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赵匡胤-《诸天幼儿园,小兕子和扶苏是同学》

  “管不了。

  倒是有很多反对的声音。

  有很多人在努力发声保护中国诗词,保护传统文化。

  但是他们的声音太小了,没有影响力。

  而且还有好多帮凶在帮那些破坏中华诗词之美破坏中华文化的人。

  这些帮凶非常非常多,多到形成一股很强的力量,让那些发生保护传统文化的人的声音几乎完全被埋没。”

  沈言之很无奈地说。

  其实沈言之並不是一个有文学功底的人,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他还是不愿意看到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被破坏的。

  所以对古诗词读音被改这种事他也会生气。

  “什么帮凶啊”李白问。

  “你们自己看吧。”沈言之打开小红薯,翻开一个帖子。

  “你们看这个帖子,帖主在骂现在的中小学课本乱改古律诗读音。

  读音和现在又不一样,没人知道古汉语到底是怎么读的,为什么不能改』”

  “这不是胡扯吗”三个大文豪又生气了。

  別说这三个大文豪了,连妲己都有些看不过眼了。

  中华律诗讲究平仄对仗押韵,不管古时候的读音和现代的读音是不是一样的,在整首诗里面都要讲究押韵规则。

  就比如刚才李白念的那四句。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这四句,在现代汉语的韵脚就是“i”。

  如果唐朝汉语的读音和现在的读音不一样,那这几句也得按照规律,押同一个韵脚。

  哪怕韵脚和现在的读音不一样,在唐朝,它们彼此之间也必须一样。

  “押韵是什么,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不管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发音是不是一样的,在整首律诗里都必须讲究押韵。

  现在的课本瞎改,改得整首诗都毫无规则,那就是错的。

  要真改,就整首诗一起改,改到符合规则为止,而不能只改一个字的读音,只改一个字,那就是破坏韵律规则。

  可就是有很多人拿著古汉语发音和现代汉语发音不一样来帮那些瞎编教材的人说话。

  那些会真正反对古诗词被瞎改韵脚的人,也会被这些人骂。

  所以那些编写教材得人才敢那么肆无忌惮地继续瞎改,继续破坏传统文化。

  那些帮瞎改教材的人说话的人也不是坏,他们只是不理解押韵是什么意思。”

  “真是坏人处心积虑,不如蠢人灵机一动。”李白气哼哼的。

  沈言之摇了摇头。

  “他们也不是蠢人,他们只是从小就没有接受到这方面的教育。

  如果说他们上学的时候,他们的老师和他们讲这些,他们的教材里会有这方面的內容,他们就不会连这个都不知道了。

  他们也不是故意做帮凶的。

  真正该骂的是那些瞎改教材的人。”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於二月。

  好美的诗。”妲己支著脑袋,发自內心地感嘆。

  “可惜呀可惜,这么美的诗已经被破坏了。”

  “没有关係的。”沈言之笑了笑。

  “真正喜欢诗词的人会自己去了解韵律规则,他们会知道这首诗原本的样子是什么样的,他们能体会到这首诗的美。

  那些不喜欢诗词的人,哪怕没有课本的误导,他们也理解不了这些诗词之美。

  我们的传统文化,本来就是靠那些真正热爱传统文化的人传承下去的,不能指望那些本来就没有兴趣的人。

  所以这个事儿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不用这么纠结的。”沈言之再次安慰。

  这一次他倒是安慰对了。

  李白,李清照和苏軾的神色都好看了许多。

  “不说这些了,我们要来一个新的体育老师了。”沈言之看了看系统说道。

  “怎么还来一个体育老师呀嬴盪老师不是做得挺好的吗孩子们的体质都大有提升啊。”李白有些不解。

  “啊,嬴盪老师前几天不是把周天子抓了嘛

  歷史上这事儿本应该是他弟弟做的。

  现在他提前做了这事儿,他要忙的事情更多了,上体育课这边就顾不上了,所以得再招一个新的体育老师。”

  “那是谁呀我猜猜。”李清照来了兴趣。

  “体育老师那得身强体壮吧

  项羽刘裕秦良玉张飞关羽刘备冉閔慕容垂尉迟恭程知节吕布我们太祖岳飞李……”

  “不不不不不。”苏軾打断了李清照。

  “你说的这些我觉得都不大可能,我觉得应该是个身体弱的,体育老师身体都很弱嘛。”

  “体育老师身体不弱啊!这不是个梗吗”

  “嬴盪老师来的时候,身体不也是很弱吗”苏軾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那是因为嬴盪老师来的时候刚好就是他受伤的时候。

  他要是没受伤,他身体很强的啊,力能扛鼎的人能弱”李清照还是觉得自己猜测的方向是对的。

  “这么说的话,那有可能是顏真卿啊。

  我已经写信给顏真卿了,过几天我就去找他,要是刚好也是我那个时空顏真卿来也可以啊。”李白有些期待了。

  李白当然是想要改变安史之乱的歷史的。

  但是现在的李隆基根本听不进去忠言。

  所以李白就打算先找几个帮手,再一起去找李隆基。

  顏真卿就是他盯上的第一个帮手。

  “抽籤吧,现在给了一个名单,差不多就是照姐说的那个名单,但是具体是谁,得等抽籤结果。”

  沈言之说著,就打开了抽籤界面。

  ……

  北宋,开宝九年九月。

  这一年的秋天比往年要冷。

  刚进入九月,开封的黄叶就落了一地,树杈光禿禿的,一阵风吹来,无比萧瑟。

  皇宫內气氛阴沉。

  官家病重,皇宫上下气氛都很微妙。

  有人害怕那一刻的到来,有人期待那一刻的到来。

  但更多的人,心中都带著对未来未知的忐忑。

  “咳咳咳……噗……”赵匡胤剧烈咳嗽之后,吐出了满满一大口的血。

  太监王继恩在旁边服侍。

  “汉国……咳咳咳……”赵匡胤刚想说什么,却被自己剧烈的咳嗽声打断了。

  王继恩赶忙给他拍拍后背。

  “官家,奴婢斗胆,近日您身体不適,还是先別操劳汉国之事了。

  如果您真的放心不下,可找晋王殿下商议……”

  赵匡胤听了王继恩这话,一个能杀人的冰冷目光撇向王继恩。

  他是皇帝,是大宋的官家,他病重可是家国大事。

  王继恩偏偏在这个时候提赵光义。

  这是什么意思

  虽然赵匡胤一直很用心培养赵光义,从黄袍加身那一刻起,他就把赵光义当成自己的继承人培养了。

  可培养是一回事,他真病重了,又是另一回事。

  王继恩当著他的面也敢说这种话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