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小子,你前两天干了啥?-《我都天下无敌了,才开始夺嫡?》

  刘瑾向来对自已的定位非常清楚,姜宁的利益就是他的利益。

  饶是姜宁现在让他独自去攻打太虚剑宗,做欺师灭祖之事,他也会毫不犹豫。

  所以,刘瑾其实并没有想过为陈岗求情。

  可是,陈岗却完全没想到,姜宁居然会主动让刘瑾为他求情。

  说好的当今陛下暴虐嗜杀,残暴不仁呢?

  这时候,陈岗有些不可置信的抬起目光,打量了姜宁一眼。

  只一眼,他就被这个年轻的君主身上的气质所折服。

  “陛下,老奴曾与陈岗为同门师兄弟,虽说数十年未见,可他如今赶来请罪,则证明他心性未改。”

  刘瑾走到陈岗身边,弯腰拱手:“陈岗极重情义,陛下若愿意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他必定会洗心革面,牢记陛下圣恩。”

  陈岗闻言,慢慢扭头,朝着这位多年不见的师兄看去。

  他的眼中,充满了感激。

  “朕若要杀你们,便不会让人去给你们传旨。既然刘瑾愿为你担保求情……陈岗,你可愿意为朕所用?”姜宁淡淡问道。

  陈岗本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的,甚至觉得风雷堂都有可能就此完蛋。

  他们陈氏,肯定会被太虚剑宗看笑话。

  可他卷入了这么大的旋涡,不仅仅不用死,甚至还能入陛下的法眼?

  “哐当~”陈岗手中的宝剑坠地,深深的跪伏下去。

  “罪人何德何能……”

  “陛下问话,陈岗,你照你的想法答话。”刘瑾小声道。

  “罪人陈岗,愿为陛下肝脑涂地!”陈岗语气动容,身体都颤抖了起来。

  他忽然有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感觉。

  “嗯。”

  姜宁淡淡点头。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罚你看守白玉京朱雀门三年,你可有异议?”

  “罪人谢陛下不杀之恩,罪人认罚!”陈岗极其动容的回答道。

  “你回去报个平安,让风雷堂安心,之后你自行前往京师。”

  “罪人遵旨!”

  陈岗将地上的剑捡起,一退三步,离开大堂。

  刘瑾颔首行礼后,立马跟了出去。

  “师兄,你不计前嫌,我陈岗……”

  “无需多言,去吧。”

  ……

  接下来,陆陆续续有人前来请罪。

  不管他们是主动来请罪的,还是得知陈岗请罪后活着离去才来的,姜宁都没大开杀戒。

  最后,还有五六个宗门和士族,没有主动来请罪。

  也许他们是想装傻充愣糊弄过去。

  姜宁在离开北辰道之前,只留下了一个“杀”字。

  姜宁回宫的第一时间,就被徐福给拦了下来。

  “嘿,小子,你前两天干了啥?给天上捅那么大个窟窿,还把上面那些狗贼给惊动了。那些狗贼,还以为是我在指使你捅天。”

  “找仙宫书院的人切磋了一下。”姜宁淡淡笑道。

  “我去,我隔着几万里都感受到了那逼动静,你打死了几个?”徐福问道。

  “我也不知道他们不经打啊,一脚下去,仙宫书院全没了。”姜宁轻轻耸了耸肩。

  徐福闻言,嘴角疯狂抽搐。

  “一脚?全没了?你管那叫切磋?怪不得连我上头那位都惊动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仙宫书院好像有三位儒道真仙坐镇?

  你一脚踩死三位儒道真仙,上面没人找你的麻烦?儒道话事人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如果我没记错,他可是读书人当中最能打的,最能打的当中最会读书的。”

  徐福说着,音量逐渐减弱。

  那些自诩读书人的神仙,不是向来最护犊子吗?

  “下来了个孩童,问了一句就走了。”姜宁回答道。

  “然后呢?”

  “然后就没然后了。”

  徐福跟上了姜宁的脚步,喃喃道:“这对吗?这不对吧?你一脚踩死三位真仙也就算了,结果就来了个孩童……等等,书童亲自下来了?”

  “那书童很厉害?”徐牧问道。

  “那可是……算了,反正他们接触了你,这件事情就扯不到我身上来了。只是人比人,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这事儿要是我干的,我高低要被囚禁两百年……”

  ……

  这一场由青莲书院在背后谋划,龙氏为首叛立的事件,在朝廷眼里就跟一场闹剧一般。

  龙正浩于八月二十祭拜文庙,黄袍加身,二十三才正式称帝,可到二十五日,龙正浩便身首异处。

  在龙正浩死的那天,还在城外各处服徭役的数十万民夫,便都停了下来。

  他们统统都留在筑地内,不知所措。

  直到数日后,有官员到筑地传令,所有民夫们这才回了家。

  以前他们只觉得,改朝换代对他们而言,就是龙椅上换了个人,跟他们本无关系。

  可直到他们听说,今后再也不用服徭役的时候,他们才知道谁当皇帝,跟他们这群普通人息息相关。

  在姜宁离开凉州城后,城内又掀起了一阵血雨腥风。

  姜盛下令,龙氏以及支持龙氏的骨干们统统诛连九族。

  接下来就是对那些没有亲自来认罪的宗门和士族的清缴,同样诛连九族。

  那个叫黄思贵的地主,全家被押送到刑场。

  当他看到一身蟒袍的姜盛站在刑台上的时候,他这才知道,当天那个在城外遇见的富贵男人,竟然是当朝亲王。

  黄思贵人头落地的时候,姜盛连看都没看他一眼。

  龙氏作为凉州城最大的地主,全家人头落地。

  凉州绝大部分的耕地,也都被收归朝廷所有。

  将近一个月过后,姜盛处理完了凉州的各项事宜,这才返京。

  姜盛回京后,连夜写了一份奏本,上呈御览。

  他提议归田于农,并且愿意主动将自已封地内的所有良田交出。

  姜宁看完奏本之后,倒是有些意外。

  姜盛拥有一州封地,他跟龙正浩差不多,也是大地主。

  可去了一趟凉州,姜盛居然有这么大的觉悟转变。

  “陛下,这凉州的兴旺发达,都是那些士族阶层的兴旺发达。底层百姓一天赚十几文钱,还要被剥削。

  凉州这样,想必天下其他地方也都这样。地方士族不可能会为他们考虑,如果朝廷不为他们考虑的话,他们恐无活路。

  臣恳请陛下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