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浓到发黑的恨意-《锦鲤王妃很任性》

  景昀仰天长啸,“可惜老十一疯了,可惜老五是个瘸子,要不一定要学我反一把,除了景谦这个大混蛋,反正他的皇位也来路不正!对了,你们都是皇亲啊,你们都有资格争皇位啊,康王叔,良王叔,你们不试试,啊?”

  仲淮孟急了,“快,把他嘴堵上!”

  侍卫们赶紧去堵景昀的嘴,狂言狂语这才不往外喷了。

  良王气的胡子都在发抖:“死到临头了,你还敢乱攀咬,我看该凌迟!”

  说罢看向康王,期待同一根绳上的六哥给个回应。

  景世宁脸色很淡,“逆贼之诳语,不必放心上。凌迟就算了,太狠。”

  仲淮孟擦着冷汗来到二人跟前:“皇上有旨,哪位皇亲最先说出死刑方式,就听哪位的,并要赐这位皇亲免死铁券一张,来呀,免死铁券赏良王爷。”

  良王吓个半死,真要凌迟?在这死刑现场被赏赐免死铁券,怎么听怎么不吉利,他求助般抓住康王的袖子,“六哥,怎么办?”

  景世宁冷笑一声,“皇上赏赐,焉有不接之理?拿着吧,说不定以后用的上呢。”

  良王只得起身领赏谢恩,笑得比哭的还难看。

  原来,皇帝让他们皇亲来观摩如何处置逆贼景昀,是杀鸡给猴看,是为震慑他们啊。

  康王不着痕迹的离他这傻弟弟远点,你才知道?

  仲淮孟今天按照皇帝的吩咐做事,心里也是惶惶的,可一会儿还有更不敢入眼的事情要做。

  他重回原先主持大局的位置,掏出圣旨大声念道:“逆贼景昀,身为皇亲大逆不道,举兵造反,对外于臣民无益,对内有损皇家颜面,可谓丧心病狂,无父无君之徒。经刑部复核,按律法当立斩,朕念及母子情兄弟情,允你与太后相见,不料逆贼不思悔改,朕心痛不已,不忍再见,着即刻行刑,凌迟处死。钦此。”

  后满腔怒火:“让景谦也给我来一刀,皇帝弑母,来呀来呀!”

  仲淮孟硬着头皮冲太后行个礼:“太后娘娘,按照刚才良王爷提议,将逆贼景昀凌迟处死,这也是皇上的旨意。”

  邹太后又疯了,竟兀自站起来向景昀扑去,“昀儿啊,娘对不住你——”

  话没说完就扑在地上晕过去了。

  景昀冲母亲拼命摇晃身体,口齿不清的发出呜呜声,可邹太后再也没有苏醒,也没有被抬走,又被架回轿撵上。

  凌迟开始,侩子手的快刀在刺目的阳光下,晃痛了每一个人的眼。

  行刑架上是无法描绘的惨相,布团堵着景昀的嘴,却盖不住凄厉的呼嚎。

  没人敢走,也不敢明着堵耳朵,只敢闭上眼睛,可闭上了又忍不住睁开,看景昀是如何一刀刀被削皮去肉的。

  有宦官在边上报数:“……三百二十一刀,三百二十二,哎呀您慢点,削薄点,皇上说了,不能一下子死了,得保证最后心口还有跳动,人是清醒着的……”

  尖利的声音刺痛了现场每一个人的耳朵,仲淮孟替皇帝主持大局,压力最大,第一个晕了过去,接着有皇亲陆续在血腥气中晕倒。

  只有康王景世宁,完整的看完整个凌迟的过程,看着景昀成了一堆碎片和一副骨架,咽下最后一口气。

  景谦,最阴,最毒。

  之后正明帝大告于天下:逆贼景昀已被凌迟,襄王府全部诛杀,包括吏部尚书刚嫁过去的庶女,一个没有被丈夫宠幸过一天的棋子,后来的弃子。

  人人不寒而栗。

  这场叛乱真正的得益者只有楚家和诚王爷的内弟冉霍。

  京畿大营平叛有功,全体收到皇帝的嘉奖,主帅楚星淳升为正一品昭武将军,楚飞舰、楚则铮二人由正三品昭毅将军升从二品定国将军,楚飞舰擒拿逆贼景昀有功,还给了个“勇”字的封号,把他恶心的不要不要的。

  冉霍原为翀武门卫所指挥使,景昀久攻不下翀武门,冉霍也功高至伟,即刻提升为九门提督,等于实实在在的掌控了京城九门。

  昌河军统帅寇劭,因援救京城不及时,被削职查办,查来查去实在查不出个什么,确实是因为东海国在后面牵扯了他的精力,又因调动四万大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没有按照旨意上的时间出**有可原;不料刑部上报后正明帝恼了,把折子砸在刑部尚书头上,不查出个一二三来,你也不用上朝了。

  于是继续深挖,居然真挖出一条线来,寇劭的儿子娶了个小妾,是北境小国人氏,和邹太后同属一国。

  这还了得,原来寇劭居然也是邹太后的人,是景昀的人,怪不得救援起来推三阻四,斩!

  这一斩,又牵涉出许多人,罢官的罢官,发配的发配,朝中一派乌烟瘴气,一派紧张气氛。

  正明帝犹未泄愤,听说康王在刑场是唯一镇定的一个,心里很是不爽,觉得他太能装,又找个由头把康王家世子景宏连连降级,发配到昌河军做押粮官,狠狠给皇亲们上了一课。

  皇亲们已达成一致:凡是皇亲,均不得好死,不死也没好下场,看景昀,看景宏,再看看疯了的景忱。

  另一边,邹太后奇迹般苏醒,让人给正明帝传话:老婆子还没死,且死不了,一定含着这口气看你天下动**,看你的儿子们厮杀夺嫡,看你走向比老婆子还惨的境地。

  正明帝一笑了之,成王败寇,一个偏心眼母亲不甘心的诳语而已,他的儿子,他能掌控。

  他不能杀邹太后,不能背上弑母的罪名,再说了,干嘛让她痛快死了?就让她在对景昀的愧疚中痛苦到底。

  为此正明帝特地吩咐保留着景昀的尸骨,太后恢复意识后搬过去让她瞧瞧。

  邹太后再次痛昏。

  昏了就救,救过来继续刺激,不是偏心景昀吗,那就找人把景昀的骨架制作成标本,放在跟前日日和她作伴。

  她不是要活得比朕长吗,那她就遭受这非人的折磨,感受他浓到发黑的恨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