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畅谈人生-《纵横天下之叶氏双雄》

  接下来几天时间,叶晓阳与周玉龙、武大有、郑江河、王博文在最高层甲板上聊人生聊理想。

  不过,他们从那天早上之后,再也没有看到四男四女八个老外。

  在叶晓阳看来,这些人还是有那么一点自知之明,不在他们面前晃悠。

  如果他们再回华夏,被自己遇上一定会杀了他们,不分男女。

  既然穿越到蓝星球,叶晓阳不想做个老好人,在这个年代弱肉强食更加露骨。

  弱肉强食是世界的规则。

  但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文明的出现让强者有所收敛。

  叶晓阳与四位学生讨论华夏国内的两党之间的战争。

  他们都认为这是政治家的事,普通老百姓还是过好日子的日子。

  在叶晓阳看来,这是这个时代有钱人明哲保身的选择。

  不能说谁对,或谁错,他们不知道三民主义是不是真的能救华夏?

  叶晓阳虽然知道苏联的十月革命,将来华夏赤党夺取天下。

  但他穿越之后,根本不想介入政治。

  他对两党之间的战争也不是很感兴趣。

  但他觉得很有必要激发他们四个人的爱国情感。

  “玉龙、大有、江河,博文,你们这样想没有错,我个人也是这么想的。

  不过我们华夏东北三省被东瀛帝国占领,看他们的态势估计要吞下我们整个华夏,那个时候你们打算做什么?”

  四个人面面相觑,他们根本没有想过东瀛帝国还想吞下整个华夏。

  “晓阳,这不可能吧?”

  周玉龙率先发出疑问,其他三个人也点头,表示认同周玉龙的怀疑。

  “没有什么不可能,东瀛帝国在四十年前把我们华夏大清帝国的海军摧毁。

  让我们华夏好不容易取得一点进步,又倒回去几十年。

  在国父带领下推翻大清帝国之后,华夏开始进入新时代,也就是现在的民国。

  虽然民国好不好我们不知道,现在混战基本结束。

  可这个期间,东瀛帝国趁军阀混战机会轻而易举拿下华夏东北三省。

  你们不知道东瀛这个国家,他们是岛国,自然资源匮乏,而且还经常发地震。

  他们需要找一个地方安置他们的国民,现在我们华夏又这么懦弱。

  在东瀛帝国的高层眼中,我们华夏就是一块肥肉,地大物博。

  他们占领华夏之后,就可以奴役我们华夏老百姓。

  你看看在华夏东北三省,东瀛帝国如何对待我们华夏东北三省的老百姓就知道。”

  叶晓阳的话让他们四个人陷入沉思,没有一个人想做亡国奴。

  到那时,肯定民不聊生,国父建立三民主义的梦想就会成为镜花水月。

  华夏国还真是多灾多难,当然自己不强自然不见怨别人。

  可如果这一切是真的呢,他们还能心安理得不管国家大事。

  “晓阳,如果你说的都是真的,将来你有什么打算?”

  王博文两眼看着叶晓阳问道。

  “应该会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在漂亮国多赚钱,有钱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第二步,想办法成立一支队伍,不加入两党,专门暗杀东瀛鬼子。

  如果有机会,我还是会帮助我们华夏同胞,当在不影响我自己的情况。

  做好事也要量力而行,把自己的亲朋好友照顾好,毕竟我们只是普通老百姓。”

  郑江河对叶晓阳的回答很满意,这表示他跟他们一样不是两党之人。

  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华夏人,自然不让东瀛鬼子践踏整个华夏。

  他已经下定决心,自己先在漂亮国读大学学好一门技术。

  如果东瀛帝国军队要踏遍整个华夏,他就会跟着叶晓阳后面,跟着他一起杀鬼子。

  其他三个人也有保家卫国的想法,他们心中很明白覆巢之下的情形。

  叶晓阳自然看出他们的表情,连忙道:

  “你们四个不要想着去杀东瀛鬼子,你们到漂亮国要多学知识。

  我要杀坏人,那是我们这一脉祖师爷要求的。

  而且我学了这一脉的武艺,自然不能不尊祖师爷的命令。

  你们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打仗涉及到一国的工业机器。

  打个比方,造枪炮子弹那需要良好的机械知识和化学知识。

  这里面有材料学,炸药自作又是需要深厚的化学知识。

  就是炸药成分,炸药配比等,这个你们应该都能听得懂才是。”

  周玉龙接话道:

  “明白的,基础化学知识入门,我们学过,不过材料学却不明白,机械知识就更加不明白。”

  “玉龙,你们不要急,这些知识不算难,你们只是现在还没有接触而已。

  不过我个人建议你们,尽量选择机械、电子或化学这三个专业。

  目前我们华夏在这方面很弱。

  你看老外都能造汽车、造飞机,还有我们乘坐的巨型游轮。

  我们华夏还造不出来。

  当然制造飞机最复杂,这涉及到很多门学科,不是单一学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武大有这个时候接话道:

  “晓阳,我会选择读机械,如果我还有精力会尽量去学电子。”

  “好,将来社会发展机电一体化,你会有更大的舞台。

  等我将来赚到很多钱,如果东瀛帝国不打华夏,或来打华夏之后被我们华夏打败,我请做首席技术总工程师。”

  “好,我们将来在一起做事,做大事。

  用我们的智慧证明我们华夏人不比任何国家国民差。”

  五个年轻人热血沸腾。

  接下来的行程,叶晓阳没有再待在自己的房间里。

  还是每天与四位未来的大学生畅谈人生,述说自己的理想。

  他们聊梁先生的“少年华夏说,少年强则华夏强。”

  说到高兴处,他们有人开始背诵李白的“将进酒”。

  聊辛弃疾的文武双全,十万军中取敌军元帅首级的壮举。

  聊南宋岳飞的精忠报国,聊大明朝的于谦的丰功伟绩,聊他的清白人生。

  聊2000多年前的大秦朝,当叶晓阳说秦始皇不是暴君时,四个人都瞠目结舌。

  “以后你们就知道,秦始皇是大一统的第一位皇帝。

  读书人说他焚书坑儒,那是他把其他六国的书籍收了起来,放在阿房宫。

  当然确实有一部分书籍被烧掉,只不过他没有想到后人会一把火烧了阿房宫。

  他让七国文字统一,车同轨,使用一个度量衡标准,是让老百姓生活更加方便。

  秦始皇是背锅的,伟大的司马迁在这一点上也是没了解清楚。

  他可是唯一一个没有皇后的皇帝。

  他没有杀过一个功臣,你们都读过历史,汉高祖刘邦杀韩信就是不好的开始。”

  “可……”

  王博文准备反驳,可他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开始。

  “博文,历史是胜利者写的,一大部分是真的,还有一部分他们不会写。

  这不能怪他们,是人性使然。”

  这句话让四个人觉得与他们年龄差不多的叶晓阳知识渊博。

  他们觉得叶晓阳是真正的文武双全,而且医术精湛。

  喜欢纵横天下之叶氏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