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五弟,龙椅坐着舒服么?-《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

  京师最近的氛围十分紧张。

  半个多月前,大皇子忽然薨逝,陛下忧思成疾病倒了。

  太医为其诊治一番后,让陛下静养,朝中事务暂由内阁群臣主持。

  京中氛围波谲诡谲,陛下病倒后。

  东厂督主魏忠贤,大肆构陷朝中大臣,给死编织罪名后,或抓入大牢,或流放出京。

  京师街道中,到处都是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们。

  这些日子以来,东林党的官员们过得无比憋屈。

  陛下病重在床,反而让阉贼魏忠贤更加猖狂了。

  没有主人的拴绳,狗就开始乱咬人了。

  不行,不能坐以待毙,否则,照这样下去,陛下还没殡天,自己这些人怕是都得死在魏忠贤的手里。

  一众东林党官员们合计后,决定为天启皇帝朱由校加大药量,提前送他殡天。

  至于信王那边,不知道对方是真的傻,还是装的。

  反正无论叶向高等人如何试探,他都是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

  你写信问他有没有兴趣,戴个白帽子。

  信王朱由检回复你,天气不算太冷,没必要戴帽子。

  你跟他说,陛下即将殡天,他有没有什么想法。

  信王朱由检回复你,今天天气不好,不宜出门。

  主打的就是已读乱回。

  将叶向高等人气的半死,他们总不能自己亲自上门拜访信王朱由检吧。

  他们是贪,但是他们不蠢。

  你一个内阁首辅跟一个尚未就藩的王爷有这么近,想干什么?

  你让天启皇帝朱由校怎么想?

  儿子刚薨逝,自己也病了,自家的肱股之臣就迫不及待的联系在京的王爷。

  想要造反?拿从龙之功?

  而这些文官们也开始联系交好的武将了。

  京中,已经开始没落,手中却又有些许兵权的的勋贵府上,东林党的官员们全都拜访了一遍,拉拢了一批想要重现祖宗荣光的勋贵。

  东林党的官员们将一切安排妥当后,跟宫内太医确认了天启皇帝朱由校已经病入膏肓后。叶向高便带着一众东林党的官员直接闯入了信王朱由检的府邸,将正在钓鱼的信王朱由检拉着去皇宫,进行逼宫了。

  这么大的动静,英国公府上早就发现了,不过他们收到了天启皇帝朱由校的密旨,所以没有轻举妄动。

  不过英国公张维贤还是换上了军胄,去了京营。

  一旦宫内有事,他第一时间带着京营将士冲过去救驾。

  信王朱由检被一路裹挟着来到了奉天殿内。

  此时奉天殿内,挤满了东林党与亲近东林党的官员们,阉党以及魏忠贤等人全都面色有些难看的站在一侧没有说话。

  东林党的官员们看着面色不好看的魏忠贤等人,畅快不已。

  阉贼,你也有今天。

  等待新君继位,就是你的死期。

  内阁首辅叶向高站在文官首位,手中拿着早已起草好的大行皇帝遗诏准备宣读。

  “叶阁老,下官有一事不明。”

  魏忠贤麾下一位官员忽然站了出来,打断了准备宣读诏书的叶向高。

  “哦?”

  “你有何事?”

  “陛下龙体尚未康复,信王殿下不曾前往乾清宫拜见陛下,这不合祖制。”

  “且陛下何时留下的大行皇帝遗诏,下官也未曾听闻,魏公公一直贴身伺候陛下,从未听说过陛下留下遗诏。”

  官员的意思很明显,天启皇帝朱由校病重不起,你信王殿下想要兄终弟及,是否先要去拜见陛下。

  而且,大行皇帝遗诏,咱们都没听到一点风声。

  你叶向高忽然拿出一份诏书说是天启陛下留下的,谁信呐。

  “陛下曾秘密召见了信王殿下,将神器托付与他,老夫便是见证,这大行皇帝遗诏也是在陛下的授意下,由老夫代笔所书。”

  叶向高丝毫不慌,他作为天启皇帝朱由校最为“信任”的内阁首辅,皇帝口述,他代为执笔拟诏,合情合理啊。

  “陛下的大印呢?”

  “还请叶公将诏书示下,下官要看看陛下是否已经盖下大印。”

  大行皇帝遗诏中,如果没有皇帝盖的大印是没有效果的。

  这也是防止有权臣在皇帝遗诏上动手脚的一个防御措施。

  君不见,当初世宗皇帝大行后,明明让徐阶、高拱共同辅政,结果徐阶联同自己的学生张居正把高拱给搞下去了。

  后来穆宗皇帝大行,张居正又借着大行皇帝遗诏将自己的恩师徐阶给搞了下去。

  “你是在质疑本官?”

  叶向高被这名官员的问询弄的脸上有些挂不住。

  什么小瘪三啊,也敢质疑他。

  诏书上确实没有天启皇帝朱由校的大印,不过有他的私印,还是之前叶向高偷偷让人摸来的。

  大印,谁也不知天启皇帝朱由校放在哪儿。

  “下官不敢,但是按制,应当展示大印。”

  “否则,信王殿下今日便是名不成,言不顺。”

  “来人,将这狂悖之徒给本官叉出去。”

  叶向高担心夜长梦多,直接让人将那名官员给叉了出去。

  殿下进来了两名有些陌生的禁卫,他们二话不说便将官员给架出去了。

  “叶向高,你这不符礼制,老夫不服,老夫要去陛下那参你一本。”

  官员的声音越来越远,直至消失不见。

  “现在,宣读陛下传位诏书。”

  叶向高直接摊开手中的诏书快速的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冲龄嗣服,托于万姓之上,夙夜兴叹,愧于祖宗基业,然天不假年,朕患疾至此,医药罔效。今朕气数将近,但神器不可久虚。”

  “朕之五弟,信王由检,仁善淳厚,英果类朕,宜嗣皇帝位。”

  “文武臣僚,当尽心辅佐,保固江山。”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臣等,拜见陛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信王朱由检本着不主动,不拒绝的态度,被一众文武百官强行送到了龙椅上,接受朝臣叩拜。

  “众爱卿平…”

  坐在龙椅上,不知何时已经换上了一身崭新龙袍的信王朱由检,正面带笑容的挥手示意一众文武百官起身。

  “五弟,龙椅坐着舒服么?”

  一道威严的声音从奉天殿外传来,打断了信王朱由检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