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送上门的银子-《皇叔且慢》

  郡王府最近的门槛都快被踩烂了,各府前来送帖子、送礼物的僕从络绎不绝,赵德昭怕麻烦,这几日回府都从偏门走。

  “今日又送来这么多”赵德昭走进大堂,就见甄大拿著礼单核对,地方放了不少筐筐篮篮的。

  现如今都知道平晋郡王不收贵重礼物,也不收金银钱財,是以,送的都是市井中隨处可买的、不用耗费多少钱的东西,重要的是心意,他们也只好这般安慰自己。

  这几日来送礼的,都是听闻官家过寿,从各地前来做生意的商人,以夏州、番禺、漳泉、灵州、江南之地居多。

  他们也看到了茶马司、市舶司带来的利益,而茶马司、市舶司又是赵德昭提出来的,没看夏州洛家长子靠上了郡王这棵大树后,不仅將洛家生意发展到了灵州、沙州、敦煌、于闐等西北之地,更是深入中原內地,说不定下一步,就是要往南边去了。

  如今夏州当家的,可便是这个长子,哪还有次子同他继母的份。

  这些商人趁著此次给赵匡胤贺寿之机,入京一方面是要抢得先机,若朝廷颁布希么政令,或者要开办新的机构,他们也好第一时间做好准备。

  第二嘛,便是想著能不能结识平晋郡王,也给自己找个靠山,朝中有人好办事,何况是郡王!

  流水一样的请帖送入郡王府,赵德昭拿起扫了一眼,多是没听闻的人物,甄大请示道:“殿下政务繁忙,这些都是巴结殿下之人,可都拒了罢!”

  赵德昭却是摇了摇头,“拒了做甚如今漳泉归了大宋,江南之地也迟早是大宋的,朝廷需要这些商人赚钱,钱多了,百姓日子不就好过了么!”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甄大笑著点头,都说士农工商,商人最贱,哪怕商人腰缠万贯,可京中不少士族官吏就是看不上他们。

  自家殿下却是不同,他自降身份同商人相交,也是真心实意,从未瞧不起过他们。

  “可是,”甄大却担忧道:“这么多帖子,殿下哪里来的精力都去赴约”

  赵德昭从中抽出洛晟送来的帖子,朝甄大道:“先见见洛家的,其余再找时间吧!”

  甄大点头,命人去给洛晟传话,继而指著单独放著的一些礼物道:“知道殿下同洛家熟识,送来的礼已是单独放著了,殿下看是留一些,还是退回去”

  洛晟送来的比起其他人,数量虽不多,但看著可要精致不少,价值也高。

  几个匣子里放著西域购来的玉器,也不知哪里买来的编织精致的毛毯,还有几十件毛皮,加一盒子碎宝。

  其中还附了一封信,信中说,赵德昭成亲时他尚在西域,虽嘱咐了京中商铺送了贺礼,但实在为殿下欣喜,故又亲自准备了一份,以表恭贺之心。

  赵德昭笑著收了信,“都留著,碎宝拿去给郡王妃打首饰,毛皮你看著分几份,拿去给昭庆和德芳他们。”

  甄大得了赵德昭的话,这才放心收了下来,造册入库后,便挑拣著白狐、红狐和貉子给了几个公主,鹿皮、狼皮以及一张黑色的狐皮,则命人送去给四殿下赵德芳,剩下还有不少,全部都先入了库中。

  几日后,赵德昭带著何承矩几个,在樊楼见到了意气风发的洛晟。

  “洛兄这是遇到了什么好事”

  赵德昭颇有些明知故问,洛晟听了,笑著举了举酒盏,“托殿下的福,草民去年顺风顺水,不仅在洛阳铺开了生意,灵州的商铺,家父也交给了草民,草民还顺势开了一条来往西域的商路,也是因为如此,这才没来得及恭贺殿下大婚之喜。”

  洛晟短短几句,就將洛家的生意交代了个清楚,赵德昭也不细问,朝何承矩几个说道:“看来,今晚这顿,得让洛大老板请了!”

  何承矩几个纷纷附和,洛晟自是求之不得,立即点头应下,“理该如此。”

  说罢,洛晟又叫来樊楼跑堂,加了菜餚美酒,又让点了歌姬在院中弹奏清唱,见不到人但又有声,不会影响他们交谈,却也添了几分雅趣。

  “我可听说了,洛兄这是要將生意往南边铺去了”石保吉作为赵德昭如今的小舅子,这等宴席自然有他的份。

  石保吉为武將,性格本就粗气,又同赵德昭混了许久,也沾染了他些许脾气,看人只看这人有没有本事,至於出身,倒不在考虑范围之內。

  洛晟年纪轻轻,能在没有母族帮助下在洛家出头,拿到洛家掌家之权,其能力心计不可小覷,自然能得他们高看一眼。

  “是有这个打算...”洛晟扫了屋中几人一眼,继续说道:“草民在于闐开了个铺子,將通过灵州茶马司购置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物售卖,同时购入于闐玉石,准备运入中原......”

  于闐,也便是现在的和田,自古以来盛產玉石,其玉质温润,又硬比钢铁,中原士族很是追捧。

  “只是,于闐没有好的匠人,买来的玉石还需要雕刻加工,之后才能放在铺中售卖,如今漳泉归顺,番禺又有市舶司,草民是想著,能將这些產物卖去南边,甚至海外,还需殿下相助。”

  赵德昭“哦”了一声,问道:“我能做什么我对做生意可不懂!”

  在座没有人会对赵德昭这话当真,他出的这些个主意,哪个没为朝廷赚足了银子

  洛晟自然也就听听罢了,顺著赵德昭的话说道:“殿下,草民生意多铺在西北,开封也就一个售卖南北杂货的,实在不知哪里的工匠技艺高超,草民不敢隨意招揽,怕浪费了如此好玉,实在可惜......”

  洛晟能做到今日这一步,人脉自然是不差的,他又是跟著李光睿来的开封,可见洛家在夏州,政治影响也不小。

  若说找不到一个能干的玉石工匠,怕也是不可能,他这么说,不过是想同赵德昭关係更近罢了。

  赵德昭如何能听不出来,笑著答应下来,遂即道:“江南今后必定是商贸繁荣之地,洛兄可要抓住机会,说不准就成为我大宋第一富商了!”

  赵德昭这话说完,洛晟心里便是一惊。

  不是夏州第一大商,说的是大宋第一,这代表什么

  夏州这个羈縻之地,迟早也会同南汉、漳泉一样,归入大宋领土之中。

  早前来京时,李光睿也透露过他的担忧,打定主意前来为赵匡胤贺寿,也是试探其意。

  若大宋真有此意,也不知李光睿会如何应对

  他们洛家,又该如何自处了......

  其次,洛晟也明白,大宋已是將江南视为掌中之物,不管钱俶是何態度,也不管李煜到底会不会听命,江南,迟早会成为大宋领土。

  而赵德昭能对自己说这番话,想必也是看在以往自己恭敬,以及对殿下足够诚意的份上了。

  想到这里,洛晟很快拿了主意,抬头朝屋中几位说道:“殿下抬举草民,只不过草民银钱周转有限,虽也想做海外生意,但也怕铺展不开,反而是连累现有的铺子,届时,別说赚钱了,便是如今这些都是保不住的......”

  “这有何难”赵德昭笑著道:“市井中钱库还少再不济,朝廷的检校库也能贷银子出来,你去三司登记就好。”

  洛晟故作为难,嘆了一声道:“钱库利息太高,我们做生意的,可不想將赚来的钱都给了钱库,检校库是好,不过就因为太好了,去的人多,草民也打听过,就算立即去登记,真正拿到银钱,也得要半年,时日太久,只怕错过时机就太遗憾了。”

  “哦”赵德昭饶有兴致问道:“洛兄是想...”

  洛晟起身,朝屋中几位拱了拱手,说道:“草民斗胆,想同诸位大人借些银钱,当然,契约是要签的,利钱嘛...”

  洛晟想了想,笑著道:“谈利钱也太过生分,这样,草民將从江南赚的银子中,拿出五成来给各位大人,以答谢诸位大人解草民燃眉之急。”

  利润的五成,洛晟这是许了大利啊,便是赵德昭也被他的决定惊了片刻。

  要说洛晟缺银子周转,却也有可能,毕竟要將生意铺到江南甚至海外去,的確需要投入不少,而现有的生意资金链不能断,最好的办法就是借贷。

  要说检校库登记排队这事,找自己说一声,第二日便能將银子放下来,可他却没开这个口,而是同屋中几人借钱。

  这可不是借钱,摆明了是送银子给他们。

  石保吉、李守恩他们个个眼睛放光,可碍於赵德昭没有应下,他们自然也没有开口说什么。

  赵德昭扫了一眼,也没多做考虑,点头道:“这自然是没有问题,只不过他们对生意也不精通,出银子可以,可不能让他们插手你生意上的事,要不然亏了银子,你可没处说理去。”

  石保吉听赵德昭这是应了下来,拍著胸脯道:“殿下放心,我们哪里能有空閒去管他的生意再说了,洛兄这等人才,有他赚钱,咱们可放心。”

  其余几人也是点头同意,心中已是开始盘算可以拿出多少钱来“借”给洛晟了。

  这件事说完,主客都是满意,洛晟散了银钱,但也算巩固了自己在京师商人中的地位,將来说不准真能做成大宋第一。

  石保吉、何承矩、李守恩等几人,自然也是高兴能有额外的收入,这可比將银子存在检校司拿利钱要划算多了。

  至於赵德昭,这件事怎么都不能少了他的好处。

  “听闻近日郡王府前门庭若市,草民还担心见不到殿下的面。”

  赵德昭笑了笑,“也便是你了,本郡王是第一个见的,其余人,本郡王也不熟悉,不知道见谁好,洛兄是这个行当的人,你觉得呢”

  洛晟本是试探赵德昭有没有见其他人,不想却被拋了这个问题,怔愣一瞬后便道:“草民的意思,不若一起见了,也省的一个个耗费殿下心力。”

  一起见,自然没有一个个见说得透彻详细,也自不会將朝廷一些重要之事透露出去,自己还是占了先机。

  “倒也是个不错的主意...”赵德昭也觉得可行,点头道:“届时你也一起来,商贸虽没农事重要,但对於大宋也不可或缺,集思广益才能让市场繁荣兴盛。”

  “是...”洛晟忙应下,而后道:“草民斗胆,也想推荐个能人给殿下。”

  “何人”赵德昭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