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结束,姜栀茶和姜酒儿便准备离开。
回去的路上,姜酒儿试探着问:“是不是太快了?”
毕竟两人相识还不过一天,突然就这样定下确实是有些轻率。
自己好歹是答应了姜栀茶,若是不为姜栀茶找到个好人家,自己心里也过意不去。
不过,姜栀茶并不在意这些。
如果不是遇见宋楠安,恐怕过不了多久,自己便会被父亲许配给林如峰。
如果非要在宋楠安和林如峰之间选出一个,不用多想姜栀茶便知道自己的答案。
虽然宋楠安算是个没有实权的闲散侯爷,但在姜栀茶看来,他绝对不是一个纨绔子弟。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没有无上的权利和财富,也没有勾心斗角,如此想来,这样的日子倒过得舒心。
于是姜栀茶便打定主意非他不嫁,并且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姜酒儿。
姜酒儿听后无奈的说道:“行吧行吧,不过我只能给你们两个牵线,但是姜澄能不能同意我就不知道了。”
姜酒儿也不知道宋楠安能不能说服姜澄,毕竟在姜澄看来,一个京城里数一数二的大家族总比一个闲散王爷好。
于是姜酒儿只能将实情告诉姜栀茶:“有姜澄在,宋楠安要想娶你可不容易。”
姜栀茶自然也清楚姜澄卖女求荣的心,一开始他还只能自怨自艾,但现在有了女主的帮忙,事情总算出现了转机。
不过女主说的也对,姜澄现在属意的是林家。
只要有林家在,宋楠安的求娶之路一定荆棘丛生。
谁知姜栀茶听了之后并没有气馁,反而安慰姜酒儿道:“没关系,我相信他。”
随即又补充道:“若是连劝动我父亲的能力都没有,那我也就没必要嫁给他了。”
看到姜栀茶还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姜酒儿十分欣慰。
她就怕自己的妹妹一个想不开,非要在一颗柿子树上吊死。
可眼下看来,姜栀茶还算没有被爱情蒙住双眼。这让女主松了一口气。
想到姜酒儿帮了自己那么大一个忙,姜栀茶便发自内心的感谢道:“这还多亏了姐姐啊!若是没有姐姐帮忙,这件事情一定是成不了。”
姜酒儿听后连忙摆手道:“是你们自己进展快,都不用我牵线儿就成了!”
“我看宋楠安这人不错”姜酒儿打趣道:“说不定用不了多久,你就成了宁远侯的夫人了。”
第二天,宋楠安如约拿着厚重的聘礼赶到姜府。
“什么?”姜澄满脸疑惑:“宋楠安?他来我姜府干什么?”
下人赶忙回答道:“听小侯爷说,他是来求娶我们家小姐的。”
姜澄听完便被惊掉了下巴。
这姜栀茶和宋楠安素未相识,他怎么又会惦记上自己的女儿?
但对方毕竟是个侯爷,姜澄也不敢有所怠慢,别立马派人将宋楠安请进来。
一见到宋楠安,姜澄就赶忙问道:“不知宁远侯大驾,有失远迎。还望小侯爷不要怪罪”
宋楠安也没绕弯子直言道:“无妨,想必今天姜大人应该知道我是来干什么的吧。”
姜澄当然知道。
若是以前宋楠安来求娶自己的女儿,姜澄一定会答应。
可是前不久,自己旁敲侧击的问了问林家的态度,发现林家也有意让姜栀茶进门。
一个闲散侯爷和一个京城里有钱有势的名门贵族,这两者姜澄还是分得清的。
想到这儿,姜澄便假意为难道:“前些日子林家也有意让我女儿进林家的门……”
还没等姜澄说完,宋楠安便打断了他的话:“这我知道,不过林家还没有正式下聘礼吧。”
宋楠安这话显然是在提醒姜澄,自己已经知道姜澄和林家那些事情,姜澄这时候就不敢再随意耍花招。
既然没有正式下聘,那么姜栀茶就和林家没有任何关系。
一开始姜澄是想拿林家做挡箭牌,可没想到宋楠安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原委,那林家就不能在宋楠安面前提了。
可姜澄还是不死心,毕竟自己这个女儿现在就是自己手中的底牌。
姜澄一点都不担心女儿的去处,只希望能够给姜家带来利益。
于是,姜澄还是决定想办法拒绝宋楠安。
毕竟,姜澄心里还是偏向林家多一些,虽然林家还没来下聘,但姜澄相信用不了多久人家就会派人传信来。
既然打定了主意,姜澄便连忙推辞道:“这我还得问问女儿的意思。”
姜澄现在只能以尊重姜栀茶的意愿为借口。
若是姜栀茶不愿意,就算自己拒绝,也不算下了宁远侯的面子。
想到这儿,姜澄便撒了一个谎:“我先前听女儿说过,她已经有了心仪之人,恐怕要让侯爷失望了。”
“不会,我妹妹的心仪之人正是宁远侯!”还没等宋楠安反驳,姜酒儿便从门口走了进来。
原来姜栀茶还是怕自己的父亲为难宋楠安,在宋楠安到达姜家之前,便派人去把姜酒儿叫了回来。
姜酒儿看着父亲说道:“先前妹妹跟我提过,宁远侯一表人才,她十分倾慕。”
听到宁远侯前去姜府提亲,姜酒儿就一刻都不敢耽误,立马来到了姜府。
自己父亲可是个老狐狸,小侯爷就算再精明,也到底是年轻。
若是自己不去,心里多少也会有些不安。
果然,姜酒儿一进门就听到。姜澄拿姜栀茶做挡箭牌,摆明了是要拒绝宋楠安。
于是,姜酒儿便顺着姜澄的话接着说道:“妹妹之前确实说过自己有心仪之人,前几天我打趣问他,这才被我套了出来。”
“妹妹的心仪之人人确实是宁远侯!”
话说到这个份上,姜澄再也没有理由可以拒绝。
但是面对林家那块大肥肉,姜澄还是不死心的说道:“要不小侯爷再想想?”
“姜大人就这么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吗?”宋楠安冷哼道。
这姜澄的意思也太明显了,无非就是嫌弃自己无权,一心想要巴结林家。
只是碍于自己侯爷的身份,姜澄也不得不点头同意。
回去的路上,姜酒儿试探着问:“是不是太快了?”
毕竟两人相识还不过一天,突然就这样定下确实是有些轻率。
自己好歹是答应了姜栀茶,若是不为姜栀茶找到个好人家,自己心里也过意不去。
不过,姜栀茶并不在意这些。
如果不是遇见宋楠安,恐怕过不了多久,自己便会被父亲许配给林如峰。
如果非要在宋楠安和林如峰之间选出一个,不用多想姜栀茶便知道自己的答案。
虽然宋楠安算是个没有实权的闲散侯爷,但在姜栀茶看来,他绝对不是一个纨绔子弟。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没有无上的权利和财富,也没有勾心斗角,如此想来,这样的日子倒过得舒心。
于是姜栀茶便打定主意非他不嫁,并且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姜酒儿。
姜酒儿听后无奈的说道:“行吧行吧,不过我只能给你们两个牵线,但是姜澄能不能同意我就不知道了。”
姜酒儿也不知道宋楠安能不能说服姜澄,毕竟在姜澄看来,一个京城里数一数二的大家族总比一个闲散王爷好。
于是姜酒儿只能将实情告诉姜栀茶:“有姜澄在,宋楠安要想娶你可不容易。”
姜栀茶自然也清楚姜澄卖女求荣的心,一开始他还只能自怨自艾,但现在有了女主的帮忙,事情总算出现了转机。
不过女主说的也对,姜澄现在属意的是林家。
只要有林家在,宋楠安的求娶之路一定荆棘丛生。
谁知姜栀茶听了之后并没有气馁,反而安慰姜酒儿道:“没关系,我相信他。”
随即又补充道:“若是连劝动我父亲的能力都没有,那我也就没必要嫁给他了。”
看到姜栀茶还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姜酒儿十分欣慰。
她就怕自己的妹妹一个想不开,非要在一颗柿子树上吊死。
可眼下看来,姜栀茶还算没有被爱情蒙住双眼。这让女主松了一口气。
想到姜酒儿帮了自己那么大一个忙,姜栀茶便发自内心的感谢道:“这还多亏了姐姐啊!若是没有姐姐帮忙,这件事情一定是成不了。”
姜酒儿听后连忙摆手道:“是你们自己进展快,都不用我牵线儿就成了!”
“我看宋楠安这人不错”姜酒儿打趣道:“说不定用不了多久,你就成了宁远侯的夫人了。”
第二天,宋楠安如约拿着厚重的聘礼赶到姜府。
“什么?”姜澄满脸疑惑:“宋楠安?他来我姜府干什么?”
下人赶忙回答道:“听小侯爷说,他是来求娶我们家小姐的。”
姜澄听完便被惊掉了下巴。
这姜栀茶和宋楠安素未相识,他怎么又会惦记上自己的女儿?
但对方毕竟是个侯爷,姜澄也不敢有所怠慢,别立马派人将宋楠安请进来。
一见到宋楠安,姜澄就赶忙问道:“不知宁远侯大驾,有失远迎。还望小侯爷不要怪罪”
宋楠安也没绕弯子直言道:“无妨,想必今天姜大人应该知道我是来干什么的吧。”
姜澄当然知道。
若是以前宋楠安来求娶自己的女儿,姜澄一定会答应。
可是前不久,自己旁敲侧击的问了问林家的态度,发现林家也有意让姜栀茶进门。
一个闲散侯爷和一个京城里有钱有势的名门贵族,这两者姜澄还是分得清的。
想到这儿,姜澄便假意为难道:“前些日子林家也有意让我女儿进林家的门……”
还没等姜澄说完,宋楠安便打断了他的话:“这我知道,不过林家还没有正式下聘礼吧。”
宋楠安这话显然是在提醒姜澄,自己已经知道姜澄和林家那些事情,姜澄这时候就不敢再随意耍花招。
既然没有正式下聘,那么姜栀茶就和林家没有任何关系。
一开始姜澄是想拿林家做挡箭牌,可没想到宋楠安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原委,那林家就不能在宋楠安面前提了。
可姜澄还是不死心,毕竟自己这个女儿现在就是自己手中的底牌。
姜澄一点都不担心女儿的去处,只希望能够给姜家带来利益。
于是,姜澄还是决定想办法拒绝宋楠安。
毕竟,姜澄心里还是偏向林家多一些,虽然林家还没来下聘,但姜澄相信用不了多久人家就会派人传信来。
既然打定了主意,姜澄便连忙推辞道:“这我还得问问女儿的意思。”
姜澄现在只能以尊重姜栀茶的意愿为借口。
若是姜栀茶不愿意,就算自己拒绝,也不算下了宁远侯的面子。
想到这儿,姜澄便撒了一个谎:“我先前听女儿说过,她已经有了心仪之人,恐怕要让侯爷失望了。”
“不会,我妹妹的心仪之人正是宁远侯!”还没等宋楠安反驳,姜酒儿便从门口走了进来。
原来姜栀茶还是怕自己的父亲为难宋楠安,在宋楠安到达姜家之前,便派人去把姜酒儿叫了回来。
姜酒儿看着父亲说道:“先前妹妹跟我提过,宁远侯一表人才,她十分倾慕。”
听到宁远侯前去姜府提亲,姜酒儿就一刻都不敢耽误,立马来到了姜府。
自己父亲可是个老狐狸,小侯爷就算再精明,也到底是年轻。
若是自己不去,心里多少也会有些不安。
果然,姜酒儿一进门就听到。姜澄拿姜栀茶做挡箭牌,摆明了是要拒绝宋楠安。
于是,姜酒儿便顺着姜澄的话接着说道:“妹妹之前确实说过自己有心仪之人,前几天我打趣问他,这才被我套了出来。”
“妹妹的心仪之人人确实是宁远侯!”
话说到这个份上,姜澄再也没有理由可以拒绝。
但是面对林家那块大肥肉,姜澄还是不死心的说道:“要不小侯爷再想想?”
“姜大人就这么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吗?”宋楠安冷哼道。
这姜澄的意思也太明显了,无非就是嫌弃自己无权,一心想要巴结林家。
只是碍于自己侯爷的身份,姜澄也不得不点头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