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神舟启,暗流涌
定海神舟破开海面的刹那,万丈金光刺破云层。
船身两侧的龙纹木雕仿佛活了过来,喷吐出洁白的水汽,将周围的海水化作漫天虹光。那些被解救的龙宫遗民穿着崭新的鳞甲,在甲板上列成整齐的队列,手中的长枪与三叉戟碰撞在一起,发出震耳欲聋的金铁交鸣,像是在宣告着某种归来。
“此船乃上古神树‘建木’的枝干所制,能抵御金仙级别的攻击,更能隐匿气息穿越界域壁垒。”敖广站在船头,抚摸着船舷上的纹路,眼中满是感慨,“当年玉帝南巡时,曾乘此船渡过归墟,没想到千年后,它竟要载着我们去讨伐伪神。”
林渊望着船头那尊昂首的金龙雕像,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的磅礴灵气。神舟起航时,雕像眼中闪过一道金光,整艘船仿佛挣脱了海水的束缚,如离弦之箭般朝着天际飞去,留下一道金色的航迹。
“我们先去西漠汇合天玑子前辈。”林渊展开从沈白衣那里得到的玉简,指尖点向地图上的一处绿洲,“万佛窟就在流沙之下,据说那里的佛陀残魂守着一件能净化邪力的至宝。”
苏清漪凭栏远眺,海天一色的景象渐渐被苍茫的沙漠取代。她看着下方快速掠过的沙丘,轻声道:“不知道沈师兄那边怎么样了。”离开东海前,他们曾尝试用传讯玉佩联系,却始终没有回应。
林渊收起玉简,沉声道:“玄天宗水深,他行事定然谨慎。若事不可为,他不会贸然传讯。”话虽如此,他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沈白衣伤势极重,面对三位早已投靠伪神的长老,无异于以卵击石。
神舟在云层中穿梭,速度快得惊人。不过半日功夫,下方的景象就从碧波万顷变成了黄沙漫天。西漠的太阳毒辣得像团火球,将沙丘烤得滚烫,空气中弥漫着干燥的热浪,连神识都难以穿透这层层热浪探查远处。
“就在前面。”敖广指着下方一处凹陷的盆地,那里的沙丘呈现出奇异的螺旋状,中心处隐约有佛光闪烁,“万佛窟的入口被流沙掩盖,寻常人就算走到跟前也找不到。”
定海神舟缓缓降落,船身隐入云层,只留下林渊三人悄然潜入沙漠。刚踏上沙地,一股灼热的气浪就扑面而来,苏清漪下意识运转灵力护体,却发现周围的邪力竟比别处浓郁数倍,连灵力流转都变得滞涩起来。
“小心,这里的邪力被某种阵法增幅过。”林渊祭出玄清剑,青芒在身前形成一道屏障,“看来伪神早就盯上了万佛窟,说不定天玑子前辈已经……”
话音未落,盆地中心的流沙突然剧烈翻涌起来。无数道黑色的触手从沙下钻出,如同变异的毒藤般朝着三人缠来,触手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眼睛,闪烁着贪婪的红光。
“是噬佛藤!”敖广脸色剧变,三叉戟猛地插入沙地,“这些邪藤以佛元为食,看来万佛窟的防御已经被攻破了!”
林渊一剑斩断袭来的触手,玄清剑上的金光让那些断藤发出滋滋的惨叫:“清漪,跟紧我!敖烈前辈,麻烦你开路!”
敖广点头,体内龙元爆发,蓝色的光芒在沙地上炸开,将周围的噬佛藤震得粉碎。三人踏着流沙冲向盆地中心,越是靠近,空气中的血腥味就越发浓郁,还夹杂着淡淡的檀香,显然不久前这里发生过激战。
盆地中心,一座残破的佛窟暴露在流沙之外。窟门早已坍塌,露出里面黑漆漆的通道,通道两侧的壁画被人用邪力涂抹得面目全非,原本慈悲的佛像变得狰狞可怖。
“天玑子前辈?”林渊试探着喊道,声音在通道里回荡,却没有任何回应。
就在这时,通道深处传来一阵微弱的诵经声。那声音断断续续,夹杂着痛苦的喘息,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让周围的邪力都为之退避。
“是佛门的《清心咒》!”苏清漪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有人还活着!”
三人加快脚步冲进通道。通道尽头是一间巨大的石窟,窟顶镶嵌着无数夜明珠,照亮了眼前惨烈的景象——地上散落着数十具影卫的尸体,还有几具身着道袍的残骸,显然是天玑子带来的弟子。石窟中央,一位身披袈裟的老僧正盘坐在地上,胸口插着一柄黑色的短刃,鲜血染红了身前的佛经。
“慧能大师!”敖广失声叫道,他认出了这位老僧正是万佛窟的守护者,据说已在此地修行千年。
慧能大师缓缓睁开眼睛,浑浊的瞳孔里闪过一丝光亮。他看到林渊手中的七星令,嘴角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玉帝……的信物……终于……来了……”
林渊快步上前,想要为他疗伤,却被慧能大师抬手阻止。老和尚咳出一口血,指着身后的石壁:“快……取……紫金钵……”
石壁上,一座半开的莲台静静悬浮在那里,莲台中央放着一只通体紫金的钵盂,钵盂上刻着卍字佛印,散发着柔和的金光,正是传说中能净化万物的紫金钵。只是此刻,钵盂周围缠绕着淡淡的黑气,显然也受到了邪力的侵蚀。
“大师,您撑住!”苏清漪拿出疗伤丹药,却被慧能大师推开。
老和尚摇了摇头,双手合十:“痴儿……老衲……早已油尽灯枯……这紫金钵……需用至纯的佛元或……玉帝血脉……才能彻底激活……”他看向林渊,眼中充满了期盼,“施主……请……”
林渊不再犹豫,走上前将手放在紫金钵上。体内的玉帝血脉自动运转,金色的血液顺着指尖渗入钵盂,那些缠绕的黑气如同遇到克星般迅速消退,紫金钵爆发出耀眼的佛光,将整个石窟照得如同白昼。
“善哉……善哉……”慧能大师看着佛光,脸上露出释然的笑容,身体渐渐化作点点金光,融入佛光之中,“万佛窟……使命……完成了……”
金光散尽,石窟恢复了平静,只剩下那只悬浮在莲台上的紫金钵,散发着温润的光芒。林渊将钵盂收入储物袋,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的净化之力,比镇魂钟的钟声更加纯粹,想必正是对抗伪神邪力的关键。
“天玑子前辈呢?”苏清漪四处打量,却没有发现天玑子的踪迹,地上的残骸中也没有符合他气息的存在。
林渊眉头紧锁,神识仔细扫过整个石窟,最终在角落的沙堆里发现了一枚断裂的拂尘穗。穗子上还残留着天玑子的气息,以及一股更加浓郁的邪力——与“战神”身上的气息同源,却更加阴冷。
“他被带走了。”林渊拿起拂尘穗,声音冰冷,“是伪神阵营的人,而且实力不在‘战神’之下。”
敖广脸色凝重:“难道是……伪神麾下的‘暗影’?据说那是个连‘战神’都忌惮的存在,擅长隐匿和偷袭,专门负责抓捕重要人物。”
林渊握紧手中的拂尘穗,指尖因用力而发白。天玑子是他们中最了解伪神阵营的人,若是他被擒,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必须救他。”林渊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从这邪力的痕迹来看,他们应该还没走远。”
就在这时,苏清漪腰间的传讯玉佩突然亮起。她连忙取出玉佩,一道虚弱的声音从里面传来:“清漪……是我……玄天宗……出事了……伪神……要亲自……降临……”
是沈白衣的声音!只是他的声音断断续续,充满了痛苦,还没说完,玉佩就“咔嚓”一声裂开,彻底失去了光泽。
“不好!”林渊心中一沉,“沈白衣出事了!而且伪神要亲自降临凡间,显然是冲着我们来的!”
敖广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伪神的本体实力深不可测,若是真的降临,别说我们,整个凡间界域都可能遭殃!”
林渊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现在救天玑子和去玄天宗显然只能选一个,而伪神降临的威胁显然更加迫切。
“先去玄天宗!”林渊当机立断,“天玑子前辈被抓,对方暂时不会杀他,可伪神降临,后果不堪设想!”
三人不再犹豫,迅速冲出万佛窟,召唤出定海神舟朝着青州方向疾驰而去。神舟破开云层,留下一道焦急的金光,仿佛在与时间赛跑。
林渊站在船头,望着下方快速掠过的大地,手中紧紧攥着那枚断裂的拂尘穗。他知道,接下来的一战,恐怕会比之前所有的战斗都要艰难。伪神亲自降临,意味着他们将直面最终的敌人,而他们现在的力量,还远远不够。
“把紫金钵给我。”林渊突然说道。
苏清漪不解,但还是将紫金钵递了过去。林渊接过钵盂,将灵力和神力同时注入其中。紫金钵再次亮起佛光,这一次,佛光中竟融入了淡淡的金光,形成一道青金色的光柱直冲天际。
“这是……”敖广惊讶地看着光柱。
“我在给所有反抗势力传讯。”林渊沉声道,“伪神降临,光靠我们不行。这一次,必须召集所有能召集的力量,在玄天宗与他决一死战!”
青金色的光柱穿透云层,在天际化作一枚巨大的印记——那是七星令与紫金钵的结合体,既代表着玉帝的血脉,也象征着佛门的净化之力。
很快,四面八方都传来了回应。东方的海面上腾起巨浪,那是东海龙宫的残余势力;西方的沙漠中亮起佛光,那是万佛窟幸存的僧人;南方的丛林里传来兽吼,那是被聚贤令唤醒的上古异兽……
无数道光芒从三界各地升起,朝着青州方向汇聚,如同一条条奔腾的溪流,最终将汇入玄天宗这片战场。
林渊望着那些汇聚的光芒,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他知道,这一战或许九死一生,但只要还有人愿意站出来反抗,他们就不算输。
定海神舟的速度越来越快,前方的天际已经能看到玄天宗所在的青云山。只是此刻的青云山,已经被一层浓郁的黑雾笼罩,连阳光都无法穿透,远远望去,如同一只择人而噬的巨兽。
“到了。”林渊握紧玄清剑,紫金钵悬浮在他身前,散发着青金色的光芒,“准备战斗。”
苏清漪和敖广同时点头,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
船帆猎猎,划破黑雾,定海神舟如同一位无畏的战士,带着无数反抗者的希望,缓缓驶入了这片被邪力笼罩的战场。
决战的号角,已经吹响。
家有暖情,纵有苦涩亦心安
郑强教授“送父母进养老院就是不孝”的演讲,像一块石子投进我心湖,泛起层层涟漪。于旁人而言,这或许是一句关于孝道的讨论,但于我,却是浸透生活酸甜苦辣的切身体会——家从不是只有温馨的港湾,它藏着争吵的红眼圈,藏着疲惫的叹息,却更藏着千金不换的牵挂。
我曾有过普通的幸福,父母康健,妻子相伴,孩子绕膝。那时的家,烟火气里满是细碎的甜:母亲煮的粥总温在灶上,父亲饭后会和我聊两句新闻,妻子会笑着抱怨我袜子乱扔,孩子睡前总缠着我讲绘本。可一场意外,我成了高位截瘫的病人,这一切戛然而止。
最先被打破的是平静。曾经利落能干的母亲,如今每天要帮我翻身、擦身、喂饭,腰弯得越来越深,眼角的皱纹里藏满了疲惫。有次我半夜疼得哼唧,她披衣赶来,动作间带着难以掩饰的迟缓,嘴里忍不住念叨:“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我听着心里像被针扎,却连一句“对不起”都没力气说清楚。父亲话少,可我总看见他坐在阳台抽烟,烟蒂堆了一地,偶尔和母亲拌嘴,无非是“你今天没给娃擦干净”“你又忘了给药加热”,那些争吵没有恶意,全是被日复一日的照顾磨出来的烦躁。
更让我愧疚的是妻子的离开。她曾咬牙坚持过,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帮我按摩、照顾孩子,可我知道她撑不住了。那天她红着眼圈说“我太累了”,我没怪她,只觉得是自己拖累了她。看着她收拾行李离开,孩子拉着她的衣角哭,我躺在病床上,连抬手擦眼泪的力气都没有,满心都是无力感。
如今家里只剩我和父母、上学的孩子。每天清晨,父亲会推着轮椅带我晒太阳,母亲忙着给孩子做早餐,孩子出门前会凑到我跟前说“爸爸再见”。有时父母还会因为照顾我的琐事拌嘴,可吵完了,母亲还是会端来温热的饭,父亲还是会默默帮我调整轮椅的角度。我知道他们有厌倦,有疲惫,可他们从没想过把我丢下,更别说把年迈的自己送进养老院——对他们来说,家再难,也是要守着的地方;对我来说,就算只能躺着,能听见父母的声音、看见孩子的笑脸,心里就有踏实的暖。
郑教授的话或许有些绝对,但我懂那份“不愿送父母去养老院”的心意。家不是没有苦涩的乌托邦,它有争吵,有疲惫,有我这样“拖累”家人的负担,可正是这些酸甜苦辣揉在一起,才成了独一无二的暖情。这份情,是父母再累也不愿放手的坚持,是我再无助也不愿放弃的牵挂,它比任何道理都重,比任何地方都暖。
喜欢崮影人生一位残疾者的27年突围
定海神舟破开海面的刹那,万丈金光刺破云层。
船身两侧的龙纹木雕仿佛活了过来,喷吐出洁白的水汽,将周围的海水化作漫天虹光。那些被解救的龙宫遗民穿着崭新的鳞甲,在甲板上列成整齐的队列,手中的长枪与三叉戟碰撞在一起,发出震耳欲聋的金铁交鸣,像是在宣告着某种归来。
“此船乃上古神树‘建木’的枝干所制,能抵御金仙级别的攻击,更能隐匿气息穿越界域壁垒。”敖广站在船头,抚摸着船舷上的纹路,眼中满是感慨,“当年玉帝南巡时,曾乘此船渡过归墟,没想到千年后,它竟要载着我们去讨伐伪神。”
林渊望着船头那尊昂首的金龙雕像,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的磅礴灵气。神舟起航时,雕像眼中闪过一道金光,整艘船仿佛挣脱了海水的束缚,如离弦之箭般朝着天际飞去,留下一道金色的航迹。
“我们先去西漠汇合天玑子前辈。”林渊展开从沈白衣那里得到的玉简,指尖点向地图上的一处绿洲,“万佛窟就在流沙之下,据说那里的佛陀残魂守着一件能净化邪力的至宝。”
苏清漪凭栏远眺,海天一色的景象渐渐被苍茫的沙漠取代。她看着下方快速掠过的沙丘,轻声道:“不知道沈师兄那边怎么样了。”离开东海前,他们曾尝试用传讯玉佩联系,却始终没有回应。
林渊收起玉简,沉声道:“玄天宗水深,他行事定然谨慎。若事不可为,他不会贸然传讯。”话虽如此,他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沈白衣伤势极重,面对三位早已投靠伪神的长老,无异于以卵击石。
神舟在云层中穿梭,速度快得惊人。不过半日功夫,下方的景象就从碧波万顷变成了黄沙漫天。西漠的太阳毒辣得像团火球,将沙丘烤得滚烫,空气中弥漫着干燥的热浪,连神识都难以穿透这层层热浪探查远处。
“就在前面。”敖广指着下方一处凹陷的盆地,那里的沙丘呈现出奇异的螺旋状,中心处隐约有佛光闪烁,“万佛窟的入口被流沙掩盖,寻常人就算走到跟前也找不到。”
定海神舟缓缓降落,船身隐入云层,只留下林渊三人悄然潜入沙漠。刚踏上沙地,一股灼热的气浪就扑面而来,苏清漪下意识运转灵力护体,却发现周围的邪力竟比别处浓郁数倍,连灵力流转都变得滞涩起来。
“小心,这里的邪力被某种阵法增幅过。”林渊祭出玄清剑,青芒在身前形成一道屏障,“看来伪神早就盯上了万佛窟,说不定天玑子前辈已经……”
话音未落,盆地中心的流沙突然剧烈翻涌起来。无数道黑色的触手从沙下钻出,如同变异的毒藤般朝着三人缠来,触手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眼睛,闪烁着贪婪的红光。
“是噬佛藤!”敖广脸色剧变,三叉戟猛地插入沙地,“这些邪藤以佛元为食,看来万佛窟的防御已经被攻破了!”
林渊一剑斩断袭来的触手,玄清剑上的金光让那些断藤发出滋滋的惨叫:“清漪,跟紧我!敖烈前辈,麻烦你开路!”
敖广点头,体内龙元爆发,蓝色的光芒在沙地上炸开,将周围的噬佛藤震得粉碎。三人踏着流沙冲向盆地中心,越是靠近,空气中的血腥味就越发浓郁,还夹杂着淡淡的檀香,显然不久前这里发生过激战。
盆地中心,一座残破的佛窟暴露在流沙之外。窟门早已坍塌,露出里面黑漆漆的通道,通道两侧的壁画被人用邪力涂抹得面目全非,原本慈悲的佛像变得狰狞可怖。
“天玑子前辈?”林渊试探着喊道,声音在通道里回荡,却没有任何回应。
就在这时,通道深处传来一阵微弱的诵经声。那声音断断续续,夹杂着痛苦的喘息,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让周围的邪力都为之退避。
“是佛门的《清心咒》!”苏清漪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有人还活着!”
三人加快脚步冲进通道。通道尽头是一间巨大的石窟,窟顶镶嵌着无数夜明珠,照亮了眼前惨烈的景象——地上散落着数十具影卫的尸体,还有几具身着道袍的残骸,显然是天玑子带来的弟子。石窟中央,一位身披袈裟的老僧正盘坐在地上,胸口插着一柄黑色的短刃,鲜血染红了身前的佛经。
“慧能大师!”敖广失声叫道,他认出了这位老僧正是万佛窟的守护者,据说已在此地修行千年。
慧能大师缓缓睁开眼睛,浑浊的瞳孔里闪过一丝光亮。他看到林渊手中的七星令,嘴角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玉帝……的信物……终于……来了……”
林渊快步上前,想要为他疗伤,却被慧能大师抬手阻止。老和尚咳出一口血,指着身后的石壁:“快……取……紫金钵……”
石壁上,一座半开的莲台静静悬浮在那里,莲台中央放着一只通体紫金的钵盂,钵盂上刻着卍字佛印,散发着柔和的金光,正是传说中能净化万物的紫金钵。只是此刻,钵盂周围缠绕着淡淡的黑气,显然也受到了邪力的侵蚀。
“大师,您撑住!”苏清漪拿出疗伤丹药,却被慧能大师推开。
老和尚摇了摇头,双手合十:“痴儿……老衲……早已油尽灯枯……这紫金钵……需用至纯的佛元或……玉帝血脉……才能彻底激活……”他看向林渊,眼中充满了期盼,“施主……请……”
林渊不再犹豫,走上前将手放在紫金钵上。体内的玉帝血脉自动运转,金色的血液顺着指尖渗入钵盂,那些缠绕的黑气如同遇到克星般迅速消退,紫金钵爆发出耀眼的佛光,将整个石窟照得如同白昼。
“善哉……善哉……”慧能大师看着佛光,脸上露出释然的笑容,身体渐渐化作点点金光,融入佛光之中,“万佛窟……使命……完成了……”
金光散尽,石窟恢复了平静,只剩下那只悬浮在莲台上的紫金钵,散发着温润的光芒。林渊将钵盂收入储物袋,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的净化之力,比镇魂钟的钟声更加纯粹,想必正是对抗伪神邪力的关键。
“天玑子前辈呢?”苏清漪四处打量,却没有发现天玑子的踪迹,地上的残骸中也没有符合他气息的存在。
林渊眉头紧锁,神识仔细扫过整个石窟,最终在角落的沙堆里发现了一枚断裂的拂尘穗。穗子上还残留着天玑子的气息,以及一股更加浓郁的邪力——与“战神”身上的气息同源,却更加阴冷。
“他被带走了。”林渊拿起拂尘穗,声音冰冷,“是伪神阵营的人,而且实力不在‘战神’之下。”
敖广脸色凝重:“难道是……伪神麾下的‘暗影’?据说那是个连‘战神’都忌惮的存在,擅长隐匿和偷袭,专门负责抓捕重要人物。”
林渊握紧手中的拂尘穗,指尖因用力而发白。天玑子是他们中最了解伪神阵营的人,若是他被擒,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必须救他。”林渊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从这邪力的痕迹来看,他们应该还没走远。”
就在这时,苏清漪腰间的传讯玉佩突然亮起。她连忙取出玉佩,一道虚弱的声音从里面传来:“清漪……是我……玄天宗……出事了……伪神……要亲自……降临……”
是沈白衣的声音!只是他的声音断断续续,充满了痛苦,还没说完,玉佩就“咔嚓”一声裂开,彻底失去了光泽。
“不好!”林渊心中一沉,“沈白衣出事了!而且伪神要亲自降临凡间,显然是冲着我们来的!”
敖广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伪神的本体实力深不可测,若是真的降临,别说我们,整个凡间界域都可能遭殃!”
林渊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现在救天玑子和去玄天宗显然只能选一个,而伪神降临的威胁显然更加迫切。
“先去玄天宗!”林渊当机立断,“天玑子前辈被抓,对方暂时不会杀他,可伪神降临,后果不堪设想!”
三人不再犹豫,迅速冲出万佛窟,召唤出定海神舟朝着青州方向疾驰而去。神舟破开云层,留下一道焦急的金光,仿佛在与时间赛跑。
林渊站在船头,望着下方快速掠过的大地,手中紧紧攥着那枚断裂的拂尘穗。他知道,接下来的一战,恐怕会比之前所有的战斗都要艰难。伪神亲自降临,意味着他们将直面最终的敌人,而他们现在的力量,还远远不够。
“把紫金钵给我。”林渊突然说道。
苏清漪不解,但还是将紫金钵递了过去。林渊接过钵盂,将灵力和神力同时注入其中。紫金钵再次亮起佛光,这一次,佛光中竟融入了淡淡的金光,形成一道青金色的光柱直冲天际。
“这是……”敖广惊讶地看着光柱。
“我在给所有反抗势力传讯。”林渊沉声道,“伪神降临,光靠我们不行。这一次,必须召集所有能召集的力量,在玄天宗与他决一死战!”
青金色的光柱穿透云层,在天际化作一枚巨大的印记——那是七星令与紫金钵的结合体,既代表着玉帝的血脉,也象征着佛门的净化之力。
很快,四面八方都传来了回应。东方的海面上腾起巨浪,那是东海龙宫的残余势力;西方的沙漠中亮起佛光,那是万佛窟幸存的僧人;南方的丛林里传来兽吼,那是被聚贤令唤醒的上古异兽……
无数道光芒从三界各地升起,朝着青州方向汇聚,如同一条条奔腾的溪流,最终将汇入玄天宗这片战场。
林渊望着那些汇聚的光芒,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他知道,这一战或许九死一生,但只要还有人愿意站出来反抗,他们就不算输。
定海神舟的速度越来越快,前方的天际已经能看到玄天宗所在的青云山。只是此刻的青云山,已经被一层浓郁的黑雾笼罩,连阳光都无法穿透,远远望去,如同一只择人而噬的巨兽。
“到了。”林渊握紧玄清剑,紫金钵悬浮在他身前,散发着青金色的光芒,“准备战斗。”
苏清漪和敖广同时点头,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
船帆猎猎,划破黑雾,定海神舟如同一位无畏的战士,带着无数反抗者的希望,缓缓驶入了这片被邪力笼罩的战场。
决战的号角,已经吹响。
家有暖情,纵有苦涩亦心安
郑强教授“送父母进养老院就是不孝”的演讲,像一块石子投进我心湖,泛起层层涟漪。于旁人而言,这或许是一句关于孝道的讨论,但于我,却是浸透生活酸甜苦辣的切身体会——家从不是只有温馨的港湾,它藏着争吵的红眼圈,藏着疲惫的叹息,却更藏着千金不换的牵挂。
我曾有过普通的幸福,父母康健,妻子相伴,孩子绕膝。那时的家,烟火气里满是细碎的甜:母亲煮的粥总温在灶上,父亲饭后会和我聊两句新闻,妻子会笑着抱怨我袜子乱扔,孩子睡前总缠着我讲绘本。可一场意外,我成了高位截瘫的病人,这一切戛然而止。
最先被打破的是平静。曾经利落能干的母亲,如今每天要帮我翻身、擦身、喂饭,腰弯得越来越深,眼角的皱纹里藏满了疲惫。有次我半夜疼得哼唧,她披衣赶来,动作间带着难以掩饰的迟缓,嘴里忍不住念叨:“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我听着心里像被针扎,却连一句“对不起”都没力气说清楚。父亲话少,可我总看见他坐在阳台抽烟,烟蒂堆了一地,偶尔和母亲拌嘴,无非是“你今天没给娃擦干净”“你又忘了给药加热”,那些争吵没有恶意,全是被日复一日的照顾磨出来的烦躁。
更让我愧疚的是妻子的离开。她曾咬牙坚持过,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帮我按摩、照顾孩子,可我知道她撑不住了。那天她红着眼圈说“我太累了”,我没怪她,只觉得是自己拖累了她。看着她收拾行李离开,孩子拉着她的衣角哭,我躺在病床上,连抬手擦眼泪的力气都没有,满心都是无力感。
如今家里只剩我和父母、上学的孩子。每天清晨,父亲会推着轮椅带我晒太阳,母亲忙着给孩子做早餐,孩子出门前会凑到我跟前说“爸爸再见”。有时父母还会因为照顾我的琐事拌嘴,可吵完了,母亲还是会端来温热的饭,父亲还是会默默帮我调整轮椅的角度。我知道他们有厌倦,有疲惫,可他们从没想过把我丢下,更别说把年迈的自己送进养老院——对他们来说,家再难,也是要守着的地方;对我来说,就算只能躺着,能听见父母的声音、看见孩子的笑脸,心里就有踏实的暖。
郑教授的话或许有些绝对,但我懂那份“不愿送父母去养老院”的心意。家不是没有苦涩的乌托邦,它有争吵,有疲惫,有我这样“拖累”家人的负担,可正是这些酸甜苦辣揉在一起,才成了独一无二的暖情。这份情,是父母再累也不愿放手的坚持,是我再无助也不愿放弃的牵挂,它比任何道理都重,比任何地方都暖。
喜欢崮影人生一位残疾者的27年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