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除夕夜,庆新年!-《七零,大小姐惊艳全场撩爆外交官》

  “父老乡亲们,大家晚上好!”

  “过了今晚,我们就正式迎来了1975年。”

  “新的一年,就是新的开始。”

  ......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让我们开始节目演出!”

  瞬间就点燃了现场的气氛。

  好多小孩子在小板凳上坐不住,家里人就陪着在侧边站着看放鞭炮,明明害怕还捂着耳朵兴奋的眼睛都不眨一下。

  “让我们有请第一个出场的表演。”

  “来自我们京市棉纺厂的第二车间第三车间和宣传队的姑娘们带来的节目,《红娘子军》!”

  ......

  “初初,帮我看看这个领子。”

  郑文丽,这次合唱团的的三个女领唱之一。

  像特意培养新人,这次文工团节目的主唱都是新人。

  女同志就是傅初优,白梅,郑文丽,男同志有谭鑫,蒋正,还有和傅初优他们同一届进来的宋辉。

  “好,来了!”

  戴好自己红色的围巾,捋了捋

  “把里面这个套在这个上面就可以了。”

  看着两人的动作,谭鑫有些调侃道,“哎呀,这围巾一戴不就看不到了嘛。”

  说着脱下自己的给她两看,自己围巾

  白梅看了他一眼,笑着嗤了一声。

  “就你表面功夫做的好的,小心陈队看到了有说你。”

  “嘿嘿。”

  笑着自己又戴了上去,“我不说,你们...不说...”

  话没说完,后脑勺就挨了一个脑瓜泵。

  “谭鑫!”

  “陈...陈队。”

  “穿好!”

  “是!”

  这会是站有站相,兵有兵样了。

  陈队长瞪了乖乖整理自己衣服的人,转身进了房间,“

  “是!”

  “知道了,陈队。”

  点了点头,她才转身出门路过谭鑫眼神一瞥示意他跟上。

  谭鑫:唉~

  屁颠屁颠的跟在她后面的,走的时候看见傅初优她们几个看着他笑,头一扭避而不看。

  “瞎得瑟。”

  傅初优笑着看了眼郑文丽,这姑娘的眼神还停留在谭鑫离开的地方,就连现在都是带着娇嗔地语气。

  “是是是。”

  “初初~”

  ......

  “终于赶上了。”

  梁颂年和胡立军两个人紧赶着慢赶得终于是赶上了,看着前面人挤人的,两人也没朝着前面凑,就站在最后面看着的台阶上朝着舞台的方向望过去。

  这会儿正好是个舞蹈节目,上面是化工厂的女同志穿着蓝色的工服拿着红扇子正跳舞呢。

  胡立军靠在旁边的树上,就踮着脚看向台子上,气都没喘过来就转头跟梁颂年指着,“看见中间那个了吗?”

  梁颂年眯了眯眼,“眼见了。”

  “跳的好吧。”

  语气的里带着些得意,梁颂年看向他的眼神带着些古怪,默默退后一步,躲开他撑过来的手。

  “哎,哎!”

  注意力都在台上,没想到他会躲快,重心不稳就是一个踉跄。

  “年哥!”

  “我记得刚才说你老婆是钢厂的。”

  见他看向自己的眼神,胡立军......

  “那是我妈,我亲妈!”

  他都快气笑了。

  “哦,那没事了。”

  说话间立马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仿佛刚才的事情都没有发生。

  梁颂年:......太尴尬了。

  胡立军紧握双拳:我忍!

  深呼出一口气,“嫂子的节目啥时候上?”

  “中间,应该快了。”

  两人没赶上看个全程,好像也没什么关系,他俩本来就是来等人的。

  顺便看看,也还不错。

  又是三四个节目过去,这才听到报幕员到,“

  报幕员话音刚刚落下,台

  “初初。”

  “嗯,怎么了?”

  “我有些紧张。”

  这次是白梅第一次站在领唱的位置上上台,还是在这么重要的场合。

  “没事,你唱的很好的,和平时一样就好。”

  说话间握住白梅的手捏了捏,“放松,不然嗓子是紧的。”

  “好。”

  说吧深呼了几口气。

  “走吧。”

  在正事面前谭鑫还是很靠谱的。

  随着他们的上场,台子走上台,

  “来了来了,年哥这是嫂子的节目不?”

  “是。”

  梁颂年此刻也是眼睛一眨不眨的看向台上。

  “妈,妈,哪个是我嫂子我怎么看不到。”

  梁颂辉眯着眼睛,光力正大就想看清楚,可在穿的一模一样的合唱队里找人实在是麻烦。

  “是呀,爷爷爷爷我也看不到!”

  急得两个小朋友都从板凳上站起来了。

  “坐下,坐下。”

  沈静连忙把他们两个拽着坐下。

  “那个!”

  文慧同志也是找了好半天,“左边最前面的那个,就左边第一排带红围巾那块!”

  对了,忘了说红围巾只有他们六个人才有。

  其实,他们还挺好找的。

  这不梁颂年就一眼就看到了。

  尽管只是模糊的轮廓,但他依旧认出来了她的身影。

  前奏未起,已经是清冷的声音就已经响起, 是白梅。

  “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它奔腾的河水孕育了伟大的华夏文明。”

  宋辉的声音就带了些厚重,而蒋正则是很少年意气的感觉。

  “那汹涌澎湃的气势,就像我们民族不屈的脊梁。”

  话音刚落,随着陈队的手臂缓缓抬起,音乐缓缓响起。

  “风在啸。”

  “马在鸣。”

  “黄河在怒吼,黄河在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