱼,加上这条石斑,其他就让俱乐部统一收购了。
厨师是位戴白帽的本地大叔,拎起那条石斑鱼掂量:“好傢伙,野生石斑!今晚有两位口福了。”他熟练地刮鳞开膛,旁边的铁盘里码著王维楨钓的黑鯛、鱈鱼,转眼就变成了刺身拼盘、酱烧鱼段、鱼骨豆腐汤。
入夜,木屋客厅的长桌上已经摆满了菜。石斑鱼被做成清蒸,浇上滚烫的豉油,鱼肉雪白得像蒜瓣;黑鯛刺身切得薄如蝉翼,配著山葵酱和柠檬片;还有用鱼籽炒的蛋,腥气被济州岛的海风醃成了鲜。
韩孝周开了瓶汉拿山米酒,乳白的米酒倒进玻璃杯:“尝尝,本地特產。”
米酒的味道很好,比寡淡难喝的清酒好多了。
韩孝周夹起一块石斑鱼肉,突然想起什么:“贏了的人,可以向输了的人提一个条件对吧”
空气突然静了几秒。王维楨咬著筷子愣住,自己以为必贏,结果输了,愿赌服输,隨即点点头。
“我得好好想想。”
王维楨往她碗里舀了勺鱼骨汤,“你自己说的,只有今天,而且太过分我有权拒绝。”
“不用你提醒,先吃饭吧,等下我想到了再告诉你。”
好的食材,怎么做都好吃。
趁韩孝周吃著生鱼片,王维楨从外套口袋摸出个丝绒盒子,推到她面前:“本来在首尔给你准备了惊喜,没想到被你拽来钓鱼。”
“打开看看吧。”
盒子打开,里面是枚银质吊坠。吊坠雕成梅形状,朵里嵌著颗细碎的红宝石,瓣处刻著极小的韩孝周名字缩写字母。
王维楨呷了口酒:“在首尔一家手工店定做的,”
韩孝周捏著吊坠,银质的凉意在掌心慢慢捂热:“为什么送我梅吊坠。”
两人离得很近,王维楨看著她白到耀眼的肌肤,轻声道:“觉得你和梅一样,远观如雪覆琉璃,近睹似月光凝脂。”
“想著送朵不会谢的梅给你。”
远观如雪覆琉璃,近睹似月光凝脂,这是形容我吗
突然想起他在雪夜脱下外套给自己御寒;想起他牵著自己的手时的温暖;想起自己缩在他怀里的清晨。
“哼,”她突然把吊坠戴在脖子上,梅贴著锁骨,“算你有点诚意。”
王维楨笑了笑,没接话。这时屋外传来工作人员的声音:“先生,准备好了。”
他起身拉开落地窗,外面的庭院不知何时掛起了串灯,暖光映著沙滩上的一圈蜡烛。更远处的海面上,漂著十几个透明的球形灯,像浮在水里的月亮。
“这是什么”韩孝周跟著走到门口。
“海上放灯,”王维楨递给她一个球形灯,“许愿用的。”两人踩著细沙走到海边,蹲下身把灯放进水里。
球形灯里的小蜡烛晃了晃,映出韩孝周微醺的脸。她闭上眼睛许愿,再睁开时,看见王维楨正看著她,眼神比海面的灯还要亮。
“许了什么愿”他问。
“不告诉你。”韩孝周把灯往前一推,球形灯隨著波浪漂远。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回头:“你上午晕船那么惨,下午怎么还钓那么多鱼”
“秘密。”王维楨站起身,伸手帮她拍掉头髮上的沙子。海风把他的话吹得有点散:“不过有件事可以告诉你...”
他顿了顿,指了指远处漂著的灯:“本来给你准备的惊喜在首尔,临时跑到这里来,只能仓促些,那些灯是我让俱乐部临时准备的,怕你输了哭鼻子,好安慰你。”
韩孝周“嗤”地笑出声,踢了他一脚:“谁会哭鼻子!”
“安慰我做什么,我哪有那么软弱。”
王维楨伸手把她散在颊边的头髮別到耳后:“你不是说,今天我能拿到什么奖励,全靠我努力吗”
海风裹著鱼鲜和米酒的甜,吹得庭院的串灯轻轻晃荡。
韩孝周抬眸看著他,看著他越靠越近,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剩下的鱼处理好了,要做成鱼乾吗”农家乐的厨房传来厨师大叔的喊声。
氛围被打断,韩孝周睁开眼,感觉王维楨温热的呼吸就在唇边,回过神,急忙回退,移开目光。
王维楨应了声“好”,转头看见韩孝周正盯著海面发呆,月光把她的侧脸镀上层银边。
“在想什么”
“在想,”韩孝周歪头看他,眼里映著海上的灯,“下次生日,要不要再来钓更大的鱼”
下次
王维楨暗喜,尝试著伸手牵著她的手,韩孝周没有拒绝。
俩人牵著手,走在路上,远处的海浪声里,隱约能听见农家乐里传来的餐具碰撞声,还有那条剩下部分,被做成鱼乾的石斑鱼,正掛在屋檐下,隨著海风微微摇晃。
本来想感受下浪漫,但是这个时期还是有些冷,王维楨並不怕冷,但此时没有能脱下给韩孝周御寒的衣服了,两人只好返回农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