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结果如何,可以参考前宋-《时穿从给朱标系统开始》

  第88章 结果如何,可以参考前宋

  时明那么说,自然故意的,他总不能真说自己走神了,所以一口气说出这么多,並提出想休假的要求,就是想给老朱一个直观感受:我工作量太大了,大到我连早朝都在思考,我太难了!

  果然,老朱想想也觉得,似乎对时明有点压榨过度了,没想到不知不觉间,时明的肩膀上已经扛起这么多担子。

  没人跟他提起之前,他对时明的印象,还一直停留在这傢伙喜欢偷懒,连早朝都不想来上的层次。

  但现在,这种固有印象,已经被打破了。

  因为那一桩桩,一件件,时明確实都有参与,他也確实並不像外界所说的那样惫懒,

  只是他的努力,没多少人看到罢了!

  所以,算了,原谅他吧!

  这些念头在老朱的脑海里转了转,然后他的神情便渐渐缓和下来。想要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的道理,老朱还是懂的。

  只是懂归懂,老朱还是挺狠的,老是给的少,要的多。

  “咱听老五说过,这天瘟疫预防之法,是你给他们提供的方向。如今既然他们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那也有你的一笔功劳。”

  听著老朱这话,时明赶紧谦逊道:“陛下谬讚,我当时就那么隨口一说,真正不畏艰险,为大明医学发展而看淡生死的,却是周王殿下与太医院的那些御医们,臣实在不敢居功。”

  老朱摇摇头,“算了,该是你的功劳便是你的功劳,咱不是那种赏罚不明之人,你的这些功劳,咱一併给你记著便是。”

  大家一听就明白,这是老朱准备给时明提爵的前摇。

  当然,这个前摇可能有点长,毕竟时明已经是侯爵,再提就是公爵了,公爵可不是那么好升的。

  看蓝玉就知道了,自小跟他姐夫和老朱他们出生入死,打了那么久的战,结果到现在,连个侯爵都还没有混到呢!想要混到国公之爵,还得等到將来他將北元高层一锅端才行。

  可想而知,想要晋升公爵,需要多大的功劳。

  至於老朱將时明的功劳变成军功爵位,那些文臣们也没法多说什么,毕竟时明的年纪摆在那里,总不能真提拔到一二品大员的程度吧!那让他们这些混跡多年的官场老人情何以堪啊!

  所以,之前老朱给时明伯爵跟侯爵,唱反调的人並不多。

  现在,自然更加不会多嘴。

  真要將时明立下的那些功劳授一授,老朱就是给他一个右相噹噹,就从功劳而言,也不是不可以。简而言之,就文官系统而言,阻碍时明进部的,正是他的年龄。

  等老朱將时明的功劳记下之后,今天的第二个议题就来了。

  这个议题是关於六部的,由於中书省处在半瘫状態,六部许多事情都堆给老朱,老朱觉得有些事情,六部自己就能决定,於是便想著放一些权给六部,顺便將六部的品级往上提一提。

  这个说法一出来,不论是六部主官,还是六部其他官员,全都举双手双脚赞成,谁要是不愿意,那就是跟他们过不去。

  断人財路,如杀人父母!断人前程,结果也是一样。

  一时间,六部上下所有官员,『群情激奋』,兴奋的奋。

  时明看了眼太子標,见太子標唇角弯了弯,便知道,这不过是老朱扔出来的,一个让鱼儿们兴奋起来的饵料而已。

  想想也是,想要掀翻中书省,那肯定得搞些支持者,那提升六部地位,那么多文官兴奋,这不就是支持者吗

  果然,老朱在拋出这个饵料之后,便有人再次旧事重提,既然六部职能提升了,那中书省存在的意义就更小了,何不裁撤

  又是那个“悍不畏死”的礼部侍郎刘崧!

  时明知道,这位刚刚被提拔为礼部侍郎的刘崧,肯定是老朱的嘴替,替老朱说出他想说的那些话。

  结果刘崧这个提议一经提出,就遭到了无数同僚的围攻。

  当然,这些围攻他的,不是政治敏感性不够,便是那些想更进一步,对丞相位置虎视的那些人的马仔。真正的大佬,是不会轻易表態的,特別是对丞相之位有想法的那几个。

  时明则默默看著那些人唇枪舌箭,很期待他们擼起袖子,来一声肉搏战。而跟他有同样期待的人还不少,时明发现,那些武將们,一个个都像吃瓜眾一样,在那默默看戏。

  很显然,这事最终又是不了了之。

  老朱还在酝酿大招,毕竟掀翻中书省,也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做成的事情,需要平衡朝堂诸方势力。

  没多久,今日的早朝就结束了,天上的细雨下下停停,时明想著,是不是回去睡个回笼觉。

  然后就被太子標他们几个兄弟拉住了,太子標决定中午在东宫开席,祝贺朱老五得以留在应天府,担任医学院祭酒。

  时明身为他们的准妹夫,自然不能缺席。

  在前往东宫的路上,太子標便问时明,“今日朝堂上,你看出什么来了吗”

  时明朝太子標眨巴了下大眼,不明所以。

  太子標见此,便没有隱瞒,道:“父皇准备撤掉中书省!”

  一句话,时明便露出恍然之色,“原来如此!我说为何那刘侍郎一而再提起这事,父皇却无半点生气之色呢!”

  “你觉得丞相有必要留吗”太子標扭头看向时明。

  时明摇了摇头,“確实没有必要留,丞相的权力太大了,若是碰到个暗弱之主,那朝权肯定会被其把持。虽说古往今来,能以丞相之姿造反成功的就王莽跟曹不两个,但这也足以说明,丞相造反成功的可行性,父皇的担忧,不无道理。”

  “可没有了中书省,那所有事情都得由皇帝一人决定,要是將来碰到一个昏的帝王,又当如何”太子標又问。

  时明想了想,便道:“可以临时成立一个机要部嘛!一旦有什么紧急的军国大事,可以交给这个临时部门决定。至於平时有什么事,就只能交给六部主官自行决定了。”

  虽然时明说得很简单,但太子標还是不由暗自感慨,这临时机要部,不就是未来那野猪皮的军机处吗

  果然,时明有大才!都怪老爹!

  太子標已经在自行脑补,若是时明在原歷史当中,没有被他老爹砍掉,那也许大明不会十六世而亡。

  太子標又问:“那如果找几位大臣,成立一个內阁,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你觉得如何”

  时明闻言,不由愣了愣,而后笑道:“这不就是小一点的中书省吗”

  “如果不给內阁决断之权呢”

  这就是票擬跟批红了吧!

  內阁票擬,皇帝批红。

  於是,时明又问了句,“若是碰到个昏的,那又有谁来限制他们的权力呢”

  太子標闻言,不由又陷入沉思。

  直到来到东宫,太子標才道:“皇帝旨意,是否可以由內阁来转发若是碰到一些实在昏的,可以先留中不发—.“”

  时明闻言,顿时失笑,“那內阁的权力,岂不比帝王还大这不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相权么”

  太子標闻言,不由语塞。

  见太子標这个表情,时明很想仰天大笑,但想想又觉得有点不太礼貌,便道:“自古以来,君权与相权便是如此,一旦失去了相权的约束,君权便会被无限放大,要是帝王英明神武,那也就罢了,他们可以掌控一切。若是碰到昏的,那就看朝廷能撑多久才会天下大乱了。父皇想把相权彻底拿掉,在他这里自然没有问题,但將来的事情,谁能说得准呢”

  说到这,时明停顿了下,笑道:“是不是想说,我说的是一堆废话確实是废话,因为这世间就根本没有万事不易之法。父皇想要一个一劳永逸的法子来加强君权,那是不可能的。一旦后来者无法做出及时调整,那结果如何,可以参考前宋。”

  跟在后面的朱老二跟朱老三都不由竖著耳朵,只有朱老四嘿笑起来,“妹夫,你又在编排咱爹了,胆大包天啊!”

  原本有点大逆不道感觉的气氛,顿时消散一空。

  而太子標,已经在时明那句“可以参考前宋”中,陷入沉思。

  前宋有什么地方是能用来借鑑的吗

  其实还是有的,因为前宋的那位宋太宗,也就是那位高梁河车神,一句『与士大夫治天下”,使得前宋完全成为士大夫最憧憬的朝代,后面想要进行一些改革,全都无法顺利进行。

  因为大宋的一系列改革,触动权益最大的就是那些士大夫。

  冗费,官,全都是士大夫们的利益。

  这些祖宗之法的形成,后世帝王想要改动,肯定就会有无数人跳出来指责,说他们违背了祖宗。

  但往往想做大事,就得违背一些祖宗的决定。

  比如一个男人想要开始拼命的时候,都会说一句『列祖列宗在上,不孝子孙某某拜上”,当著祖宗的面承认自己不孝了,自然是想要做些违背祖宗的事情。

  后来还是那位王荆公实在看不下去,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变法理念,强行將改革推行下去。

  可惜,王荆公“与世为敌”,最终也只能黯然收场。

  一个人的力量再强,也是有限的,这便是独木难支!

  当然,王荆公也就是没有遇到老朱这样的杀神,要是王荆公有老朱这样的杀神在背后强力支持,还有什么法是变不了的

  进入东宫,数人分別落座,朱老六也带著几个弟弟过来,给朱老五凑了下热闹,朱老五在眾兄弟面前,看实雄了一把,

  瞧他那副顾盼自雄的模样,估计在他看来,在座的,除了標哥哥跟时妹夫之外,其他的,全都是垃圾!

  想了许多,但依旧有点没把握住精髓的太子標,朝已经落座的时明招了招手,让时明去他身旁落座。

  时明起身,坐到他身边,拿起他前面桌案上的酒杯,给自己添了杯酒,顺便问道:“標哥怎么了有什么想不明白的”

  太子標看向时明,慎重问:“照你之前那么说,难道父皇裁撤中书省的策略,是错误的”

  他很想说,原本歷史上,咱爹確实是裁了中书省啊!

  但想想,这话確实不能说出来。更何况,他爹在裁撤了中书省之后,把部分工作转给了他,让他当起了常务副皇帝,结果生生把他给熬走了。这种事,能是什么光彩事吗

  时明摇头,“父皇的想法自然是好的,毕竟他精力旺盛,没有中书省,他自己一个人也能忙得过来,何况还有你帮他呢!”

  老朱对权力的欲望,不是寻常帝王能比的,想让他將手中权力分出去,想都別想,除非是分给太子標。

  “但並不是每个人都像父皇那般精力充沛的。”时明又接著说道:“所以,还是那句话,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子孙后代的事情,就交给他们自己来做好了,要相信他们的智慧。我们这一代人能做的,就是不给后代增加锁,让他们束手束脚。”

  说到这,时明又想起老朱的那个《皇明祖训》。

  於是,他又作死的来了句,“说到这,我就不得不提一句父皇的那个《祖训录》了,

  我觉得那个真没什么必要,省得回头还得有人毛著胆子站出来,再次重申一下王荆公的那句名言。”

  太子標原本还挺严肃的,可一听这话,差点失笑,忍不住伸手虚点了他几下,“算了算了,你回去坐著吧!再说下去,我估计回头父皇又得抽出玉带,给你来上几下狼的了。”

  时明坐回去之后,便跟朱老四朱老五他们筹交错起来。

  身为主角的朱老五,面对眾兄弟的恭维,以及太子標哥的勉励,確实爽了一把。

  当时明从东宫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不过这时候雨已经停了,时明去坤寧宫跑了趟,给马皇后请了个安,然后带著正好在马皇后那里的小崇寧带出去逛了下。

  结果一出门,就被老朱给撞了个正著,“好你个孽障,居然说咱的《祖训录》一无是处,討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