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林军护送周惜朝杀回京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一路虽有折损,但毕竟是精锐,又出其不意,帝驾总算是平安回了京。
周晚吟骑在马上,看沿街的商铺都有的挂着红绸,这才想起,谢皇后的孝期已经过了。
周复骑着高头大马过来迎他们回宫,小小的少年面庞上挂着难得的欣喜,他自马上下来,跑到周惜朝面前,一头扎进他腰上。
“好了好了,让人笑话。”周惜朝抬手揉了揉他的头。
“谁敢笑话我,我就砍了他的脑袋。”周复红着眼睛,闷声说。
小孩儿穿了一身黑色的蟒袍,想着趁夜色掩盖什么,吸了吸鼻子,委屈巴巴的。
“明明都是你们不好,却要笑话我。”
周晚吟伸手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想要笑话几句,却听到重楼之外,有吹吹打打的声音。
这会儿已是下半夜,时局不稳,京中竟还有人家半喜事?
“皇后娘娘的孝过了,这几日京中人心惶惶,有些早定了婚的人家,便紧着日子完婚。”周复解释道,“御史台许大人家的小女儿,许嫁了人家,这会儿在摆送亲酒。”
“这时候成婚?”周惜朝随口问了一句。
“许家的姑娘体弱多病,时日无多,趁着还未大乱,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是好事。”周复说。
他突然往后退了几步,仰头冲周惜朝笑了开来,颇有些得意的道:“好看吗?”
他随行的侍卫贴心的将火光拿的近一些,周惜朝这才注意到,他穿着的玄色箭衣上,用金线绣着四爪金龙。
腰上的玉带上镶着红蓝宝石点缀着,腰侧挂着短短的匕首,很是好看。
“阿复少年英武,好看。”周惜朝满意的拍了拍他肩膀.
“周姐姐觉得呢?”周复又转头看周晚吟。
周晚吟抱着手臂看他:“好看,威风凛凛的。”
“许家的小女儿是京中有名的才女,许大人珍爱非常。”周复说,“我册封了她为修竹君,并给了她找了一个好夫婿。”
他说着摆了摆手,侍从们忙捧了服饰过来。
“许娘子才情冠绝京城,朕也略有耳闻,昔年她一篇留都赋,引得洛阳纸贵,当时盛况,历历在目,如今她有喜事,朕自然要去恭喜。”周惜朝微微展开笑颜,缓步走向了马车去换上华贵的朝服。
周晚吟轻轻退了一把殷溪:“许娘子又是谁?你怎么不说话。”
殷溪回过神来,闷声道:“是一位极善诗词音律的姑娘。”
她说着一抬手示意周晚吟与自己同行:“太子给她体面,让她风风光光的嫁人。”
许家离此处不远,车马仪仗缓缓前行,周晚吟与殷溪边走边说话。
这位许家姑娘乃是御史的爱女,非常非常爱惜。
虽说世家割据,但也不是一层不变,千百年来不断的有大家族兴起,也有没落,除了几个一等的世家,也有不少慢慢的消失在了尘埃里。
许家原本也是大世家,后来一代不如一代,到了这一代,空有个世家的名头,却早已同寒门无异。
好在许大人寒穿苦读,科举中榜,做官又做的极仔细,步步高升,不过四十多,就已经成了御史。
他穷困之时的妻子,只生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聪慧过人,十七岁之时路过洛阳,一篇留都赋压到大周才子。
自此名满天下。
“她才华过人,模样也不差,宗正府曾想要效仿先皇故事,让名满天下的才女入后宫为嫔妃,替皇家诞下如洛阳王一般的麒麟贵子。”殷溪道,“不过她体弱多病,此事便搁置了。”
“许娘子身体病弱,这五年来苦心孤诣,整理编撰民间诗歌,如今已是油尽灯枯。”顺喜遗憾道,“她拖着病体常年游历各处,也是这些日子才回的京,是以郡主不认得,不然,您一定会很喜欢她。”
“留都赋我也曾拜读过,没想到这所作之人,竟然如此……”周晚吟有点遗憾,仪仗眼看着就要到许宅,她问道:“许姑娘如今早已过了嫁人的年纪,又体弱多病,也不知嫁的是谁家的儿郎。”
顺喜看了看殷溪,没说话。
“是谁?”
“是太子殿下。”殷溪道。
“什么?”
周晚吟一个趔趄,险些栽倒:“太子才十三岁啊!”
甚至这十三岁都还没满……
“许娘子等不到她的良人了,她的父亲只有这一个女儿,想看爱女嫁人生子,名传千古。”
周复走了过来,他看着周晚吟:“许大人年岁不大,但身世清白,朝中和民间声望都很好,他这一生只有这一个女儿,也只有这一个夙愿,本宫怎么能不成全他。”
许娘子体弱,不能为人母,再有才华的女子,若是没有后人,日久天长,前年百年,很容易被人遗忘,被人抹去。
她的诗歌可能会被改成某个男人的,她的名誉可能会变成某个小有才情却与不同男人纠缠的小女子。
多才而薄命的女子,常常成为男人意淫的对象。
许大人不能忍受这样的命运,想要女儿能够嫁给高门做正妻,哪怕不能留下子嗣,夫君与其他女人生的孩子也会祭祀她。
可谁家的高门子弟能够娶一个体弱多病的才女为正妻呢?她的才华让他们自卑,她也不能生育,注定早死无子……
“可是本宫不在乎。”周复冷静的说。
在此人心惶惶之际,拉拢许家,高调的办喜事,迎娶名满天下的才女,能够拉拢人心,同时也能稳固人心。
“与高门世家不同,对于这样一个传奇的女子,普通的百姓,都希望她有个好结局。”周复说,“她会以皇后的名义被记载进史册里,她的诗歌会永远流传下去。”
“千百年之后,人们会记住,在这个波云诡谲的时候,这个女子,给京城带来吉祥和希望。”
“可是阿复,你……”
“皇兄说过,于天下,无所不能舍。”
周晚吟骑在马上,看沿街的商铺都有的挂着红绸,这才想起,谢皇后的孝期已经过了。
周复骑着高头大马过来迎他们回宫,小小的少年面庞上挂着难得的欣喜,他自马上下来,跑到周惜朝面前,一头扎进他腰上。
“好了好了,让人笑话。”周惜朝抬手揉了揉他的头。
“谁敢笑话我,我就砍了他的脑袋。”周复红着眼睛,闷声说。
小孩儿穿了一身黑色的蟒袍,想着趁夜色掩盖什么,吸了吸鼻子,委屈巴巴的。
“明明都是你们不好,却要笑话我。”
周晚吟伸手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想要笑话几句,却听到重楼之外,有吹吹打打的声音。
这会儿已是下半夜,时局不稳,京中竟还有人家半喜事?
“皇后娘娘的孝过了,这几日京中人心惶惶,有些早定了婚的人家,便紧着日子完婚。”周复解释道,“御史台许大人家的小女儿,许嫁了人家,这会儿在摆送亲酒。”
“这时候成婚?”周惜朝随口问了一句。
“许家的姑娘体弱多病,时日无多,趁着还未大乱,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是好事。”周复说。
他突然往后退了几步,仰头冲周惜朝笑了开来,颇有些得意的道:“好看吗?”
他随行的侍卫贴心的将火光拿的近一些,周惜朝这才注意到,他穿着的玄色箭衣上,用金线绣着四爪金龙。
腰上的玉带上镶着红蓝宝石点缀着,腰侧挂着短短的匕首,很是好看。
“阿复少年英武,好看。”周惜朝满意的拍了拍他肩膀.
“周姐姐觉得呢?”周复又转头看周晚吟。
周晚吟抱着手臂看他:“好看,威风凛凛的。”
“许家的小女儿是京中有名的才女,许大人珍爱非常。”周复说,“我册封了她为修竹君,并给了她找了一个好夫婿。”
他说着摆了摆手,侍从们忙捧了服饰过来。
“许娘子才情冠绝京城,朕也略有耳闻,昔年她一篇留都赋,引得洛阳纸贵,当时盛况,历历在目,如今她有喜事,朕自然要去恭喜。”周惜朝微微展开笑颜,缓步走向了马车去换上华贵的朝服。
周晚吟轻轻退了一把殷溪:“许娘子又是谁?你怎么不说话。”
殷溪回过神来,闷声道:“是一位极善诗词音律的姑娘。”
她说着一抬手示意周晚吟与自己同行:“太子给她体面,让她风风光光的嫁人。”
许家离此处不远,车马仪仗缓缓前行,周晚吟与殷溪边走边说话。
这位许家姑娘乃是御史的爱女,非常非常爱惜。
虽说世家割据,但也不是一层不变,千百年来不断的有大家族兴起,也有没落,除了几个一等的世家,也有不少慢慢的消失在了尘埃里。
许家原本也是大世家,后来一代不如一代,到了这一代,空有个世家的名头,却早已同寒门无异。
好在许大人寒穿苦读,科举中榜,做官又做的极仔细,步步高升,不过四十多,就已经成了御史。
他穷困之时的妻子,只生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聪慧过人,十七岁之时路过洛阳,一篇留都赋压到大周才子。
自此名满天下。
“她才华过人,模样也不差,宗正府曾想要效仿先皇故事,让名满天下的才女入后宫为嫔妃,替皇家诞下如洛阳王一般的麒麟贵子。”殷溪道,“不过她体弱多病,此事便搁置了。”
“许娘子身体病弱,这五年来苦心孤诣,整理编撰民间诗歌,如今已是油尽灯枯。”顺喜遗憾道,“她拖着病体常年游历各处,也是这些日子才回的京,是以郡主不认得,不然,您一定会很喜欢她。”
“留都赋我也曾拜读过,没想到这所作之人,竟然如此……”周晚吟有点遗憾,仪仗眼看着就要到许宅,她问道:“许姑娘如今早已过了嫁人的年纪,又体弱多病,也不知嫁的是谁家的儿郎。”
顺喜看了看殷溪,没说话。
“是谁?”
“是太子殿下。”殷溪道。
“什么?”
周晚吟一个趔趄,险些栽倒:“太子才十三岁啊!”
甚至这十三岁都还没满……
“许娘子等不到她的良人了,她的父亲只有这一个女儿,想看爱女嫁人生子,名传千古。”
周复走了过来,他看着周晚吟:“许大人年岁不大,但身世清白,朝中和民间声望都很好,他这一生只有这一个女儿,也只有这一个夙愿,本宫怎么能不成全他。”
许娘子体弱,不能为人母,再有才华的女子,若是没有后人,日久天长,前年百年,很容易被人遗忘,被人抹去。
她的诗歌可能会被改成某个男人的,她的名誉可能会变成某个小有才情却与不同男人纠缠的小女子。
多才而薄命的女子,常常成为男人意淫的对象。
许大人不能忍受这样的命运,想要女儿能够嫁给高门做正妻,哪怕不能留下子嗣,夫君与其他女人生的孩子也会祭祀她。
可谁家的高门子弟能够娶一个体弱多病的才女为正妻呢?她的才华让他们自卑,她也不能生育,注定早死无子……
“可是本宫不在乎。”周复冷静的说。
在此人心惶惶之际,拉拢许家,高调的办喜事,迎娶名满天下的才女,能够拉拢人心,同时也能稳固人心。
“与高门世家不同,对于这样一个传奇的女子,普通的百姓,都希望她有个好结局。”周复说,“她会以皇后的名义被记载进史册里,她的诗歌会永远流传下去。”
“千百年之后,人们会记住,在这个波云诡谲的时候,这个女子,给京城带来吉祥和希望。”
“可是阿复,你……”
“皇兄说过,于天下,无所不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