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利害关系人的证言!-《直播普法:弹幕问我法海判几年》

  “还有!”

  张伟的声音再度拔高。

  “公诉人反复强调,那三个打人者一致指认,是我当事人‘刺激’了他们!你认为这是证明教唆成立的有力人证!”

  “王检,你不觉得这很可笑吗?”

  张伟的目光变得极具侵略性。

  “在这个事件当中,那三个打人者与我的当事人,有着最直接、最赤裸的利益冲突关系!”

  “一旦我当事人被认定为主犯,那么根据法律,他们作为从犯,刑期将大幅度降低!这是小学生都懂的算术题!”

  “这种证言,在法律上被称为‘利害关系人的证言’!其证明力,本身就应该受到最严格的审视,甚至不予采纳!”

  王自健脸色一沉,刚要站起反驳,张伟却仿佛背后长了眼睛,语速陡然加快,根本不给他开口的机会!

  “我知道公诉人会说,我们不仅有人证,我们还有物证!那段监控录像!”

  张伟猛地转身,伸手指着身后的大屏幕方向,尽管那里空无一物。

  “那我就想请问王检!”

  “那个几十米外的交通监控,那个模糊不清、连人脸都看不清楚的无声画面,它能证明什么?!”

  “它能证明我当事人当时具体说了什么吗?!”

  “它能证明我当事人与那三个素不相识的打人者,在那短短几十秒内达成了杀人放火的共识吗?!”

  “不能!什么都不能!”

  “它唯一能证明的,就是双方的冲突升级,发生在我当事人挥拳之后!而关于这一点,我方才已经用‘公鸡叫日’的例子进行了充分的说明,这在逻辑上根本站不住脚!”

  “所以,你所谓的人证,是三个为了给自已减刑的罪犯的甩锅之词!你所谓的物证,是一段除了时间先后,什么都证明不了的废片!”

  “这就是你口中的,铁案?!”

  旁听席上,那群法学生彻底骚动起来。

  “天啊……还能这么解读?利害关系人证言的证明力问题……我怎么就没想到!”

  “那个监控……仔细一想,好像真的除了拍到个动作,什么都证明不了啊!”

  “之前看一审判决书,觉得人证物证俱全,逻辑闭环。现在被张师兄这么一拆解,感觉……感觉一审的判决就像个笑话!”

  “这个证据链,原来有这么多漏洞吗?!”

  余文清没有理会身后学生们的窃窃私语,他全神贯注地凝视着法庭中央的两个男人,浑浊的眼中是前所未有的光亮。

  一场精彩的法庭辩论可不多见!

  这不仅要求案件本身就要有十足的争议性,最关键的是,需要两个实力旗鼓相当的对手!

  任何一方稍弱,都会变成单方面的碾压,索然无味。

  今天,他看到了。

  张伟没有停下,他深吸一口气,进行最后的冲锋。

  “好,我们退一万步!”

  “我们无视掉所有证据瑕疵,就当一审判决的所有依据都是真的!就当那三个人的证词是可信的!”

  张伟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审判长!我认为他们的证言,恰恰证明了他们当时是清醒的、有感知的!他们的证言,只能说明我当事人的言行,是他们决定动手的‘契机’,或者说,一个完美的‘借口’!”

  “他们清晰地感知到我当事人的动作,并自主地、有意识地、为了自已的利益,选择将其作为自已实施暴力的合理化理由!将责任推卸给一个陌生人!”

  “这非但不能证明教唆,反而恰恰证明了他们的行为是自发的、有意识的、并且在事后是懂得趋利避害的!”

  张伟向前一步,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死死地盯在王自健的脸上。

  “将这种为自已开脱的托词,当成认定主犯的铁证,王检,你不觉得这是在侮辱法律,也是在侮辱我们所有人的智商吗?!”

  “……”

  王自健站在那里,喉咙滚动了一下,却发现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不是无话可说。

  而是他脑中盘旋的无数法理、条文、辩护技巧,在这一刻,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立刻反击的突破口!

  张伟的攻击太密集,太刁钻了!

  他没有纠缠于细枝末节,而是直接从证据的根基,从人性的逻辑,从最基本的常识出发,将一起人证,物证,动机,逻辑链齐全的“铁案”,拆解得支离破碎!

  他感觉自已不是在和一个律师辩论,而是在和一个手持重锤的疯子对垒,对方根本不按套路出牌,只是对着他最坚固的城墙,一锤,一锤,又一锤!

  眼看庭审的气氛已经完全被张伟掌控,审判长周建国不得不出声干预。

  “辩护人,请注意你的言辞,不要进行人身攻击。”

  张伟立刻朝审判席微微颔首:“抱歉,审判长,我情绪有些激动。”

  他嘴上说着抱歉,但那平静的眼神里,哪有半分歉意。

  周建国心中暗叹一声,目光转向公诉席,给了王自健一个喘息和重新组织的机会。

  王自健胸口剧烈起伏,他强迫自已大口地呼吸着,将那股几乎要冲破胸膛的憋闷感压下去。

  冷静!

  必须冷静!

  他闭上眼,脑海中疯狂地复盘着张伟的每一句话,寻找着其中的逻辑漏洞。

  这个男人,比他想象中,甚至比传说中,还要难对付!

  张伟的论述,字字诛心。

  王自健能清晰地感觉到,审判席上那几道审视的目光,旁听席上那些未来法律精英们看他的眼神,全都变了。

  他们不再将他视为公诉人,视为国家法律的捍卫者。

  他成了一个固执的、不通人情的、想用一根稻草的重量去定一头骆驼死罪的蠢货!

  这是赤裸裸的职业侮辱!

  法庭之上都是法律的从业者,他们都这么看他,可想而知,直播间镜头背后的那些外行会怎么看他?!

  很多人根本不理解他们公诉人的工作。

  总以为检察院提起公诉,就必须不择手段地把罪名死死地按在嫌疑人头上,哪怕案子背后情有可原,也要铁面无情地把人送进去。

  何其荒谬!

  他们是国家公诉人,不是嗜血的恶魔。

  所有案件,从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交到检察院审查起诉,每一步都必须遵循严苛的法律程序。

  他们代表国家提起公诉,是职责所在!

  除非案件情节显著轻微,嫌疑人认罪悔罪态度极好,社会危害性极小,他们才可行使酌定不起诉的权力。

  否则,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不予起诉,那等待他们的,将是“玩忽职守罪”的冰冷枷锁!

  就像这个案子,人证、物证、动机,逻辑链条完整到堪称教科书范本。

  他王自健,凭什么不起诉?凭什么不把触犯法律的罪人送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