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处辉闻言,忍不住笑出了声。
他捏了捏李丽质的鼻子。
“那些法子是不错,但咱们现在有更好的东西了。”
他故作神秘地凑到李丽质耳边,低语了几句。
李丽质的眼睛越睁越大,脸上写满了惊讶。
“《三字经》?《弟子规》?”
“这……这是什么书?我怎么从未听过?”
“专门给小孩子看的启蒙书。”
程处辉一脸的理所当然。
李丽质却有些泄气了,她嘟着嘴,手里的纸被捏得有些发皱。
“那……那我们今天想的那些法子,岂不是都白费了?”
看着她满脸失落的样子,程处辉心中一软。
“傻丫头。”
他揉了揉她的头发。
“这叫产品升级,懂不懂?”
“有了这两本神书,咱们的书局才算是有了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至于营销的法子,为夫多的是。”
程处辉的脸上满是胸有成竹的笑容。
“放心,以后有你学的。”
第二天一早,程处辉神清气爽地来到了书局。
然而,书局里的气氛却不怎么对劲。
本该是伙计们忙着整理书籍的时候,此刻却一个个无精打采。
书局的管事一看到程处辉,就跟见了救星似的,哭丧着脸迎了上来。
“东家,您可算来了!”
“出大事了!”
管事的声音都带着颤音,手里的账本捏得死紧。
“怎么了?慢慢说。”
程处辉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冷静。
管事深吸一口气,指着账本,声音里满是绝望。
“今天一早,城里好几家跟咱们有合作的书铺都派人来了。”
“他们说……说之前订的书,全都不要了!”
“不仅如此,还有好些个原本说要来买书的读书人,也都传话过来,说以后再也不踏进我们书局半步!”
“这……这生意没法做了呀!”
管事急得直跺脚。
程处辉拿过账本翻了翻,脸上的表情没什么变化。
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严重一些。
孔颖达那老头儿在读书人圈子里的号召力,确实不容小觑。
“慌什么。”
程处辉把账本扔回桌上,发出一声轻响。
“天塌不下来。”
他这副淡定的模样,让管事的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但眉头依旧紧锁。
就在这时,书局门口传来一阵骚动。
几个穿着儒衫的读书人,正一脸局促地站在门口,探头探脑。
为首的一人,手里还提着一个小小的钱袋。
“是他们!”
管事一眼就认出了这几人,正是叫嚣着要焚书的儒生。
他顿时紧张起来,下意识地挡在了程处辉身前。
“你们又想来干什么?”
那几个儒生被他一喝,都缩了缩脖子,脸色有些尴尬。
为首那人硬着头皮走了进来,将手里的钱袋放在了柜台上。
“我……我等是来赔罪的。”
他的声音透着一股心不甘情不愿的意味。
“这是……这是赔给你们的银子。”
“孔祭酒说了,我等行事太过激进,有违君子之道,特命我等前来赔礼道歉。”
说完,他朝着程处辉拱了拱手,但腰杆挺得笔直。
“不过,程公子。”
另一名儒生忍不住开了口,语气里带着几分傲慢。
“孔祭酒也说了,我等虽有错,但不代表我等就认可了你这商贾行径。”
“圣人经典,岂是能用铜臭来衡量的?”
“程公子,所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你既然已经涉足此行,还望能谨言慎行。”
“莫要再做出此等斯文扫地之举。”
他一副教训人的口吻,仿佛自己是圣人门下最得意的弟子。
书局里的伙计们都听得义愤填膺,管事更是气得脸都红了。
这哪里是来道歉的?
分明是来下战书的!
然而,程处辉却笑了。
他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饶有兴致地看着那个口出狂言的儒生。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程处辉慢悠悠地重复了一遍,嘴角噙着一抹玩味的笑意。
“这位先生,口气不小啊。”
“敢问,你可知此句出自何处?”
那儒生闻言,下巴一扬,脸上满是自得。
“此乃圣人之言,我等读书人,自然是烂熟于心!”
“哦?”
程处辉的笑意更深了。
“那你说说,是哪位圣人?”
“这……”
那儒生顿时卡了壳。
他只记得老师讲学时引用过这句话,显得特别高深,至于具体出处,他还真没深究过。
看着他支支吾吾的窘迫模样,程处辉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取而代之的是嘲讽。
“此句出自《道德经》第五十六章,乃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所言。”
“你们一群自诩孔孟门徒的儒生,拿着道家的经典来教训我这个印儒家书籍的人?”
程处辉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儒生,眼神锐利。
“怎么?”
“你们是觉得孔夫子的学问不够用,需要找隔壁老子搬救兵了?”
“这事儿,你们的孔圣人知道吗?!”
“噗嗤——”
不知是谁先没忍住,笑了出来。
紧接着,整个书局里响起了一片压抑不住的笑声。
那几个儒生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他们站在那里,如遭雷击,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用道家的东西来显摆儒学,还被正主当场戳穿。
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为首的那个儒生,嘴唇哆嗦了半天,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程处辉看着他们这副模样,心中冷笑。
就这点水平,还敢出来丢人现眼。
他轻哼一声,决定再给他们加一把火。
“看来,你们不仅儒道不分,连自家儒学的根本,都忘得差不多了。”
“也罢。”
“今天我心情好,就免费给你们上一课。”
程处辉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声音清朗有力。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简简单单十二个字,一出口,整个书局瞬间安静了下来。
那几个儒生都愣住了。
“弟子规?”
“这是什么书?为何从未听过?”
“‘首孝悌,次谨信’……这话听着,似乎有些《论语》的意味,但又更加直白……”
他们面面相觑,脸上满是茫然。
这十二个字,他们闻所未闻,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又让他们无法反驳。
就在众人惊疑不定之时,一个赞许的声音,从书局门口传了进来。
“好一个‘首孝悌,次谨信’!”
众人循声望去。
只见一个面容清瘦,眼神却异常明亮的中年文士,正缓步走入。
来人正是门下省的值班侍奉,马周。
他径直走到程处辉面前,完全无视了旁边那几个尴尬得手足无措的儒生。
“此句虽非《论语》原文,却字字珠玑,直指儒学核心!”
马周的脸上带着一丝难掩的激动。
“将孝、悌、谨、信这四德置于首位,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比那些晦涩的经义,更适合用来给孩童启蒙!”
说完,马周整理了一下衣冠,竟对着程处辉,郑重其事地行了一个大礼。
“门下省马周,见过程公子。”
“方才在门外听闻公子高论,深感佩服,公子之学识,远非常人能及!”
马周这一礼,行得一丝不苟。
那几个儒生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门下省的官员,给一个商贾之子行如此大礼?
这世界是疯了吗?
他捏了捏李丽质的鼻子。
“那些法子是不错,但咱们现在有更好的东西了。”
他故作神秘地凑到李丽质耳边,低语了几句。
李丽质的眼睛越睁越大,脸上写满了惊讶。
“《三字经》?《弟子规》?”
“这……这是什么书?我怎么从未听过?”
“专门给小孩子看的启蒙书。”
程处辉一脸的理所当然。
李丽质却有些泄气了,她嘟着嘴,手里的纸被捏得有些发皱。
“那……那我们今天想的那些法子,岂不是都白费了?”
看着她满脸失落的样子,程处辉心中一软。
“傻丫头。”
他揉了揉她的头发。
“这叫产品升级,懂不懂?”
“有了这两本神书,咱们的书局才算是有了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至于营销的法子,为夫多的是。”
程处辉的脸上满是胸有成竹的笑容。
“放心,以后有你学的。”
第二天一早,程处辉神清气爽地来到了书局。
然而,书局里的气氛却不怎么对劲。
本该是伙计们忙着整理书籍的时候,此刻却一个个无精打采。
书局的管事一看到程处辉,就跟见了救星似的,哭丧着脸迎了上来。
“东家,您可算来了!”
“出大事了!”
管事的声音都带着颤音,手里的账本捏得死紧。
“怎么了?慢慢说。”
程处辉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冷静。
管事深吸一口气,指着账本,声音里满是绝望。
“今天一早,城里好几家跟咱们有合作的书铺都派人来了。”
“他们说……说之前订的书,全都不要了!”
“不仅如此,还有好些个原本说要来买书的读书人,也都传话过来,说以后再也不踏进我们书局半步!”
“这……这生意没法做了呀!”
管事急得直跺脚。
程处辉拿过账本翻了翻,脸上的表情没什么变化。
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严重一些。
孔颖达那老头儿在读书人圈子里的号召力,确实不容小觑。
“慌什么。”
程处辉把账本扔回桌上,发出一声轻响。
“天塌不下来。”
他这副淡定的模样,让管事的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但眉头依旧紧锁。
就在这时,书局门口传来一阵骚动。
几个穿着儒衫的读书人,正一脸局促地站在门口,探头探脑。
为首的一人,手里还提着一个小小的钱袋。
“是他们!”
管事一眼就认出了这几人,正是叫嚣着要焚书的儒生。
他顿时紧张起来,下意识地挡在了程处辉身前。
“你们又想来干什么?”
那几个儒生被他一喝,都缩了缩脖子,脸色有些尴尬。
为首那人硬着头皮走了进来,将手里的钱袋放在了柜台上。
“我……我等是来赔罪的。”
他的声音透着一股心不甘情不愿的意味。
“这是……这是赔给你们的银子。”
“孔祭酒说了,我等行事太过激进,有违君子之道,特命我等前来赔礼道歉。”
说完,他朝着程处辉拱了拱手,但腰杆挺得笔直。
“不过,程公子。”
另一名儒生忍不住开了口,语气里带着几分傲慢。
“孔祭酒也说了,我等虽有错,但不代表我等就认可了你这商贾行径。”
“圣人经典,岂是能用铜臭来衡量的?”
“程公子,所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你既然已经涉足此行,还望能谨言慎行。”
“莫要再做出此等斯文扫地之举。”
他一副教训人的口吻,仿佛自己是圣人门下最得意的弟子。
书局里的伙计们都听得义愤填膺,管事更是气得脸都红了。
这哪里是来道歉的?
分明是来下战书的!
然而,程处辉却笑了。
他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饶有兴致地看着那个口出狂言的儒生。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程处辉慢悠悠地重复了一遍,嘴角噙着一抹玩味的笑意。
“这位先生,口气不小啊。”
“敢问,你可知此句出自何处?”
那儒生闻言,下巴一扬,脸上满是自得。
“此乃圣人之言,我等读书人,自然是烂熟于心!”
“哦?”
程处辉的笑意更深了。
“那你说说,是哪位圣人?”
“这……”
那儒生顿时卡了壳。
他只记得老师讲学时引用过这句话,显得特别高深,至于具体出处,他还真没深究过。
看着他支支吾吾的窘迫模样,程处辉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取而代之的是嘲讽。
“此句出自《道德经》第五十六章,乃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所言。”
“你们一群自诩孔孟门徒的儒生,拿着道家的经典来教训我这个印儒家书籍的人?”
程处辉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儒生,眼神锐利。
“怎么?”
“你们是觉得孔夫子的学问不够用,需要找隔壁老子搬救兵了?”
“这事儿,你们的孔圣人知道吗?!”
“噗嗤——”
不知是谁先没忍住,笑了出来。
紧接着,整个书局里响起了一片压抑不住的笑声。
那几个儒生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他们站在那里,如遭雷击,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用道家的东西来显摆儒学,还被正主当场戳穿。
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为首的那个儒生,嘴唇哆嗦了半天,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程处辉看着他们这副模样,心中冷笑。
就这点水平,还敢出来丢人现眼。
他轻哼一声,决定再给他们加一把火。
“看来,你们不仅儒道不分,连自家儒学的根本,都忘得差不多了。”
“也罢。”
“今天我心情好,就免费给你们上一课。”
程处辉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声音清朗有力。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简简单单十二个字,一出口,整个书局瞬间安静了下来。
那几个儒生都愣住了。
“弟子规?”
“这是什么书?为何从未听过?”
“‘首孝悌,次谨信’……这话听着,似乎有些《论语》的意味,但又更加直白……”
他们面面相觑,脸上满是茫然。
这十二个字,他们闻所未闻,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又让他们无法反驳。
就在众人惊疑不定之时,一个赞许的声音,从书局门口传了进来。
“好一个‘首孝悌,次谨信’!”
众人循声望去。
只见一个面容清瘦,眼神却异常明亮的中年文士,正缓步走入。
来人正是门下省的值班侍奉,马周。
他径直走到程处辉面前,完全无视了旁边那几个尴尬得手足无措的儒生。
“此句虽非《论语》原文,却字字珠玑,直指儒学核心!”
马周的脸上带着一丝难掩的激动。
“将孝、悌、谨、信这四德置于首位,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比那些晦涩的经义,更适合用来给孩童启蒙!”
说完,马周整理了一下衣冠,竟对着程处辉,郑重其事地行了一个大礼。
“门下省马周,见过程公子。”
“方才在门外听闻公子高论,深感佩服,公子之学识,远非常人能及!”
马周这一礼,行得一丝不苟。
那几个儒生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门下省的官员,给一个商贾之子行如此大礼?
这世界是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