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驱逐-《将军在上:寺卿大人宠疯了》

  想清楚了这一点,接下来的日子,都不用宋言澈吩咐,她每日的目标就是跟紧了宋言澈,唯他马首是瞻。

  跟林晚辞同期进大理寺的新人每日还在外面干着又累又苦的活呢,但是林晚辞已经过上了跟着领导有肉吃的日子。

  这样时日一长,大家在私下里就心生不满。

  说的最多的就是林晚辞是个只会靠巴结上位的小人,日日只会抱宋言澈的大腿。

  还有人想法更是龌龊,猜想林晚辞和宋言澈是不是两人有一腿,林晚辞一个女人也能进的了大理寺是不是就是因为走了后门。

  但也有不少人进大理寺来,其实主要就是奔着宋言澈来的,外界都传他公正严苛,是个难得的好官,这就成为了不少年轻人的榜样,每年就有不少有志青年想着加入大理寺,这样就可以日日见到自己心目中的偶像了。

  而奔着宋言澈来的人虽然心中极其不齿林晚辞如此狗腿行径,但也绝对不能忍受有人将自己心中偶像一样的人,说成如此不堪的样子。

  两队人马就从最开始的争辩,演变成为互殴,打的不可开交,谁也不想让。

  让原本安静的大理寺一下子陷入到了一片喧闹之中。

  这样的事情自然轮不到宋言澈堂堂寺卿大人亲自出马,自有人去处理,原本也无需过问。

  但是自这之后,林晚辞就明显感觉到她受到了所有人的孤立,从前还有几人是愿意与她说话的,但是现在大家看见了她都远远的避开了。

  不光是同期的新人,就连一些进来时间久了的差役,看着她的眼神也十分的不友善。

  林晚辞也不在意,反正她现在还有着更重要的事情。

  宋言澈最近也感觉到了大家向他投来的目光有些奇怪,但是他在寺卿的位置上坐了这么久,什么样的眼神没见过。

  直到有一日,寺正李泰小心翼翼的将一封联名书信递到了宋言澈的桌案前。

  宋言澈这才意识到了自己一直以来刻意忽略了的那些目光,以为慢慢就会消散的,却在私底下已经发酵成了这样。

  “大人,这是整个大理寺所有人的联名书信,请求您将徐云微驱逐出大理寺。”

  宋言澈连看都没看,直接将联名信扔到了桌案上,目光肃冷看向李泰道:“为何?”

  李泰这个时候却支支吾吾有些说不出来,那样的话让他怎么说的出口嘛。

  总不能直接当着自己的顶头上司说:是大家都觉得您跟徐云微有一腿,为了您的清誉着想,您必须要把她赶出去。

  “啊,这个……”

  李泰抹了把额上的汗珠,在心里把寺丞那家伙骂了一遍,难怪这样的事情他不来,要推给自己,这样冤大头的事情,是个人都不来,一个个都仗着他脾气好,无法无天了。

  “大家觉得,她一个姑娘家实在不合适,大人您看咱们这大理寺里面都是大老爷们,就只有她一个姑娘家,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李泰努力的编着理由。

  然而宋言澈听后却轻轻笑了笑。

  李泰现在觉得脑瓜子嗡嗡的,大人他笑了?他为什么笑?

  “大人?”

  “我记得李寺正进大理寺已经有五年了吧。”

  话题忽然转了方向,李泰楞了楞,随即心里一阵暗喜,原来大人还记得他是什么时候进的大理寺啊,心内顿时有了一种被重视的感觉。

  “大人记性真好。”李泰笑眯眯的道。

  宋言澈却看着他,脸上的笑容顿时又消失不见,变为了一惯的冷肃。

  “我记得当时李寺正进大理寺的时候也是备受争议的,当时也有不少人来我跟前说过像今日的问题,但是五年过去了,如今坐在寺正位置是上的是你,而不是那些人。”

  李泰整个人犹如被兜头浇下一桶凉水,头脑瞬间清醒了起来。

  “莫非这么多年过去了,李寺正也变成了曾经的那些人?”

  李泰只觉背上一阵寒芒,朝着宋言澈规规矩矩行了个大礼,“请大人恕罪,李泰知错。”

  说着拿走了桌案上的那封联名信,头也不回的朝着门外走。

  走到门口时,却听到身后又传来了宋言澈清冷的声音。

  “我不希望今后再有这样的声音传入耳中,你明白吗?”

  “下官知道了。”

  李泰出了门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然后将手里那张联名书信随手撕成了碎片,就扔进了边上的沟渠里。

  刚刚宋言澈的话犹如警钟一般还在耳边回响。

  李泰迈着步子,转身回了值房,神情也不如之前那般轻快。

  值房内竟然还围着不少的人,正在里面叽叽喳喳的谈论着,见他回来了一个个顿时噤声,但脸上都是一副笑嘻嘻的样子。

  有人率先出口问道:“寺正大人,怎么样了?宋大人怎么说?”

  李泰神色一冷,“都给我滚出去!该干嘛干嘛去,没事情的可干了,就去街上巡街去。”

  十几个嬉皮笑脸的人,被他这么一呵斥都愣住了,在他们的印象中,这位寺正大人是整个大理寺里面脾气最好的,也从来不摆官架子。

  即便是大理寺新来的那些人都十分喜欢这个脾气好的寺正大人。

  但是现在他变脸了。

  围了一圈的人纷纷出了屋子,不到一会儿屋内就彻底安静下来。

  李泰坐在这一片安静里,脑中不由回想到了自己最开始来到大理寺的那一年。

  他自小个子就生的矮小,这一点没少被人嘲笑,但是他这个人也有个优点,就是性子特别好,很容易就能跟人成为好朋友。

  后来在来了大理寺后,也依旧如此,有人说他个子矮小不应该被录用,也有人拿他性子好说事,说他一定是靠着巴结阿谀才进来的。

  当时也曾闹的沸沸扬扬,有人甚至向宋言澈进言,说他这样的人不配呆在大理寺。

  可是五年过去了,他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小差役,做到了寺正的位置,而当年那些说着要赶他出去的人,有的还在原地,有的已经自请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