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兄弟俩-《诸天幼儿园,小兕子和扶苏是同学》

  歷史上的刘邦最后取得了胜利,没有什么遗憾的。

  项羽倒是有遗憾,垓下之围的惨败,不肯过江东后的自刎,和虞姬的离別……

  最重要的还是他那个嗜杀的性格,是该矫正矫正。

  可朱慈烺和朱微娖一出来,大家就把小项羽拋之脑后了。

  同样是遭遇战乱和小冰河时期,崇禎的应对手段和邓绥比,真的差太远了。

  好在崇禎是真的想救国,他的孩子要真来上学,肯定能帮到崇禎。

  拯救了大明,就没大清什么事了,就不用再怕近代的百年屈辱。

  “就他俩吧,我都有些期待给他俩上课了。”刘据说道。

  “他俩我也同意,不过我们先看完名单。”李清照接著说。

  第五份名单出来了。

  三岁的小嬴稷。

  “这不行!”嬴稷第一个拒绝。

  “我没什么需要教的,我就做挺好,不用不用。”嬴稷脸上写满了抗拒。

  真不行,真不行!

  要是小时候的他来了,被小兕子带歪,说什么“窝”,“泥”的,他不要面子的吗

  “好!那我也拒绝!”妲己接著说道。

  不为別的,就因为嬴稷是她和帝辛老熟人的后代,秦国还帮商朝报了仇,她就支持嬴稷。

  韩信、刘据他们对年纪最大的嬴稷都是很尊敬的,见嬴稷拒绝,他们也跟著拒绝了。

  沈言之却是觉得有些可惜。

  是他的话,他是真的很想抱抱战国大魔王的幼年版的,想想都爽。

  可老师们都反对,他也没办法。

  希望以后系统会再次选中小时候的嬴稷,不需要投票,直接定名单那种,就好了。

  “行吧,我们再往下看。”沈言之无奈地说,等待系统给出下一个名单。

  很快,第六个选择出来了。

  三岁的朱厚照。

  第七个名单。

  四岁的赵頊。

  第八个名单,是四岁的朱祁镇和三岁的朱祁鈺。

  这下,十个孩子全都出来了。

  三岁的刘邦。

  三岁的项羽。

  三岁的爱新觉罗?永珹。

  四岁的朱慈烺和三岁的朱微娖,俩人一组。

  三岁的小嬴稷。

  三岁的朱厚照。

  四岁的赵頊。

  四岁的朱祁镇和三岁的朱祁鈺,也是俩人一组。

  沈言之也有点期待朱厚照,这孩子要是来了肯定很好玩。

  可最后老师们选择的却是朱祁镇和朱祁鈺。

  妲己刚听看过这俩兄弟的歷史。

  文字她还不太能看懂,但系统修復过她的语言系统,她听史书是能听懂的,刚巧就在今天做早饭的时候,她一边用耳机听了朱祁镇和朱祁鈺的歷史。

  “朱祁鈺太惨了,来了能救救他吧”妲己说著都有些心疼。

  她说的太惨了,並不是说朱祁鈺死得惨,而是他从一出生开始就惨。

  他爹朱瞻基独宠皇后孙氏,朱瞻基的其他女人被孙氏压得死死的,朱祁鈺一出生就活在孙氏的阴影中。

  明朝成年成婚年满二十岁后的藩王,只有两个没去就藩。

  一个是朱高煦,那是他自己拒绝去就藩,没多久就被自己侄子烤死了。

  另一个就是朱祁鈺,这是孙氏不让他去。

  不仅不让去,还把他放在北京昌平一个很小的小宅子里,限制朱祁鈺的自由。

  朱瞻基就俩儿子,一个从小受著万般宠爱,另一个二十多岁都还“蜗居”在昌平的小房子,这差距。

  朱祁鈺这种已经年过二十岁,已经成年成婚,却不能去就藩,还被半软禁在京城郊区的藩王,明朝独一份,没有之一了,他似乎从一出生开始就是个悲剧。

  当然,李清照他们选朱祁镇朱祁鈺兄弟俩,並不是只为了救朱祁鈺,更重要的是为了救大明。

  明朝武官系统被彻底压制,就是从土木堡之变开始的。

  自那以后的年代,武官在朝中几乎没了地位。

  大明以文官驭武官,也是在自土木堡之变以后,几乎是一夜之间形成的。

  就是因为这种奇葩情况,哪怕对大明边关贡献大如戚继光,想要实现自己的军事抱负,都得在朝中找文官做靠山。

  后来戚继光不得已找了谭纶和张居正给自己做后盾。

  张居正一死,戚继光也就没了后台,他开始被排挤,他一手培养出来的戚家军的將领也一一被迫害,流放。

  一个抗击倭寇,北击蒙古,给大明边关换来的安寧,让倭寇和蒙古不敢轻易进犯的武將,就因为没了靠山,就这样陨落。

  他死的时候,无家里人安葬,还是老百姓自发安葬了他。

  戚继光只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这样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文官的武官,实在是太多了。

  朱元璋一手创立起来的卫所制度,高级官员也是文官。

  军事体系的高级官员竟然是文官,那还得了

  到了明朝中后期,卫所制度甚至成了管理卫所的文官压榨军户,让卫所军户被成为自己私人僕从的存在。

  简言之就是朱祁镇那一次的御驾亲征,害惨了大明。

  如果避免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岂不是就可以避免大明文官驭武官的情况了。

  大明强起来,不让文官误国,就没大清什么事了。

  选朱慈烺和朱微娖是为了救大明,灭大清。

  选朱祁镇和朱祁鈺也是为了救大明,灭大清。

  如果可以选,当然是选时代更靠前的,提前把国之隱患根除了。

  妲己只是听了朱祁镇和朱祁鈺的歷史,並不知道土木堡之变对明朝的文武官系统影响那么大,李清照他们和她解释一下,她就明白了。

  “那这次就先选朱祁镇和朱祁鈺吧,避免一下土木堡之变。”妲己也投票了。

  “行吧。”见大家都同意,沈言之就选这对兄弟了。

  至於小朱厚照,小战国大魔王,他是真的很期待,也没关係,这次没能选,以后机会多的是。

  还有朱慈烺和朱微娖,也可以以后再来。

  总之不著急,迟早有一天还是可以等来他们的。

  ……

  大明,宣德六年。

  北京,紫禁城。

  朱瞻基正在乾清宫处理政务。

  突然,他双眼圆瞪起来,愣了半晌,他才朝著伺候在身边的太监吩咐。

  “去把祁镇和祁鈺叫来。”

  “爹,您找我吗”四岁的朱祁镇刚好在门外,屁顛屁顛就跑了进来。

  “乖。”他把朱祁镇抱在怀中,一脸的疼爱。

  朱祁镇来了,朱瞻基再吩咐人去喊朱祁鈺。

  延禧宫。

  吴贤妃正抱著朱祁鈺一起看书。

  “祁鈺,你要是见到你哥哥,要让著他一些,不要和他作对,要对他恭敬,恭顺……”

  “娘,我一直很让著哥哥了,我见到他都不敢抬头,您还要我怎么做”小小的朱祁鈺一脸的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