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成长-《他矜贵难攀》

  她将孩子收拢在怀中往警车走去,外面警车冷峻的光闪动,照耀在女人的脸上却十分柔软,突然有警察大呼一声:“小心!”

  “砰!”

  冰冷的子弹穿透身体,女人背部一疼,瞳孔顿缩,所有东西天旋地转,应声倒地,周围的声音变得嘈杂,耳朵里却产生了尖锐的轰鸣声,她的眼皮抖了抖,视线也开始模糊起来,闭上眼的那一刻,她依旧紧搂着怀中的小女孩。

  她家理理,现在应该睡得正香甜吧,还要回家好好陪他呢… …

  “你妈妈就是对事情太较真了,在那次行动之前就死抓着那个团伙死磕,和头目有过过节,他知道这一批人一定会被抓无疑给那个逃犯下任务朝你妈开了枪。”同事话语里满是沉痛,“也怪我们那次任务都太大意了,没有想到一个人贩子手里居然会有枪。”

  陈理静静听着母亲的同事讲述着她的故事,目光落在墓碑上的那张黑白照片上,母亲留着一头飒爽的中短发,脸上的笑容和煦,笔挺的警服在她身上格外好看。

  “那后来呢?”

  “后来?”同事悠长地叹息了一声,“你说的时那个罪犯后来这么样?他倒是落网了,判了死刑,但是那个头目逃到了境外,我们后面几个市警署联合起来也没能抓到他,十多年了,加上你妈的死,一直都是我们当年警队的一块滥觞。”

  身侧的手紧紧握成拳,陈理的心里像是灌满铅一般沉重。

  从小他对母亲的印象就不深,在无数个他最需要的日子里,母亲这个角色的缺席让陈理对她难免产生些怨恨,他以前甚至还和奶奶一样怪过母亲,如果当年她不出任务,也许就不会死了,他也不会从小被人嘲笑是个没爸没妈的孩子。

  可是他根本没有想过那些处于水深火热的孩子比他需要母亲千万倍。

  陈理从来没有理解过她,也许不止是他,他们都没有理解妈妈那时的心情过。

  一边是自己的家庭,一边是自己所追求的理想与信念,母亲这个职务不应该束缚她的,就像她的墓志铭里写的,她不是一个人的母亲。

  她不止是陈理的母亲,也是很多个被拐儿童的,她将他们拯救出来送他们回家,给他们一个新的人生。

  他的母亲,是英雄。

  从警察公墓中回来陈理一直心事重重一语不发,锦茵不免忧心,担心他是不是接受不了这些事情。

  当年陈伯伯不和陈理说他妈妈的事情,除了奶奶的缘故,母亲殉职罪魁祸首却逍遥法外,他大概也是不想儿子在年幼的时候就承担这些心理负担。

  “陈理,你没事吧?”

  陈理回过神来,朝锦茵笑了笑,只是笑容有些勉强:“没事。”

  “茵茵姐。”他突然叫住锦茵,像是下定了决心, “我明年想考警校!”

  锦茵脚步停下转头去看他,少年说这话时语气十分笃定。

  到今天她才恍然意识到小时候那个爱闹别扭生闷气的小鬼已经长大,青涩的脸庞线条坚毅,已经有几分男人的感觉。

  她也微微弯起唇角,轻轻点头:“嗯,我支持你。”

  他已经成年,锦茵相信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无论陈理是什么想法,她也会全力支持他。

  陈理也被自己突然的豪情壮志吓到,却在看到锦茵鼓励的笑容中变得舒心,不太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

  “茵茵姐今天回家住吗?”

  锦茵才意识到刚刚一路陪着陈理在陈宅附近下了车,两个人走着已经到了陈宅的院外。

  院子里刘妈正在给老太太种的花浇水,抬头就见陈理和锦茵站在院外迟迟不进来,走过去按了开门的按钮,走上前见真的是锦茵,十分惊喜:“茵茵今天和小理一起回来啦,这么不进来?”

  刘妈热情地招呼她进去,锦茵总不能说自己就是不小心回来的,就随着刘妈进去了。

  “老太太今天说让我多买点菜在家里,我还纳闷呢,原来是预料到你们回家了。”

  刘妈放下手中的喷壶,笑眯眯地对锦茵说道。

  “你们在这里先坐会儿,老太太出去散步了应该过一会儿就回来,我现在就做晚饭,待会儿好好做道你们喜欢的糯米排骨。”

  “谢谢刘妈。”

  锦茵突然就又有种重新回家的感觉,在这个家里,和她关系比较近的除了陈理也就是刘妈了。

  以前锦茵在陈家住着总觉得该替他们做点什么事情,抢着去洗碗煮饭,刘妈每次都不让,说这些事情该她来做,但是有时候也会喊锦茵去厨房教她做小食。

  锦茵坐着也没事干,就跟着刘妈进了厨房替她打下手。

  贺梦梅下楼一进厨房就见着锦茵,像是没见过这人似的,新奇得很:“哟,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你这丫头都回来了?”

  锦茵将葱蒜放进篮子里洗干净,抬头叫了她一声:“二妈。”

  贺梦梅倒是也受用,厨房里的事情她从来不沾,下来也就是看一下刘妈有没有开始做晚饭,既然多了个下手,她就更加不用做什么了,转身去客厅。

  陈理也回来了。

  家里倒是又能热闹一晚上。

  陈老太太每天晚上喜欢约其他老太太出去散步,老太太们聚在一块就是喜欢讨论儿孙的事情。

  陈老太太的老姐妹突然提起尚未结婚的陈邵虞:“素秋,你家老三年纪也不小了,你还不着急?”

  这话说到陈老太太心坎里去了,她现在怎么不愁老三的婚事?问题是他自从那次和赵家那个女儿解除婚约之后就一直没有个信,叹气道:

  “我倒是着急,老三自己不着急我又能有什么办法?”

  老姐妹摇摇头不赞同她的说法:“现在年轻人都是这样,年轻的时候不想找,等到以后再想找又难得找个自己满意的,虽说你家老三人长得好家世好倒也不用愁,但是你想想,他要找个什么样的媳妇还不得你来把关?”

  陈老太太觉得她说得在理,这些年因为婚约在这里她除了盼着他们早点完婚没操过心,但现在要是老三还不赶紧找一个,她这把年纪就怕是等不到再抱孙子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