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那边就是教室,孩子们正在上课呢。
今天上的是文学课,
太白老师你可以去看看幼儿园第一个文学老师是怎么上课的。
啊,她也是一个大文豪,宋朝的大文豪,太白老师你真的想了解的话,还可以在手机里看的。
不过不著急,你现在可以先去看看她是怎么上课的,孩子们有时候上课不认真,可是她的课,孩子们都喜欢上。
你也是文学老师,先去看看她是怎么上课的,以后上课没有思路的话,可以学学她。”沈言之说道。
李白的才学是是毋庸置疑的,就连学富五车如苏軾,也无比崇拜李白,可见他才学了得。
可才学过人不代表著就能做好老师啊。
就好像苏軾才学过人,也到处被贬。
李白才学过人,也一生都没有真正实现自己的抱负一样。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有才学不代表著有才学之外的能力嘛。
“好!”李白点头,他倒要去看看这后世的大文豪李清照是怎么上课的。
那还是一个小姑娘呢,才十几岁,是怎么做到让孩子们都喜欢上她的课的。
难不成是因为她和孩子们年龄差並不是很大,能玩得来的原因
李白也不瞎猜了,只走到教室窗户旁,看李清照是怎么上课的。
“小明家里养了一盆兰,每天早上起来,他养的那盆兰上,都会结五颗李子。
小明非常疑惑,兰上为什么会结李子呢那根本就不是一个品种的东西啊!”李清照一本正经地说道。
孩子们听李清照说到这里,都面露疑惑。
是啊,为什么呢为什么兰上面会结李子呢
正在偷听的李白也疑惑了,兰怎么会结李子啊,这根本就违背常识啊!
这就是这幼儿园的文学老师这不是在胡说八道吗
李白真的看不出来李清照像是个大文豪的样子,哪有大文豪这样和孩子们胡说八道的。
兰根本就不可能结李子的啊。
教室里,李清照看著小豆丁们一张张疑惑的小脸继续开口。
“小明家的兰不仅结了李子,而且那李子的顏色还和別的顏色不太一样,是白色的,特別白。”
李清照说到这里,小豆丁们一个接著一个举手了。
“老师!这个小明生活的地方不是地球吧兰怎么会结李子呢还是白色的李子”
“对呀对呀!怎可能”
小朋友们都不信。
李清照笑了笑。
“可是小明家的的兰就是结了白色的李子,那些李子顏色就是白色的。
小明还对他的爸爸妈妈说他们家的兰结了白色的李子啦,那李子顏色是白色的,太白了。
李子太白,李白,字太白,孩子们,你们记住了吗”
孩子们:嗯
好像有什么东西进入了他们的脑子
真的记住了!!
可是,为什么是以这样的方式记住的!!
李白:嗯
不是,这李清照上课的方式那么狂野的吗
沈言之刚好经过听到李清照说的话, 也有一刻的沉默……
他想说,其实李清照平时真不是那样的……
“其实清照老师真的是个很好的老师。
你可別管她刚才是怎么上课的,你就说,孩子们 是不是记住了李白字太白吧。
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对吧。
清照老师她確实是让孩子们记住知识点了啊。”沈言之对李白说道。
李白点头,確实是这样的,园长说的没错啊。
“太白老师,这是你的手机。
你来报到的时候喝醉了,我让子瞻老师给你手机,你抓著手机往嘴边晃了晃,发现手机里没有酒流出来,你就把手机扔了……”
沈言之简单描述了下李白拒绝拿手机的过程。
扶额的动作,沈言之真的已经不想做了。
这李白,不是已读不回,就是扔手机。
虽然那时候李白喝醉了能理解吧,可是还是有些离谱。
李白有些不好意思地把手机接过来,沈言之就忙去了。
教室里,李清照开始在给孩子们上诗词课。
李清照清了清嗓子,开始照著手中的资料给孩子们念诗词:
“端午时节雨纷纷,一行白鷺上青天,两岸猿声啼不住,遍插茱萸少一人。”
李白:
小豆丁们看著李清照,满头的问號。
李老师可是千古大才女啊!为什么诗词还能念错
“李老师,不是这样的!”小郑经举起手。
“嗯阿锦,你说。”李清照点名小郑经。
“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慾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村』,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清明》。”
“阿锦答对了,我们给他鼓掌!”
“啪啪啪啪!!”小豆丁们给郑经鼓掌。
接著到小朱祁鈺举手。
李清照再点名朱祁鈺。
“老师,『一行白鷺上青天』,这是唐代杜甫写的,全诗是『两个黄鸝鸣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鈺鈺答对了哦!真棒!”
……
李白看著李清照这上课的样子满头问號,也很是佩服。
先別管李清照上课的路子有多野吧,她是真的能让孩子们学会东西的啊!
这野路子也是真的强啊!孩子们想学不会东西都难。
野啊!野啊!太野了!
照姐真野啊!
咦
李白有些疑惑,他脑子里怎么会突然出现“照姐”两个字呢。
李白再继续看李清照上课,路子那是越来越野。
他自愧不如了。
那么野的路子,他也想学,好像野路子確实能让孩子们学会东西啊。
李白还想学,不过这时候,李清照给孩子们布置课堂作业,孩子们低头写作业去了。
李白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就抱著手机到教师办公室去,那里有他的办公桌。
他在办公桌前坐好,让苏軾来教他用手机。
苏軾可太乐意了!很耐心又细心地教自己偶像玩手机。
李白很快就学会,他就让苏軾帮他翻出李清照的视频来看。
苏軾顿时有些酸溜溜的。
“太白老师,您就这么喜欢看那小屁孩”
今天上的是文学课,
太白老师你可以去看看幼儿园第一个文学老师是怎么上课的。
啊,她也是一个大文豪,宋朝的大文豪,太白老师你真的想了解的话,还可以在手机里看的。
不过不著急,你现在可以先去看看她是怎么上课的,孩子们有时候上课不认真,可是她的课,孩子们都喜欢上。
你也是文学老师,先去看看她是怎么上课的,以后上课没有思路的话,可以学学她。”沈言之说道。
李白的才学是是毋庸置疑的,就连学富五车如苏軾,也无比崇拜李白,可见他才学了得。
可才学过人不代表著就能做好老师啊。
就好像苏軾才学过人,也到处被贬。
李白才学过人,也一生都没有真正实现自己的抱负一样。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有才学不代表著有才学之外的能力嘛。
“好!”李白点头,他倒要去看看这后世的大文豪李清照是怎么上课的。
那还是一个小姑娘呢,才十几岁,是怎么做到让孩子们都喜欢上她的课的。
难不成是因为她和孩子们年龄差並不是很大,能玩得来的原因
李白也不瞎猜了,只走到教室窗户旁,看李清照是怎么上课的。
“小明家里养了一盆兰,每天早上起来,他养的那盆兰上,都会结五颗李子。
小明非常疑惑,兰上为什么会结李子呢那根本就不是一个品种的东西啊!”李清照一本正经地说道。
孩子们听李清照说到这里,都面露疑惑。
是啊,为什么呢为什么兰上面会结李子呢
正在偷听的李白也疑惑了,兰怎么会结李子啊,这根本就违背常识啊!
这就是这幼儿园的文学老师这不是在胡说八道吗
李白真的看不出来李清照像是个大文豪的样子,哪有大文豪这样和孩子们胡说八道的。
兰根本就不可能结李子的啊。
教室里,李清照看著小豆丁们一张张疑惑的小脸继续开口。
“小明家的兰不仅结了李子,而且那李子的顏色还和別的顏色不太一样,是白色的,特別白。”
李清照说到这里,小豆丁们一个接著一个举手了。
“老师!这个小明生活的地方不是地球吧兰怎么会结李子呢还是白色的李子”
“对呀对呀!怎可能”
小朋友们都不信。
李清照笑了笑。
“可是小明家的的兰就是结了白色的李子,那些李子顏色就是白色的。
小明还对他的爸爸妈妈说他们家的兰结了白色的李子啦,那李子顏色是白色的,太白了。
李子太白,李白,字太白,孩子们,你们记住了吗”
孩子们:嗯
好像有什么东西进入了他们的脑子
真的记住了!!
可是,为什么是以这样的方式记住的!!
李白:嗯
不是,这李清照上课的方式那么狂野的吗
沈言之刚好经过听到李清照说的话, 也有一刻的沉默……
他想说,其实李清照平时真不是那样的……
“其实清照老师真的是个很好的老师。
你可別管她刚才是怎么上课的,你就说,孩子们 是不是记住了李白字太白吧。
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对吧。
清照老师她確实是让孩子们记住知识点了啊。”沈言之对李白说道。
李白点头,確实是这样的,园长说的没错啊。
“太白老师,这是你的手机。
你来报到的时候喝醉了,我让子瞻老师给你手机,你抓著手机往嘴边晃了晃,发现手机里没有酒流出来,你就把手机扔了……”
沈言之简单描述了下李白拒绝拿手机的过程。
扶额的动作,沈言之真的已经不想做了。
这李白,不是已读不回,就是扔手机。
虽然那时候李白喝醉了能理解吧,可是还是有些离谱。
李白有些不好意思地把手机接过来,沈言之就忙去了。
教室里,李清照开始在给孩子们上诗词课。
李清照清了清嗓子,开始照著手中的资料给孩子们念诗词:
“端午时节雨纷纷,一行白鷺上青天,两岸猿声啼不住,遍插茱萸少一人。”
李白:
小豆丁们看著李清照,满头的问號。
李老师可是千古大才女啊!为什么诗词还能念错
“李老师,不是这样的!”小郑经举起手。
“嗯阿锦,你说。”李清照点名小郑经。
“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慾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村』,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清明》。”
“阿锦答对了,我们给他鼓掌!”
“啪啪啪啪!!”小豆丁们给郑经鼓掌。
接著到小朱祁鈺举手。
李清照再点名朱祁鈺。
“老师,『一行白鷺上青天』,这是唐代杜甫写的,全诗是『两个黄鸝鸣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鈺鈺答对了哦!真棒!”
……
李白看著李清照这上课的样子满头问號,也很是佩服。
先別管李清照上课的路子有多野吧,她是真的能让孩子们学会东西的啊!
这野路子也是真的强啊!孩子们想学不会东西都难。
野啊!野啊!太野了!
照姐真野啊!
咦
李白有些疑惑,他脑子里怎么会突然出现“照姐”两个字呢。
李白再继续看李清照上课,路子那是越来越野。
他自愧不如了。
那么野的路子,他也想学,好像野路子確实能让孩子们学会东西啊。
李白还想学,不过这时候,李清照给孩子们布置课堂作业,孩子们低头写作业去了。
李白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就抱著手机到教师办公室去,那里有他的办公桌。
他在办公桌前坐好,让苏軾来教他用手机。
苏軾可太乐意了!很耐心又细心地教自己偶像玩手机。
李白很快就学会,他就让苏軾帮他翻出李清照的视频来看。
苏軾顿时有些酸溜溜的。
“太白老师,您就这么喜欢看那小屁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