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们,有什么要帮忙的吗?”
“不用,你歇着,那边有板凳,你坐那看着就行。”孙秀英连忙说道。
“就是,楚知青,你歇着,别把衣裳弄脏了。”另一个正在灌肠的婶子也笑着跟着附和。
楚墨染顺着她们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就见院墙根下放着几张矮板凳,四五个小屁孩坐得端端正正,齐刷刷的瞪着小眼睛围观着大人们干活。
她无奈一笑,孙秀英这是把她也当小孩了。
不过,她看着干活的人挺多的,也就没过去凑热闹。
况且她确实从没做过血肠,索性在一边看着学。
她抬腿走到几个小孩中间,寻了一个空板凳坐下。
旁边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悄咪咪瞅了她一眼,有点羞涩,小手紧紧抓着板凳边角,悄悄地将板凳往旁边挪了挪,脸蛋红扑扑的。
几个小孩子的注意力,也从热闹的灌血肠转移到了她身上。
只是他们又不好意思直勾勾地盯着看,生怕被发现,便一个个眼珠子骨碌碌地偷偷瞟她一眼,再低下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显然,对这个皮肤白净、穿着干净利落,又长得好看的大姐姐,他们充满了好奇。
楚墨染见状有些忍俊不禁,唇角轻轻扬起,权当没看见,眼神自然而然地转回到了灌血肠那边。
只见孙秀英和几个妇女分工协作,配料、搅拌、灌肠一气呵成。
先是往一盆滚烫的开水里加了盐和葱姜,再把那盆新鲜得还冒着热气的猪血倒进去搅拌均匀,接着再添上一勺熟油增香。
调料混匀之后,她们便拿出早已处理干净的肠衣。
用一个自制的铁皮漏斗卡在肠衣口,一人拿着水瓢舀着猪血缓缓倒入,另一人则用手轻轻挤压,让血液均匀地流进去,填得饱满却不胀裂。
整个过程还算是比较简单的。
几个妇女,没一会就灌完了一大盆血肠。
灌好的血肠被小心地放进了咕嘟冒泡的大锅里,锅盖一盖,再压上石头,开始煮血肠。
这边灌完血肠,不少人便都闲了下来,开始继续收拾猪头。
一群小萝卜头围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甚至还有的小孩子跑家里抓了一把瓜子过来,还大方的跟其他人分着吃。
楚墨染也“有幸”分到了两粒瓜子。
看着手心里的瓜子,搞得她还怪不好意思的,一个大人吃人家小孩的东西。
索性从口袋里掏出几块糖分给她们吃。
孩子们一看到糖,眼睛顿时亮了,一个个望着她手里的糖果,小脸兴奋得发红,却又不好意思伸手。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敢当第一个。
最后,还是一个胆子大的小男孩先伸出黑乎乎的小爪子,小心翼翼地拿走了一颗糖。
其余孩子见状,才纷纷伸手,欢天喜地地接过糖果。
她身边那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接过糖后,羞答答地轻声说了一句:“谢谢姐姐。”
其他孩子也跟着有样学样,一个接一个地礼貌地说着“谢谢”。
一群小屁孩喜滋滋的将糖纸剥开,迫不及待的把糖放进嘴里。
橘子味儿甜丝丝的,让他们脸上的笑出了花,个个高兴得手舞足蹈。
看的楚墨染这个不怎么爱吃糖的人,都忍不住剥了一颗糖放到嘴里。
想试试真的有那么好吃么!
这时,耳边忽然传来一声喊:“墨染妹子,过来一下!”
楚墨染抬头一看,只见孙秀英站在不远处,正朝她挥手。
她拍了拍裤子,站起身走了过去。
“嫂子,怎么了?”
孙秀英笑着说道:“上次吃了你做的卤下水感觉香的不得了,后来我也是这做了一次,臭烘烘的难吃的要命,你能不能教教嫂子咋做的。”
这话一出口,旁边几个妇女立刻笑着起哄:
“楚知青,秀英在这夸了你半天了,说是那猪肠子做的比肉都香。”
“哈哈,我们都觉得她在吹牛,那臭烘烘的肠子再咋做也比不上香喷喷的肉啊!”
“楚知青,要不咱们也跟着学学呗?秀英说得我都馋了。”
几个妇女你一言我一语,笑着打趣着。
“别说你们不信!要不是我亲口吃过她做的猪肠子,我也不敢信这话。那味道,现在想起来还忍不住流口水呢!”孙秀英跟她们嘻嘻哈哈说着。
楚墨染看着她们围着自已一脸期待,目光扫了一眼灶台边上那一大盆洗干净的猪下水,嘴角微微一扬,说道:
“猪下水这个东西做起来并不难,如果处理得当,调料配好,那味道确实比肉差,既然几位嫂子有兴趣,我当然乐意把我的做法教给大家。”
“那可太好了!”一位圆脸的嫂子笑着接话,“楚知青,要是你这下水做出来真比肉还香,那我以后就不买肉了。下水便宜还不要票,可比肉划算多了!”
“可不是嘛!”旁边另一个背着娃的嫂子也乐呵呵地说,“咱们都学学,回头也能露一手给家里男人孩子尝尝。”
“那行!”楚墨染爽快地应道,“正好我家里还有一些卤肉的香料,一会儿我拿过来给几位嫂子们演示一下做法。”
“成!”众人齐声应和。
孙秀英也笑着补充了一句:“妹子,你回家的时候顺手拿个盆,一会儿分肉的时候省得你再跑一趟。”
“好,知道了,嫂子。”
说罢,楚墨染便转身回了家。
屋里炉火正旺,两个孩子正蹲在火炉边烤手。
她走进厨房取了香料和盆子后,才进屋对着两个孩子说道:
“春迎,小豆子,大队部那里已经开始炖肉了,可热闹了,要不要去看看?”
“好啊!”小豆子立马精神了,一下子从板凳上跳了下来。
这段时间,小豆子经常跟石头他们玩,变得活泼了不少,也爱出去玩了。
不过,因为他手上还打着石膏,孟春迎经常拘着他,不敢让他到处乱跑,生怕他哪又磕着碰着。
“走吧,把围巾系好,一会儿外头冷。”
“不用,你歇着,那边有板凳,你坐那看着就行。”孙秀英连忙说道。
“就是,楚知青,你歇着,别把衣裳弄脏了。”另一个正在灌肠的婶子也笑着跟着附和。
楚墨染顺着她们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就见院墙根下放着几张矮板凳,四五个小屁孩坐得端端正正,齐刷刷的瞪着小眼睛围观着大人们干活。
她无奈一笑,孙秀英这是把她也当小孩了。
不过,她看着干活的人挺多的,也就没过去凑热闹。
况且她确实从没做过血肠,索性在一边看着学。
她抬腿走到几个小孩中间,寻了一个空板凳坐下。
旁边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悄咪咪瞅了她一眼,有点羞涩,小手紧紧抓着板凳边角,悄悄地将板凳往旁边挪了挪,脸蛋红扑扑的。
几个小孩子的注意力,也从热闹的灌血肠转移到了她身上。
只是他们又不好意思直勾勾地盯着看,生怕被发现,便一个个眼珠子骨碌碌地偷偷瞟她一眼,再低下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显然,对这个皮肤白净、穿着干净利落,又长得好看的大姐姐,他们充满了好奇。
楚墨染见状有些忍俊不禁,唇角轻轻扬起,权当没看见,眼神自然而然地转回到了灌血肠那边。
只见孙秀英和几个妇女分工协作,配料、搅拌、灌肠一气呵成。
先是往一盆滚烫的开水里加了盐和葱姜,再把那盆新鲜得还冒着热气的猪血倒进去搅拌均匀,接着再添上一勺熟油增香。
调料混匀之后,她们便拿出早已处理干净的肠衣。
用一个自制的铁皮漏斗卡在肠衣口,一人拿着水瓢舀着猪血缓缓倒入,另一人则用手轻轻挤压,让血液均匀地流进去,填得饱满却不胀裂。
整个过程还算是比较简单的。
几个妇女,没一会就灌完了一大盆血肠。
灌好的血肠被小心地放进了咕嘟冒泡的大锅里,锅盖一盖,再压上石头,开始煮血肠。
这边灌完血肠,不少人便都闲了下来,开始继续收拾猪头。
一群小萝卜头围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甚至还有的小孩子跑家里抓了一把瓜子过来,还大方的跟其他人分着吃。
楚墨染也“有幸”分到了两粒瓜子。
看着手心里的瓜子,搞得她还怪不好意思的,一个大人吃人家小孩的东西。
索性从口袋里掏出几块糖分给她们吃。
孩子们一看到糖,眼睛顿时亮了,一个个望着她手里的糖果,小脸兴奋得发红,却又不好意思伸手。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敢当第一个。
最后,还是一个胆子大的小男孩先伸出黑乎乎的小爪子,小心翼翼地拿走了一颗糖。
其余孩子见状,才纷纷伸手,欢天喜地地接过糖果。
她身边那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接过糖后,羞答答地轻声说了一句:“谢谢姐姐。”
其他孩子也跟着有样学样,一个接一个地礼貌地说着“谢谢”。
一群小屁孩喜滋滋的将糖纸剥开,迫不及待的把糖放进嘴里。
橘子味儿甜丝丝的,让他们脸上的笑出了花,个个高兴得手舞足蹈。
看的楚墨染这个不怎么爱吃糖的人,都忍不住剥了一颗糖放到嘴里。
想试试真的有那么好吃么!
这时,耳边忽然传来一声喊:“墨染妹子,过来一下!”
楚墨染抬头一看,只见孙秀英站在不远处,正朝她挥手。
她拍了拍裤子,站起身走了过去。
“嫂子,怎么了?”
孙秀英笑着说道:“上次吃了你做的卤下水感觉香的不得了,后来我也是这做了一次,臭烘烘的难吃的要命,你能不能教教嫂子咋做的。”
这话一出口,旁边几个妇女立刻笑着起哄:
“楚知青,秀英在这夸了你半天了,说是那猪肠子做的比肉都香。”
“哈哈,我们都觉得她在吹牛,那臭烘烘的肠子再咋做也比不上香喷喷的肉啊!”
“楚知青,要不咱们也跟着学学呗?秀英说得我都馋了。”
几个妇女你一言我一语,笑着打趣着。
“别说你们不信!要不是我亲口吃过她做的猪肠子,我也不敢信这话。那味道,现在想起来还忍不住流口水呢!”孙秀英跟她们嘻嘻哈哈说着。
楚墨染看着她们围着自已一脸期待,目光扫了一眼灶台边上那一大盆洗干净的猪下水,嘴角微微一扬,说道:
“猪下水这个东西做起来并不难,如果处理得当,调料配好,那味道确实比肉差,既然几位嫂子有兴趣,我当然乐意把我的做法教给大家。”
“那可太好了!”一位圆脸的嫂子笑着接话,“楚知青,要是你这下水做出来真比肉还香,那我以后就不买肉了。下水便宜还不要票,可比肉划算多了!”
“可不是嘛!”旁边另一个背着娃的嫂子也乐呵呵地说,“咱们都学学,回头也能露一手给家里男人孩子尝尝。”
“那行!”楚墨染爽快地应道,“正好我家里还有一些卤肉的香料,一会儿我拿过来给几位嫂子们演示一下做法。”
“成!”众人齐声应和。
孙秀英也笑着补充了一句:“妹子,你回家的时候顺手拿个盆,一会儿分肉的时候省得你再跑一趟。”
“好,知道了,嫂子。”
说罢,楚墨染便转身回了家。
屋里炉火正旺,两个孩子正蹲在火炉边烤手。
她走进厨房取了香料和盆子后,才进屋对着两个孩子说道:
“春迎,小豆子,大队部那里已经开始炖肉了,可热闹了,要不要去看看?”
“好啊!”小豆子立马精神了,一下子从板凳上跳了下来。
这段时间,小豆子经常跟石头他们玩,变得活泼了不少,也爱出去玩了。
不过,因为他手上还打着石膏,孟春迎经常拘着他,不敢让他到处乱跑,生怕他哪又磕着碰着。
“走吧,把围巾系好,一会儿外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