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雄鹰初航-《如何拯救德意志》

  汉斯和路易丝的婚礼圆满落幕后,两人便启程前往英国属地马尔他(republic of alta),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新婚旅行。

  然而,就在这对年轻的新婚夫妇在地中海炽热的阳光下,於圣约翰骑士团与奥斯曼帝国曾激战的古老城墙上眺望著湛蓝的大海,享受著甜蜜的蜜月时,我们的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却正作为少尉,被派往新的驻地。

  “该死,汉斯那傢伙正在地中海和美丽的公主腻腻歪歪,而我却和一群臭烘烘的男人挤在卡车里,被送去军队。”

  虽然成为一名军官是他自幼进入军官学校以来的梦想,可不知为何,心中却泛起了几分莫名的烦躁。

  或许是因为不久前,汉斯在蜜月途中寄来了一封信,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和路易丝如胶似漆的甜蜜,读著读著,里希特霍芬的心里不由得生出几分酸意。

  “哼,我也要交个女朋友!”

  由於军官学校的规矩极其严苛,哪怕是些许小错也免不了惩罚,里希特霍芬在学生时代只能无奈地保持单身。但如今,他暗自握紧拳头,发誓今年之內一定要找到女朋友。

  当然,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凭藉那一头金髮和俊朗的外貌,哪怕只看照片,也会被称作德国美男子。在別人看来,他的烦恼简直就是炫耀。

  吱呀——

  “航空队的军官们,请在此下车!”

  隨著驾驶员的呼喊,里希特霍芬从军队中日益普及的卡车上跳下,望著眼前广阔的飞机场,不禁讚嘆出声,早已把汉斯的炫耀拋在脑后。

  从今天起,他將成为德意志帝国航空队的一员。

  自从偶然看过海因里希王子的飞行影片,他便在心中埋下了成为飞行员的梦想。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当然,他决心踏上飞行员之路,也少不了汉斯在背后暗中怂恿,想早日让这位“红男爵”驾驶上飞机。

  但不管早晚,里希特霍芬终归会选择飞行员的命运。

  因为他是只雄鹰,而雄鹰怎能离开天空生存

  而且说里希特霍芬加入航空队的路程一帆风顺,倒也未必。

  毕竟航空队在德国军队內部的地位尚未稳固,当他第一次表达想加入航空队的意愿时,家族的反对声相当激烈。

  若不是他的叔叔,同名的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少將出面支持,说什么“男子汉走自己坚信的路,还有比这更值得骄傲的事吗”,他恐怕早就被家里搅得头疼不已了。

  “这里就是航空队吗!”

  正当曼弗雷德心里默默感谢著叔叔时,身旁忽然传来一声充满激动的呼喊。

  同样的军官制服,同样的少尉军衔。

  刚才还被飞机场吸引得目不转睛,这才发现,原来选择加入航空队的怪人並不止他一个。

  “你好,朋友!你也是刚来航空队的少尉吗”

  “是啊,我叫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你呢”

  “难怪你这张脸一看就贵气十足,果然是贵族啊。我叫马克斯英麦曼,今后多多关照了。”

  里希特霍芬看著英麦曼那双闪闪发亮、仿佛小动物一般的眼睛,忍不住轻笑出声,握住了他的手。

  里希特霍芬此时只觉得英麦曼是个有趣的傢伙,可如果汉斯在这里,心里恐怕早已大呼小叫了。

  里尔之鹰,马克斯英麦曼(ax franz nn)。

  他是任何对空战感兴趣的人都会听说过的名字,是“英麦曼迴旋”的创始人。他是与奥斯瓦尔德伯尔克(oswald boelcke)齐名的德国传奇王牌飞行员之一,战死於1916年。

  当然,现在的他和里希特霍芬一样,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新兵蛋子罢了。

  “两位少尉不去报到吗”

  “啊,对了!”

  传奇总会相互吸引。里希特霍芬和英麦曼一见如故,聊得不亦乐乎,竟忘了时间。一旁的哨兵见这两个新来的少尉在部队门口磨磨蹭蹭,实在看不下去,便出声提醒。

  意识到不能在第一天就惹上麻烦,两人赶紧朝航空队司令部奔去。

  “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少尉,奉命加入德意志帝国航空队,特来报到!”

  “马克斯英麦曼少尉,同样奉命加入德意志帝国航空队,特来报到!”

  一到司令部,两人便高声敬礼。

  一位看上去严肃的年长上校和一位稍显年轻、身材肥胖的少校接过他们的敬礼,热情地欢迎他们加入航空队。

  “我是德意志帝国航空队司令,恩斯特霍普纳上校(ernst wilhel arnold hoeppner,1913年后称冯霍普纳)。这位是参谋长冯德尔列特汤姆森少校。”

  “赫尔曼冯德尔列特汤姆森(herann von der lieth-thosen),请多关照。”

  恩斯特霍普纳与赫尔曼冯德尔列特汤姆森。

  两人都是歷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德意志帝国航空队的司令和参谋长。而汤姆森甚至在战后秘密协助苏联建立航空队,並参与了德国空军的创建。

  原本他们应在其他岗位,但由於此时航空队提前成立,两人便提早担起了航空队的重任。

  “航空队在陆军中仍属小规模组织,但隨著规模的不断扩大,你们这些充满热情的年轻军官的角色和责任將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我希望你们今后能为航空队的发展尽一份力。”

  “明白!”

  “哈哈,不愧是年轻人,声音洪亮得很。副官,去把伯尔克军官候补叫来。”

  “是,上校。”

  看到里希特霍芬和英麦曼乾脆利落的回答,霍普纳上校满意地笑了。

  不一会儿,他的副官便带来了一位看上去年龄与里希特霍芬和英麦曼相仿的年轻预备军官。

  “您叫我吗上校。”

  “嗯,这位是奥斯瓦尔德伯尔克(oswald boelcke)。他比你们早一个月加入航空队,算是你们的前辈。虽然他不是军官学校出身,仍是军官候补,但入伍时间相近,明年也会和你们一样被任命为少尉,希望你们之间不用拘谨。”

  “明白。”

  “那么,伯尔克军官候补,就由你带著这两位新来的少尉参观一下航空队吧。”

  “是,上校。”

  伯尔克敬了个礼,然后好奇地打量著里希特霍芬和英麦曼。

  红男爵里希特霍芬、里尔之鹰英麦曼,以及被誉为空中战术之父、以伯尔克战术守则(dicta boelcke)闻名的德国首位王牌飞行员奥斯瓦尔德伯尔克,他们的缘分,就此展开。

  ......

  “奥斯瓦尔德,你怎么会加入航空队的”

  “我从小就迷上了飞机和飞艇。所以一听说要成立航空队,毫不犹豫就决定参军了。”

  里希特霍芬和英麦曼跟伯尔克很快就成了朋友,就像他们二人刚见面就成为好友的速度一样。

  三人年龄相差不大(英麦曼生於1890年,伯尔克1891年,里希特霍芬1892年),而且在原本的歷史上,这三人也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兼同僚,因此这一切似乎都显得顺理成章。

  “那边就是我们的机库。”

  “哇,我们什么时候能上去飞啊”

  英麦曼迫不及待地问道,显然他已经急著想驾驶飞机了。

  但伯尔克只是嘴角一挑,摇了摇头,表示想都別想。

  “得等上几个月。首先得学会怎么驾驶飞机。”

  “那......如果我已经会开飞机,是不是就不用学了”

  “什么”

  里希特霍芬隨口的一句话,让英麦曼和伯尔克都瞪大了眼睛。

  伯尔克和英麦曼的父亲分別是校长和商人,家境算不上贫穷,但也远不到能让他们亲自开飞机的地步。

  “难道贵族们都有私人飞机吗”

  “什么当然不是。我和汉斯冯乔可是『亲密』的朋友。多亏了这层关係,我经常去莱特公司玩,有不少机会坐飞机。”

  “哇,太羡慕了......”

  英麦曼和伯尔克用羡慕的眼神看著里希特霍芬。

  果然,像他这种名门贵族,连那位著名的救过皇帝的少年都是他的朋友。

  “曼弗雷德,那汉斯冯乔真的为了维多利亚路易丝公主,和人进行过1对18的决斗吗”

  “噗!”

  英麦曼不知从哪儿听来的八卦让里希特霍芬差点笑出声。

  汉斯和人1对18决斗

  简直荒谬。按照他对汉斯的了解,那傢伙倒是更可能为了对付一个人,雇上17个打手。

  不过,里希特霍芬並没有打算纠正英麦曼的错误认知,反而决定捉弄一下此刻大概正在地中海海滩上与可爱新娘甜蜜度假的朋友。

  “改天介绍你们认识,你们自己问他吧。这种私人问题让我来回答,总觉得不太合適。”

  “哦,真的吗!”

  一听说要介绍他认识汉斯,想结交贵族人脉的英麦曼眼睛都亮了,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而里希特霍芬则想著汉斯听到这些奇怪传闻时会露出的错愕的脸,可恶地笑了起来。

  “不过就算不能飞,至少能看看飞机吧”

  “当然可以,如果连飞机都看不到,那还来什么航空队”

  说著,伯尔克带著两人走向最近的机库。

  机库里整齐排列著几架飞机,那精確的间距简直不愧是德军的风格。

  “这是我们航空队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莱特-福克d.3单翼机。”

  “哇。”

  英麦曼之前只在照片、电影里,或是远处看过航空邮政用的飞机,此刻眼睛闪闪发亮,目光根本离不开这架莱特-福克。

  里希特霍芬虽然在莱特公司已经多次见过这种机型,但以帝国航空队飞行员的身份再次看到,感受却截然不同。

  “这是一架用於侦察的机型。除了这个,我们还有几架奥匈帝国製造的陶布机,不过说实话,性能上莱特-福克要领先得多。”

  “好像没装武器啊,要是敌方战斗机飞过来怎么办”

  面对英麦曼的提问,伯尔克好像早料到似的点了点头。

  儘管比德意志帝国晚了不少,奥匈帝国的陶布机也表明法国等其他国家也开始製造飞机了。

  作为军人的他们,当然得考虑在空中遭遇敌国飞行员的情况。

  “莱特-福克侦察机和陶布都没有装武器。所以敌机接近时,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步枪和手枪瞄准敌方飞行员。”

  “......这不就是空中的骑士对决吗”

  英麦曼有些失望地嘟囔著,但伯尔克嘴角一挑,显然还有后话。

  “別急著失望。”

  伯尔克带著英麦曼和里希特霍芬走向机库更深处。

  在那里,一架与稜角分明的莱特-福克不同,拥有流线型优雅机身的双翼飞机静静地矗立著。

  “这......”

  里希特霍芬用仿佛著了魔般的目光注视著眼前的飞机。

  即便他在莱特公司进进出出无数次,这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机型。

  英麦曼同样目不转睛地看著飞机,伯尔克这时开口了。

  “阿德勒(雄鹰)战斗机(die adler d.1)。刚刚被军方引进的全新机型。由於刚开始生產,航空队里目前也只有这一架。”

  “哇......前面的那个,难道是机枪”

  “没错,装备的是为航空机改造的g10,原型是g08。这可是为了战斗而生的飞机。听说莱特-福克的后续机型也会改装成可以装备机枪的型號。”

  “太棒了......”

  里希特霍芬喃喃自语,脸上写满了迫不及待想要驾驶这架飞机的渴望。

  英麦曼也热烈地点头表示赞同。

  “不久的將来,制空权將决定战爭的胜负。而阿德勒战斗机將成为这一时代的开端。”

  作为提倡爭夺制空权必要性的空战先驱,伯尔克篤定地说道。

  而这,隨著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相继成立航空队,已经逐渐成为现实。

  甚至还有传闻说,在海因里希王子的主导下,海军也在著手开发可以搭载飞机的舰船。

  掌控天空者,主宰战爭。

  聚集在此的未来雄鹰们,怀著这样的信念,凝视著阿德勒战斗机。

  等待著,等待著那场他们即將大显身手的战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