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魂穿-《易川说》

  深秋的雾又浓了些,姜玉华的修复室里多了个铁盒,里面装着三样东西:

  黄铜钥匙、泛黄的“镜界封印计划”图纸,还有母亲那张旧照片。

  他刚用软布擦完溯镜,门就被轻轻推开,赵风心抱着个厚厚的档案袋走进来,头发上还沾着雾水。

  “消防局的旧档案,我全翻来了。”

  赵风心把档案袋往桌上一放,掏出纸巾擦了擦脸:

  “十年前钟表厂火灾的现场记录、证人证词,还有老李当年的出勤报告,都在这儿。

  不过我发现个怪事,所有记录里,都没提第三个人。”

  姜玉华放下溯镜,伸手接过档案袋。

  档案袋上的封条已经泛黄,拆开时簌簌掉渣。

  里面的文件大多是复印件,纸张边缘卷曲,其中一份证人名单上,母亲和陈舟的名字被红笔圈出,后面跟着失踪、身份不明的标注,唯独没有老李提到的穿警服的李。

  “老李说他当年和母亲、陈舟一起参与了封印计划,可档案里只写他是第一批到场的消防员。”

  赵风心翻出一份证词。

  “你看,这里写消防员李卫国,火灾现场只有两名被困人员,已确认死亡。

  这是假的!他在撒谎!”

  姜玉华的手指顿在李卫国三个字上,突然想起在镜界核心看到的记忆碎片。

  穿警服的李拉住要冲进镜界的陈舟,喊着“别进去!超时会变成影灵的!”。

  那个“李”的警服肩章,和档案里老李当年的出勤照片上的肩章,一模一样。

  “他不是在撒谎,是在掩盖。”

  姜玉华拿起溯镜,对准档案里的出勤照片。

  青光闪过,照片上突然浮现出一段模糊的画面。

  火灾后,老李拿着一份文件,在消防局的档案室里,把写有第三参与人李卫国的一页撕了下来,塞进了自己的口袋。

  “他为什么要掩盖自己的身份?”

  赵风心皱起眉:

  “难道当年的封印计划,还有别的秘密?”

  姜玉华没说话,翻出另一份文件。

  钟表厂的产权登记,上面的最后一任厂长,姓沈,名字被烟熏得模糊,只能看清最后一个棠字。

  “沈棠……”

  他喃喃自语,突然想起昨天在老镜子铺遇到的民国旗袍镜灵,她的爱人叫“沈书言”,说不定是同一家族?

  “我去查沈棠!”

  赵风心掏出手机,刚要拨号,姜玉华的手臂突然轻轻发烫。

  “是镜纹在预警!”

  两人同时看向穿衣镜,镜面虽然没有渗出灰雾,却泛起一层淡淡的白霜,霜花的形状,和“镜界封印计划”图纸上的阵眼图案一模一样。

  “是门镜那边有异动?”

  赵风心握紧打火机。

  姜玉华摇头,举起溯镜对准穿衣镜。

  镜身的青光与镜面上的白霜呼应,映出远处钟表厂的景象。

  门镜完好无损,但门镜前的地面上,多了一串新鲜的脚印,脚印的尽头,放着一张泛黄的信纸,上面写着一行字:

  “沈棠的后人,在镜中等你。”

  “沈棠的后人?”

  赵风心愣住了。

  “难道当年的封印计划,和沈家有关?”

  姜玉华的心跳加快,他想起母亲照片背后的朱砂字“子时,镜门开”,想起溯镜上与沈家有关的花纹,还有民国旗袍镜灵的执念。

  这一切,似乎都围着“沈家”和“镜界”打转。

  “今晚子时,去钟表厂。”

  姜玉华把档案收进铁盒。

  “老李掩盖身份,陈舟寻找净化方法,沈家后人留下信……当年的事,远没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赵风心点头,把档案袋里的老李出勤报告折好放进包里:

  “我再去趟精神病院,问问老李关于沈棠的事。你准备好溯镜和钥匙,今晚我们早点去,别再像上次一样被堵在镜界里。”

  姜玉华应了声,看着赵风心的身影消失在雾里。

  他走到穿衣镜前,伸手摸了摸镜面上的白霜,霜花在指尖融化,留下一丝冰凉的触感。

  溯镜突然轻轻震动,镜面里映出母亲的虚影,她对着姜玉华轻轻摇头,像是在提醒他小心。

  “妈,我知道。”

  姜玉华轻声说:

  “这次我不会冲动,我会查清所有真相,守护好雾城。”

  镜面里的虚影笑了笑,渐渐消散。

  姜玉华握紧溯镜,翻开桌上的“镜界封印计划”图纸。

  图纸的角落,有个极小的签名,被烟熏得几乎看不见,他用放大镜仔细一看,赫然是“沈棠”两个字。

  原来,当年的封印计划,是母亲、陈舟、老李,还有沈棠,四个人一起制定的。

  而沈棠的后人,现在正在镜中等着他们。

  夜色慢慢降临,修复室里的灯光昏黄,铁盒里的黄铜钥匙轻轻闪烁,像是在呼应着即将到来的子时,和镜中未知的秘密。

  赵风心走到老李病房门口时,里面正传来细碎的翻书声。

  推开门,老李坐在窗边,手里捧着本泛黄的旧相册,阳光透过雾层落在相册上,照亮了封面上钟表厂工友留念几个字。

  “李叔。”

  赵风心轻声开口。

  老李回头,看到她手里的出勤报告,眼神突然暗了暗,把相册往身后藏了藏。

  “苏警官,你们找到图纸了?”

  老李的声音有些发颤,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相册边缘。

  赵风心把出勤报告放在桌上,指着“两名被困人员已确认死亡”的字样:

  “这是假的,对不对?当年火灾现场,除了林默母亲和陈舟,还有你,还有一个叫沈棠的人,你们四个一起制定了镜界封印计划,是不是?”

  老李的身体猛地一震,相册从手里滑落在地,照片散了一地。

  苏晓弯腰去捡,其中一张照片让她愣住了,照片上是四个年轻人,站在钟表厂门镜前,从左到右依次是:

  年轻时的老李、陈舟、林默母亲,还有一个穿旗袍的女人,眉眼和老镜子铺的民国镜灵有几分相似,照片背面写着“沈棠赠,民国三十八年”。

  “沈棠……是她。”

  老李捡起照片,声音哽咽:

  “她是钟表厂的最后一任厂长,也是镜界封印计划的发起者。

  当年,是她先发现了门镜的秘密,说镜界里的影灵快要失控,必须用‘四方封印阵’锁住核心。

  她是阵眼,林默母亲是阵心,我和陈舟是阵脚。”

  “四方封印阵?”

  赵风心追问:

  “那火灾是怎么回事?沈棠后来去哪了?”

  老李的眼泪流了下来:

  “火是沈棠放的,为了掩护我们启动封印阵。

  可阵启动到一半,影灵突然反扑,沈棠为了稳住阵眼,把自己的意识融入了门镜……她没消失,她变成了门镜的‘守镜灵’。”

  赵风心的心猛地一沉:

  “那你为什么要掩盖自己的身份?为什么档案里没提沈棠?”

  “是沈棠让我这么做的!”

  老李激动地说:

  “她怕沈家后人知道真相,会来镜界找她,重蹈她的覆辙。

  她还说,等雾城的雾彻底散了,她就会回来……可这十年,雾从来没散过。”

  赵风心刚要说话,手机突然响了,是林默的电话,声音里带着急意:

  “苏晓,快来钟表厂!门镜前的信上,有沈棠的字迹,和你祖父笔记里的‘守镜符’字迹一模一样!”

  挂了电话,赵风心拿着照片冲向门口:

  “李叔,沈棠的后人来了,在镜中等我们!”

  老李猛地站起来,抓起桌上的出勤报告:

  “我跟你们一起去!当年是我没守住她,这次我要帮她!”

  半小时后,赵风心和老李赶到钟表厂。

  姜玉华已经在门镜前等着,手里拿着那张泛黄的信纸。

  信纸的字迹娟秀,和照片背面沈棠的签名完全一致,末尾还画着个小小的棠字印章,和老镜子铺民国镜灵梳妆台上的印章,一模一样。

  “沈棠的后人,应该就是那个民国镜灵的家人。”

  姜玉华把信纸递给赵风心:

  “她在信里说,‘子时门开,取棠印,启阵眼’。棠印,应该就是老镜子铺里的那枚印章。”

  老李凑过来,看着信纸上的字,突然说:

  “这是沈棠的‘召灵信’!当年她就是用这种信纸,召唤我们来制定封印计划的。

  她让我们取棠印,是想重新加固封印阵,最近雾城的雾越来越浓,影灵又要失控了!”

  姜玉华看了看手表,离子时还有半小时。

  “苏晓,你去老镜子铺拿棠印;我和李叔在这里守着门镜,防止影灵提前出来。”

  赵风心点头,转身就往老城区跑。

  雾越来越浓,钟表厂的铁皮屋顶在雾里只剩个模糊的轮廓,门镜的镜面开始泛起白霜,和修复室穿衣镜上的霜花一模一样。

  “林默。”

  老李突然开口,声音低沉:

  “当年我撕毁档案,不是想隐瞒,是沈棠怕你母亲担心,你母亲那时候已经怀了你,她不想你生下来就没有妈妈。”

  姜玉华愣住了:

  “我母亲……当年怀了我?”

  “是。”

  老李点头。

  “沈棠启动封印阵时,你母亲已经怀孕三个月。

  她怕自己出事,把溯镜藏进古籍,还让我告诫你,长大后一定要过普通人的生活。

  可没想到,你还是成了映见者,还是找到了这里。”

  姜玉华握紧溯镜,手臂上的伤疤轻轻发烫,是母亲的意识在回应他。

  他抬头看向门镜,镜面里映出母亲的虚影,她的肚子微微隆起,正对着他温柔地笑。

  “妈……”

  姜玉华的眼泪流了下来。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赵风心的喊声:

  “林默!棠印拿到了!快到子时了!”

  姜玉华擦干眼泪,接过苏晓递来的棠印,黄铜印章上面刻着“沈棠”两个字,印纹和门镜的花纹完全吻合。

  他看了看手表,时针正指向十一点五十九分。

  子时到了。

  门镜突然发出“嗡”的一声轻响,镜面的白霜瞬间融化,映出一片熟悉的灰雾,镜界通道,正式开启。

  子时的钟声在雾城上空隐约回荡,门镜的青光骤然暴涨,将姜玉华、赵风心和老李的身影裹在其中。

  穿过镜面的瞬间,没有以往的灰雾呛喉,只有一股温润的香气,像老镜子铺里的桂花味,又像母亲当年织毛衣时用的皂角香。

  “这里……和上次的镜界不一样。”

  赵风心举着打火机,火苗在光晕中安稳跳动。

  “没有倒转的钟表,也没有影灵的气息。”

  姜玉华举起溯镜,镜身的青光与周围的光晕融为一体,指向前方一栋古色古香的小楼,楼门口挂着块木牌,上面写着“棠镜斋”,门楣上的雕花,和沈棠印章上的纹路一模一样。

  “是沈棠的镜斋。”

  老李激动地往前走了两步,声音发颤:

  “当年她就是在这里研究门镜的秘密,我们的封印计划,也是在这里制定的。”

  三人走进小楼,里面摆着一排排铜镜,大小不一,镜面都光洁如新,映出他们的身影。

  最里面的房间里,放着一张梳妆台,台上摆着枚黄铜印章,正是苏晓从老镜子铺拿来的“棠印”,而梳妆台的镜子里,站着个穿旗袍的女子,眉眼温柔,正是沈棠。

  “你们来了。”

  沈棠的声音从镜中传来,她看着老李,眼里满是欣慰:

  “卫国,十年了,辛苦你了。”

  “沈厂长……”

  老李的眼泪流了下来:

  “当年是我没守住门镜,让影灵跑了出去,还让你困在这里十年。”

  “不怪你。”

  沈棠摇头,目光转向林默:

  “你就是林溪的儿子吧?她当年怀你的时候,总说要给你起个名字叫‘默’,希望你安安静静过普通人的生活,没想到你还是成了映见者。”

  姜玉华握紧溯镜,轻声问:

  “沈阿姨,我母亲她……还好吗?她当年为什么要主动留在封印阵里?”

  “溪溪是个固执的姑娘。当年封印阵启动时,影灵突然反扑,阵眼快要撑不住了,她非要替我留在核心。

  她说你还没出生,不能没有妈妈,可她不知道,守镜灵只要阵眼不塌,就能一直陪着在意的人。”

  她抬手,镜中浮现出一段画面。

  母亲留在封印阵后,每天都在核心看着林默长大。

  看着他第一次拿起古籍修复的毛笔,看着他在修复室里熬夜工作,看着他找到那张旧照片……

  “她从来没离开过你,只是你看不见她。”

  赵风心突然想起什么,掏出祖父的笔记:

  “沈阿姨,最近雾城的雾越来越浓,影灵又要失控了,我们该怎么加固封印阵?”

  “用棠印和溯镜。”

  沈棠指着梳妆台的铜镜:

  “这面镜是阵眼镜,把棠印盖在镜面上,再用溯镜的青光激活,就能重新加固四方封印阵。

  不过,需要一个守阵人留在阵眼,和我一起维持阵法。

  守阵人不能离开镜界,一旦离开,阵法就会失效。”

  三人对视一眼,老李突然往前走了一步:

  “我来!当年是我没守住你,这次我来当守阵人,陪你一起守护雾城。”

  “卫国……”

  沈棠的眼里泛起泪光。

  “别劝我。”

  老李笑着说:

  “我老了,没什么牵挂了,能陪你一起守着门镜,守着溪溪的儿子,是我最好的归宿。”

  姜玉华刚要说话,小楼突然剧烈震动,外面传来影灵的嘶吼声。

  “快启动阵法!”

  沈棠大喊。

  姜玉华赶紧拿起棠印,盖在阵眼镜的镜面上。

  赵风心举起打火机,照亮镜面,姜玉华将溯镜贴在棠印上,青光瞬间暴涨,与阵眼镜的光芒交织在一起。

  “四方封印,以棠为印,以灵为守,启!”

  沈棠的声音在镜中回荡。

  阵法启动的瞬间,无数银色的光带从阵眼镜中涌出,顺着镜界的通道蔓延,将追来的聚合影灵牢牢困住。

  影灵在光带中挣扎,发出凄厉的嘶吼,渐渐化作一缕缕灰雾,消散在空气中。

  小楼的震动停止了,镜界的灰雾慢慢消散,阳光透过镜面洒进来,照在老李和沈棠的身上。

  老李走进阵眼镜,与沈棠并肩站在一起,对着林默和苏晓挥手:

  “以后雾城的守护,就交给你们了!”

  “李叔!”

  姜玉华的眼泪流了下来。

  “别难过。”

  沈棠笑着说:

  “守阵人不是被困住,是和镜界融为一体,只要雾城的镜子还在,我们就还在。

  记得常来看看我们,给我们讲讲雾城的故事。”

  姜玉华和赵风心点点头,转身走向门镜的通道。

  穿过镜面的瞬间,他们回头看了一眼,阵眼镜中,老李和沈棠并肩站在阳光下,正对着他们温柔地笑。

  回到现实中,钟表厂的雾已经散了,阳光洒在门镜上,镜面泛着温润的光泽,再也没有灰雾渗出。

  姜玉华摸了摸手臂上的伤疤,已经淡得几乎看不见,只有在触碰门镜时,才会传来一丝轻微的暖意。

  “结束了吗?”

  赵风心问。

  姜玉华摇头,笑着说:

  “没有,是新的开始。”

  他掏出手机,给老镜子铺的老板发了条短信:

  “谢谢您的棠印,镜里的姑娘,找到她的家人了。”

  很快,老板回了短信:

  “好嘞!难怪今天镜子亮堂多了,真是谢谢你们啦!”

  两人并肩走出钟表厂,阳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姜玉华摸了摸口袋里的溯镜,镜身传来轻微的震动,像是母亲和沈棠、老李在回应他。

  雾城的雾,终于散了。而他们的守护,还在继续。

  清晨的阳光透过修复室的窗棂,落在姜玉华摊开的古籍上,纸页上的墨迹泛着柔和的光。

  他刚用细毛笔补完最后一个缺字,就听见门口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赵风心拎着早餐走进来,手里还拿着个牛皮纸信封。

  “喏,张队让我给你的。”

  赵风心把信封放在桌上,撕开早餐的塑料袋:

  “说是老李在精神病院留下的,昨天他女儿来收拾东西,发现后托张队转交的。”

  姜玉华放下毛笔,拆开信封。

  里面是张泛黄的照片,和老李病房里掉出来的那张“钟表厂工友留念”一模一样,只是背面多了一行字:

  “林默,守好门镜,守好雾城,你母亲会为你骄傲的。”

  照片边缘还夹着张字条,是老李的字迹:

  “棠印用过后记得放回老镜子铺,那是沈家的传家宝;

  门镜的钥匙藏在钟表厂保险柜第三层,密码是你母亲的生日。”

  姜玉华的指尖轻轻拂过照片上母亲的笑脸,眼眶微微发热。

  他抬头看向窗外,巷口的三轮车师傅正迎着阳光吆喝,老镜子铺的老板在门口挂起新擦好的铜镜。

  镜面映出蓝天白云,这是雾城十年来最晴朗的一个早晨。

  “对了,老周刚才给我打电话,说青轩重新开业了,邀请我们去吃开业饭。”

  赵风心咬了口包子,含糊地说:

  “还有赵强,他说想当钟表厂的看守员,以后门镜那边有他盯着,我们也能省点心。”

  姜玉华点头,把照片小心夹进祖父的笔记里。

  现在这本笔记里,不仅有苏晓祖父的“避镜诀”“镇镜符”,还有他和苏晓补充的“镜灵沟通法”“封印阵加固步骤”,成了一本真正的“守镜手册”。

  “今天去钟表厂看看吧。把钥匙藏好,再检查下门镜的封印。”

  两人收拾好东西,拎着给赵强带的早餐,往钟表厂走去。

  路上,赵风心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个小盒子:

  “差点忘了这个!上次在镜界核心,你母亲的意识碎片融入溯镜后,我发现溯镜里多了个映见功能,能看到镜灵的执念碎片,以后帮镜灵解脱更方便了。”

  姜玉华接过盒子,里面是片透明的镜屑,正是从溯镜上脱落的。

  他把镜屑放在掌心,碎片突然亮起,映出一段画面。

  老镜子铺的民国镜灵,正陪着爱人沈书言的墓碑,在烈士陵园里晒太阳。

  “她也解脱了。”

  姜玉华笑了笑,把镜屑放回盒子。

  走到钟表厂时,赵强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他穿着崭新的工作服,手里拿着个笔记本,上面记满了“门镜每日检查要点”。

  “林先生,苏警官,你们来了!”

  赵强热情地迎上来。

  “门镜我早上检查过了,封印很稳固,就是镜面有点灰,我擦干净了。”

  三人走进钟表厂,门镜的镜面光洁如新,映出蓝天白云的倒影,再也没有灰雾或白霜。

  姜玉华按照老李的字条,找到保险柜,输入母亲的生日。

  “咔嗒”一声,锁开了。

  他把黄铜钥匙放进第三层,里面还放着个小布包,打开一看,是母亲当年戴的发绳,上面还沾着几根浅棕色的头发。

  姜玉华把发绳小心收好,又检查了一遍封印阵的痕迹,地面上的阵眼图案淡了许多,却仍泛着微弱的银光,那是沈棠和老李在镜界里传递的守护信号。

  离开钟表厂时,赵强送他们到门口,认真地说:

  “你们放心,我会看好这里的,每天都检查门镜,有情况第一时间给你们打电话。”

  姜玉华和赵风心点点头,转身往老城区走。

  阳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路边的桂花落了一地,香气扑鼻。

  “以后,我们是不是就不用再进镜界了?”

  赵风心问。

  姜玉华摇头,却笑了:

  “说不定哪天,又有哪个镜灵被困在镜子里,等着我们帮它解脱呢。”

  他举起手腕,手臂上的伤疤已经淡得几乎看不见,却在阳光下发着极淡的银光。

  “你看,这印记还在,说明我们的守护还没结束。”

  赵风心看着他的手臂,也笑了。

  初冬的阳光落在修复室的窗台上,姜玉华正用镊子夹着细如发丝的竹纤维,修补一页清代古籍的虫蛀处。

  “林默!”

  门被推开,赵风心顶着一头寒气走进来,手里晃着个红色的请柬。

  “老周的青轩下周办开业一周年宴,特意给我们留了主位,还说要把那面修好的菱花镜摆出来当镇店之宝。”

  姜玉华放下镊子,接过请柬。

  请柬上印着古朴的镜纹,正是老镜子铺那面民国菱花镜的花纹。

  “那面镜灵解脱后,镜面亮得很,确实适合当镇店之宝。”

  他笑了笑,想起上次帮旗袍镜灵找到爱人墓碑时,镜面泛起的淡粉光芒。

  赵风心走到桌边,拿起溯镜翻看:

  “对了,昨天赵强给我发消息,说钟表厂门口的梧桐树下,不知谁放了个小木盒,里面装着半块钟表零件,上面刻着舟字”

  姜玉华的动作顿了顿。

  自上次镜界一别,陈舟就没了消息,这半块零件,是他来过的证明。

  “他应该是找到净化影灵的方法了,只是不想打扰我们。”

  姜玉华把零件的事记在守镜手册上,本子里已经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

  门镜检查记录、镜灵解脱案例、封印阵维护要点,还有他和苏晓画的简易地图,标注着雾城所有老镜子的位置。

  “下午去趟钟表厂吧。

  把零件收进保险柜,顺便看看老李和沈阿姨,溯镜最近总泛微光,说不定是他们在想我们。”

  姜玉华点头,刚要收拾工具,修复室的门铃突然响了。

  门口站着个穿校服的小姑娘,手里抱着面旧梳妆镜,镜面蒙着灰,边缘还缺了块角。

  “哥哥,姐姐,你们能修镜子吗?”

  小姑娘的声音怯生生的:

  “这是奶奶留下的,她说镜子里有奶奶的影子,可我总看不见。”

  赵风心蹲下身,接过镜子:

  “能修,我们不仅能修好镜子,还能让你看见奶奶哦。”

  小姑娘眼睛一亮:

  “真的吗?”

  姜玉华拿出软布,轻轻擦去镜面上的灰。

  镜面渐渐清晰,映出小姑娘的脸,而镜的角落,慢慢浮现出个老奶奶的虚影,正笑眯眯地看着小姑娘。

  手里还拿着块桂花糕,和小姑娘口袋里的桂花糕一模一样。

  “奶奶!”

  小姑娘对着镜子喊出声。

  老奶奶的虚影笑了笑,伸手摸了摸小姑娘的头,然后化作一缕淡光,消散在镜面里。

  镜面变得比之前更亮,缺角的地方也泛着温润的光,像是老奶奶留下的祝福。

  “奶奶说,她一直在我身边。”

  小姑娘抱着镜子,蹦蹦跳跳地走了。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守镜手册上,本子里夹着的照片,母亲、陈舟、老李、沈棠,还有他和苏晓在钟表厂门口的合影,都在阳光下泛着光。

  下午的钟表厂很安静,赵强正在给门镜擦灰,见到他们来,笑着递过刚泡好的热茶。

  姜玉华把半块钟表零件放进保险柜,和母亲的发绳、黄铜钥匙放在一起。

  他举起溯镜对准门镜,镜面里映出老李和沈棠的身影,他们正坐在“棠镜斋”里,翻看着林默寄过去的雾城照片。

  “我们会常来看你们的。”

  姜玉华轻声说。

  离开钟表厂时,夕阳正缓缓落下,把天空染成暖橙色。

  姜玉华和赵风心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手里拎着给老周带的古籍修复工具,口袋里揣着小姑娘送的桂花糕,背包里的溯镜轻轻震动,像是在哼着母亲当年的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