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低着头心里冷笑,如果真是在乎母后,为何不写一封信,就不信太后说的话,皇帝还能不听。
“祖母莫要伤心,是母妃的错,母妃临走前忏悔说,要是能重来一次,定不会做出这种事情的。”
太后手中攥着佛珠,空气里面多带着檀香味,心里琢磨如何,皇后要知道自己会是这般下场,从一开始并不会嫁给皇帝。
“哀家与她说过多少次,要皇帝便和杨家断了关系,要权利,不要爱皇帝,不然何来这等下场。”
太子没有回复,不想讨论关于母妃的事。
太后幽幽叹了一口气。
“只是苦了你,听说杨家那边,如今也不与东宫来往了,哀家会训斥他们,到底是一家人怎能做出这种事情。”
太子眼中神色更加冷,太后真是嘴上会说,他不信母妃离世后,杨家人没有与她说过,要不要和自己来往。
怕是这位祖母授意,还要在自己面前装模作样。
“孙儿不怪杨家人,他们也没办法,家族几百人,不能为了本宫丢掉性命,孙儿不愿意勉强他们了。”
若太子一门心思怪罪杨家,会让太后觉得太子不懂事,杨家为了支持太子登基,做了多少事情。
不过,如今太子懂事极了,没有对抛弃他的杨家怨恨,反而,让他有些愧疚。
“你放心,你母妃虽不在了,还有祖母呢!对了,你在宫里可听说薄太妃最近情况如何,哀家听说,她掉入莲花池生病了。”
太后说着,一边扶起太子,让他坐下说。
太子收敛心中怒意,脸上扯出一抹苦笑。
“父皇一直记着太妃小时候的好,这回因为黎将军的事情,父皇还曾下旨,不许宫中人讨论。”
太子明知道,太后最讨厌薄太妃,偏偏要皇帝保护薄太妃,他特意把这事捅到太后面前。
既然所有人都让他不痛快,那么大家都陪他一起下地狱吧!
“混账,皇上定是被妖妃迷了眼睛,若不是哀家拼死生下他,他能够活到现在,就因为别人一点点施舍迷了心。”
心腹嬷嬷在一旁默默看了一眼太子,觉得他很奇怪,太后不喜欢什么,他偏偏要说,轻轻咳嗽一声安抚道。
“娘娘,您刚刚从寺庙回来,还是别想太多事情,主持都说了,你不能有忧思过重,薄太妃的事情,奴才一会去打探一下,晚点再告诉娘娘。”
太后心情好了一些,到底皇帝是她亲生儿子,嘴上说着生气,没真打算跟皇帝撕破脸皮,将他彻底推到薄太妃身边,太后又不是傻子。
“好,看来哀家这个儿子靠不住,还是你好,陪着哀家多少年了,一会你得打探清楚了。”
太后说完又看,向太子又叹了一口气。
“如今太子妃不在,你宫殿里缺个主事的人,要不,哀家再给你找找,有人能够照顾你,哀家也放心。”
太子眼中闪过一抹哀痛摇头。
“祖母,不是孙儿不答应,只是太子妃刚刚去世几个月,若孙儿立马再娶,怕会对孙儿名声不好。”
他说到这里,太妃也不能按着他,非让他去娶人,她琢磨着将杨家一位表亲嫁给太子,若太子登基了,皇后还是杨家的。
“好,你有这份情谊,哀家很开心,这事也不着急,再等一段时间,再给你娶妻。”
本来,太子还想着再说两句话,挑拨太后和皇帝的关系,一提到娶亲,太子也不想在这里待着。
嬷嬷主动送太子出去,在太子离开寝殿后,嬷嬷明显察觉,他身上气质猛的变得凛冽起来。
嬷嬷拧住眉头心里生起一股不安,总觉得接下来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她对着守在宫门口的宫女招了招手。
“你与我说说,最近这段时间东宫发生什么事?”
宫女颤颤巍巍,不知道该不该说,许多事情太子和皇帝都不让说,下了封口令。
可嬷嬷是太后心腹,不说也没法交代,看出来,她心中的忌惮。
嬷嬷笑着问道:“你知道便说,有娘娘为你做主,皇上不会生气的。”
听了嬷嬷的保证,宫女才把东宫发生的事情通通说了一遍,还有最近东宫的传闻,嬷嬷听了后沉默半晌。
“按照你的意思说,殿下最近行为诡异,而且和薄太妃彻底撕破脸皮。”
宫女在慈宁宫也待了有几年,知道太后和薄太妃关系恶劣,不好遮掩。
“最近几日,三皇子还去过薄太妃殿探望,两个人的关系比之前好了许多。”
嬷嬷点点头,没有相信她所说的话,在宫中时间久了,谁能知道对方是真心说实话,还是里面带着谎话诓骗。
嬷嬷又去找了几个自己的眼线,确认后才回到宫中。
这会天色已晚,太后躺在床榻上,由宫女给揉着头上穴位,她经常会头疼揉一揉好许多。
听见脚步声,太后睁开眼睛发现是嬷嬷脸上挂着笑容。
“怎么?这么快便查到了,哀家希望是好消息。”
嬷嬷沉默片刻,将打听来的事情实话实说。
果然太后越听脸上神色越难看,嘴中喘着粗气怒吼道。
“好一个儿子,竟然对那贱人那么好,亏哀家还将他放在心中,真是狼心狗肺。”
所有人都低着头,不敢开口说话,皇帝是太后的儿子,太后可以说,他们已附和,便是欺君之罪。
“这样,你去太医院找萧御医过来,哀家有事要嘱咐他。”
嬷嬷站起身来看了一眼太后,知晓太后想做什么,想必在太后心中看来,薄太妃已经成为威胁到她,是个不稳定因素,要除了薄太妃,皇上会不会察觉,嬷嬷心里没底。
“娘娘做事要三思而行,万万不可伤了母子情分,否则以后,娘娘定会追悔莫及。”
然而她的话刚刚说完,便察觉到太后看着她眼中带着杀机,嬷嬷吓得噗通一声又跪在地上。
良久,太后沙哑声音在她耳边环绕着。
“哀家做事,何时轮得到你指手画脚,哀家的吩咐,你照做便是了。”
嬷嬷是头皮发麻,知道自己若再违背太后,定会被她抛弃,只能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祖母莫要伤心,是母妃的错,母妃临走前忏悔说,要是能重来一次,定不会做出这种事情的。”
太后手中攥着佛珠,空气里面多带着檀香味,心里琢磨如何,皇后要知道自己会是这般下场,从一开始并不会嫁给皇帝。
“哀家与她说过多少次,要皇帝便和杨家断了关系,要权利,不要爱皇帝,不然何来这等下场。”
太子没有回复,不想讨论关于母妃的事。
太后幽幽叹了一口气。
“只是苦了你,听说杨家那边,如今也不与东宫来往了,哀家会训斥他们,到底是一家人怎能做出这种事情。”
太子眼中神色更加冷,太后真是嘴上会说,他不信母妃离世后,杨家人没有与她说过,要不要和自己来往。
怕是这位祖母授意,还要在自己面前装模作样。
“孙儿不怪杨家人,他们也没办法,家族几百人,不能为了本宫丢掉性命,孙儿不愿意勉强他们了。”
若太子一门心思怪罪杨家,会让太后觉得太子不懂事,杨家为了支持太子登基,做了多少事情。
不过,如今太子懂事极了,没有对抛弃他的杨家怨恨,反而,让他有些愧疚。
“你放心,你母妃虽不在了,还有祖母呢!对了,你在宫里可听说薄太妃最近情况如何,哀家听说,她掉入莲花池生病了。”
太后说着,一边扶起太子,让他坐下说。
太子收敛心中怒意,脸上扯出一抹苦笑。
“父皇一直记着太妃小时候的好,这回因为黎将军的事情,父皇还曾下旨,不许宫中人讨论。”
太子明知道,太后最讨厌薄太妃,偏偏要皇帝保护薄太妃,他特意把这事捅到太后面前。
既然所有人都让他不痛快,那么大家都陪他一起下地狱吧!
“混账,皇上定是被妖妃迷了眼睛,若不是哀家拼死生下他,他能够活到现在,就因为别人一点点施舍迷了心。”
心腹嬷嬷在一旁默默看了一眼太子,觉得他很奇怪,太后不喜欢什么,他偏偏要说,轻轻咳嗽一声安抚道。
“娘娘,您刚刚从寺庙回来,还是别想太多事情,主持都说了,你不能有忧思过重,薄太妃的事情,奴才一会去打探一下,晚点再告诉娘娘。”
太后心情好了一些,到底皇帝是她亲生儿子,嘴上说着生气,没真打算跟皇帝撕破脸皮,将他彻底推到薄太妃身边,太后又不是傻子。
“好,看来哀家这个儿子靠不住,还是你好,陪着哀家多少年了,一会你得打探清楚了。”
太后说完又看,向太子又叹了一口气。
“如今太子妃不在,你宫殿里缺个主事的人,要不,哀家再给你找找,有人能够照顾你,哀家也放心。”
太子眼中闪过一抹哀痛摇头。
“祖母,不是孙儿不答应,只是太子妃刚刚去世几个月,若孙儿立马再娶,怕会对孙儿名声不好。”
他说到这里,太妃也不能按着他,非让他去娶人,她琢磨着将杨家一位表亲嫁给太子,若太子登基了,皇后还是杨家的。
“好,你有这份情谊,哀家很开心,这事也不着急,再等一段时间,再给你娶妻。”
本来,太子还想着再说两句话,挑拨太后和皇帝的关系,一提到娶亲,太子也不想在这里待着。
嬷嬷主动送太子出去,在太子离开寝殿后,嬷嬷明显察觉,他身上气质猛的变得凛冽起来。
嬷嬷拧住眉头心里生起一股不安,总觉得接下来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她对着守在宫门口的宫女招了招手。
“你与我说说,最近这段时间东宫发生什么事?”
宫女颤颤巍巍,不知道该不该说,许多事情太子和皇帝都不让说,下了封口令。
可嬷嬷是太后心腹,不说也没法交代,看出来,她心中的忌惮。
嬷嬷笑着问道:“你知道便说,有娘娘为你做主,皇上不会生气的。”
听了嬷嬷的保证,宫女才把东宫发生的事情通通说了一遍,还有最近东宫的传闻,嬷嬷听了后沉默半晌。
“按照你的意思说,殿下最近行为诡异,而且和薄太妃彻底撕破脸皮。”
宫女在慈宁宫也待了有几年,知道太后和薄太妃关系恶劣,不好遮掩。
“最近几日,三皇子还去过薄太妃殿探望,两个人的关系比之前好了许多。”
嬷嬷点点头,没有相信她所说的话,在宫中时间久了,谁能知道对方是真心说实话,还是里面带着谎话诓骗。
嬷嬷又去找了几个自己的眼线,确认后才回到宫中。
这会天色已晚,太后躺在床榻上,由宫女给揉着头上穴位,她经常会头疼揉一揉好许多。
听见脚步声,太后睁开眼睛发现是嬷嬷脸上挂着笑容。
“怎么?这么快便查到了,哀家希望是好消息。”
嬷嬷沉默片刻,将打听来的事情实话实说。
果然太后越听脸上神色越难看,嘴中喘着粗气怒吼道。
“好一个儿子,竟然对那贱人那么好,亏哀家还将他放在心中,真是狼心狗肺。”
所有人都低着头,不敢开口说话,皇帝是太后的儿子,太后可以说,他们已附和,便是欺君之罪。
“这样,你去太医院找萧御医过来,哀家有事要嘱咐他。”
嬷嬷站起身来看了一眼太后,知晓太后想做什么,想必在太后心中看来,薄太妃已经成为威胁到她,是个不稳定因素,要除了薄太妃,皇上会不会察觉,嬷嬷心里没底。
“娘娘做事要三思而行,万万不可伤了母子情分,否则以后,娘娘定会追悔莫及。”
然而她的话刚刚说完,便察觉到太后看着她眼中带着杀机,嬷嬷吓得噗通一声又跪在地上。
良久,太后沙哑声音在她耳边环绕着。
“哀家做事,何时轮得到你指手画脚,哀家的吩咐,你照做便是了。”
嬷嬷是头皮发麻,知道自己若再违背太后,定会被她抛弃,只能应了一声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