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晚饭-《快穿:倒霉炮灰挣命中,勿扰!》

  晚霞映照,结束一天工作的村民稀稀拉拉回家。

  周娟家菜园不小,蔬菜栽得满满当当,一家三口平日摘的不多。麻花辫姑娘挎着篮筐采摘最鲜嫩的青菜,拔萝卜,嘴里哼着小调……

  周娟握着铲沾点猪油,待油热再扔两瓣拍开的蒜,香味滋滋弥漫倒入干净青菜,大火爆炒。

  炒青菜重点是——多油。

  等到捞起置于碟里,再洗锅,炒腊肉。腊肉腌制前早有咸味,只需炒得透明,再倒上早弄好的青菜沾点味……

  “香!”

  隔壁,卫峰打量着四周。

  男生房间一般不注重小节,邋遢,可面前屋子整洁干净。

  屋里宽敞,摆着高脚床,书桌,衣柜,中午阳光徐徐倾泻而下,影落桌面,封面写着——

  《秋收计划》。

  当然,作为军人他第一眼看到墙壁跟木桌上圆圆的弹孔。卫峰经验丰富,望着那痕迹脑海自动播放情景。

  他不自觉拧紧眉,浑身不畅快。

  “幺儿,去春花婶家借点酱油。”

  “行。”

  沈裕高声回应,从抽屉里取出一罐大白兔奶糖,取一小捧堆到桌面。他拍拍面前左肩问。

  “你要在房间待着,还是我推你出去?我很快就回来。”

  “你忙。”

  望着男生离开的背影,卫峰把糖放兜里,再度把目光移向房间最有价值的东西——书,想想春耕的新农具,他伸手抽出书架一本《秋收计划》。

  春耕能做出新农具,秋收呢?

  怀着探究的心情,卫峰翻开书一页页翻看,最初是平静,随着翻阅表情逐渐凝重,翻页的动作一点点慢下……

  里面一些符号熟悉而陌生。

  卫峰曾因表现优异被部队推荐读大学,读的制造专业,可惜只读两年再度回部队接任务。

  收割机怎么造?

  他学过,明白笔记里新款收割机的可行性。

  而学校里卫峰属于勤奋派,基础薄弱天天抱着书啃,而学校里同样有天资聪颖的人,举一反三。此刻,他好像看见百年罕见的天才,若再系统学两年,李毓的未来多广呢?

  此刻,隔壁邻居家有点热闹。

  小孩嗅着味道馋得就地翻滚,嘴里不停嚷嚷:“肉,我要吃肉。”

  “呜呜,肉!”

  渐渐的,大声嚷嚷变成嚎啕大哭。家人面面相觑,干巴巴面容带着难堪跟苦涩,何春花忍不住抱怨:“周娟天天弄肉,故意炫耀呢?”

  “吃吃吃,家里哪有东西——”

  “叩叩。”

  “谁啊?”

  何春花板着张脸开门,瞧清楚面前男生端着啥喜笑颜开:“真是的,一点酱油而已哪用东西换,太客气了。”

  “等着,我现在拿。”

  片刻,何春花端着一小碗油汪汪的青菜回家,碗里依稀能看见十几片炒到透明的腊肉。

  “真香。”

  屋里咕咕声此起彼伏,何春花哪里不清楚情况,上一天工,食堂压根吃不饱。瞧着家人渴望的眼神,她一挥手直接道:“弄点红薯饭。”

  “好!”

  *

  沈裕端着满满一碟酱油回小院,李珍珠正摘老菜叶喂鸡,等进到厨房一阵浓香扑鼻。

  “回来了。”

  周娟利索把碟里的酱油倒入瓶里,沈裕瞧着瓶里一半的酱油,眨眨眼重新回房间。

  书桌旁,男人闭目养神,手里拿着《秋收计划》的笔记。门开瞬间,他睁开眼,坐着轮椅侧身问。

  “下一步打算弄收割机?”

  “嗯,秋天快到了。”

  沈裕端着茶缸“吨吨”喝水,再说自己的想法。

  “目前秋收大趋势就是收割机,虽不至于彻底解放农民双手,但至少不用村民累死累活,担忧天时,且进一步增加抗风险能力……”

  卫峰蹙眉静静倾听着,待他说完再提:“制作收割机需要不少材料,风险高,万一失败就是浪费,S县机械厂应该不愿意帮忙。”

  而且,李毓太年轻了。

  一般而言能力跟年龄呈正相关,哪怕由村里大队长向上面提交图纸,再提当初新农具制作者,愿意相信的老顽固同样少。

  “……有价值总会帮的。”

  “听说明珠蒙尘吗?若你相信我,我可以把笔记寄给相关方面的人看看,但真搞定得等下一个秋收。”

  卫峰提出自己见解,瞧着面前男生沉吟,似乎纠结着。

  下一刻房间门被敲敲,周娟擦着围裙热情道:“别聊了,洗手开饭。”

  沈裕推着卫峰出门洗手,再回餐桌李珍珠眼睛亮晶晶端着一碟碟菜。

  腊肉炒油麦菜,清蒸鲫鱼,大葱鸡蛋汤,开胃的酸萝卜,粒粒分明的晶莹米饭……

  瞧着跟年夜饭一样,嗅嗅味道都让人流口水。家里大厨周娟排第一名,李珍珠第二,李毓目前是倒数第一,只能烧烧火。

  “大娘,您太破费了。”

  “没有的事。”

  周娟热情夹肉,首先问问身体恢复情况,再问问到李村干嘛,等聊到一半暗戳戳打探点家庭的事。

  “卫同志,你进部队几年了?几岁啊?”

  沈裕握筷子的手微顿,往左瞥一眼埋头干饭的李珍珠,麻花辫姑娘两耳不闻窗外事,脸颊甚至沾着饭粒。

  “……”

  你要被卖了,知道吗?

  周娟眼神热切,卫峰不明所以回答:“我进部队比较早,目前待八年,等九月就26岁了。”

  “部队能锻炼人,我家那位也是部队的,可惜……要不是幺儿体虚,等他成年我就想让他参军。”

  周娟拍拍自己儿子的手臂。

  卫峰安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天赋不同,古代都有文武状元,我看李毓是个搞发明的苗子,以后前途不可限量。”

  闻言周娟乐得见牙不见眼,只觉面前人越看越满意。

  从前她一直怕李毓未来生活差,想寻个“童养媳”照顾他,现在——

  “承你吉言。”

  谈笑间,周娟暗戳戳问。

  “卫同志口音不像山省人,老家在哪儿啊,离李村远吗?离家几个月家人一定担心吧?”

  “唰。”

  话落,沈裕蓦然起身引得俩人同时看他。

  男生盛一碗大葱鸡蛋汤推到周娟面前,盛一碗推到李珍珠手边。李珍珠难得抬头:“谢谢阿弟,你多喝点”。

  最后盛一碗推到卫峰面前。

  “汤好喝,多喝点。”

  说着,他再夹一块肉到周娟碗里。卫峰低头瞧着碗里青葱跟汤,端碗喝一口,带着葱味的清甜弥漫口腔,当真好滋味。

  周娟直接忘记自己想说啥,喝着味道刚好的热汤。

  沈裕正松口气。

  “其实……”

  卫峰沉吟两秒,幽幽叹息一声:“我老家在H省,出生就被遗弃,幸亏遇到善良的干爸抱我回家。”

  周娟差点噎住,转移话题。

  “H省挺远的,我说你口音不像本地人。”

  忽然想到啥她一拍脑袋,从房间掏出一瓶陶瓦罐装的米酒,再拿几个小杯:“差点忘记,来来来,喝点。”

  “妈,哪来的酒?”

  “结婚那次你姐夫带回的,剩半瓶正好喝完。”

  “米酒喝不醉人。”

  卫峰再三推辞说自己不能喝酒,周娟只得给自己人满上。李珍珠喝空,再给自己杯子倒满慢慢喝,模样像馋猫。

  沈裕低眸嗅着杯里味道,确认不刺鼻才抿一口。

  甜,醇厚……

  不知不觉酒杯见底。

  半晌,周娟看看外面。夜幕云雾缭绕,星星都难得一见,想想从屋里取出手电筒:“幺儿,你送卫同志回家吧。”

  喜欢快穿:倒霉炮灰挣命中,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