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锦鲤王妃很任性》

  景忱半晌都不说话,脸色也不好看。

  他一向沉稳从容,此时却也难免生疑心,难道是皇帝觉察了他的意图?

  不应该。京中知道他意图的人,个个都是思谋高手,大家也早上了一条船,就算被正明帝拿住了短处也不会出卖他,因为但凡落实他景忱造反,一条船上的人就算卖掉他,也换不回饶恕,大家都了解正明帝的手段。

  再说了,如果暴露,首当其冲的楚家三人,怎会在京畿大营呆得好好的?

  应该就是单纯的皇帝犯懒,放了秋狝的鸽子。

  理清思路后景忱长出一口气,立马又忧心上。

  一个皇帝如果不能勤勉治国了,百姓的日子会苦成什么样。

  陆信衡砸完桌子气的团团转,此时刚进八月,他们的筹谋差不多了,就待正明帝出行后出兵,不想计划被打乱,人突然闲下来,登时不知做什么好了。

  听了景忱的分析,他也松口气,叹道:“冬猎一般不会去,太冷,只能等来年春蒐了。”

  又凑过来说道:“其实硬攻京城也可以,但是胜算要小一些,毕竟防卫摆在那里,也会搞得京城生灵涂炭,这是你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你应该倾向于再等等。”

  景忱点头,安慰起表哥,“这样也好,我们可以做更充分的准备,尤其是楚家在京畿大营那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树立威望,以便来日能指挥自如。”

  也对,楚星淳掌控京畿大营半年不到,确实需要更深切的磨合,需要收买更多的人心,才可以充分调动兵力,才可以减少疏漏。

  陆信衡把心放下大半,懒洋洋道:“弟弟,不行你再去小大夫那里住些日子吧。”

  景忱摇头,“不去了,其实如果秋狝起兵,对我们来说显然是有些匆忙的,钱和粮还有人力有,但不富足,达不到绰绰有余的地步,我这段时间要想办法把战壕加宽加深一些。”

  行吧,都跟姓楚的学会挖战壕了,陆信衡最怕景忱多想,见他心态虽然消沉些倒还稳得住,所以也跟着轻松起来,“楚贱人跟我说过,他虽然是个神经病,但他最喜欢和情绪稳定的人一起混,说的就是你吧弟弟。”

  景忱愕然,半晌吐出一句话:“喻心说我心眼小,跟稚子一样心绪不定。”

  “还爱吃醋,动不动就掳人上房。”陆信衡忍着笑给他补充。

  景忱笑了,是这样的。

  他在人前稳得住,在喻心面前是孩子心性没跑了。

  陆信衡跟着哈哈大笑,计划被打乱的阴霾一扫而空。

  怕什么,姓楚的来信中说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刚笑完就有人急切的敲门,是七星:“陆公子快回家看看吧,青夫人要生了!”

  陆信衡就没反应过来,不是说还有一个月多吗?

  景忱一下站起来,“定是青青孕期坚持去品鲜阁劳动,动胎气早产了,表哥快去吧,好在我们早就准备好。”

  陆信衡这才如梦初醒般跟炮弹一样发射出去,只留下一句话,“都是你家小大夫教她要自强自立,所以她才大着肚子也不清闲的!”

  景忱扶额,这话不冤枉喻心。

  喻青青早产了,是个小女娃,还不到五斤重,可怜巴巴的在小裹被里挥舞着小胳膊哭。

  陆信衡的心都要化了,这是他的孩子,是他的骨肉啊!

  他忍住没有埋怨喻青青的大意,反而有些自责,正是因为他的忽视,青青才没有安全感,才坚持去品鲜阁干活的。

  自然了,也少不了那个头脑新潮的小大夫挑唆,到时候非找她算账不可!

  景忱也跟着来了,不方便进内室,放下贺礼在厅内等着。

  小娃娃的哭声拨动了他内心最柔软的那根弦,他居然想象起以后和喻心的孩子是什么样子。

  哦对了,得赶紧给喻心一封信,告知她青青产子的好消息,顺道说一下他们的计划延迟了,要不到时候还没有动静,喻心会着急。

  喻青青早产当天,就觉出了一丝不同,确切说是下人们对她的脸色有所变化。

  以前殷勤伺候的老妈子和丫鬟,现在还在她身边转悠,只不过手上没那么勤快了,嘴上就更懒惰,漫不经心的样子有次都让孩子吹了阵冷风,气的喻青青不行。

  可老妈子并不在意,居然说出了句气死人的话,“不过是个早产的丫头片子。”

  青青都没反应过来,又一句飘来,“出身也不行,真没希望了。”

  说罢一撩门帘出去,把正哭闹的孩子扔给青青。

  她只得拖着孱弱的身子起来自己哄孩子。

  喻青青本就不是娇贵人,平时也并不需要这群人围着伺候自己,是以连个心腹都没培养,只忙着自强自立,结果孩子又早产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此时她才觉出来,原来平日里围着她转的、刻意讨好的这群人,是指望她肚里是个男娃,能让她母凭子贵,让她上位陆宅正夫人,不料一朝早产还是个女娃,显然是失了陆公子的欢心,那众人又何必跟着起哄呢?

  喻青青头上冒出一层冷汗。

  仆人们的反应不是空穴来风,自她产女后,陆信衡就进来了两次,一次抱了抱孩子,说句她受累,一次只抱了抱孩子就走了。

  她知道他忙,可实在是忙的有些绝情。

  陆信衡不忙,他最初的喜悦过后挺失望,坐在陆宅的书房里对着景忱长吁短叹。

  产女的消息送到父母那边,很快收到回信,父母反应平淡,说知道了,会派人把给小孙女的礼物送来,平常的跟家里买了架马车,或者出个远门一样,没有惊起多大声响,最多激起一圈圈涟漪。

  他懂,理解父母为什么这么反应,家中孩子众多,哥哥姐姐都有了第三代,哥哥家有嫡子,陆家早就有了传人,就算他这边生了儿子,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要是生个女儿的话,真是跟添个小猫小狗没区别。

  他也失望啊,不是想生儿子去陆家本宅争家业,就是单纯的失望,他堂堂陆公子都二十四岁了,好容易娶个小娘子完成爹娘交代的任务,居然还只生个女儿。