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放弃质证!why?-《直播普法:弹幕问我法海判几年》

  终于,审判长周建国放下了手中的报告。

  他抬起头,目光如炬,恰好与公诉席上的王自健对视了一眼。

  后者,也刚刚翻到最后一页,神情平静地合上了文件。

  周建国心中了然,拿起法槌,轻轻一敲。

  当!

  清脆的响声让所有人的精神为之一振。

  “公诉人,”周建国的声音沉稳有力,“你对上诉人提交的这份新证据,可有异议?”

  话音落下,所有人的目光,包括旁听席上那些求知若渴的法学生,全都死死地盯住了王自健。

  在他们的认知里,庭审质证环节,就是一场寸土不让的攻防战。

  无论对方拿出什么,已方律师的第一反应都应该是质疑!质疑其来源!质疑其真实性!质疑其关联性!

  这不仅是法律赋予的权利,更是一种打乱对方节奏、消磨对方气势的战术!

  他们已经准备好欣赏一场围绕证据合法性的激烈交锋。

  然而,王自健只是平静地站起身,扶了扶眼镜。

  他迎着全场的目光,清晰地吐出了两个字。

  “没有。”

  哗——

  旁听席上,尤其是学生们所在的区域,瞬间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

  没有异议?

  怎么可能?!

  就连审判长周建国的眉毛,都几不可察地挑了一下。

  王自健对周围的反应恍若未闻。

  他是一个极其务实且干脆的人,从不做任何没有意义的表演。

  在他看来,那些为了反对而反对的质疑,除了浪费口水和法庭时间,毫无用处。

  就在刚刚翻阅报告的几分钟里,他已经用自已专业的眼光,将这份《社会关系调查报告》里里外外审视了三遍。

  结论是这份证据从程序上讲,简直干净得可怕!

  所谓非法证据,无非几种。

  要么,是采用欺诈、胁迫、暴力等手段获取的言辞证据。

  要么,是严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如私装窃听器、非法侵入住宅等方式得来的材料。

  可眼前这份报告呢?

  王自健的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报告的构成。

  其内容来源,全部来自公开渠道查询或合法的走访调查,每一条信息都标注了出处,或是工商档案,或是户籍信息查询回执,或是附有当事人亲笔签名的走访笔录。

  其取证过程,严谨得像一本教科书,完全符合律师调查取证的规范,没有任何可以攻击的程序瑕疵。

  其文件本身,格式规范,逻辑清晰,页脚盖着“狂徒律师事务所”鲜红的公章,落款处是张伟和他助理龙飞凤舞却清晰可辨的亲笔签名。

  这根本不是一份草草拼凑的材料,而是一份足以作为范本的法律文书!

  质疑它的合法性?

  那无异于在法庭上,当着江城司法界泰山北斗余文清的面,质疑自已作为一名精英检察官的专业判断力。

  而且他也不想在这种没有结果的事情上浪费口舌!

  早辩完早下班才是正理!

  当然,王自健心中依旧充满疑惑。

  他不明白,张伟费这么大劲,搞出这么一份滴水不漏的报告,仅仅为了证明几个当事人互不相识,到底想干什么?

  这份证据的“证明力”究竟在哪?

  但这,是法庭辩论阶段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在质证阶段可以攻击的靶子。

  他王自健,有这个自信,在接下来的辩论中,将这份看似无用的证据,驳斥得体无完肤!

  想到这里,他迎着审判长的目光,再次平静地重复了一遍。

  “报告审判长,我方对该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均无异议。”

  审判长周建国微微颔首,目光从公诉席转向了辩护席。

  既然公诉方对新证据无异议,那么质证环节便进入了下一阶段。

  “辩护人。”

  他的声音在法庭内回荡。

  “你对一审公诉方向法庭提交的全部证据,是否有异议?”

  唰!

  全场的焦点,再一次落在了张伟身上。

  公诉方的证据,那可是一审定罪的基石!那段关键的监控录像,那几名打人者的一致指认……每一项,都像是一座压在被告身上的大山!

  按理说,这才是辩护律师应该拼尽全力去撕咬、去攻击的核心!

  只见张伟缓缓抬头,目光越过长空,与对面的王自健在空中交汇。

  没有火花四溅,没有杀气腾腾。

  有的,只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张伟的嘴角微翘,轻笑道:“没有。”

  如果说,刚刚王自健的回答让学生们感到惊讶。

  那么张伟的这两个字,则彻底引爆了他们的大脑!

  “疯了!都疯了!”

  一个男生下意识地抓住了自已的头发,满脸的不敢置信。

  “这……这是什么情况?双方……都放弃质证了?”

  “我看不懂,我真的看不懂了!教科书不是这么教的啊!”

  高枫的脸色更是涨成了猪肝色,他刚刚才被余文清的分析打脸,现在,又被这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的庭审流程给彻底搞蒙了。

  他身边的几个同学,已经忍不住压低声音,用气音激烈地讨论起来。

  “为什么不质疑?哪怕只是程序性质疑,拖延一下时间,打乱对方的庭审节奏也是好的啊!”

  “对啊!《庭审诉讼技巧》上明确写着,律师在法庭上,就应该无所不用其极!质证环节是最好的心理战场,就算不能推翻证据,也要让对方的公诉人感到烦躁,让他心浮气躁!这对后续的辩论非常有利!”

  “他们怎么……怎么跟商量好了一样?这还是对抗激烈的二审法庭吗?”

  这些未来的法律精英们,脑子里全是导师们谆谆教导的战术和策略,全是书本上白纸黑字的黄金法则。

  可在今天这个真实的法庭上,两位主角都放弃了教科书上的策略。

  他们看不懂。

  那种感觉,就像两个绝世剑客相遇,所有人都以为他们会先比拼招式套路,试探对方的虚实。

  结果,两人却同时扔掉了剑鞘,直接将最锋利的剑刃,对准了对方的心脏。

  看不懂啊!真的看不懂啊!

  为什么要浪费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