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塞尔维亚的终结-《如何拯救德意志》

  轰!轰隆!

  “已经是极限了吗......”

  彼得一世神情沉重地望著那道在灰色烟尘中坍塌的防线,仿佛早已预见这刻的到来。

  经过七日的攻坚战,联军终於突破了那坚不可摧的贝尔格勒防线。

  “撤退!向市区撤退!”

  隨著普特尼克元帅焦急的命令,塞尔维亚士兵们放弃了城郊的防线,向市区內的第二道防线撤离。

  “塞尔维亚军正在向市內撤退!”

  “我说过,要在七天內攻陷贝尔格勒!今日,便是那一日!全军进城!”

  “是!”

  波蒂奥雷克与联军不会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如潮水般涌入贝尔格勒,誓要彻底攻陷这座城市。

  砰!砰砰!

  “挡住他们!能挡多久就挡多久!”

  “能搬的东西都拿来!必须加固路障!”

  转眼间,塞尔维亚军开始在市区的各个角落进行最后的抵抗。

  他们像是寧愿战死,也不愿看到心爱的首都被骯脏的敌军靴子践踏。士兵们藏身在用建筑废墟、家具和沙袋堆砌的路障后,不停扣动扳机。

  弹尽者,便拼尽最后的气力,將石块投向敌军,抡起堑壕铲与匕首,迎战汹涌而来的敌人。

  噠噠噠!噠噠噠!

  “衝进建筑!清剿所有隱藏的塞尔维亚军!”

  然而,这场顽强的抵抗最终仍显得徒劳无功。

  联军早已做好了巷战的准备。

  曾在堑壕战中大放异彩的衝锋鎗在巷战中同样威力惊人。奥匈帝国军、保加利亚军、希腊军毫不留情地冲入建筑,將隱藏其中的塞尔维亚士兵化作血肉残渣。

  “火焰喷射器,前进!”

  呼——!

  “啊啊啊——!”

  “我的身体!救命!”

  不仅是衝锋鎗,奥匈帝国军甚至动用了不久前才在西线战场出现的最新武器——火焰喷射器。

  儘管这种武器射程不过二十米,持续时间不过区区两分钟,且沉重至极,需三人协作方能操作,因此在西线战场並不受欢迎。

  但在这里,它足以让那些弹尽粮绝、只能依靠刺刀、堑壕铲甚至砖石殊死搏斗的塞尔维亚军尝到灼热的地狱烈焰。

  “去死吧!都给我去死!”

  “所有塞尔维亚人,一个不留!”

  一场一边倒的战斗,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屠杀。

  联军士兵们无论国籍,皆將战斗中的怨恨倾泻在这些负隅顽抗的塞尔维亚人身上。

  俘虏不需要。

  给你们的,只有死亡。

  他们默念著这份杀意,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挥舞刺刀,直捣敌人的胸膛。

  “全军,撤退至王宫!”

  在这座化作地狱的城市中,残存的塞尔维亚士兵在普特尼克元帅的指挥下狼狈地撤向王宫。

  此刻,余下的战士已不足千人。

  “波蒂奥雷克司令官,残余敌军正向贝尔格勒王宫集结!”

  “先將王宫包围。”

  波蒂奥雷克皱眉嘖舌,却仍下达了命令。

  他很想直接用305毫米榴弹炮將王宫连同所有塞尔维亚军一同轰为齏粉。

  但王宫內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在这七日间四处奔波、激励士气的塞尔维亚国王,彼得一世。

  弗朗茨斐迪南曾命他儘量活捉彼得一世。

  毕竟,若让塞尔维亚人敬仰的国王死於奥匈帝国之手,未来统治塞尔维亚占领区时,恐怕会困难重重。

  当然波蒂奥雷克本人倒是很希望这个放任“黑手社”肆意妄为的老国王能死得悽惨些。

  但他不能违抗皇帝的命令。

  不久后,联军將王宫团团围住,波蒂奥雷克朝著宫殿高声喊道:

  “胜负已分。继续流血对你们毫无意义,我们亦不愿再见无谓牺牲。立即放下武器投降,我等必遵皇帝陛下仁慈的命令,確保你们的安全!”

  譁然。

  “陛下,我们该如何是好”

  “......”

  士兵们因敌军的劝降而动摇,彼得一世则神情阴沉,陷入沉思。

  很可悲,但敌將说得没错。

  战斗,已然结束。

  但作为塞尔维亚的国王,他不愿眼睁睁看著自己深深爱著的祖国,再次屈服於外敌之下。

  “普特尼克,让我独自静一静。”

  “陛下”

  做下决定的彼得一世离开宫殿大堂,独自回到自己的房间。

  曾侍奉他的僕人、侍女皆已不在,空荡的房间显得格外萧瑟,仿佛预见了塞尔维亚的命运。

  “为了成为这间房间的主人,我曾忍辱负重多年,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吗”

  或许,这就是报应。

  彼得一世能够登上王位,全因“黑手社”刺杀了亚歷山大奥布雷诺维奇。

  而在此之后,他与塞尔维亚王室始终暗中支持著“黑手社”。

  愚蠢至极。

  他早该意识到,“黑手社”的激进与危险终会反噬塞尔维亚,应当趁早剷除。

  可他没有。

  儘管帕希奇总理曾多次警告,他仍放任不管,直到如今,“黑手社”的权势过大,让塞尔维亚迎来了毁灭。

  现在后悔,已然太迟。

  沙沙——

  彼得一世取出纸笔,书写遗书。

  命令他死后,余下的士兵务必投降。

  “曾做了一场美梦。”

  放下笔,他拔出佩枪。

  塞尔维亚最后的国王闭上双眼,將枪口缓缓抵住太阳穴。

  “永別了,我深爱的塞尔维亚。”

  他正要扣下扳机——

  “不可啊,陛下!”

  感到不安而赶来的普特尼克元帅,猛然夺下了国王的手枪。

  “让开,拉多米尔。”

  “臣不能!若陛下殞命,谁能保护那些沦落敌手的可怜子民!”

  彼得一世若死,塞尔维亚民眾便会完全暴露在凶残的联军之下。

  而如今,唯一还能与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斐迪南谈判、爭取宽恕的,唯有受敌人尊敬的彼得一世。

  “陛下的生命,不仅仅属於您自己。”

  普特尼克的慷慨陈词,使彼得一世无力地放下了枪。

  “何等屈辱......何等悲哀的时代啊......”

  连死,都不能隨心所欲。

  不久后,王宫上空,白旗飘扬。

  为期七日的贝尔格勒攻防战,就此落幕。

  塞尔维亚战线,终结。

  ......

  “唉,差点就酿成大祸了。”

  听闻彼得一世差点自尽的消息,弗朗茨斐迪南鬆了一口气。

  若是他没有乖乖投降,而是执意扣下扳机,塞尔维亚人势必会因国王的死而愤怒,届时局势將更加难以收拾。

  “务必以最高规格对待彼得国王。虽是敌国君主,但他值得这样的待遇。”

  “是,陛下。”

  侍从低头领命,弗朗茨斐迪南则將目光投向地图。

  塞尔维亚王国已然覆灭,现在是处理残局的时候了。

  “塞尔维亚已投降,黑山也不会撑太久。”

  关於此事,討论早已展开。

  黑山作为塞尔维亚的盟友,在战爭爆发后立即参战。但如今塞尔维亚已灭,区区一个黑山小国根本不可能独自支撑局势。

  “黑山......与其灭国或直接吞併,不如设为保护国,纳入帝国的势力范围。”

  仅仅兼併部分塞尔维亚领土,就已引发诸多不满,更何况吞併整个国家奥匈帝国本就饱受民族矛盾困扰,若再强行吞下黑山,无疑是自找麻烦。

  更何况,黑山在这场战爭中的作用微乎其微,仅仅派遣了约五万兵力支援塞尔维亚,而那支军队不过是民兵,根本谈不上什么战功。

  因此在弗朗茨斐迪南看来,费力去消灭黑山毫无价值。

  奥匈帝国真正应当关注的,是与俄国的较量,以及仍在三国同盟中观望的义大利。

  既然黑山人愿意投降,那也没必要对他们施加过多压迫。

  想想到歷史上,黑山战后被塞尔维亚吞併,最终併入南斯拉夫王国的局面,如今的结局或许对他们来说反倒是更好的选择。

  虽要臣服於奥匈帝国,但至少还能保住独立。

  “塞尔维亚战线的部队,就按照与德国的约定,调往加利西亚......”

  “陛下,塞尔维亚传来紧急军报。”

  “紧急军报”

  侍从低声稟报,弗朗茨斐迪南不由得皱起眉头。

  偏偏是来自塞尔维亚的急报,让人不禁生出一丝不安。

  “我军已逮捕阿匹斯、德拉古廷迪米特里耶维奇及『黑手社』的高层成员。”

  “哦”

  幸好,不是什么坏消息,反倒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他们在哪里被捕的”

  “在靠近罗马尼亚的边境。报告称,他们混在难民之中,企图潜逃出境。但有一名塞尔维亚人认出了迪米特里耶维奇的脸,本欲將其乱棍打死,我军勉强把他救了来。”

  “哼。”

  弗朗茨斐迪南露出一丝冷笑。

  连年迈的国王尚且愿意留下来承担责任,结果这场战爭的始作俑者却只想著逃命

  “真是个令人作呕的傢伙。可以粗暴些,不必留情,不过务必让他活著被押解至维也纳——我会亲手將他和『黑手社』的余孽送上绞刑架。”

  这种卑劣之徒,甚至不配以军人的方式被枪决。

  他只能像低贱的贼寇一般,被吊死在绞索之下,这才是他应得的下场。

  ......

  “全体立正!向皇帝陛下敬礼!”

  啪!

  与此同时,当阿匹斯哭得鼻涕眼泪横流地被拖向绞刑架时,柏林正沐浴在热烈的欢呼声中,举行著勋章授勋仪式。

  “奥斯瓦尔德伯尔克上尉。”

  “是!”

  “击落敌机26架,並在航空队的发展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特授予你『蓝马克斯』勋章。”

  “感谢陛下!”

  “马克斯英麦曼中尉!”

  “是,陛下!”

  面对威廉二世的呼唤,马克斯英麦曼紧张地答道。

  “击落敌机27架,真是非凡的战绩。比利时人称你为『布鲁塞尔之鹰』,对吧”

  “是的!”

  “哈哈哈!不错很有精神,以后也要保持这样的气势。”

  威廉二世亲手將『蓝马克斯』勋章掛在英麦曼的脖子上,然后转过头,將目光投向今日授勋仪式的压轴人物。

  “最后,我们的『红男爵』,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中尉!”

  “是!”

  “击落敌机30架!世界上最优秀的飞行员竟是我的士兵,这让我深感荣耀。你知道吗你叔叔每天都在四处炫耀你的英勇事跡。”

  “哈哈,是吗”

  听到叔叔如此夸耀自己,里希特霍芬略显不好意思,脸微微泛红。

  “来,接过它吧。你才是真正配得上普鲁士最高荣耀『蓝马克斯』的人!”

  啪啪啪啪——!

  当威廉二世將勋章掛在里希特霍芬的脖子上时,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在隨后的庆祝宴会上,高级將领和官员们纷纷围上前来,爭相向这些德国最炙手可热的王牌飞行员索要签名。而在人群之中,里希特霍芬挤到汉斯面前,得意地晃了晃他刚刚获得的『蓝马克斯』勋章。

  “你还没有吧”

  “这个混蛋。”

  我也是有勋章的!

  当初的王冠勋章和结婚时拿到的『黑鹰勋章』以及其他一大堆勋章!

  “那里面有比『蓝马克斯』更高级的吗”

  “呃......”

  今日,汉斯第一次后悔自己不是个军人。

  没关係,战爭结束后,总会拿到的......大概吧。

  “开个玩笑,最近怎么样”

  “比以前难多了。对方高射炮的数量增加了,而且那帮『青蛙佬』也开始驾驶装配射击协调器机枪的新型战机了。”

  也是,法国可是有雷蒙索尼耶 (rayond saulnier)这样的天才航空工程师,虽然不够完美,但他们確实比福克更早完成了射击协调器技术。

  “不过,我们的『阿德勒』战斗机依旧比他们的新型战机更胜一筹,所以问题不大。这次东线也调来了不少新飞行员,尤其是维尔纳福斯和恩斯特乌德特(ernst udet),他们的实力相当不错。不过,英国皇家飞行队那帮傢伙可就惨了。”

  “只有飞行队吗”

  英军远征军的战况同样糟糕得令人难以启齿。

  “归根结底,西线战场依旧没有任何变化。”

  西线无战事。

  这句话,看来在这个世界也同样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