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直接开大掛,一路骑砍过来
虽有绘画精通这个技能,但时明原本还担心,这技能会不会只是国画方面精通,而不会素描油画这些。
但当他拿起削好的铅笔,开始在画纸上面运笔时,那点担心瞬间就不翼而飞了,因为这铅笔在他手中运用起来,如行云流水般轻巧流畅。尝试了一番之后,时明便开始將想像具现。
在他的想像中,新款大明宝钞的正面正中间是『一百贯”字样,有符號数字,也有文字数字。
数字外面则盘著一条金龙,金龙鳞甲分明,这需要极其细腻的雕工来完成。金龙左边是奉天殿,另一边是『大明宝钞”四个大字,大字边上,还有一行『大明央行发行』小字。
至於宝钞的背面,则是方里长城图像。
在一张长七寸,宽三寸左右的纸张上,绘製那些图像,是个精细活,虽然时明有一定绘画功底,但这个过程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更何况,画完之后,还得上色。
至於这个样式,老朱会不会喜欢,时明不知道。
翌日一早,方勇便带著个中年人前来找他。
中年人也是红楼的员工,是方勇的副手,名叫李阅,年纪不到四十,但人家已经是个快当爷爷级別的选手了。
当初听到对方说他快当爷爷的时候,时明还挺汗顏,因为对方的年纪,也没比他穿越过来那会大几岁。
可他那时候还是单身汪一只,而人家孩子都五个了,还准备当爷爷了。就这方面而言,他直接被人家秒杀。
李阅是个土生土长的应天府人,年轻时候上过私塾,懂得一些术算之道,后来世道沦落,家道也不行了,完全撑不起他继续求学,於是他只能去给人家当跑堂,后来渐渐成为掌柜。
在红楼招聘高层管理人才时,他顺势进入了红楼。
坐在大堂主座上的时明,抬头看了眼他跟方勇,道:“坐!今天找你过来,是有件事需要你去帮我执行。”
闻言,屁股刚搭到椅子上的李阅,又立马起身,朝时明躬身揖礼,“请侯爷吩附,能为侯爷做事,是小的荣幸。”
时明端起茶来,用杯盖轻轻撇掉浮沫,品了口才道:“这件事情,需要你离开应天,
前往北平,且你在那边至少得呆上一到两年时间,等事情步入正轨,你找个合格的接任者之后,才能回来。当然,若你愿意,也可以继续呆在那边当大掌柜。”
一听可以当上大掌柜,李阅顿时就无法淡定了。更何况,这还是替长乐侯办事,谁能拒绝得了替財神爷工作
有点文化素养的人,把时明当作管仲再生,但在那些普通百姓,或者商人们眼里,更喜欢將时明当成財神爷。
毕竟这傢伙隨便指点一下,就有点石成金的效果。
而且,就算不讲其他,李阅也得看在薪资的面上。时明给员工们开的工资,绝对是业內最高的,甚至年底还有年终奖金。
虽然去年红楼开业不到三个月,但他们依旧收到了一笔年终奖金和一个新年红包,且年终奖金比两个月的薪资都高。
跟著这样一个大方的东家做事,何愁日子不滋润
不就是去北平嘛!虽然远了点,但好男儿志在四方嘛!
虽说不能看著第一个大孙出生,有些遗憾,但这种机会要更加难得好吧!好男儿岂能被儿女私情所累
见李阅没有任何犹豫便应下,时明便拿出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计划书,“你先看看这个计划书,有何不懂之处,可以问我。到了那边,你就算想问,我也没法给你解答了。”
李阅闻言,好奇地拿起计划书看了起来。
这是一份关於创建羊毛加工厂,以及羊毛纺织厂的计划书。
北平那边地广人稀,加工厂建在那边,会方便许多,至少运输成本可以降低不少。唯一不太方便的,可能就是纺织厂开起来之后,会缺少工人,毕竟搞纺织,还是南方更便利。
一旁的方勇好奇道:“羊毛加工厂侯爷,羊毛製品虽然挺不错,但那东西太耗费人工了,而且原材料.“
说到这,他突然想到,大明准备与北元恢復通商。难道侯爷已经瞄准了这个生意可是,这生意会有市场前景吗
时明看向他,用眼神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方勇轻咳了下,道:“侯爷,市面上的羊毛製品,一般都是些羊毛毡和羊毛地毯,这东西工艺繁琐,造价高昂,普通百姓普遍都用不起,市场太过狭小了。”
方勇边说,边小心翼翼地看著时明,担心时明觉得他多嘴。
时明微笑道:“羊毛的妙用,可不仅仅是这些,它不仅可以製作成羊毛毡,羊毛毯,
还能用来製作衣物.”
李阅此时举起手来,对时明的计划,他不会提出反对,毕竟就从经商这方面来说,时明能甩他n条街去。
不过做过这么多年掌柜,他最大的优点便是,能很好地將东家的吩咐执行下去,懂的就多做,不懂就多问。
“侯爷,你这计划书里写到,招聘工人,一边建厂,一边培训工人,可咱们的纺织机从哪里来而且小的担心,北平那边的女子,没有江南女子手巧,不一定能做好纺织这一块。”
时明微笑道:“纺织机这东西,你无需担心,我会找沈家聊一聊的,相信他们不会拒绝这笔生意。至於工人质量方面,这个不需要担心,咱们做的不是跟那些丝绸对標,而是纺织老百姓买得起的羊毛衫,工人质量可以慢慢提升。”
沈家,就是沈万三那个沈家,虽然沈万三不在了,但沈家在苏州那边依旧是顶级富人家族,同样涉足纺织业。
时明自信,找沈家帮他搞定一批纺织机,肯定没问题,
只不过如今的纺织机,还不是后世那种高效率纺织机,时明也不知道如何改良。不过没关係,只要他重金激励,肯定会有这方面的人才涌现出来的,华夏永远不缺少聪明人。
李阅点了点头,“另外就是,羊毛脱脂技术这一块,侯爷在计划书里说,可以找北元人过来帮忙指导,可那是北元啊!真没问题吗虽说朝廷是有跟北元恢復通商的计划,
可.”
李阅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时明自然明白他的担忧,於是便笑道:“这点放心,我的这个计划,可是得到太子殿下认可的,你大胆放心去做就好了。”
听到时明这么说,李阅便知道,看来这个羊毛加工厂和羊毛纺织厂,太子殿下也是有份的。
想到这,李阅心下便更加火热起来了,“侯爷放心,小的定会使出一百二十分努力的一旁的方勇见此,都快要羡慕起这傢伙来了,於是笑道:“老李,这可是侯爷给你独当一面的机会啊!”
李阅闻言,爽朗地笑了笑,然后接著看计划书。
而时明则看向方勇,將另一份计划书给他,“接下来,我会在这应天府城再建一座建筑,用於打造一座新商城。红楼那边的事情,你可以交给其他人来打理,你將精力放在这边”
方勇闻言愣了愣,虽然心里有些捨不得红楼掌柜带来的身份加成,但时明给的任务,
他也不能不接著。
於是他翻开计划书看了起来,然后就有些停不下来了。
这个计划,太过宏伟了,若是这个商城建成,那根本不是一个红楼可以比擬的,这里面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太宏大了。中心商城,商业一条街,小吃一条街,应天府城標誌。
一旦这些计划完成,那何止是日进斗金那么简单
那些只懂买进卖出,当商品搬运工的商人,跟他们侯爷的这些计划相比,差距就如同萤虫与皓月般无法比擬。
“侯爷,这份计划书,小的能带回去慢慢看吗若是小的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总结下来,再一起询问侯爷。”
李阅有些小心翼翼地问,怕时明拒绝。
虽然他大概瀏览了下,一时之间倒是没有想到太多,还需要回去再琢磨琢磨,省得在这里浪费时明的时间。
时明点头道:“可以,不过不要泄露出去,至少在咱们的工厂建立起来之前,不得泄露。”
等工厂建起来之后,就算他不说,別人也能看到。
不过到那时,他的进货渠道也已经建立起来,销售渠道也要比其他人更早开始建立,
比別人早一步,就能喝到头汤。
至於以后会不会有人跟风,那肯定是有的。但时明倒是不介意有人一起竞爭,有竞爭才会有进步,羊毛衫才能更快推广。
大明已经渐渐步入小冰河时期,为大明百姓提供保暖衣物,刻不容缓啊!
事实上,像煤球和煤炉这些东西,已经在其他地方出现了。
时明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其他地方跟人抢生意,他们只做应天府的生意。
而且,如今应天府的煤球生意,也不止他们一家了。
蜂窝煤这玩意,並没多少技术含量。
就这样,几天后,李阅告別了家人和同事,在两位长乐侯府老护卫的陪同下,离开了应天府,前往北平。
两位比较机灵的老护卫,一起陪同他前去北元建厂,不仅是保护他,还是保护他们一起带过去的十万贯宝钞。同时也是代表时明这位长乐侯,跟北平官面上人物打交道。
另外,赵敏的商队,也需要他们去確认,他们认识赵敏。
而且他们还需要在北平那边,训练一支安保队伍,保护工厂的同时,也可以趁机在北平那边做些无本买卖,补贴家用。
而方勇也开始忙碌起来,先是商城选址,选址之后,还有拆迁任务。他们搞拆迁,可不是官方拆迁。
在古代,官方拆迁的补偿,可不像后世那样,能让普通人一夜暴富,不家破人亡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私人方面的拆迁会好些,但有些为富不仁的,也同样会以各种手段,包括但不限於与官府勾结,以权压人等等。
一不小心,又是家破人亡的悽惨结局。
所以说,穿越到古代,若是穿成一个普通人,开局肯定是比较悽惨的,能不能混到成功发家,还很难讲。
除非像时明这样,直接开大掛,一路骑砍过来。
但这种欺压百姓的事情,时明肯定不能干,所以这个拆迁工作量,肯定会比较大。
这种琐事,时明就扔给方勇去头疼了,反正也不是短时间內可以完成的事情,他还有国家大事需要忙呢!
比如拿著画好並上好色的宝钞,去给太子標跟老朱掌眼。
太子標这些天,虽然依旧会带人忙著丈量土地之事,但早上的时间,太子標一般还是会在皇宫里呆著。
一来是参与早朝,跟老朱了解国家大事,二来则是,他也同样需要抽时间学习,毕竟太子標也还年轻。
比如今天没有参与早朝的时明,拿著宝钞去东宫找太子標的时候,他就在跟人学习呢!
那位正在给他讲学的人,则是刚刚被老朱从国子监助教提拔上来,进讲东宫的国子监助教吴伯宗,洪武四年的状元。
不过时明觉得这傢伙就是嘴巴厉害,让他引经据典,给人上上课,那是他的强项,真叫他做实事,动手能力其实一般。
这种人,最合適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
其实古代大多数读书人,都是这个尿性,毕竟在他们没有当官之前,一直都在寒窗苦读,其他本事根本没有。
叫他们做文章,他们会像吃饭喝水一般轻鬆自如,但叫他们去干点实事,大多数人都得抓瞎。
这也是为何会有幕僚和师爷诞生的根本原因。如果没有幕僚或师爷给他们出谋划策,
很多时候,他们其实就是个书呆子。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是科举造就的结果。
当然,不是说科举不好,若没有科举,底层百姓就没有了上升通道,天下又將进入世家统治,上品无寒士的时代。
所以,让吴伯宗给太子標讲讲经义,倒是没有问题,想要让他成为太子標的班底,还得继续歷练。
时明的到来,打断了吴伯宗的讲学,这让他有些不高兴。
但太子標並没有理会,而是拉著时明,笑道:“你这几天都在干嘛我听宝钞提举司那边传来的消息,彩色油墨已经配得相当成功,什么时候准备开始”
开始什么当然是开始发行新款宝钞啦!
虽有绘画精通这个技能,但时明原本还担心,这技能会不会只是国画方面精通,而不会素描油画这些。
但当他拿起削好的铅笔,开始在画纸上面运笔时,那点担心瞬间就不翼而飞了,因为这铅笔在他手中运用起来,如行云流水般轻巧流畅。尝试了一番之后,时明便开始將想像具现。
在他的想像中,新款大明宝钞的正面正中间是『一百贯”字样,有符號数字,也有文字数字。
数字外面则盘著一条金龙,金龙鳞甲分明,这需要极其细腻的雕工来完成。金龙左边是奉天殿,另一边是『大明宝钞”四个大字,大字边上,还有一行『大明央行发行』小字。
至於宝钞的背面,则是方里长城图像。
在一张长七寸,宽三寸左右的纸张上,绘製那些图像,是个精细活,虽然时明有一定绘画功底,但这个过程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更何况,画完之后,还得上色。
至於这个样式,老朱会不会喜欢,时明不知道。
翌日一早,方勇便带著个中年人前来找他。
中年人也是红楼的员工,是方勇的副手,名叫李阅,年纪不到四十,但人家已经是个快当爷爷级別的选手了。
当初听到对方说他快当爷爷的时候,时明还挺汗顏,因为对方的年纪,也没比他穿越过来那会大几岁。
可他那时候还是单身汪一只,而人家孩子都五个了,还准备当爷爷了。就这方面而言,他直接被人家秒杀。
李阅是个土生土长的应天府人,年轻时候上过私塾,懂得一些术算之道,后来世道沦落,家道也不行了,完全撑不起他继续求学,於是他只能去给人家当跑堂,后来渐渐成为掌柜。
在红楼招聘高层管理人才时,他顺势进入了红楼。
坐在大堂主座上的时明,抬头看了眼他跟方勇,道:“坐!今天找你过来,是有件事需要你去帮我执行。”
闻言,屁股刚搭到椅子上的李阅,又立马起身,朝时明躬身揖礼,“请侯爷吩附,能为侯爷做事,是小的荣幸。”
时明端起茶来,用杯盖轻轻撇掉浮沫,品了口才道:“这件事情,需要你离开应天,
前往北平,且你在那边至少得呆上一到两年时间,等事情步入正轨,你找个合格的接任者之后,才能回来。当然,若你愿意,也可以继续呆在那边当大掌柜。”
一听可以当上大掌柜,李阅顿时就无法淡定了。更何况,这还是替长乐侯办事,谁能拒绝得了替財神爷工作
有点文化素养的人,把时明当作管仲再生,但在那些普通百姓,或者商人们眼里,更喜欢將时明当成財神爷。
毕竟这傢伙隨便指点一下,就有点石成金的效果。
而且,就算不讲其他,李阅也得看在薪资的面上。时明给员工们开的工资,绝对是业內最高的,甚至年底还有年终奖金。
虽然去年红楼开业不到三个月,但他们依旧收到了一笔年终奖金和一个新年红包,且年终奖金比两个月的薪资都高。
跟著这样一个大方的东家做事,何愁日子不滋润
不就是去北平嘛!虽然远了点,但好男儿志在四方嘛!
虽说不能看著第一个大孙出生,有些遗憾,但这种机会要更加难得好吧!好男儿岂能被儿女私情所累
见李阅没有任何犹豫便应下,时明便拿出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计划书,“你先看看这个计划书,有何不懂之处,可以问我。到了那边,你就算想问,我也没法给你解答了。”
李阅闻言,好奇地拿起计划书看了起来。
这是一份关於创建羊毛加工厂,以及羊毛纺织厂的计划书。
北平那边地广人稀,加工厂建在那边,会方便许多,至少运输成本可以降低不少。唯一不太方便的,可能就是纺织厂开起来之后,会缺少工人,毕竟搞纺织,还是南方更便利。
一旁的方勇好奇道:“羊毛加工厂侯爷,羊毛製品虽然挺不错,但那东西太耗费人工了,而且原材料.“
说到这,他突然想到,大明准备与北元恢復通商。难道侯爷已经瞄准了这个生意可是,这生意会有市场前景吗
时明看向他,用眼神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方勇轻咳了下,道:“侯爷,市面上的羊毛製品,一般都是些羊毛毡和羊毛地毯,这东西工艺繁琐,造价高昂,普通百姓普遍都用不起,市场太过狭小了。”
方勇边说,边小心翼翼地看著时明,担心时明觉得他多嘴。
时明微笑道:“羊毛的妙用,可不仅仅是这些,它不仅可以製作成羊毛毡,羊毛毯,
还能用来製作衣物.”
李阅此时举起手来,对时明的计划,他不会提出反对,毕竟就从经商这方面来说,时明能甩他n条街去。
不过做过这么多年掌柜,他最大的优点便是,能很好地將东家的吩咐执行下去,懂的就多做,不懂就多问。
“侯爷,你这计划书里写到,招聘工人,一边建厂,一边培训工人,可咱们的纺织机从哪里来而且小的担心,北平那边的女子,没有江南女子手巧,不一定能做好纺织这一块。”
时明微笑道:“纺织机这东西,你无需担心,我会找沈家聊一聊的,相信他们不会拒绝这笔生意。至於工人质量方面,这个不需要担心,咱们做的不是跟那些丝绸对標,而是纺织老百姓买得起的羊毛衫,工人质量可以慢慢提升。”
沈家,就是沈万三那个沈家,虽然沈万三不在了,但沈家在苏州那边依旧是顶级富人家族,同样涉足纺织业。
时明自信,找沈家帮他搞定一批纺织机,肯定没问题,
只不过如今的纺织机,还不是后世那种高效率纺织机,时明也不知道如何改良。不过没关係,只要他重金激励,肯定会有这方面的人才涌现出来的,华夏永远不缺少聪明人。
李阅点了点头,“另外就是,羊毛脱脂技术这一块,侯爷在计划书里说,可以找北元人过来帮忙指导,可那是北元啊!真没问题吗虽说朝廷是有跟北元恢復通商的计划,
可.”
李阅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时明自然明白他的担忧,於是便笑道:“这点放心,我的这个计划,可是得到太子殿下认可的,你大胆放心去做就好了。”
听到时明这么说,李阅便知道,看来这个羊毛加工厂和羊毛纺织厂,太子殿下也是有份的。
想到这,李阅心下便更加火热起来了,“侯爷放心,小的定会使出一百二十分努力的一旁的方勇见此,都快要羡慕起这傢伙来了,於是笑道:“老李,这可是侯爷给你独当一面的机会啊!”
李阅闻言,爽朗地笑了笑,然后接著看计划书。
而时明则看向方勇,將另一份计划书给他,“接下来,我会在这应天府城再建一座建筑,用於打造一座新商城。红楼那边的事情,你可以交给其他人来打理,你將精力放在这边”
方勇闻言愣了愣,虽然心里有些捨不得红楼掌柜带来的身份加成,但时明给的任务,
他也不能不接著。
於是他翻开计划书看了起来,然后就有些停不下来了。
这个计划,太过宏伟了,若是这个商城建成,那根本不是一个红楼可以比擬的,这里面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太宏大了。中心商城,商业一条街,小吃一条街,应天府城標誌。
一旦这些计划完成,那何止是日进斗金那么简单
那些只懂买进卖出,当商品搬运工的商人,跟他们侯爷的这些计划相比,差距就如同萤虫与皓月般无法比擬。
“侯爷,这份计划书,小的能带回去慢慢看吗若是小的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总结下来,再一起询问侯爷。”
李阅有些小心翼翼地问,怕时明拒绝。
虽然他大概瀏览了下,一时之间倒是没有想到太多,还需要回去再琢磨琢磨,省得在这里浪费时明的时间。
时明点头道:“可以,不过不要泄露出去,至少在咱们的工厂建立起来之前,不得泄露。”
等工厂建起来之后,就算他不说,別人也能看到。
不过到那时,他的进货渠道也已经建立起来,销售渠道也要比其他人更早开始建立,
比別人早一步,就能喝到头汤。
至於以后会不会有人跟风,那肯定是有的。但时明倒是不介意有人一起竞爭,有竞爭才会有进步,羊毛衫才能更快推广。
大明已经渐渐步入小冰河时期,为大明百姓提供保暖衣物,刻不容缓啊!
事实上,像煤球和煤炉这些东西,已经在其他地方出现了。
时明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其他地方跟人抢生意,他们只做应天府的生意。
而且,如今应天府的煤球生意,也不止他们一家了。
蜂窝煤这玩意,並没多少技术含量。
就这样,几天后,李阅告別了家人和同事,在两位长乐侯府老护卫的陪同下,离开了应天府,前往北平。
两位比较机灵的老护卫,一起陪同他前去北元建厂,不仅是保护他,还是保护他们一起带过去的十万贯宝钞。同时也是代表时明这位长乐侯,跟北平官面上人物打交道。
另外,赵敏的商队,也需要他们去確认,他们认识赵敏。
而且他们还需要在北平那边,训练一支安保队伍,保护工厂的同时,也可以趁机在北平那边做些无本买卖,补贴家用。
而方勇也开始忙碌起来,先是商城选址,选址之后,还有拆迁任务。他们搞拆迁,可不是官方拆迁。
在古代,官方拆迁的补偿,可不像后世那样,能让普通人一夜暴富,不家破人亡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私人方面的拆迁会好些,但有些为富不仁的,也同样会以各种手段,包括但不限於与官府勾结,以权压人等等。
一不小心,又是家破人亡的悽惨结局。
所以说,穿越到古代,若是穿成一个普通人,开局肯定是比较悽惨的,能不能混到成功发家,还很难讲。
除非像时明这样,直接开大掛,一路骑砍过来。
但这种欺压百姓的事情,时明肯定不能干,所以这个拆迁工作量,肯定会比较大。
这种琐事,时明就扔给方勇去头疼了,反正也不是短时间內可以完成的事情,他还有国家大事需要忙呢!
比如拿著画好並上好色的宝钞,去给太子標跟老朱掌眼。
太子標这些天,虽然依旧会带人忙著丈量土地之事,但早上的时间,太子標一般还是会在皇宫里呆著。
一来是参与早朝,跟老朱了解国家大事,二来则是,他也同样需要抽时间学习,毕竟太子標也还年轻。
比如今天没有参与早朝的时明,拿著宝钞去东宫找太子標的时候,他就在跟人学习呢!
那位正在给他讲学的人,则是刚刚被老朱从国子监助教提拔上来,进讲东宫的国子监助教吴伯宗,洪武四年的状元。
不过时明觉得这傢伙就是嘴巴厉害,让他引经据典,给人上上课,那是他的强项,真叫他做实事,动手能力其实一般。
这种人,最合適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
其实古代大多数读书人,都是这个尿性,毕竟在他们没有当官之前,一直都在寒窗苦读,其他本事根本没有。
叫他们做文章,他们会像吃饭喝水一般轻鬆自如,但叫他们去干点实事,大多数人都得抓瞎。
这也是为何会有幕僚和师爷诞生的根本原因。如果没有幕僚或师爷给他们出谋划策,
很多时候,他们其实就是个书呆子。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是科举造就的结果。
当然,不是说科举不好,若没有科举,底层百姓就没有了上升通道,天下又將进入世家统治,上品无寒士的时代。
所以,让吴伯宗给太子標讲讲经义,倒是没有问题,想要让他成为太子標的班底,还得继续歷练。
时明的到来,打断了吴伯宗的讲学,这让他有些不高兴。
但太子標並没有理会,而是拉著时明,笑道:“你这几天都在干嘛我听宝钞提举司那边传来的消息,彩色油墨已经配得相当成功,什么时候准备开始”
开始什么当然是开始发行新款宝钞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