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几人在外边儿逛了一圈后,
这才朝屋内走去。
所谓摆着“真正的老物件儿”的房间,一共有三间,左右两侧的东西两厢房,以及正前方的正房。
陈默他们这会儿进的正是右侧的东厢房。
老许和老马他们刚才进的就是这间。
陈默他们刚走进去,
便看到老许和老马正跟着几个人一起,围在一个小瓷罐跟前。
“三百万,真不能再少了?”
“先生,这个价格真的已经很低了,金先生五年前在嘉德拍卖行购入的,当时就花了三百万。你看这拍卖记录,随时都可以在嘉德拍卖官网查询到的。”管事不急不躁的说道:“哪怕扣除手续费,真实价格也在二百八十五万左右。您想想现如今的通货膨胀,这都已经过去五年了......”
说价的那个男人,犹豫了一会儿,
最终还是咬了咬牙:“三百万就三百万,给我包了。”
东西卖出去了,
但银发管事面色依旧平静如初,就好像两三百万在他眼中,跟十万八万查不了多少一样。
...
陈默瞥了几眼。
那小瓷罐的确也是件真品。
雍正年的官窑,全名叫做斗彩梨花弦纹小盖罐,罐体和罐盖都在。
但问题是......不值三百万啊!
他看到的市场价值是248万,算作250万。
也就是说,
将其买下来的那位买家,若是抱着“升值”的念头,在钱刚一付过去的瞬间,就清清白白的亏损了五十万。
陈默收回目光。
他当然不可能去当一个烂好人留下善意的提醒什么的。
眼前这买家都算是好的了。
至少买到手的是件真品。
有多少人花了三百万,换来的却是三百块的呢!
陈默没吭气儿,但他却在思考一个问题。
刚才他逛游的时候,
有好几例成交的,他都瞥了几眼。
那些稍微便宜的货,最后的成交价基本上都略高于实际价值。
价格卡的很死。
说明眼前这管事,大概率是个高手。
再不济,在其背后肯定有个统筹的大手子。
这倒是和“黄带子后人清货”这个打出来的宣传名号,多少有些出入啊!
哪有清货的,纯粹顶着正常卖价清的。
这样别说卖一天了,
哪怕搁这儿卖一个月、两个月.......也根本不可能清的完啊!
倒不如说是正常的古董文玩卖场。
...
思索间,
老许和老马俩人刚好也注意到陈默走进来了。
许宝龙连忙凑到陈默身前,对着他说道:“陈兄弟,你跟我过来看看这件。”
陈默也没多问,迈步跟了过去。
一边儿走路的同时,许宝龙一边说道:“这里的东西,好像并非全都是那位‘贝勒后人’,从过去收罗到现在的,好像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拍卖行拍下来的。”
许宝龙继续说着:“不过从拍卖行里买到手的,全都保留有拍卖记录留存,在那些拍卖行的官网也能查得到。那些拍卖行的防伪证明什么的,我刚才看了下,应该都没啥问题。”
说话的过程当中,
陈默已经跟着许宝龙,来到了最右边的一个展台上。
只见老许指着上面一件金属质地的提梁壶,兴致勃勃的说道:“你帮我看看这只提梁壶怎么样?是不是唐朝的?这玩意儿看着还挺不错的。如果价钱合适的话,我都有点儿想入手了。”
许宝龙说话的同时,陈默已经看了起来。
眼前的这只提梁壶,
单看外形,的确很不错。
大口、短颈,罐腹圆鼓,喇叭形圈足,罐肩之上有两个葫芦形附耳。
用的工艺一看就知道,是银鎏、金錾刻。
指的便是,罐身通体用纯银锤击成型,在其上面的纹路则饰以鎏金。
还真别说,银白和金黄两种颜色形成的对比反差,产生出来的层次感,可以称得上是相当的立体,极其分明。
然而,
待九秒一过,
陈默对于这场四合院清货卖品会,在其心里已经有了个大概了。
这只提梁壶,是假的。
陈默继续看着,很快,详细词条信息浮现眼前。
...
【物品名称】:仿唐银鎏金錾刻花卉纹鹦鹉提梁壶
【品质】:普通
【品类】:金银器
【时期】:清朝
【市场价值】:193,100元。
...
价值十九万的清仿唐金银器。
还没外边儿院子里的那些“餐前甜点”值钱。
陈默问:“你刚才问价了没?”
许宝龙:“问了,报的是五百,我估摸着至少还能砍个一百万起步。”
听到这个价格,陈默摇了摇头,低声说了句:“假货。”
得到这个答案后,许宝龙微微一愣,不过很快便反应了过来。
许宝龙倒是没过多询问,在古玩这方面,他早就认准陈默的鉴定水平了。
既然他开口说是假的,
哪怕这会儿有故博院里待了几十年的老专家,过来说是真的,他也得好好思量思量。
许宝龙眼神微微眯了起来。
看样子这场卖品会......
...
这时候,
不远处,又有一个买家再问价。
谈了一会儿后,最终,以480万的价格,购入了一只珐琅瓶。
买瓶子的那买家还是周辉的一个朋友,
刚才在院子外面,
他在看货的时候,俩人站那儿聊了好一会儿。
陈默没说话,看向那珐琅瓶。
好家伙。
这波不是亏了五十万,是特么的亏了四百五十万!
那珐琅瓶也是仿的,
是民国时期仿的。
工艺很不错,但真实价值还不到三十万。
花了480万买入,可不就是亏了450万嘛!
不过,陈默依旧没有闲得弹疼,去当什么事逼大善人!
默不吭声的在一旁看起了热闹。
毕竟,那人甚至都没去让隔壁房间的周辉帮忙看几眼,直接当场就付了钱,签了交易合同,爽快的不能行。
这才朝屋内走去。
所谓摆着“真正的老物件儿”的房间,一共有三间,左右两侧的东西两厢房,以及正前方的正房。
陈默他们这会儿进的正是右侧的东厢房。
老许和老马他们刚才进的就是这间。
陈默他们刚走进去,
便看到老许和老马正跟着几个人一起,围在一个小瓷罐跟前。
“三百万,真不能再少了?”
“先生,这个价格真的已经很低了,金先生五年前在嘉德拍卖行购入的,当时就花了三百万。你看这拍卖记录,随时都可以在嘉德拍卖官网查询到的。”管事不急不躁的说道:“哪怕扣除手续费,真实价格也在二百八十五万左右。您想想现如今的通货膨胀,这都已经过去五年了......”
说价的那个男人,犹豫了一会儿,
最终还是咬了咬牙:“三百万就三百万,给我包了。”
东西卖出去了,
但银发管事面色依旧平静如初,就好像两三百万在他眼中,跟十万八万查不了多少一样。
...
陈默瞥了几眼。
那小瓷罐的确也是件真品。
雍正年的官窑,全名叫做斗彩梨花弦纹小盖罐,罐体和罐盖都在。
但问题是......不值三百万啊!
他看到的市场价值是248万,算作250万。
也就是说,
将其买下来的那位买家,若是抱着“升值”的念头,在钱刚一付过去的瞬间,就清清白白的亏损了五十万。
陈默收回目光。
他当然不可能去当一个烂好人留下善意的提醒什么的。
眼前这买家都算是好的了。
至少买到手的是件真品。
有多少人花了三百万,换来的却是三百块的呢!
陈默没吭气儿,但他却在思考一个问题。
刚才他逛游的时候,
有好几例成交的,他都瞥了几眼。
那些稍微便宜的货,最后的成交价基本上都略高于实际价值。
价格卡的很死。
说明眼前这管事,大概率是个高手。
再不济,在其背后肯定有个统筹的大手子。
这倒是和“黄带子后人清货”这个打出来的宣传名号,多少有些出入啊!
哪有清货的,纯粹顶着正常卖价清的。
这样别说卖一天了,
哪怕搁这儿卖一个月、两个月.......也根本不可能清的完啊!
倒不如说是正常的古董文玩卖场。
...
思索间,
老许和老马俩人刚好也注意到陈默走进来了。
许宝龙连忙凑到陈默身前,对着他说道:“陈兄弟,你跟我过来看看这件。”
陈默也没多问,迈步跟了过去。
一边儿走路的同时,许宝龙一边说道:“这里的东西,好像并非全都是那位‘贝勒后人’,从过去收罗到现在的,好像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拍卖行拍下来的。”
许宝龙继续说着:“不过从拍卖行里买到手的,全都保留有拍卖记录留存,在那些拍卖行的官网也能查得到。那些拍卖行的防伪证明什么的,我刚才看了下,应该都没啥问题。”
说话的过程当中,
陈默已经跟着许宝龙,来到了最右边的一个展台上。
只见老许指着上面一件金属质地的提梁壶,兴致勃勃的说道:“你帮我看看这只提梁壶怎么样?是不是唐朝的?这玩意儿看着还挺不错的。如果价钱合适的话,我都有点儿想入手了。”
许宝龙说话的同时,陈默已经看了起来。
眼前的这只提梁壶,
单看外形,的确很不错。
大口、短颈,罐腹圆鼓,喇叭形圈足,罐肩之上有两个葫芦形附耳。
用的工艺一看就知道,是银鎏、金錾刻。
指的便是,罐身通体用纯银锤击成型,在其上面的纹路则饰以鎏金。
还真别说,银白和金黄两种颜色形成的对比反差,产生出来的层次感,可以称得上是相当的立体,极其分明。
然而,
待九秒一过,
陈默对于这场四合院清货卖品会,在其心里已经有了个大概了。
这只提梁壶,是假的。
陈默继续看着,很快,详细词条信息浮现眼前。
...
【物品名称】:仿唐银鎏金錾刻花卉纹鹦鹉提梁壶
【品质】:普通
【品类】:金银器
【时期】:清朝
【市场价值】:193,100元。
...
价值十九万的清仿唐金银器。
还没外边儿院子里的那些“餐前甜点”值钱。
陈默问:“你刚才问价了没?”
许宝龙:“问了,报的是五百,我估摸着至少还能砍个一百万起步。”
听到这个价格,陈默摇了摇头,低声说了句:“假货。”
得到这个答案后,许宝龙微微一愣,不过很快便反应了过来。
许宝龙倒是没过多询问,在古玩这方面,他早就认准陈默的鉴定水平了。
既然他开口说是假的,
哪怕这会儿有故博院里待了几十年的老专家,过来说是真的,他也得好好思量思量。
许宝龙眼神微微眯了起来。
看样子这场卖品会......
...
这时候,
不远处,又有一个买家再问价。
谈了一会儿后,最终,以480万的价格,购入了一只珐琅瓶。
买瓶子的那买家还是周辉的一个朋友,
刚才在院子外面,
他在看货的时候,俩人站那儿聊了好一会儿。
陈默没说话,看向那珐琅瓶。
好家伙。
这波不是亏了五十万,是特么的亏了四百五十万!
那珐琅瓶也是仿的,
是民国时期仿的。
工艺很不错,但真实价值还不到三十万。
花了480万买入,可不就是亏了450万嘛!
不过,陈默依旧没有闲得弹疼,去当什么事逼大善人!
默不吭声的在一旁看起了热闹。
毕竟,那人甚至都没去让隔壁房间的周辉帮忙看几眼,直接当场就付了钱,签了交易合同,爽快的不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