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群内李承乾的发言后,一众朱家老少都傻眼了。
洪武皇帝朱元璋:“@大唐太宗皇帝李承乾,咱要是没记错的话,唐太宗应该是你爹李世民吧?”
永乐朝朱棣:“@大唐太宗皇帝李承乾,朕也好奇,为何是你做的太宗皇帝,史书上可不是这么记载的。”
建文时空的朱棣:“朕也一样。”
其他朱家老少看着自家太祖爷、太宗爷都发话了默默的潜水吃瓜。
大唐太宗皇帝李承乾:“@洪武皇帝朱元璋,明太祖,久仰久仰,古往今来的帝皇中,唯有你,得位最正。”
李承乾丝毫不带掩饰的在群内夸赞起了老朱,后者被夸的眼睛都眯起来了。
“标儿,你知道么?”
“大唐的太宗皇帝也知道咱。”
老朱看着一旁正在加班加点处理奏章的好大儿朱标,开心道。
正在批阅奏章的太子朱标隐蔽的翻了一个白眼。
“爹。”
“您开心归开心,可是这政务您不能总堆在这里不管吧。”
太子朱标指着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章,脸上的表情有些愁苦。
“嘿,标儿,内阁都已经创立一年有余了,怎么还这么多的政务没有处理?”
“是不是李善长和刘伯温他们两个老货又偷懒了?”
是的,永乐大帝朱棣创立的内阁制度已经被搬到了洪武朝。
内阁只有参政、议政,但是没有决策的权力。
洪武朝第一任内阁首辅刘伯温,次辅李善长。
下面的奏章会先经过内阁,由他们先处理一遍后,在奏章上给出自己的建议,然后再送往乾清宫由监国太子朱标复阅。
当然,一些鸡毛蒜皮,比如问安的奏章,或者跟国事无关的废话之类的奏章,是到不了乾清宫的,在内阁就会被打回。
尽管如此,老朱的工作量也不过从八个时辰变为了五个时辰。
实在是因为他对朝廷里的官员抱着不信任的态度,他恨不得将权力全都抓在手中。
所以奏章无论事情巨细,他都会一一过目。
可是老朱之前跟着朱厚熜等人去往大明的其他时空时,洪武朝的国政全都压在了太子朱标身上。
朱标不像老朱疑心这么大,他舍得放权,也给了臣子足够的尊重。
在老朱不在的时候,朱标处理政务不像现在这么忙碌。
大多数政务都交由了内阁处理,唯有比较重要,需要朱标点头或者披红的奏章才会送到乾清宫。
而朱标对那些没有送过来的奏章也从不过问。
每天处理政务的效率提升了不知道多少倍。
原本六个时辰的工作量,现在只需要一个时辰就能处理完。
空闲的时间,朱标还能回东宫陪一下太子妃常氏和皇长孙朱雄英。
这里就得提到一点了。
一般皇帝只会立皇太子,而皇太孙这个称呼,一般是皇帝临终前或者太子已经不在的情况下才会出现。
所以,虽然皇长孙朱雄英已经是内定的大明第三任皇帝,可是称呼上还只是长孙,而不是太孙。
只不过明白人都知道,皇长孙朱雄英成为皇帝不过是时间问题。
“爹,您不在的时候,儿子处理政务的速度比这快多了。”
朱标看着面前处理了三个时辰还剩小半的奏章,眉头都快皱上天了。
老朱何许人也,一听好大儿朱标的话,就知道他平时是怎么做的,或许是看着好大儿辛苦的样子,老朱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他讪笑道。
“标儿,咱这不是担心他们一旦获得权力,然后联手欺瞒咱么。”
“爹,如今厚熜修仙小有所成,活死人,肉白骨。”
“我和雄英的命运也被厚熜改变,母后的身体也因为厚熜给的丹药而得以健康长寿。”
“我朱家有此子孙,那些大臣们,除非是想被灭族,不然哪个不为咱朱明江山鞠躬尽瘁?”
“要知道,您可是拿出了一颗能够延寿的丹药出来,作为奖励。”
朱标对老朱舍得将朱厚熜孝敬他的延寿丹药拿出来,作为赏赐,激励洪武朝的一众官员,也有些意外。
除了赐给了魏国公徐达一颗丹药和治好母后的身体后,其他丹药,老朱都收了起来,连朱标和朱雄英都没有。
谁也不知道老朱手中还有多少神奇的丹药。
“想要马儿跑,哪能不给草。”
“一顿饱和顿顿饱,那些人比谁都精,岂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功名利禄,长生久世,自古以来谁能逃脱。”
“功名利禄他们有部分人已经得到了,但是,长生久世,古往今来,没有听说哪个人能够实现。”
“咱老朱家好不容易出了厚熜这个修仙的,他跟咱说过,大明的兴盛关乎他的成仙路,咱不能给子孙拖后腿。”
“以延寿丹药作为赏赐,让那些人尽心给大明办事。”
老朱看的很清楚。
大明想要长久的传承下去,还是得靠朱厚熜。
而朱厚熜能否顺利成仙,又离不开大明兴盛。
因此,老朱才会拿出延寿的丹药出来,激励那些朝堂上的臣子。
其他各朝的皇帝,同样如此。
只有朱厚熜成仙了,大明才有可能成为传说中的仙朝。
些许丹药,就当做提前投资了。
老朱和好大儿朱标聊了一番后,决定放手,让朱标处理洪武朝的事务。
“爹,您刚刚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朱标想起刚刚亲爹口中说的大唐太宗皇帝,开口问道。
“不是,是唐太宗李承乾。”
老朱摆摆手解释道。
朱标:“(◎_◎;)”
爹,儿子读过《史记》的。
太子朱标用一副奇怪的眼神看着老朱,后者被盯得有些不自在,一巴掌拍在了好大儿的脑袋上。
“咱知道。”
“可是群内来的人,的确是唐太宗,人家的名字叫做李承乾。”
老朱看着好大儿异样的眼神,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咋滴,觉得你老子没文化?连唐太宗是谁都分不清?
“爹,儿子书虽然读的不多,可是你也用不着这么骗儿子吧。”
朱标叹了一口气。
《史记》中,清清楚楚的记载了,大唐太宗皇帝是谁。
怎么到亲爹这,就换人了?
洪武皇帝朱元璋:“@大唐太宗皇帝李承乾,咱要是没记错的话,唐太宗应该是你爹李世民吧?”
永乐朝朱棣:“@大唐太宗皇帝李承乾,朕也好奇,为何是你做的太宗皇帝,史书上可不是这么记载的。”
建文时空的朱棣:“朕也一样。”
其他朱家老少看着自家太祖爷、太宗爷都发话了默默的潜水吃瓜。
大唐太宗皇帝李承乾:“@洪武皇帝朱元璋,明太祖,久仰久仰,古往今来的帝皇中,唯有你,得位最正。”
李承乾丝毫不带掩饰的在群内夸赞起了老朱,后者被夸的眼睛都眯起来了。
“标儿,你知道么?”
“大唐的太宗皇帝也知道咱。”
老朱看着一旁正在加班加点处理奏章的好大儿朱标,开心道。
正在批阅奏章的太子朱标隐蔽的翻了一个白眼。
“爹。”
“您开心归开心,可是这政务您不能总堆在这里不管吧。”
太子朱标指着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章,脸上的表情有些愁苦。
“嘿,标儿,内阁都已经创立一年有余了,怎么还这么多的政务没有处理?”
“是不是李善长和刘伯温他们两个老货又偷懒了?”
是的,永乐大帝朱棣创立的内阁制度已经被搬到了洪武朝。
内阁只有参政、议政,但是没有决策的权力。
洪武朝第一任内阁首辅刘伯温,次辅李善长。
下面的奏章会先经过内阁,由他们先处理一遍后,在奏章上给出自己的建议,然后再送往乾清宫由监国太子朱标复阅。
当然,一些鸡毛蒜皮,比如问安的奏章,或者跟国事无关的废话之类的奏章,是到不了乾清宫的,在内阁就会被打回。
尽管如此,老朱的工作量也不过从八个时辰变为了五个时辰。
实在是因为他对朝廷里的官员抱着不信任的态度,他恨不得将权力全都抓在手中。
所以奏章无论事情巨细,他都会一一过目。
可是老朱之前跟着朱厚熜等人去往大明的其他时空时,洪武朝的国政全都压在了太子朱标身上。
朱标不像老朱疑心这么大,他舍得放权,也给了臣子足够的尊重。
在老朱不在的时候,朱标处理政务不像现在这么忙碌。
大多数政务都交由了内阁处理,唯有比较重要,需要朱标点头或者披红的奏章才会送到乾清宫。
而朱标对那些没有送过来的奏章也从不过问。
每天处理政务的效率提升了不知道多少倍。
原本六个时辰的工作量,现在只需要一个时辰就能处理完。
空闲的时间,朱标还能回东宫陪一下太子妃常氏和皇长孙朱雄英。
这里就得提到一点了。
一般皇帝只会立皇太子,而皇太孙这个称呼,一般是皇帝临终前或者太子已经不在的情况下才会出现。
所以,虽然皇长孙朱雄英已经是内定的大明第三任皇帝,可是称呼上还只是长孙,而不是太孙。
只不过明白人都知道,皇长孙朱雄英成为皇帝不过是时间问题。
“爹,您不在的时候,儿子处理政务的速度比这快多了。”
朱标看着面前处理了三个时辰还剩小半的奏章,眉头都快皱上天了。
老朱何许人也,一听好大儿朱标的话,就知道他平时是怎么做的,或许是看着好大儿辛苦的样子,老朱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他讪笑道。
“标儿,咱这不是担心他们一旦获得权力,然后联手欺瞒咱么。”
“爹,如今厚熜修仙小有所成,活死人,肉白骨。”
“我和雄英的命运也被厚熜改变,母后的身体也因为厚熜给的丹药而得以健康长寿。”
“我朱家有此子孙,那些大臣们,除非是想被灭族,不然哪个不为咱朱明江山鞠躬尽瘁?”
“要知道,您可是拿出了一颗能够延寿的丹药出来,作为奖励。”
朱标对老朱舍得将朱厚熜孝敬他的延寿丹药拿出来,作为赏赐,激励洪武朝的一众官员,也有些意外。
除了赐给了魏国公徐达一颗丹药和治好母后的身体后,其他丹药,老朱都收了起来,连朱标和朱雄英都没有。
谁也不知道老朱手中还有多少神奇的丹药。
“想要马儿跑,哪能不给草。”
“一顿饱和顿顿饱,那些人比谁都精,岂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功名利禄,长生久世,自古以来谁能逃脱。”
“功名利禄他们有部分人已经得到了,但是,长生久世,古往今来,没有听说哪个人能够实现。”
“咱老朱家好不容易出了厚熜这个修仙的,他跟咱说过,大明的兴盛关乎他的成仙路,咱不能给子孙拖后腿。”
“以延寿丹药作为赏赐,让那些人尽心给大明办事。”
老朱看的很清楚。
大明想要长久的传承下去,还是得靠朱厚熜。
而朱厚熜能否顺利成仙,又离不开大明兴盛。
因此,老朱才会拿出延寿的丹药出来,激励那些朝堂上的臣子。
其他各朝的皇帝,同样如此。
只有朱厚熜成仙了,大明才有可能成为传说中的仙朝。
些许丹药,就当做提前投资了。
老朱和好大儿朱标聊了一番后,决定放手,让朱标处理洪武朝的事务。
“爹,您刚刚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朱标想起刚刚亲爹口中说的大唐太宗皇帝,开口问道。
“不是,是唐太宗李承乾。”
老朱摆摆手解释道。
朱标:“(◎_◎;)”
爹,儿子读过《史记》的。
太子朱标用一副奇怪的眼神看着老朱,后者被盯得有些不自在,一巴掌拍在了好大儿的脑袋上。
“咱知道。”
“可是群内来的人,的确是唐太宗,人家的名字叫做李承乾。”
老朱看着好大儿异样的眼神,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咋滴,觉得你老子没文化?连唐太宗是谁都分不清?
“爹,儿子书虽然读的不多,可是你也用不着这么骗儿子吧。”
朱标叹了一口气。
《史记》中,清清楚楚的记载了,大唐太宗皇帝是谁。
怎么到亲爹这,就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