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刻,朔方城的西侧,突厥人如汹涌的潮水一般,对城西发动了一波又一波凶猛的攻击。守城的将领游击将军苏墨麟,自从接手西城的防御工作以来,战斗就从未停歇过。
当突厥人最初发起进攻时,苏墨麟原以为这不过是一次试探性的攻城行动,他并未料到敌人会如此决绝,一上来就将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了这场激战之中。只见那五千名突厥士卒像发了疯似的,如饿虎扑食般地朝城头猛冲过来。
好在苏墨麟并未掉以轻心,他在一开始便果断地将自己麾下最为精锐的幕府亲卫派上了城头。正是由于这一明智之举,才使得西城在突厥人的猛烈攻势下得以暂时守住。然而,尽管成功抵挡住了突厥人的首轮猛攻,但接下来战斗的惨烈程度,却是苏墨麟始料未及的。
刚开始的时候,苏墨麟并没有察觉到向他们猛攻的突厥士卒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随着战斗的持续,他逐渐意识到这些突厥人异常勇猛,这绝非普通的突厥部队所能比拟。
在正午之前,尽管突厥人不断地发动强攻,但由于他们缺乏攻城器械,对苏墨麟他们所造成的伤害相对有限。然而,就在午时过后,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突厥人竟然推出了十几具大型的攻城器械!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些攻城器械中不仅有常见的弩车、投石器等,甚至还包括与朔方城墙等高、数丈之高的了望楼!苏墨麟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些突厥人推出来的攻城利器,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震惊。
要知道,对于突厥人来说,拥有了望楼这样的攻城器械简直是闻所未闻。通常情况下,他们连普通的弩车、投石器都难得一见,更别提如此巨大的了望楼了。然而,如今这些突厥人却将其推到了战场上,这实在是太反常了!
当苏墨麟亲眼目睹突厥人的这些东西时,他的脑海里像电影般不断闪现着今晨幕府大帐中的那一幕。尽管厉延贞将卢业押出来,作为副将军崔澄通敌的证据,但苏墨麟内心深处仍然对这件事持怀疑态度。毕竟,崔澄可是朝廷的从四品下的副将军啊!他怎么可能会与突厥敌军勾结呢?
然而,当苏墨麟看到突厥人那里摆放着的攻城器械时,他原本就有些犹豫的心瞬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崩溃了。这些攻城器械数量众多且体积庞大,如果没有人在背后与突厥敌军勾结,他们绝对不可能如此轻易地将这么多大型攻城器械带到朔方城外。
这数万突厥敌军的突然出现本身就充满了诡异之处。他们竟然能够在不引起任何人注意的情况下,悄无声息地抵达朔方城,并将其围困起来。这其中必然有人在为他们提供掩护,否则他们怎么可能带着如此多的器械进行长途奔袭,却不被发现呢?而且还能如此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朔方城包围得水泄不通。
苏墨麟站在战场的一角,遥望着远处的幕府大帐,脑海中不断闪现着刚才在那里发生的一幕幕场景。他越想越觉得特使厉延贞和总管郭澄两人,肯定已经掌握了确凿的证据,证明崔澄与敌军勾结的事实。
回想起那紧张的气氛,苏墨麟不禁感到一阵寒意从脊梁上升起。厉延贞和郭澄的表情严肃而凝重,他们的目光交汇时似乎传递着某种默契。而崔澄则显得有些慌张,尽管他试图掩饰,但苏墨麟还是从他的细微动作中察觉到了他的不安。
接下来的几个时辰,战斗愈发激烈,苏墨麟的心情也愈发沉重。突厥人在攻城器械的帮助下,如虎添翼,他们的攻击变得更加凶猛,给苏墨麟他们的防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看着突厥士兵如潮水般涌上城墙,苏墨麟心中的恨意愈发强烈。他对崔澄以及那些与突厥勾结的人充满了愤恨,这些人不仅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还让无数无辜的生命陷入了战火之中。
总管郭澄毫不吝啬地将自己手下的精锐亲卫,大半的兵力都交给了苏墨麟,这无疑是对他的极大信任和期望。然而,面对突厥人突然拥有的攻城器械,幕府亲卫们在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里,竟然就已经伤亡惨重,几乎全军覆没。
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苏墨麟毫不退缩,亲自率领剩余的士卒奋勇拼杀。他身先士卒,勇往直前,与突厥士卒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苏墨麟终于成功地将已经登上城墙的突厥士卒驱赶了下去,暂时稳住了局势。
然而,这场战斗的胜利并没有让苏墨麟感到丝毫轻松。半个时辰前,他已经紧急派人前往幕府求援,但至今仍未得到任何回应。如果再没有足够的兵力增援,西城恐怕难以守住。
苏墨麟心里很清楚,朔方城内的守军不过数千人而已,而且还要分散到四座城墙上进行防守。总管郭澄连自己的亲卫都已经派出来了,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可以增援自己呢?尽管如此,苏墨麟还是抱着一丝希望,期待着幕府能够想办法给予支援。
落日余晖如凝血般漫过城墙时,苏墨麟的环首刀已砍出七处崩口。锯齿状的刃口挂着碎肉,刀柄缠着的麻布早被血浆浸透,每挥砍一次都在掌心滑出半寸。他踩着黏稠的血浆退到箭垛旁,那些半凝固的暗红胶质里嵌着几颗脱落的臼齿。最后半瓮火油正顺着云梯倾泻而下,燃烧的突厥人摔进尸堆时,飞溅的脂肪点燃了此前阵亡者的皮甲——那些被盐水泡发的尸体突然爆出幽蓝火苗,焦臭味混着松脂味在瓮城上方结成黑云,惊起成群食腐的寒鸦。
城墙马面处,三个少年辅兵用顶门杠抵住冲车。包铁原木每次撞击都震落簌簌墙灰,夯土层的裂缝里渗出陈年糯米浆。最瘦弱的那个孩子耳孔已渗出血丝,却仍用肩膀顶着剧烈震颤的木杠,他褪色的戎服后襟还缝着母亲求来的平安符。苏墨麟刚要增援,忽见支鸣镝掠过垛堞,钉进孩子咽喉时尾羽仍在欢快震颤,染血的竹哨孔里漏出半声未尽的童谣。幸存者发疯似的推下滚石,将云梯上第五个敌兵砸成肉泥——那是个满脸稚气的胡人少年,腰带上还系着中原样式的荷包,碎裂的锦缎里飘出几粒干枯的茱萸。
敌楼方向突然传来瓦片爆裂声。三架床弩同时发射的火箭点燃了突厥人的望楼,燃烧的檑木砸进藏兵洞时引燃了硫磺烟球,刺鼻的硝烟中顿时爆出惨绿的毒焰。浓烟里冲出个火人,守城弩手认出那是早上吹嘘妻女故事的伙长——此刻他焦黑的手指仍保持着环抱姿势,与突厥撞槌坠下城墙的瞬间,铁甲缝隙间突然迸出几星未熔的铜钱。
当落日余晖爬上东城墙残缺的雉堞时,突厥人的攻城部队终于撤退休整。苏墨麟数着身边仅存的十七名守军,发现老卒张五的锁子甲里卡着半截指骨,新兵陈五的护心镜上黏着片带睫毛的眼皮。夜风吹动烧剩半截的朱雀旗,露出旗杆上二十八道刀痕——每道都代表一次成功的防御。但现在,旗杆底部新添的裂痕正渗出松脂,像道未愈的伤口般在余晖下泛着琥珀色的光。
呸!苏墨麟满脸厌恶地试图将口中血污的腥臭味吐出来,然而,当他刚一张口,一股浓烈的血腥味便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般直冲入喉,让他不禁一阵恶心,差点当场呕吐出来。
这股血腥味不仅没有随着他的吐气而消散,反而在他的口腔中愈发浓烈,仿佛要将他整个人都吞噬一般。
果然,正如他所猜测的那样,幕府方面并没有任何增援部队前来支援。那名前去幕府禀报情况的士卒,此刻也杳无音讯,不知是在途中不幸战死,还是被突厥人的凶悍吓得屁滚尿流,直接落荒而逃了。
苏墨麟的心情愈发沉重起来,他知道,自己现在已经陷入了绝境。突厥人虽然暂时退了回去,但他心里很清楚,这只不过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宁静罢了。接下来,他们肯定会发起更加猛烈的进攻。
就在刚才,苏墨麟亲眼目睹了一幕令他心惊胆寒的场景——自己的援兵迟迟未见踪影,而突厥人的阵营中,却突然杀出一支不下五千人的精锐兵马!这支突如其来的敌军,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张牙舞爪地向他扑来。
西城头能够战斗的士卒,已经不足千人,且个个带伤,疲惫不堪。若突厥敌军再次全力进攻,恐怕这西城难以守住,即将被攻破。苏墨麟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突厥敌军,心中悲愤交加,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奈和绝望。
就在这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惊呼声:“将军,有援军过来了!”苏墨麟心头一震,如遭雷击,身体猛地一颤,险些站立不稳。他踉跄着转过身,跌跌撞撞地朝着城内跑去,目光急切地望向远方。
只见一队约莫千人左右的队伍,如疾风般疾驰而来,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他们的步伐整齐划一,没有丝毫的混乱,仿佛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精锐之师。从他们的队形和行进速度,苏墨麟便能一眼看出,这绝对是一支比幕府亲卫还要强大的队伍。
随着队伍逐渐靠近城墙,苏墨麟终于看清了来人的模样。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因为前来增援的竟然是天子特使和羽林禁卫!这些人都是皇帝身边的近侍,实力自然不容小觑。
当突厥人最初发起进攻时,苏墨麟原以为这不过是一次试探性的攻城行动,他并未料到敌人会如此决绝,一上来就将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了这场激战之中。只见那五千名突厥士卒像发了疯似的,如饿虎扑食般地朝城头猛冲过来。
好在苏墨麟并未掉以轻心,他在一开始便果断地将自己麾下最为精锐的幕府亲卫派上了城头。正是由于这一明智之举,才使得西城在突厥人的猛烈攻势下得以暂时守住。然而,尽管成功抵挡住了突厥人的首轮猛攻,但接下来战斗的惨烈程度,却是苏墨麟始料未及的。
刚开始的时候,苏墨麟并没有察觉到向他们猛攻的突厥士卒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随着战斗的持续,他逐渐意识到这些突厥人异常勇猛,这绝非普通的突厥部队所能比拟。
在正午之前,尽管突厥人不断地发动强攻,但由于他们缺乏攻城器械,对苏墨麟他们所造成的伤害相对有限。然而,就在午时过后,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突厥人竟然推出了十几具大型的攻城器械!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些攻城器械中不仅有常见的弩车、投石器等,甚至还包括与朔方城墙等高、数丈之高的了望楼!苏墨麟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些突厥人推出来的攻城利器,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震惊。
要知道,对于突厥人来说,拥有了望楼这样的攻城器械简直是闻所未闻。通常情况下,他们连普通的弩车、投石器都难得一见,更别提如此巨大的了望楼了。然而,如今这些突厥人却将其推到了战场上,这实在是太反常了!
当苏墨麟亲眼目睹突厥人的这些东西时,他的脑海里像电影般不断闪现着今晨幕府大帐中的那一幕。尽管厉延贞将卢业押出来,作为副将军崔澄通敌的证据,但苏墨麟内心深处仍然对这件事持怀疑态度。毕竟,崔澄可是朝廷的从四品下的副将军啊!他怎么可能会与突厥敌军勾结呢?
然而,当苏墨麟看到突厥人那里摆放着的攻城器械时,他原本就有些犹豫的心瞬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崩溃了。这些攻城器械数量众多且体积庞大,如果没有人在背后与突厥敌军勾结,他们绝对不可能如此轻易地将这么多大型攻城器械带到朔方城外。
这数万突厥敌军的突然出现本身就充满了诡异之处。他们竟然能够在不引起任何人注意的情况下,悄无声息地抵达朔方城,并将其围困起来。这其中必然有人在为他们提供掩护,否则他们怎么可能带着如此多的器械进行长途奔袭,却不被发现呢?而且还能如此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朔方城包围得水泄不通。
苏墨麟站在战场的一角,遥望着远处的幕府大帐,脑海中不断闪现着刚才在那里发生的一幕幕场景。他越想越觉得特使厉延贞和总管郭澄两人,肯定已经掌握了确凿的证据,证明崔澄与敌军勾结的事实。
回想起那紧张的气氛,苏墨麟不禁感到一阵寒意从脊梁上升起。厉延贞和郭澄的表情严肃而凝重,他们的目光交汇时似乎传递着某种默契。而崔澄则显得有些慌张,尽管他试图掩饰,但苏墨麟还是从他的细微动作中察觉到了他的不安。
接下来的几个时辰,战斗愈发激烈,苏墨麟的心情也愈发沉重。突厥人在攻城器械的帮助下,如虎添翼,他们的攻击变得更加凶猛,给苏墨麟他们的防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看着突厥士兵如潮水般涌上城墙,苏墨麟心中的恨意愈发强烈。他对崔澄以及那些与突厥勾结的人充满了愤恨,这些人不仅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还让无数无辜的生命陷入了战火之中。
总管郭澄毫不吝啬地将自己手下的精锐亲卫,大半的兵力都交给了苏墨麟,这无疑是对他的极大信任和期望。然而,面对突厥人突然拥有的攻城器械,幕府亲卫们在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里,竟然就已经伤亡惨重,几乎全军覆没。
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苏墨麟毫不退缩,亲自率领剩余的士卒奋勇拼杀。他身先士卒,勇往直前,与突厥士卒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苏墨麟终于成功地将已经登上城墙的突厥士卒驱赶了下去,暂时稳住了局势。
然而,这场战斗的胜利并没有让苏墨麟感到丝毫轻松。半个时辰前,他已经紧急派人前往幕府求援,但至今仍未得到任何回应。如果再没有足够的兵力增援,西城恐怕难以守住。
苏墨麟心里很清楚,朔方城内的守军不过数千人而已,而且还要分散到四座城墙上进行防守。总管郭澄连自己的亲卫都已经派出来了,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可以增援自己呢?尽管如此,苏墨麟还是抱着一丝希望,期待着幕府能够想办法给予支援。
落日余晖如凝血般漫过城墙时,苏墨麟的环首刀已砍出七处崩口。锯齿状的刃口挂着碎肉,刀柄缠着的麻布早被血浆浸透,每挥砍一次都在掌心滑出半寸。他踩着黏稠的血浆退到箭垛旁,那些半凝固的暗红胶质里嵌着几颗脱落的臼齿。最后半瓮火油正顺着云梯倾泻而下,燃烧的突厥人摔进尸堆时,飞溅的脂肪点燃了此前阵亡者的皮甲——那些被盐水泡发的尸体突然爆出幽蓝火苗,焦臭味混着松脂味在瓮城上方结成黑云,惊起成群食腐的寒鸦。
城墙马面处,三个少年辅兵用顶门杠抵住冲车。包铁原木每次撞击都震落簌簌墙灰,夯土层的裂缝里渗出陈年糯米浆。最瘦弱的那个孩子耳孔已渗出血丝,却仍用肩膀顶着剧烈震颤的木杠,他褪色的戎服后襟还缝着母亲求来的平安符。苏墨麟刚要增援,忽见支鸣镝掠过垛堞,钉进孩子咽喉时尾羽仍在欢快震颤,染血的竹哨孔里漏出半声未尽的童谣。幸存者发疯似的推下滚石,将云梯上第五个敌兵砸成肉泥——那是个满脸稚气的胡人少年,腰带上还系着中原样式的荷包,碎裂的锦缎里飘出几粒干枯的茱萸。
敌楼方向突然传来瓦片爆裂声。三架床弩同时发射的火箭点燃了突厥人的望楼,燃烧的檑木砸进藏兵洞时引燃了硫磺烟球,刺鼻的硝烟中顿时爆出惨绿的毒焰。浓烟里冲出个火人,守城弩手认出那是早上吹嘘妻女故事的伙长——此刻他焦黑的手指仍保持着环抱姿势,与突厥撞槌坠下城墙的瞬间,铁甲缝隙间突然迸出几星未熔的铜钱。
当落日余晖爬上东城墙残缺的雉堞时,突厥人的攻城部队终于撤退休整。苏墨麟数着身边仅存的十七名守军,发现老卒张五的锁子甲里卡着半截指骨,新兵陈五的护心镜上黏着片带睫毛的眼皮。夜风吹动烧剩半截的朱雀旗,露出旗杆上二十八道刀痕——每道都代表一次成功的防御。但现在,旗杆底部新添的裂痕正渗出松脂,像道未愈的伤口般在余晖下泛着琥珀色的光。
呸!苏墨麟满脸厌恶地试图将口中血污的腥臭味吐出来,然而,当他刚一张口,一股浓烈的血腥味便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般直冲入喉,让他不禁一阵恶心,差点当场呕吐出来。
这股血腥味不仅没有随着他的吐气而消散,反而在他的口腔中愈发浓烈,仿佛要将他整个人都吞噬一般。
果然,正如他所猜测的那样,幕府方面并没有任何增援部队前来支援。那名前去幕府禀报情况的士卒,此刻也杳无音讯,不知是在途中不幸战死,还是被突厥人的凶悍吓得屁滚尿流,直接落荒而逃了。
苏墨麟的心情愈发沉重起来,他知道,自己现在已经陷入了绝境。突厥人虽然暂时退了回去,但他心里很清楚,这只不过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宁静罢了。接下来,他们肯定会发起更加猛烈的进攻。
就在刚才,苏墨麟亲眼目睹了一幕令他心惊胆寒的场景——自己的援兵迟迟未见踪影,而突厥人的阵营中,却突然杀出一支不下五千人的精锐兵马!这支突如其来的敌军,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张牙舞爪地向他扑来。
西城头能够战斗的士卒,已经不足千人,且个个带伤,疲惫不堪。若突厥敌军再次全力进攻,恐怕这西城难以守住,即将被攻破。苏墨麟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突厥敌军,心中悲愤交加,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奈和绝望。
就在这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惊呼声:“将军,有援军过来了!”苏墨麟心头一震,如遭雷击,身体猛地一颤,险些站立不稳。他踉跄着转过身,跌跌撞撞地朝着城内跑去,目光急切地望向远方。
只见一队约莫千人左右的队伍,如疾风般疾驰而来,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他们的步伐整齐划一,没有丝毫的混乱,仿佛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精锐之师。从他们的队形和行进速度,苏墨麟便能一眼看出,这绝对是一支比幕府亲卫还要强大的队伍。
随着队伍逐渐靠近城墙,苏墨麟终于看清了来人的模样。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因为前来增援的竟然是天子特使和羽林禁卫!这些人都是皇帝身边的近侍,实力自然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