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成了北平军区司令了!-《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

  当朱棣接到蓝武的奏疏之后,是真的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因为这不符合以往的规律,蒙古人竟然在极寒的年份宁愿去和东北的女真人打,也不愿意南下和大明拼命,这在历史上可是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

  即便是当年徐达镇守北平的时候,也没有出现过。

  “爹,这是好事儿啊!”

  “说明凉国公的策略是对的!”

  “加强军备,不断威慑蒙古人,压缩他们探子的活动范围,便可以做到让他们不敢南下!”

  “如今有了这封奏疏,终于可以给满朝文武一个交代了,也不至于让那些人一直上奏疏弹劾凉国公。”

  朱高炽看到奏疏,却是有些喜出望外。

  虽然他比起原本历史上已经改变太多太多了,但骨子里来说,他还是不喜欢打仗的。

  特别是和蒙古人打。

  因为这实在是一件极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草原上的人就像野草,你即便杀的再干净,过个十几二十年,他依然还是会再次长出来的。

  在朱高炽看来,若是无法一次性的把这些人剿灭,还不如就这样,双方都相安无事的好。

  “你懂什么!”

  朱棣闻言却是狠狠地瞪了一眼朱高炽。

  如今的大明兵强马壮,正是剿灭蒙古人的大好机会,若是不趁着这个机会把蒙古人彻底打死,他们就会在北方一直拖着大明,北方就一直需要上百万的边军防备北方。

  在原本的大明历史上就是如此。

  他虽然五次征伐蒙古,但其实一直都没有达成战略目标,彻底把蒙古给剿灭了,甚至连如当年汉武帝霍去病时,把蒙古人彻底杀灭一代,赶出草原,都没有做到。

  等到他一死亡,大明武备松弛之后,蒙古人立刻就开始犯边,然后朝堂之上对于打还是不打,就开始扯皮,最终要打的和不要打的互相拖后腿,搞出了土木堡之变这种事情。

  甚至大明最终走向败亡,从根子上来说就是因为大明一直在腹背受敌。

  一面是江南的士绅在对大明抽骨吸髓,让大明不断虚弱,一面就是蒙古人的边患越来越严重,需要大明每时每刻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防备。

  正是这两股势力不断作用,最终才导致了大明的灭亡。

  而大明中后期,朝堂上活跃的也正是因为这两股势力,而得利的两个群体。

  晋党和楚党。

  如今已经知道了未来历史的朱棣又怎么会眼睁睁的看着蒙古人继续苟下去,在他死后,成为大明永远也无法覆灭的一个毒瘤隐患呢!

  他必须要趁着现在他还活着,大明的武备力量还很强大,而且这一次自己又是正经继位,内部没有那么多的阻碍的时候,彻底把蒙古人杀绝。

  即便不能彻底实控整个蒙古草原,他也要让草原上的蒙古人至少在他死后五十年内恢复不了元气,威胁不了大明。

  不过蓝武在那边做的事情还是值得肯定的。

  既然他能控制住局面,让蒙古人忌惮,同时又能不断削弱蒙古人的力量,那或许征伐蒙古的事情,可以稍微再缓两年,等到大明再恢复一些元气之后,一战而灭之……。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来人啊!”

  突然他朝着外面喊了一声。

  很快一个小太监就进来了。

  “派人去一趟凉国公府,告诉芷容,蓝武估计要在北平那边呆很长一段时间了,让她收拾收拾东西,今年也背上北平吧!”

  “爹?”

  “您这是什么意思?”

  等传话的小太监退出暖阁,朱高炽不由就眉毛一挑,脸上露出一丝疑惑问道。

  蓝武他还是有些歪脑筋的。

  既然如今蒙古人害怕他,那就让他正式接过傅友德的帅印,统帅整个北平吧!

  “三年,我只要三年时间。”

  “如果能等到永乐六年或者七年,我有信心,派遣大军,一举灭了所有蒙古部落。”

  朱棣满脸意气风发的道。

  而对于朝廷的旨意和任命,很快就传回到了北平。

  蓝武一共接到了朱棣两道旨意。

  一道明旨,乃是让他担任北平大帅的委任状,还有一道秘旨,则是让他继续不间断的持续骚扰蒙古三部,让他们始终不得安宁的旨意。

  蓝武看着这两道旨意,不由就有些若有所思起来。

  显然从这两道旨意上他能清楚的看明白一件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他恐怕都要在北平度过了。

  就像是当年的徐达、还有接替了徐达的朱棣,以及冯胜和傅友德一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现在就是北平军区的总司令了。

  “看来我要食言了啊!”

  “朱高煦和朱高燧可是还在京城眼巴巴的等着跟我一起再去江南潇洒呢!”

  蓝武不由咧嘴笑了起来。

  而且根据他对这两兄弟的了解,自己如今在北平,他们跟过来的概率是极低的,毕竟两人可是还要夺嫡呢,是绝对不可能离开京城那个政治中心的。

  “大人!”

  “蒙古三部的使者已经都来了。”

  而也就在蓝武看着这旨意的时候,外面突然就有卫兵快步跑了进来,朝着蓝武禀报了一个好消息。

  “哦……!”蓝武闻言不由心中一动。

  虽然蒙古和大明一直是处于互相防范,甚至小规模战斗一直不断地状态,但其实从当年洪武二十八年那一战之后,三个部落在名义上来说已经对大明称臣了。

  而且每年他们都会去京城朝贡的。

  除此之外,还有每年春天的互市。

  而显然如今大雪才刚刚开始融化,他们就迫不及待的找了过来,显然就是来商量互市的事情的。

  “让他们进来吧!”

  蓝武心中念头百转,面上却是很快就挂上了笑意,开口吩咐道。

  而很快,一行一共三十多人的队伍就到了蓝武所在的班房之中。

  这些人刚一进来,领头的一个大汉立马就恭敬的朝着蓝武行礼道:“见过我天朝上国国公殿下,这次我们带来了大明最喜欢的羊毛,还有极多的牛羊、马匹,还请尊贵的国公殿下可以广开方便之门,让我们尽快完成贸易,拯救草原上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