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捉鱼-《快穿:倒霉炮灰挣命中,勿扰!》

  夜幕漆黑,呼啸寒风携着暴雪肆虐,山野百兽沉寂。“哐当哐当”声里,一列火车散发着幽幽暖黄灯芒,显得温馨,而窗里乘客休憩。

  许久,红日攀东山,一束束金芒贯穿积云挥荡晨雾,朝霞漫漫……

  “咯咯!”

  “汪汪!”

  一声声鸡鸣狗吠,夹着点鸭的“嘎嘎嘎”,静谧温馨的村庄有些人声。

  半晌,七八家烟囱冒白烟。

  围墙堆雪,菜畦覆盖着一层绵绵的白,雪冻死虫卵,来年春日蔬菜肯定长得胖乎乎。

  楼檐载雪,土屋门窗紧闭,稍大点的孔洞都堵满东西。

  周娟早早清醒,拉开门特意弯腰看看积雪,足足有一指厚,暗暗嘀咕昨夜雪老大,再到屋里打水洗漱。

  冬天,因常常烧炕家里暖壶装满滚烫热水,而锅里水尚未冷。周娟提回一个装雪的桶,再把雪扔锅里继续烧。

  半晌,用“囍”字洗脸巾擦擦干巴巴的脸,再漱口,捡着扫帚扫雪。

  扫雪是庄稼人日常工作,一天不扫,两天不扫,等积雪压塌房屋命都没有。因此,再懒的人家都得日日扫檐上雪,何况周娟是个非常勤奋的人。

  “娟姐,早!”

  “早早。”

  屋顶上,两位勤奋的婆娘打招呼,而扫雪的“唰唰”声回荡,暖暖被窝里的姑娘皱眉。

  半晌睁眼,眼珠直直望着上面。

  老妈扫雪了。

  半晌,李珍珠围着最喜欢的红花围巾出门,戴着红帽,麻利清理院里积雪。

  “珍珠真能干。”

  “哪里哪里,皮着呢!”

  周娟眉梢眼角堆满笑,兴致高涨。

  清晨开门倒雪,某些婆娘总是哪壶不开偏提哪壶,眼珠一转:“周娟,今年珍珠二十一,快二十二了吧,婚事方面有啥说法吗……”

  “难道还等着知青?不是我说啊,等知青的十赌九输,淑琴就是明晃晃的例子——”

  周娟满面笑容瞬间阴沉,不善“哼”一声,双手叉腰指指点点:“嘴真臭!我家闺女的亲事关你屁事!”

  ”有空管管你家偷鸡摸狗的李二,偷窥兄弟媳妇洗澡再掉粪坑,不怕笑掉人大牙!”

  “你——”

  开口的婆娘憋红脸啐一口唾沫,正准备再说啥一团脑壳大的雪直直砸脸,只得狼狈避开。

  麻花辫姑娘手里团着一颗更大的雪球,圆脸颊,长辫垂至腰侧。

  “再嚷嚷揍你儿子!”

  “真彪悍,俺倒要瞧瞧谁敢娶你!”

  村里邻居因着琐事骂两句是寻常事,周围乡亲谁都是看个热闹,再说说两家恩怨等等。李珍珠团吧团吧搞两颗雪球,扔门口守着,瞧着挺乐。

  一回首,周娟用一种特别眼神瞅着他,那眼神像是看待宰的鸡。

  李珍珠耳畔“咯噔”一声,装乖。

  “我煮早餐。”

  随着刘高跟李明珠陆陆续续醒,桌面摆着丰盛的早饭,番薯粥,蒜末炒番薯藤,酸菜,韭菜煎饼。

  李明珠:三妹咋啦?

  桌面,周娟慢慢剥着红薯皮,再一口咬掉面前软糯甜腻的红薯。红薯刚刚烤熟,烫得她不停张嘴,偏不舍得吐。

  周家没有啥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一个个说着今天的活。

  冬日农闲,村民常常缩家里,真闲不住可以把玉米棒磨磨面,再修理修理田里篱笆,不怕冷的甚至可以到河畔抓抓鱼。

  周家日常活:喂家禽。

  周娟特意再后面再搭一个棚,把繁殖成群的鸡跟兔分开关着,唯有狗狗能跟着一起住屋里。

  “今天咱们捕鱼吧,趁着天晴捞多点鱼,咱打鱼丸,可以放到春天!”

  李珍珠匆匆吞下一口番薯粥,眼睛亮晶晶:“行咧!”

  说到美食人可精神。

  刘高说另一件事:“昨天雪梅家说要做新锄头,商量着明天取。”

  “那你在家搞。”

  “嗯。”

  刘高表示明白,再啃葱油饼。他不是土生土长的李村人,可因着姻亲关系且待两年,勉强算半个村民。两年间刘高日日上工,偶有空闲跟着李五叔学木工,目前有一些村民找他打农具。

  村里活少,刘高接上一单再捎带点东西给李五叔。

  事情商量完毕,周娟跟李珍珠带着捞鱼的装备风风火火出门。李明珠挺想跟着看看,可屋里乐乐醒来“哼唧哼唧”唤妈妈,只得作罢。

  冬季降临,河面常有乡亲垂钓。

  一般而言暖日下午人多些,毕竟冬天白昼晚,往往等到八点多天蒙蒙亮,一大清早能离开暖烘烘被窝前往河畔钓鱼的村民实在稀少。

  “早啊,娟婶。”

  “早早早。”

  一路上,门口扫雪的村民热情招呼,周娟回复,再匆匆杀到村里垂钓点,里面只有一户人家正钻洞,目测刚刚到位置。

  “早啊,娟婶。”

  河面长,周娟带着李珍珠往上一点,不至于闹矛盾。

  中午,随着时间推移网鱼的人一点点增加,李明珠瞧着母亲跟三妹一直不曾回家,中午随意做点菜再带着乐乐到河畔。

  “外婆外婆。”

  乐乐高高兴兴蹦哒着上前,忽然脚一滑,直接“嗖”一下跪趴着滑到周娟面前,小脸懵懵的。

  “外婆。”

  李明珠:“……”

  周娟&李珍珠:“……”憋住!

  “哈哈哈。”

  围观的村民非常给面子,拍着大腿爆笑,再竖拇指:“周娟,你家外孙女真有趣啊!”

  乐乐淡定拍拍屁股坐下,再嚎啕大哭!

  众人:俺的鱼!

  下午,李建国瞧着时间差不多,骑上心爱的拖拉机启程接村里崽,拖拉机“轰轰”响,不停冒白烟……

  “嘶嘶,冷死老子。”

  *

  S县隔壁县的火车站不算繁华,可年节即将来临,人声鼎沸。

  “滴滴”声里绿皮列车停止,旅客来来往往,青年单手提着鼓鼓的编织袋,再抱书箱一点点走着。

  “同志,我帮你吧。”

  乘务员瞧青年抱着行李慢慢前行,直接上前帮着搬行李。那人腼腆道:“谢谢同志。”

  “不用谢。”

  刚出车站,沈裕举目扫着四周闹哄哄的人,瞬间看见叼着烟,裹得严严实实的李建国,瞳眸清亮。

  “大队长!”

  半晌,寒暄一会儿,李建国催促着李毓上车:“坐紧扶好,俺带你回村。”

  “轰隆隆。”

  喜欢快穿:倒霉炮灰挣命中,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